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628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万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的设计(最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7.2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25

7.3财务评价 25

7.4国民经济评价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年产10000吨维生素C工厂设计

摘要

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每天每人需要量标准为60毫克,坏血病就是由于维生素C的缺乏而引起的。

维生素C又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并可以治疗高血压、血管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同时还具有美白抗衰老的作用,在食品、食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

维生素C产业符合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大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论述了年产1万吨维生素C的工厂设计,并制定产品方案,设计工艺,进行车间平面设计,对维C发酵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进行计算,设备选型,水电汽平衡,劳动力平衡,设定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并进行污水处理,并进行经济核算。

关键词维生素C/工厂设计/二步发酵法

10,000TONSOFVITAMINCPLANTDESIGN

ABSTRACT

VitaminCisanessentialhumannutrientrequirementperpersonperdaystandardof60mg,scurvyisduetoalackofvitaminCcaused.VitaminCalsohasstrongdetoxificationandtotreathighbloodpressure,hardeningofthearteries,enhanceimmunity,woundhealing,butalsohasawhiteninganti-agingroleinthefood,foodstuffs,pharmaceuticals,cosmeticsandotherfieldsarewidelyused.

VitaminCindustryinlinewith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

shealthindustry,hasgreatdevelopmentpotential,thisarticlediscussestheannualoutputof10,000tonsofvitaminCinplantdesign,anddevelopproductsolutions,designtechnology,graphicdesignfortheworkshop,VictoriaCfermentationofProcessmaterialbalance,heatbalancecalculations,equipmentselection,water,steambalance,thelaborbalance,setcorporatemanagementstructure,implementationplanandthesewagetreat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economicaccounting.

KeywordsVitaminC/PlantDesign/two-stepfermentation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II

1绪论

1.1维生素C简介

维生素C(VitaminC,AscorbicAcid)是—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具有—定的酸性又抗坏血病,所以又叫抗坏血酸。

分子式:

C6H8O6;

分子量:

176.13。

结构式:

由于维C分子中存在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决定了维C有四个同分异构体,其中L(+)—VC的抗坏血病效力最强。

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并且氧化作用随着热、光、重金属的催化作用和溶液碱性的增加而增强。

人类不能自身合成维C,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其中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通常被小肠上段吸收,然后分布于身体的所有水溶性结构中,正常人体内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

有时也会有少量的维C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1.2维生素C主要作用

1.2.1维生素C用于治疗坏血病

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又参与细胞的连接。

当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人体各部位易出血,呼吸恶臭,牙龈脱落,皮肤表面易产生瘀斑和紫斑,关节胀痛,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可通过补充维生素C加以治疗。

1.2.2维生素C的解毒作用

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酸性,能与体内氧化性有毒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有毒物质发生中和反应降低物质毒性。

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体内的氧化作用,还能辅助淋巴单核细胞及白血球对乙醛、磺胺、普鲁卡因、巴比妥、水杨酸等药物的解毒作用,此外维生素C还能对重金属铅、镉、贡等具有较强解毒作用。

1.2.3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

具测定,人体在患病状态维生素C的含量会急剧减少;

维生素C可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维生素C可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调节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平衡,增强人体白血球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1.2.4维生素C具有治疗心血管病的作用

维生素c有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

它可促进胆固醇在肝脏转移,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并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实验观察到维生素c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强心室舒张性能,抑制心律失常等。

1.2.5维生素C具有治疗肿瘤的作用

有文献报道维生素C能影响肿瘤凋亡相关基因p53、c-myc及Bcl-2的表达[1],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复合物合成,干扰肿瘤细胞代谢周期,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限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1.2.6维生素C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维生素C在腌肉中的作用抗坏血酸钠应用于香肠制品和传统肉制品的加工中,能促进腌肉色素的合成,拟制肉毒杆菌生长和亚硝基胺的合成;

维生素C在水果和蔬菜中的作用因为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所以对含有空气的密封包装产品具有特殊意义,维生素C含量低的水果和蔬菜添加抗坏血酸后,可以有效的阻止氧化作用,保持水果的颜色和风味;

维生素在酿造制品中的作用啤酒在储藏期间易产生浑浊,产品的颜色、香味和滋味都会有变化,维生素C是一种合乎要求的食品添加剂,在啤酒中用作抗氧化剂,提高啤酒的澄清度。

1.2.7维生素C还被广泛应用于食料和化妆品领域

维生素C对畜禽、鱼类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应用中我们一定要选择稳定性、缓释性好,利用率高的维生素C添加剂产品,使养殖业获得最佳收益。

维生素C用于化妆品中具有抗衰老、美白的作用。

还有祛斑美白的效果。

1.3厂址选择

项目位于郑东新区夏庄村,北临连霍高速、西邻G107交通便利,郑州铁路枢纽位于国家铁路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中央心脏位置,幅员全国。

市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条件优越。

本项目拟以XXX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既可以该公司生产的白砂糖为原料,制得D—葡萄糖然后加H制得D-山梨醇,生产产品,又可以以省内广泛种植的小麦为原料,制得初步原料D—葡萄糖,从而生产产品维生素C。

具有就地取材的优点,原料运输费用低。

省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必要时可从周边地区取材,交通便利。

1.4市场需求分析

从全球范围看,1974年到2006年,包括维生素在内的保健产品市场已经达到3500多亿美元。

人口占世界五分之—的中国,保健品市场份额仅占全球市场的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健康产业的后续发展空间将非常之大。

第三次全国营养状况调查表明:

中国人普遍存在“潜在饥饿”,即缺乏各种微量营养元素,市场需求很普遍。

美国的3亿人口,有1亿人每天在吃多维元素片,市场份额在100亿美元以上。

中国13亿人口,具有维生素消费能力的人口远远超过美国,这个市场空间是无法想象的,市场的上限到底在哪里?

谁也无法准确估计。

健康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消费者对健康类产品重视的程度和期望值都很高。

健康产业的发展必定更科学、更专业、更大众。

维生素产品对工艺、质量、疗效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首先维生素产品更科学。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应用,已经积累了100多年的研究经验。

有17位科学家,因为研究维生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其次维生素产品更专业,维生素类产品,不是什么企业都能生产,它的配方和工艺,都有严格的规定。

最后维生素产品更大众。

维生素类产品—旦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并不高,远低于保健品的价格,很容易引导大众的常规保健。

比如21金维他,每天不到8分钱,这样的价格策略,几乎可以攻入任何市场。

比起针对性特别强的单—产品,如补铁、补钙类,优势是很明显的。

维生素C是目前全球维生素生产厂竞争最激烈、产销量最大和应用范围最广泛的维生素产品,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创汇原料药之—。

目前,全球维生素C消费量每年10万t以上,消费去向主要是医药、食品及饮料、动物饲料等三大领域,其中以食品饮料行业维生素C需求量最大,而动物饲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潜力很大。

综上所述,维生素C是适应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大势的,在中国市场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自1983年以来,国际VC的市场价格波澜起伏,期间伴随国外、国内厂商的整合与进出。

期间经历了四次VC价格大战来描述,自2007年初的长期市场价格低迷之后VC市场价格开始攀升,国内有很多厂商开始、和准备开始进入VC市场,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整个中原区,尤其是河南地区没有专们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所以产品的销售将不是问题。

原料供应及技术方面,以XXX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由该公司生产的白砂糖制得D-葡萄糖,采用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由于河南存在极大面积的小麦种植基地,所以制糖业也不存在原料隐患,故维生素C生产原料供应稳定。

生产规模方面,目前准备投产或扩产的企业年产量均在3000~35000吨,如东北制药总厂(28000t/a)、石药维生药业(35000t/a)、牡丹江高科(VC复产扩建项目基本建成,正在等政府部门验收,3000t/a),本项目立足中原地区,拟初步建成年产10000吨的维生素C生产线。

如前所述,产品维生素C功效显著,符合国家重点发展计划中的“重点发展天然和绿色的医药、保健食品”的要求,本地区无专门维生素C生产企业,市场潜力巨大,符合现代消费观念,两段发酵法工艺技术先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VC售价普遍在100元/千克,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很强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工艺流程设计

我国两步发酵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共同建立的,包括2个发酵步骤,故称两步发酵法。

第一步是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将D-山梨醇氧化为L-山梨糖,俗称醇糖转化;

第二步是在混合菌系的作用下将L-山梨糖进一步氧化为2-酮基-L-古龙酸,俗称糖酸转化。

我国Vc混合菌发酵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其突出优势就是第二步糖酸转化效率非常高。

混合菌发酵法在国内的成功应用也引起了国外的广泛关注,并与上世纪80年代向瑞士HoffmannLa—Roche公司进行了技术转让[2]。

此法切实可行,整个过程的工艺流程:

D-山梨醇→L-山梨糖→2-酮基-L-古龙酸→L-抗坏血酸

说明:

第一步发酵:

D-山梨醇由微生物氧化成L-山梨糖;

第二步发酵:

L-山梨糖由大菌、小菌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

然后把2-酮基-L-古龙酸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维生素C。

2.1空气除菌过程

维生素C的发酵过程属于好氧发酵,因此需要大量的无菌空气。

本设计采用两级冷却、分离、加热的空气除菌流程:

空气→粗过滤器→空压机→储罐→冷却器→旋风分离器→冷却器→丝网分离器→加热器→过滤器→(灭菌空气)

这种流程的特点:

2次冷却、2次分离、适当加热。

2次冷却、2次分离油水的主要优点是可节约冷却用水,油和水污分离除去比较完全,保证干过滤。

经过第一级冷却后,大部分的水油都已结成较大的雾粒,且雾粒浓度比较大,故适宜于用旋风分离器分离。

第二级冷却器使空气进一步冷却后析出较小的雾粒,易采用丝网分离器分离,这类分离器可分离较小直径雾粒且分离效果高。

经2次分离后,空气带的雾沫就较小,两级冷却可以减小油膜污染对传热的影响[3]。

2.2第一步发酵过程

2.2.1菌种

生黑葡萄糖酸杆菌R-30[4],细胞椭圆至短杆状,G+,无芽孢,显微镜下浅褐色;

最适培养温度34℃,pH5.0~5.2,经扩大培养,接入发酵罐。

2.2.2培养基

种子和发酵培养基成分一致,主要包括D-山梨醇、玉米浆、酵母膏、碳酸钙等成分,添加适量维生素B增加产量。

D-山梨醇浓度过高容易产生抑制,一般控制在20%,超过250g/L产生抑制。

2.2.3发酵过程

控制温度34℃,pH5.0~5.2。

该反应耗氧比较大,同气比要求1:

1。

10h后发酵结束,发酵液经80℃10min低温灭菌,移入第二步发酵罐作原料。

D-山梨醇转化L-山梨糖的生物转化率达98%以上。

2.3第二步发酵过程

2.3.1菌种

由小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oxydans)】和大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rnegaterium)】组成的混合菌株进行发酵生产。

其中小菌为产酸菌,单独培养时生长微弱,产酸较少;

大菌为伴生菌,不产酸,但促进小菌生长或产酸。

大小菌之间是一种协同共生关系,即大茵促进小菌生长和产酸,小菌也使大菌生长加快。

2.3.2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成分类似,主要有L-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等,pH值为6.8。

L-山梨糖初始浓度对产物生成影响较大,一般初糖浓度控制在30~50g/L。

超过80g/L产生抑制。

2.3.3发酵过程

由于大菌、小菌最适培养条件不同[5],如小菌25~30℃,大菌28~37℃,所以发酵过程要兼顾两种菌的最适条件。

通常操作温度为30℃,pH值为6.8左右,溶氧浓度控制30%。

混合菌种经二级种子扩大培养,接入含有第一步发酵液的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初始8~10h菌体快速增长[6]。

当作为伴生菌的大菌开始形成芽孢时,小菌开始产酸。

在20~24h开始补加培养L-山梨糖,总浓度达到140g/L[7]。

当大菌完全形成芽孢后,产酸达到高峰,发酵结束[8]。

大约72h左右,L-山梨糖生成2-酮基-L-古龙酸的转化率可达70%~80%。

2.42-酮基-L-古龙酸的提取分离过程

经过两次发酵以后,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含量仅约6%~8%,残留的菌丝体、蛋白质和悬浮微粒等杂质存在于发酵液中[9],需要将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提取出来。

工艺流程(图2-1):

2.5碱转化法合成Vc

将2-酮基-L-古龙酸与甲醇反应生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该酯在NaHCO3的作用下内酯化生成VC钠盐,该钠盐经阳离子交换柱酸化后转变为VC,再经脱色、浓缩、结晶等工序得到纯VC[10]。

工艺流程(图2-2):

2.6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对于任何一种发酵产品,肯定存在着抑制该物质大量积累的影响因素[11]。

除了从代谢调控、微生物生理等角度研究这些因素对产酸积累的影响规律外,在发酵工艺的设计中我们还可以从加速底物消耗,缩短发酵时间,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提高生产效率[12]。

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或策略,可望实现产品的高产量、高产率和高生产强度的相对统一。

31

3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

3.1物料衡算

根据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维生素C的年产量为10000吨,因此生产维生素C的原料使用量(以最高使用量计)如下:

倒灌率:

1%;

D-山梨醇(M=182)到L-山梨糖转化率[4]:

98%;

L-山梨糖转化率到2-酮基-L-古龙酸(M=194)转化率:

80%;

2-酮基-L-古龙酸到维生素C(M=176)的转化率:

95%;

则D-山梨醇到维生素C的理论转化率为:

η=98%*80%*95%=74.48%

D-山梨醇的年需求量:

X=[(1/176)*182]/η=1.3884wt;

D-山梨醇的日需求量:

1.384*10000/300=46.28t;

(一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

表3-1投料清单

物料名称

每周期原料消耗量

全年原料消耗量/t

山梨醇

13.884

1388.4

玉米浆

2.632

2632

硫酸铵

1.98

1980

磷酸氢二钾

0.68

680

磷酸二氢钾

1.127

1127

蛋白胨酵母膏

28.463

28463

可溶性淀粉

20.348

20348

尿素

7.36m³

7360m³

3.2能量衡算

3.21杀菌系统消耗冷水量:

2-酮基-L-古龙酸在发酵液中的浓度:

6%;

每天2-酮基-L-古龙酸(M=194)的产量:

[(46.28*98%*80%)/182]*194=38.68t;

每天处理发酵液总量:

36.68t/6%=644.60t;

第一步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经80℃,10分钟低温灭菌,然后冷却到30℃进行第二步发酵,因此菌种系统冰水日耗量计算如下:

发酵液的比热:

3.82KJ/Kg;

冷水比热容4.20KJ/Kg,冷却前后温度变化20℃-50℃。

Q=CM△T;

Q冰水=Q发酵液

3.82*644.60t*(80-30)=4.2*M*(50-20);

M=977.1t

3.22CIP系统蒸汽消耗量

每天清洗需要加热清洗介质,根据清洗用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数据,但是基本上不会同时消耗蒸汽,因此可以按照70%,进行计算,即平均消耗蒸汽5000Kg/天。

3.23其他电力、压缩空气等耗量

电耗和压缩空气的耗量与设备的生产能力有关,将设备清单中设备的消耗量累计,即可得到能源的消耗,由于工厂不会所有设备同时运转,因此根据经验以该数据总量的70%对其进行计算。

4重点设备设计

4.1选择设备的原则

从设备的设计选型上,可以反映出所设计工厂的先进性和生产的可靠性。

因此在设备的工艺设计和选型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1)保证工艺过程实施的安全可靠。

(2)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

(3)投资省,耗材料少。

(4)运行费用低,水电汽消耗少。

(5)操作清洗方便,耐用易维修,备品配件供应可靠,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施机械化和自动化方便。

(6)结构紧凑,尽量采用经过实践考验证明确实性能优良的设备。

(7)考虑生产波动与设备平衡,留有一定余量。

(8)考虑设备故障及检修的备用。

4.2主要设备选型与计算

4.2.1发酵罐选型

发酵罐无疑是本设计最为关键的设备,目前国内一般使用机械涡轮搅拌通风发酵罐,具有技术成熟可靠、稳妥且成功率高等特点。

生物反应发酵罐一般有20m³

、30m³

、50m³

、60m³

、75m³

、150m³

、200m³

等,国内一般为100-500m³

,而国外则都在400-500m³

,最大可能为1000m³

以上。

一般单罐体积越大则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效,但同时也增大了风险以及加大了对设备系统、动力系统的要求。

本设计预计使用公称体积200m³

的发酵罐。

图4-1发酵罐图

4.2.1.1发酵罐个数与基本尺寸

有前面运算知单次周期内需发酵2000m³

液体,而罐的填充系数为φ=0.75,故所需总体积为:

V1==2000/0.75=2700m³

查表知公称容积为200m³

发酵罐总容积为230m³

从而需要n=

其中,V0——昼夜需要加工的发酵液量,m³

τ——生产周期,h

Va——罐的总体积,m³

φ——填充系数

由于V0=2000×

24/96τ=96

所以n=2000/(230×

0.75)=11.59图4-2发酵罐结构图

取整12个,由于是二步发酵共取24个从而可保证生产量

发酵罐主要尺寸计算

V=V筒+2V封由于上封口体积可忽略V封=V封==

V=+

而200m³

的径高比为2

故V=+=230m³

D=5009mm

取D=5mH=10m

根据《发酵工厂设计概论》通用发酵罐系数表查得封头高H=300mm

从而定容积V=V筒+2V封

=+

=0.785×

53+3.14×

53/12

=229m³

≈230m³

从而满足设计

4.2.1.2发酵罐的冷却面积

由于为保证发酵在最旺盛、微生物消耗基质最多及环境温度也最高时计算冷却下的发酵热。

对于每罐实际装液量V液=V全·

φ=230×

0.75=172.5m³

查阅相关经验值表抗菌素类ψ=冷却面积㎡/发酵液体积在1-1.5间

为保证足够换热面积ψ=1.5

从而A=V全ψφ=230×

0.75×

1.5=258.8㎡

或对于维生素C酶1m³

发酵液每1h传给冷却器最大热量约为4.18×

3300KJ/(m³

·

h),而K值约为4.18×

500

26→26

20→23

-----—-

63

△tm=(6-3)/㏑(6/3)=4.33℃

从而A===262.9㎡

与258.8㎡较为接近

4.2.1.3发酵罐的搅拌器计算

采用六弯叶涡轮搅拌器

搅拌器叶径D1=D/3=1.67mD=5m

挡板宽度B=0.2D=1m

搅拌叶间距S=2D1=3.74m

搅拌叶距罐底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