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66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电视台樊正伦中医养生Word下载.docx

西药化学性的毒副作用很明确,而中药的毒是相对的。

中药是来纠正人体不平衡状态的,但如果吃了药反而让你的身体不平衡了,就是“毒”了。

人参好,但看用在什么人身上,内里虚弱的人吃了有很强的补气作用,但火力旺盛的年轻人吃了,那肯定会流鼻血。

因此,用药不可不慎,不能滥吃。

内容简介

《养生的智慧》以传统中医学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中医养生的奇妙大观园,这是让您受用无穷的养生宝库。

本书从普通百姓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出发,从顺应四时、调节饮食、调节情志和慎对医药几个方面,进行精彩且平易近人的讲解,师法自然、回归自然,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书中指出:

“人不能只相信医生,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当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地调整”,“人生命的长短关键在自己,只有自己注意养生,节约地使用父母给你的生命之气,才能长寿”……

本书一改健康养生类图书晦涩枯燥的风格,以一种朴实、平和的语言征服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如中医大家亲临身边,手把手教您如何养生。

●李嘉诚亲自邀请为自己诊病的著名中医大家。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东方之子》、《百家讲坛》、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强势媒体推崇的中医养生权威专家,讲述简便易学的养生方法!

●师从胡希恕等名满中华的中医泰斗,拥有40余年临床经验,具有无与伦比的权威性。

●来过王府井大街上“平心堂”门诊的有商业巨子、政府要员、明星大腕、驻华使节、外企驻京首席代表,而樊正伦就是“平心堂”中超高人气的专家之一,挂号的病人早已经排到了半年之后。

作者简介

樊正伦著名中医学家。

医学硕士,现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专家,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学术传承特别贡献奖”;

多年来广泛涉猎和研读历代中医典籍,具有深厚的中医文化理论修养,先后主持编辑《明清中医名著丛刊》、《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等中医学术典籍;

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40余年,在多种疑难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疗效,高尚的医德和医风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应邀在诸多大学、媒体开办中医养生讲座,2008年春节黄金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医养生”系列讲座,并多次重播,反响热烈。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医临床与研究40余年●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中医健康权威顾问●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中医专家●北京晚报健康快车首席中医顾问

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第二章人的养生要符合时空运转的规律——顺四时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人如落叶树,遵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起居生活和情志调节要随四季变化而变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节气

“老理儿”是最有益处的理

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

第三章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

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

膏梁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

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

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

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

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

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

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

第四章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

七情和五脏之间联系紧密

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也和情志有关

心主神明,思维是心脑结合的产物

调情志养生要诀一勤动脑体不动心

春天不要老想着收成,秋天赶紧收获

青春期和更年期更要注意情志调养

35到42岁的女性尤其要注意情志问题

第五章是药三分毒——慎医药

养生不是滥吃药

“医”“药”背后的千年哑谜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20岁以下、50岁以上,用药需特别当心

更年期在调不在治

你的胃不是塞保健品的锅炉

关小元气的阀门,善待身体

第六章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找对根源,高血压治疗更有效

老年人就该养。

肾精,活血通络,预防骨骼退化

中医调节肺、脾、肾来治疗糖尿病

保证孩子健康,父母的两件必做之事

三七是预防和治疗“三高”的妙药

后记妙手仁心,杏林春暖

附录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理解中医

媒体评论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访樊正伦中医药学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都是靠医学经典和师带徒这样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樊正伦在刚学中医的时候,没有医学经典,也没有老师,直到30岁的时候才师从著名中医胡希恕。

在学的过程当中他深感师辈医学的精湛以及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在以后多年中他主持、策划、出版编辑了大量的中医药学的经典典籍,而且很多典籍对于他来讲已经烂熟于心。

同时他坚持十几年义诊不辍,而这些行为也成就了一个善治肝胆疑难杂症的中医学家。

有一个寻常人家,女主人豁达诙谐,常常带给家人一片欢快的笑声,但是不幸接连降临,2004年,45岁的女主人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不得不进行肝脏移植。

不久,重获生命的喜悦消失,2005年,她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医院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一个曾经快乐的生命,被预言只能生存三个月。

面临着生命威胁,她以试一试的心态,到樊正伦大夫那里去求治。

樊正伦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三个家属陪着来的,她的面色是青黄的,眼睛孔膜是黄的,全身是黄加青的颜色,大便基本是白的,脉象是弦细的。

见到这个病人的时候,从我自己的内心讲,我也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重的,比较危重的病人。

”和很多中医一样,樊正伦曾成功地医治了许多前辈们没有见过的现代社会疾病。

但是因器官移植产生排异反应的病人,他是第一次见到。

传统的中医疗法,能应对这种疾病吗?

他能治愈或改善这种疾病吗?

樊正伦告诉我们:

“我确实是感到比较紧张。

因为这样的病人西医认为她已经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而病人又迫切希望通过中医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望闻问切,病人能够进食这一信息,让樊正伦定下心来。

他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去寻找病人最为关键的病因。

最终确定为病人肝气的淤滞,造成了气滞血淤,肝气影响了脾胃的运化,造成了湿热,没有出路。

针对病人的状况,樊正伦为她开出了一副舒肝理气、活血化淤、健脾、清热、利湿、补气的药方,七天的药仅花160多元。

他当时也没有更大的把握,告诉病人先吃一吃试一试。

并嘱咐病人,有情况随时打电话,但是一直过了七天,病人没有任何消息。

七天以后这个病人就又来了……樊正伦回忆再次见到病人的情景:

“这个病人第二次来的时候,精神红活了,就是她的精神从原来很疲惫的状态变好了。

这主要是因为她黄在逐渐的退掉,舌苔上的黄腻少了。

这样的好转让病人看到了希望,我也看到希望了。

说明我这种辩证结论和我的用药处方符合了这个病人的实际情况。

”病人的病情依然很危重,复杂多变,樊正伦根据她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情绪调整药方。

病人一天天的好了起来,一个生命再次迸发出盎然生机。

当她见到为自己做移植手术的大夫时,大夫惊呆了。

对樊正伦来说,这一个生命的救助,凝聚着他对中国传统医学思想与医术40年的艰难求索。

1969年,樊正伦上山下乡在宁夏六盘山区种树已经6年,6年前,他带着化学试剂来到六盘山,想做一个土壤化学家,但是所有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樊正伦当时感到很苦闷,用他的话说:

“真想跳到那水库里,水库里那鱼还很自由。

”但这时候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变为良医,为他指明了一条人生之路。

樊正伦在母亲的引导下,开始了他求索中医药学的道路。

他开始学习号脉针灸,当时深山之中没有老师,他就自己琢磨。

逮着谁就给谁号脉,为了准确的找到人体穴位,他就在自己身上扎针实验。

自己能扎到的重要穴位,樊正伦都用针一一的试过,那时他如痴如醉,被人笑称为疯子,但是他们都喜欢这个疯子。

一天半夜,临场一位工人剧烈胃痛,方圆几十里没有医疗机构,只好让樊正伦为他针灸。

两针扎下去,十分钟,疼痛就缓解了。

这是樊正伦第一次为病人针灸,正是这样一次次地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奠定了樊正伦对传统中医学的信心。

1979年樊正伦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中医学研究生,读书期间他不断去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

他对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告诉我们:

“中医学它实际上是深深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深入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变化规律,不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思想的变化,那你就没法深入的去研究中医著作。

”中医已经成为樊正伦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他也早已决心成为一个中医发展的铺路石。

用他的话说:

“当我特别烦恼的时候,当我把中医书打开的时候,我觉得其他那些烦恼全忘了,我眼前是个彩色斑斓的世界。

古人讲,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其实非常形象的说明了我们的民族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付出了多么大的民族牺牲,对于我来讲,有责任把它继承下来,使她能够让后人得到更多的好处。

”【特别说明】本书随书附送樊正伦精彩养生讲座DVD光盘,近距离享受最火爆的中医养生讲座精华!

书摘插图

1第一部分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人体好比社会,好人和坏人是相对存在的。

社会秩序正常的时候,有几个毛贼也没有关系,整体的秩序能压制住他,但当社会秩序大乱,警察也变成小偷的时候,那这个社会可能就要垮了。

养生这个课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第1节:

第2节:

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

第7节: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

2第二部分

老年人的脾胃变得更弱了,此时,饮食要软一点、少一点、温一点,特别是晚上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容易引发心脏病。

最好的方法是每天吃两顿饭,有助于食物的运化。

很多女同志跟我抱怨说我们真倒霉,我们七年就转一圈,老得快?

这时我跟她们说,大自然是公平的,这些一个一个7和8

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

第14节:

第15节:

第16节:

第17节:

第18节:

第19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

(1)

第20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

(2)

3第三部分

说到底,中医和西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那么中医到底是怎么看病呢?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

严格地说,中医没在那儿治病,中医治的是人。

佛家有句话叫"

因缘相合则为果"

因,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

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

后面是结果。

第21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3)

第22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4)

第23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5)

第24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6)

第25节: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7)

第26节:

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第27节:

第28节:

第29节:

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序

  樊正伦教授讲中医文化与养生,已经讲了七、八年了。

大课堂讲,小聚会讲,在北京讲,到外地讲,已不下数十次。

他一直不愿声张。

这次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要为绿色奥运添上一笔中国传统文化的亮色,才应媒体的多次要求,讲了两次。

  其实中医历来主张"

上工治未病"

古来人们把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工"

就是高明的医生;

"

未病"

是指尚未形成或刚刚萌发的疾病。

治未病"

实际是中国古来一直坚持的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

传说我国古代名医扁鹊有两位兄长,大哥医术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医术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鹊医术较差,只能诊治重病,故扁鹊享有起死回生的声誉,成了名医。

可见中医养生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新说,而实实在在是我们老祖宗的家传。

  樊教授之所以注重反复讲解中医养生,概因当今社会上,保健养生的误区太多。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总以为西方的东西科学性强,可以把诸多概念剖析得甚为详尽。

但却不大了解我们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在人类社会中,放在整体、运动、变化和相互关联中,去观察总结人的生命过程。

  所以这个讲座,不是在炫耀医术,也不是寻医问药指南,而是讲养生之理,讲养生之道。

能从根本道理上明白中医是怎么养生、怎么治病,就一定会对自身如何保健、如何求医有一个彻悟。

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让更多的人走上健康长寿之路。

  樊教授出生于书香世家,成长于红旗之下,曾经是学校里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也曾经在广阔天地受到艰苦磨练。

他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和长期反复探索的临床实践,走上了治病救人的大医之路。

  能把深奥艰涩的中医之理,讲得如此明晰透彻,又如此生动通俗是很不容易的。

这源于樊教授的厚积薄发,更源于他不计个人名利,只为造福社会的精诚医德。

他能不顾自身伤痛,坚持出诊;

他能倾心带徒,毫无保留;

当他面对疑难顽症,一时拿不准时,他不会顾及脸面,敷衍塞责,而是坦诚相告,再行探索;

他郑重叮嘱平心堂中医门诊部的工作人员:

治好了的可以不告诉我,但没治好的一定要告诉我。

正因为他坦坦荡荡做人,潇潇洒洒做事,正因为他把诚字贯通始终,他的讲座才令人信服,才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城市出版社的同志用很短的时间就将樊教授的讲座整理出来了,体现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看出了他们的诚信和传播真理的急迫心情。

这比在封面赫然印着"

樊正伦主讲"

,里面却没有一句是樊教授所讲的伪书,不知要好多少倍了。

正因为如此,我愿为之写序,也愿为之证明,这部书中没有一句不是樊教授所讲。

读者大可放心购阅。

  是为序。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张晓彤

  2008年8月1日

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1)

  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人体好比社会,好人和坏人是相对存在的。

  养生这个课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比如今天你生气了,生气后头昏、脑胀、不想吃东西。

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却告诉你什么毛病都没有,但是你确实很不舒服。

这时候你去找一个老中医,告诉他自己现在头也疼、嘴也苦、怒气满胸,能不能给我看看病。

老中医给你号完脉以后,他肯定要告诉你,你肝气瘀滞,应该吃点舒肝解郁的药。

如果你听了他的话吃了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了。

  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西医在检查身体的时候,是检查你的客观指标,当你有了器质性改变的时候,他就说你有病了。

殊不知道,在器质性改变之前,有一个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量变积累过程中,当指标没有改变,或者是没有完全改变的时候,西医就告诉你没病。

等真正把"

帽子"

给你戴上了,你要再想去掉这个"

可就不容易了。

所以我建议读者,定期体检只是注意健康的一个方面,自己随时注意身体感觉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要只相信医生,首先应该相信自己的感觉。

当自己觉得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地请有经验的中医来调整。

  很多人说,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得很先进了,而中医一讲就是很抽象的阴阳五行,很不科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今天要想弄清中医学的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应该了解中医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是在怎样治病等这些问题。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西医学所看到的病,是用什么来做参照系数呢?

是检查指标。

不管是感冒还是其他疾病,西医都要通过检查,来确认你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理改变。

那么中医看病拿什么来做参照系呢?

是天、地、人,因为中医研究的不是病,而是人的生命规律。

  生病的根本原因是身体内的环境变化了

  我们每天上班坐公共汽车也好,坐地铁也好,在我们呼吸道里,恐怕什么细菌病毒都有。

为什么?

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里,吃的是自然的饭,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喝的是自然的水。

大自然给我们生存的权力,也给细菌、病毒同样拥有生命的权力。

存在就是合理的。

  大家都度过了2003年谈"

SARS"

色变的时候,不管是过去的"

,还是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禽流感,它们都不是外星人向地球发起的细菌战。

这种致病因子和人类不知道共存了多少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里,它们和我们同步发展,甚至比我们还早。

但是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得病?

我认为不是它不存在,而是从人类开始认识到病毒和细菌,到2003年以前的这一历史阶段里面,它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没有发展起来。

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是因为大自然没有给它发展的条件。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和致病因子可以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你活你的,它活它的,各自相安无事。

但是,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影响,即中医上讲的"

六邪"

和"

七情"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异常变化,使得你身体内部的条件改变了,给了这个致病因子以发展的条件,那它就从10个向100个、1000个发展下去了……这时,你就进入了疾病的状态,因为它已经开始危害你的健康了。

  知道这个原理,我们人类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比如癌症。

说起癌细胞对于我们人体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我们的社会环境,好人和坏人是相对存在的,"

水至清则无鱼"

,水过于清澈的时候连鱼都养不活,那么当社会秩序很正常的时候,有几个毛贼没关系,他们不会兴风作浪,因为你的整体状态是好的,足以控制这几个毛贼,不让他们发展起来。

  反之,整个社会秩序都乱了,警察全变成小偷了,那坏人就会发展起来,当他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就大乱了,我们说的癌症也就表现出来了。

  因此,中医认为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自身的状态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这个致病因子在你这是致病因子,但是在整个大自然的环境里,它一定有它的作用。

如果它一点作用都没有,用不着人类消灭它,大自然就把它消灭了。

所以说,中医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是如果我们把身体维持在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下,即"

阴平阳秘"

的状态,致病因子就无法使你的身体生病。

  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2000年,包括我女儿在内的400多名小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学校附近的医院都被住院的学生挤满了,我没有让我女儿去医院打点滴,只是给她煮了一锅绿豆汤,结果她第二天就全好了,绿豆肯定杀不死细菌病毒,但可以打掉体内的湿热,湿热没有了,病菌自然就消退了。

  西方人对生命规律的认识离东方人的认识还差得很远,这也体现在对疾病的治疗上面。

  你到医院去治病或检查身体,就会发现,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都紧紧地围绕着要找到这个致病因子是什么。

用我们现在最时髦的例子讲,就是要消灭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就得找到"

萨达姆"

在哪儿,"

希特勒"

在哪儿。

找到它,然后再看看我们武器库里面,有没有能够杀死它的。

如果有,医生就不害怕了,因为把这个武器拿出来肯定能把它杀死。

西医认为把这个东西杀死了,你的疾病就好了,这是我们现代医学的一个理念。

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2)

  那么当"

来到的时候,为什么大家那么害怕呢?

第一,它是谁我们都没搞明白,到底是"

还是"

不清楚;

第二,在什么条件下它会致病没搞明白;

第三,"

常规武器"

无效,用一般的抗生素解决不了;

第四,站在第一线的白衣卫士们倒下了一大片,那老百姓能不恐慌吗?

  这个例子说明现代医学不是万能的,如果和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学比较起来,我个人认为,西医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

中华民族的文化长达五千年之久,这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不是一句空话。

  在人类历史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古代文化,但是在整个地球上,惟一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就是中华民族。

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和疾病的斗争过程中,我们的祖先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

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和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

我们的每一味中药,我们的每一个诊断方法,都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换来的,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民族做过我们这样的民族牺牲。

  现在西方医学的很多成果研究,试验从小白鼠开始做起,从小白鼠做到兔子,从兔子做到狗,然后做到猴子,但这样做来做去,这些和人之间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

而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医学的很多理念,却是深深地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对象,她所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运动规律。

  中医保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