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43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神话传说Word下载.docx

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

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

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因为女娲的慈爱和善良之心,才有了伟大的人类。

女娲在神话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3、后羿射日:

十分艰难。

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

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他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

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颗太阳被射落了。

接着后羿又连续射掉了八颗太阳,最后只剩下了一颗。

人们终于从炎热的生活里面脱离出来,再也不用受苦了。

后羿也被奉为英雄,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广为传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就一定能战胜一切。

后羿的勇敢值得人们敬佩,他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4、女娲补天: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

结果把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灾难,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

她选用各种五色的石子,用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对人类的爱心值得我们学习。

  5、大禹治水:

古时候,人们时常受到洪水的侵害。

大禹主动请缨,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前人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对洪水进行疏导,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

  以供人种庄稼了。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

说明做事情要有恒心和耐心。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做事有恒心,有耐心,并且吸取前人的教训,用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6、精卫填海:

叫女娃。

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明珠。

可是又一次女娃去东海却不小心掉进水里淹死了。

她死后变成了一只鸟,叫“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

“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十分执著,在高空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轮到大海不解了: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寓意: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

学习她锲而不舍的精神,相信只要努力与坚持,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7、夸父逐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

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

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

“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

”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可是夸父却坚决要去追日。

他追着太阳跑啊跑,当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

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的勇敢与探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很久以前,一个叫后羿的青年与嫦娥结为夫妻。

不久,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对人们伤害很大。

后裔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后羿解救了百姓,很多人都来向他学习,其中有个叫蓬蒙的坏人。

王母娘娘很欣赏后裔,赏了他能成仙的不死药。

可是,后裔舍不得嫦娥,于是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一天,后裔出去打猎,叫蓬莱的坏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在危急时刻吞下了不死药,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以后,百姓们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遇到坏人时要勇于作斗争。

了解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源。

  9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已经有90岁了。

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

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开会,提议说要搬走这两座大山。

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全家人开始动起手来。

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变化。

村里有个老头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搬山,开始笑话他们。

智叟对愚公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两座大山呢?

愚公说:

我搬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

子子孙孙,都可以搬。

愚公不理会嘲笑,带着全家,继续搬。

他们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他们搬走了大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就可以解决。

学习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相信人能够战胜一切的信念。

  10从前,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他有一头感情很要好的牛。

一天,牛郎出去放牛,正好遇到了七仙女下凡洗澡。

牛郎很喜欢最小的七仙女,小七仙女也喜欢他,两人结成了夫妻。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还生了两个孩子。

可是不久,王母娘娘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上。

老牛看到牛郎非常伤心,要牛郎把自己的皮做成鞋穿着飞上天。

牛郎很无奈地答应了,他拉着自己的儿女,飞上天去追织女。

可是,王母娘娘变了一条河,将他们隔开了,两人非常伤心。

喜鹊被他们感动了,都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相会。

王母娘娘很无奈,

  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真情最能打动人心的。

篇二:

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交流会)

  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交流会

  中国神话在民间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面对险恶自然环境的顽强抗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步履蹒跚的足迹.

  五月份我们三五班共读中国神话传说,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本书,为此我们举办这次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交流会.

  同学们,当你读完这本中神话传说,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故事?

从中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

  张鼎铭:

我最喜欢《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劈山救母”这个故事,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

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与神斗争并且来换取自己娘的性命呢?

我一听就感到迷惑不解,但是,那个沉香为了救出母亲,坚持不懈,不怕危险,终于救出了母亲。

“母爱”是神圣的,也是老师嘴里经常提到的词语,这篇文章更加深刻地说出了母爱的伟大,真是:

“我是娘的全部,娘痛苦我就不幸福。

”我读了这本书,被沉香那永不退缩的精神感动了,在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有多少人能象沉香那么执着呢?

有一段时间,我写字速度特别慢,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错别字也特别多,我也开始灰心,觉得自己天生不适合学习语文,读了《劈山救母》这篇文章后,我想无论做什么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像沉香那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会成功!

勇敢地朝前走,前方是一片湛蓝的天空!

  路紫荆:

我最喜欢书中一个叫神农的人,那时候人们没有衣服穿,最容易得病死亡。

他想通过自己亲自尝试各种草,看那种草能治病,由于他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见哪个器官是否中毒。

有一次,他尝了一种断肠草,不幸被中毒死亡了,他是人民爱戴的国王。

  范登科:

我很喜欢里面一篇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知道了牛原本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靠耍阴谋得到了十二生肖之首。

  黄嘉林:

我最喜欢《年的来历》,因为我喜欢过年。

《年的来历》让我知道了我喜欢的新年是怎么来的。

  刘衣君:

读了《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书里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里面有:

盘古和女娲,神农尝百草,十诚吕洞宾,终北国,泰山石敢当,等等。

这里边我最喜欢的是《泰山石敢当》,书里讲了:

“在泰山脚下生活着一个人,他叫石敢当,力大无穷,见义勇为,远近闻名。

在东北有个人家,家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有一个怪物,很喜欢这家人的女儿,经常去搔扰,每次这个怪物来了后,这家人都很头痛。

后来他们听说有个人非常勇敢人叫泰山石敢当,于是,这家人就去请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到了后,他让小男孩打鼓,女孩敲锣,此外再放一盆油和一口锅,用棉花做成很粗的灯心,晚上一阵妖风吹过,石敢当就把灯点着,把锅踢翻,让男孩打鼓,让女孩敲锣,顿时锣敲暄天、火光四射,妖怪见状吓跑了。

  但是妖怪又逃到了福建一个人的家里,这家人听说山东有个人是捉妖能手,就到山东请来了泰山石敢当,妖怪见了泰山石敢当,吓的一溜烟跑了,可是妖怪又逃到了原来东北,石敢当听说了,又来到东北,妖怪见了石敢当,立即就逃跑了?

  后来人们为了让妖怪不进入家里,就在家门口立了一石碑,上面写着“泰山石敢当”。

谁家闹妖气,就把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放在谁家的墙上,妖怪见了就吓跑了。

从此,只要立有“泰山石敢当”石碑的地方,其它妖怪也得退避三舍。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到,石敢当勇敢、智慧、为民除害,我要向他学习,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锻炼身体,为国争光,为民除害,做个民族英雄。

  兰京翔:

看完《中国神话传说》后,让我知道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例如《大禹治水》、《尧:

逆境中的明君》等;

也让我懂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智慧故事《仓颉造字》、《杜康酿酒》等。

  在这些故事里,我最喜欢《女娲补天》了,我很崇拜她,因为女娲为了解救人类,用五彩石补天,还收拾了危害人间的黑龙,被人们称为守护神。

所以我应该学习女娲的奉献精神。

我还喜欢《祝融取火》,因为他很聪明,发明了“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

所以我要学习祝融,象他一样多动脑筋,才会变的更聪明。

亲爱的同学们,书里面还有好多好多的神话故事,可以学到好多知识呢!

篇三:

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大全集

  《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大全集》,神话是关于和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纯朴的解释、原始的理解和美丽的向往,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及变化,于是他们凭借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表现对自然力的斗争意识和对理想的追求。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神包括各种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其中我最喜欢劈山救母,“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娘子,三娘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

三娘子遂与刘结为夫妻。

三宿后,刘以沉香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

三娘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娘于山下穴中。

三娘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

又遣夜叉送与其父。

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又窃得萱花神斧,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

  二郎神请诸神相助,沉香亦得众仙协力,舅甥各显神通,神仙混战,胜负难分。

后玉帝敕太白金星说和休战,沉香因得斧劈华山,救出娘亲,母子团聚。

在今华山莲花峰翠云宫西、莲花石旁有一巨石,长10米余,裂为三段,如刀斩斧截,后人指为“斧劈石”,传即沉香救母时斧劈华山所遗。

  还有一个就是夸父追日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

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在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

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

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

夸父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后来被黄帝打败。

之后有一年天下大旱,巨人夸父族人个个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的人。

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这种公益精神是为其后的夸父族人逐日不至渴死。

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比喻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去做的一种大无畏精神。

  之外,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就是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中国汉地自东晋竺昙猷居住天台山时,古老相傅云:

天台悬崖上有佳精舍是得道者所居。

有石桥跨涧而横石断人。

猷洁斋累日,度桥见精舍神僧,因共烧

  香中食。

神僧谓猷曰:

却后十年自当来此,于是而

  反(见《高僧传》十二)。

后世遂有石桥寺五百应真之说。

《天台山志》引五百应真居方广寺感应异记云:

「永嘉长史全亿,画半千罗汉形像。

」到五代时,五百罗汉的尊崇特别兴盛。

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山方广寺。

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迁雷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

宋仁宗供施石桥五百应真的敕书载《天台山志》。

各地寺院也多建五百罗汉堂。

宋苏轼集中有元符三年(1100)为祖堂和尚作的《广东东莞县资福寺五百罗汉阁记》(见《东坡文集》后集20)。

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

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

由于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起汉地佛教徒对于罗汉的深厚崇敬,于是又有五百罗汉的传说。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古代的神话故事,丰富了我的知识。

  *篇二:

31个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31个)

  目录

  1、姜太公钓鱼.......................................................2

  2、河伯娶妇.........................................................3

  3、尧舜让位.........................................................3

  4、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共工...........................................4

  5、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神农...........................................5

  6、鲤鱼跳龙门.......................................................5

  7、煮海治龙王.......................................................6

  8、鹦鹉洲的由来.....................................................7

  9、观音送画.........................................................8

  10、年兽的传说......................................................8

  11、牛郎织女........................................................9

  12、精卫填海.......................................................10

  13、北京钟楼的传说:

“古钟之王”与“铸钟娘娘”......................11

  14、山西洪洞大槐树.................................................11

  15、白娘子的传说...................................................12

  16、八仙斗花龙.....................................................19

  17、龙王输棋.......................................................20

  18、百鸟朝凤.......................................................22

  19、熬年的传说.....................................................23

  20、莫干剑.........................................................23

  21、嫦娥奔月.......................................................25

  22、东海龙王塌东京.................................................26

  23、钻木取火的传说.................................................28

  24、孟姜女哭长城...................................................29

  25、三戏海龙王.....................................................29

  26、大禹治水.......................................................31

  27、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31

  28、二月二龙抬头...................................................33

  29、沉香救母.......................................................34

  30、杜鹃啼血.......................................................35

  31、仙女造桥.......................................................36

  1、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

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

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

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

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他在他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

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

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

他和宠姬妲己(妲音dá

)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

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

这叫做“炮烙”(音luò

)的刑罚。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

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

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

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

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

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

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

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

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周部落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

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

  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羑音yǒu)地方。

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别的珍宝,献给纣王,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

  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

“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

”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

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

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

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

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

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

  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

  文王非常高兴,说:

“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

您正是这样的人。

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那老人家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

  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

在民间传说中,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帮手。

他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

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

“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