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83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生物七上Word下载.docx

生命有什么现象?

小组内(板书)讨论并记下生命的特征。

(师分组指导)5min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高见。

A组:

生物能生长!

师问全班:

同意吗?

齐答同意

师引导深入:

举个例子(略)。

师板书:

能生长。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地从外界——(学生抢答:

获取食物)对,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

(故作疑问)咦!

植物怎吃食?

(生纷纷回答:

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太棒了!

新陈代谢。

生命还有什么特征?

B组补充道:

生物能亡生后代!

师用眼神向全班探询。

生答:

是!

对!

植物会开花结果,把种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处处有芳草”,动物也各有其生育的方式,而且(稍顿,语气加重)总是猫生猫、狗生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说:

生物在产生后代时把性状也传给了后代,这叫遗传。

(稍停)可后代和亲代一模一样吗?

(生答:

不)后代之间完全—样吗?

也不!

)看教科书中图1—2,你能发现什么?

生七嘴八舌地说:

两个西瓜。

引导观察:

大小?

大小不同。

花纹?

也不完全一样。

还长在同一条蔓上,这种不同的差异,叫变异。

总之,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好了,看课本第5页总结一下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

1.能生长;

2.能新陈代谢;

3.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

4.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5.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教师出示资料,学生分析,下面二则资料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生命现象?

资料1: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长着一种“极雨花”,其花瓣对湿度很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花瓣萎缩,将花蕊包起来,预示天要下雨;

而花瓣展开时,则预示不会下雨;

我国广西忻城县有棵青冈树,晴天时叶呈深绿色,要下雨时,树叶则由绿变红。

还有些植物能指示空气污染程度,能指南。

资料2: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能改良土壤,利于植物生长;

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还能高效率地处理有机废物,如1亿条蚯蚓1d可吞食40t有机废物。

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没有了它们,地球上将尸体遍布。

生物世界绚丽多彩、奥妙无穷,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更多,约有150多万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面咱看看哪个小组知道的生物最多:

各小组上台介绍他们所准备的资料,约5min后,取出备好的“生物主要类群图”,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生物名称,并尽量多地写出其同类生物名称。

结合课本第4页文字认识生物类群。

教师出示图片(图1—2),要求学生将下列各种生物进行归类。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周围常见的生物,将它们进行分类,并尝试说

出其生命现象。

板书

一.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二.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三.生物的生命现象

1.能生长;

3.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

4.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5.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内容。

(2)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3)课前观察周围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教师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材料用具:

纸盒、黑纸板、玻璃板、湿土、干土、冰冻过的湿土(5℃左右)。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生物的生存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方面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同学们用业余时间捉到一些鼠妇,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鼠妇,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二、探究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

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学生4人一组,分组讨论。

由每小组成员陈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经小组讨论归纳作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光和温度”的假设。

最后教师将学生作的假设归纳为以下两点:

1.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教师要求1~5实验小组验证第一个假设,6~10实验小组验证第二个假设。

1.学生1—5实验小组:

假设一:

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

纸盒、黑纸板、湿土、干土、鼠妇(10只)。

(2)实验过程:

学生:

动手设计实验并操作。

教师:

巡回观察指导。

在纸盒内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干土。

在设置明暗条件时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湿土上方盖了黑纸板,干土上方盖玻璃板;

一种是湿土上方盖玻璃板,干土上方盖黑纸板。

针对学生出现的两种情况,指导学生怎样才能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或明亮、干燥的环境。

引导学生讨论:

到底湿土上方应该盖什么?

干土上方应盖什么?

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

讨论得出结论:

湿土上方盖黑纸板,干土上方盖玻璃板,然后把鼠妇放在黑纸板和玻璃板的交界处容易成功。

注:

图中圆圈处是实验时鼠妇的位置。

(3)5min后,鼠妇大多数移至黑暗潮湿处。

(4)实物投影:

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鼠妇的数目

环境

lmln

2min

dmln

4min

0mln

总数

平均数

黑暗

潮湿

5

6

7

8

9

35

明亮

干燥

4

3

2

l

15

(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学生6~10实验小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

假设二:

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

纸盒、湿土、冰湿土。

(2)实验过程:

学生:

动手设计实验并操作

巡回观察并提示:

实验开始时把鼠妇放在什么位置,此实验更容易成功?

纸盒内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冰湿土,把鼠妇放在湿土和冰湿土的交界处。

(后一点是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讨论后作出的结论)。

(3)5min后鼠妇大多数移至湿土处。

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温暖

34

6~7

冰凉

16

3—4

(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3.全班学生根据两个预期结论,分析讨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学生得出的结论:

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活动结束后,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为什么)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进行情感教育)

(二)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影响鼠妇分布的生态因素有光、水、温度,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

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

对某一只鼠妇来说,其他鼠妇影响它生活;

还有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影响它生活。

那么这些影响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即为生态因素。

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所以生态因素也就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提出问题让学生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

问题:

L青蛙少了,什么多了?

什么受到了损失?

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展开讨论:

1.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

3.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会自食难以下咽的苦

果。

(呼吁人们为保持生态平衡而行动起来!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观察课本第10页中的图1—6,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状况。

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土壤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针对蚯蚓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又影响环境,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影响生物的生活。

所以,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同学们要树立保护大自然与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家乡周围小溪流中青蛙的生存状况,谈一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家乡,在夏天恢复“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重点)。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生物学的概念、生物学与人的关系

生物学与人的关系

一、情景导入

播放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录像,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是从3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限时3min)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好处?

②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

③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一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

①生物学是科学,②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肉、蛋、谷类等);

住房的材料(木材等)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木材),打的防疫针用的针剂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学生4人一组,联系我们生活实际,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等方面来讨论人类与生物学的关系。

教师提示学生,先对衣、食、住、行等方面例子进行分类,然后归纳出这几个方面主要与哪类生物有关。

同时教师就衣这方面,指导学生讨论衣服的布料是由什么制成(皮衣、毛衣、棉衣等)。

(三)当今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有关“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通过对

(二)(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出示课件,展现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

①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

②克隆羊。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克隆人于世间有什么优、缺点?

教师出示小资料:

《生物工程药品》目前已上市的生物工程.药品,一般分为重组蛋白质药品、重组疫苗、诊断或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三大类,其中重要的生物工程药品有:

干扰素(用于广谱抗病毒)、白细胞介素—2(用于免疫调节,治疗恶性肿瘤)、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生长不良、肾功能不全)、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凝血因子Ⅸ(用于治疗血友病)、人促红细胞生长素(用于治疗贫血)、重组人DNA酶(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变性)和乙型肝炎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等。

《生物治疗》利用天然物质治疗人类的疾病或达到某种医疗效果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了DNA重组技术以来,生物治疗获得了快速发展。

生物治疗包括细胞素治疗、抗细胞素治疗、免疫保护治疗、毒素导向治疗、基因转录因子作为药物治疗、克隆抗体治疗等9个方面。

与传统的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等相比,生物治疗有许多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如毒性小、副作用小;

生产投资少,产值高,周期短,见效快;

可治疗疑难杂症;

开发生物治疗制剂的风险性比化学合成药物小得多等优点。

同学间充分讨论,领悟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对悟性高的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

三、课上思考

如果你真的成了一名生物学家,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对此问题的回答尽量多肯定,多鼓励)

搜集生物学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制一份手抄报。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l学生准备

预习本实验操作内容。

2.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好足量的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确保能够使用。

(2)编排实验小组。

(3)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教师出示显微镜,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

1.让学生按课本中图2—1的说明来观察实验桌上的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了解各部分作用。

2.各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提问问题,互相解答。

3.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1)教师示范取镜:

一手握镜壁,一手托住镜座,学生练习取镜。

(2)指导学生辨认显微镜上目镜和物镜上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3)教师演示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让学生观察镜筒升降情况,学生练习使用准焦螺旋。

(4)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凹面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弱时用凹面镜。

(5)观察遮光器上不同光圈。

外界光线强时,用较小光圈,较弱用较大光圈。

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区分目镜和物镜。

(2)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3)识别粗细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边讲解边操作。

(1)对光

①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视野。

(2)观察

①取一薄纸写上“6”字放在载玻片中央。

②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靠近载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以免损坏镜头。

④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应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像相反的方向移动。

2.学生按图2—2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进行情况,对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

3.学生提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互解,教师补充归纳。

4.实验完毕,准确收放显微镜。

(三)其他常用探究器具

学生辨认图2—3中器具,教师加以补充归类,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

二、课堂小结

让学生想一想本节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认识显微镜使用显微镜及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1、转动转换器:

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择遮光器的适宜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4、转动反观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光线明亮:

平面镜光线昏暗:

凸面镜

I三、观察时,遵循先低倍后高倍的原则。

低倍:

数目多,体积小,不清晰。

高倍:

数目少,体积大,清晰。

四、通过显微镜观察的的物体,物象和本体是左右相反、上下倒立。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二课时)

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防止玻片内出现气泡。

预习本实验内容。

准备好制临时玻片标本所用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纱布、叶片、自来水等。

1.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以下操作:

(1)指出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

(2)对光。

(3)观察印有“6”字的薄纸片。

2.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对各步进行归纳。

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净。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自来水——滴。

③用镊子夹取叶的下表皮——取。

④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浸。

⑤展平材料——展。

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盖。

⑦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染。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对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并解决学生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漆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②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

要求学生严格按正确操作方法盖盖玻片,帮助学生区分气泡和细胞。

③视野中出现污点,帮助学生判断污点的位置。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

二、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实验的主要内容。

三、达标测试题

一、制作临时玻片的步骤:

净、滴、取、浸、展、盖、染。

二、注意的问题

1、将材料浸入水滴中并展平:

防止细胞的重叠而影响观察的效果

2、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材料上,:

防止产生气泡

3、选取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探索生命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能力目标:

认同认真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

体会在探究过程中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教学难点:

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学生分组,确定组长及各成员任务。

2、教师准备:

备好实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材料用具:

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很有趣的课: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请看我手中的这幅图:

(腐烂的肉中正在蠕动的蛆),看到这些,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引入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提出问题:

“蛆是从哪儿来的”?

引导做大胆的猜想:

从而过度到第二步骤。

2、做出假设: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引导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不是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