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76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docx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听力水平提高的规律

人之所以听力提高不了,就是因为没有咬紧牙关把听力水平提高到技能之上。

其实只要保证长期

的每天的一个练习量,你就会发现,一旦听力水平到达了技能之上,想再下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就算很久不听,你再听时也一定是听得懂的。

每天听两个小时,比三四天不听,第五天连续听十几

个小时进步得快得多。

所以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对的方法。

口语就不是这样。

口语只有经常训练,

才会说得越来越流利,越来越好。

但无论再流利,如果一段时间不说,水平还是会下降.

另外,听力水平的提高曲线和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等也都很不一样。

我把听力的提高成为

平台阶梯式。

也就是你在提高听力的过程中,会一直在一个平台上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你

会觉得自己提高的很慢或者完全没有提高,甚至还会。

出现觉得越听越退步的情况。

但这些都

不应该成为你前行的阻碍。

只要你坚持,就会量变积累带来质的飞跃,跨到下一级台阶上。

然后继续在新的平台上前进前进前进进,直到跃到下一级更高的台阶。

而口语阅读写作词汇

等的提高属于爬坡式的,虽然坡度有急有缓,但整体趋势是一直向上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

么大多人会觉得背单词比较有成就感,而练听力似乎进步不明显。

我想,如果大家明白了我

总结的平台阶梯式和爬坡式进步曲线,也就能更好的明白为什么听力一定要每天坚持听的道

理了。

在练习时,具体怎么听,听什么等问题。

听力提高的方法分为精听和泛听。

精听

精听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是听写(Dictation)。

我还记得,当年我考英语专业八级时,

是要考听写的。

那时考察方式是,一篇文章一共读四遍。

第一遍总听,大概把握文章主题和

大意。

听第二遍时开始写,但肯定会漏掉很多词没写下来。

第三遍开始补空。

最后一遍总体

检查。

如果我们平时练习听力也用这样的方法的话,你会发现既浪费时间,提高得也很缓慢。

虽然我英语八级证书是优秀,但说心里话,我觉得当时的老师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完全靠拼命反复做题。

由我的经历可以得出:

你要是特别能吃苦,可以天天学英语十几个小

时,并且坚持下来的话,你的英语同样能够学好,在刻苦练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总结出很多

学习方法和规律。

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生命错误地投入到一些低效能的

事情上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推荐大家看《80/20效率法则》,很多外企面试员工,都会考

察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

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

带来效益的事情上去。

现在大家有福了!

我会尽力帮大家总结提炼些能帮助你们高效提高英

语水平的学习方法。

听写材料的选择

听写的步骤

第一步总听全文。

既然叫总听,就是不要陷入文章内容的细节。

总听只做两件事,一是

明确主题,大概知道这个段落讲了什么事。

二是寻找逻辑。

英文文章的逻辑包括什么呢?

要能简单判断出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还是空间顺序;是现象解释还是两种观点的比较

等。

所以在总听第一遍的时候,关注那些起承转合的词,可以帮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逻辑关

系。

比如你听一篇段落,听到inthepast,那你的预期就该是,后面可能会提到now,也

许还有inthefuture。

听到“一些人认为”,那你的反应应该是,接下来会谈“另一些人

或者我认为的”。

以前大家对于这样的能够提示你文章逻辑关系或顺序的词是不敏感的。

是在听写第一遍的时候就陷入细节。

第二步细听每句。

在细听每句时,我见过有同学用复读机听。

一句话说完,他就按个复

读,让机子一遍一遍地读这句话,他不紧不慢地逐字听写下来。

这种听写就属于低效甚至无

效听写。

换句话说,你付出了80%的努力,却可能只带来20%的效果。

还有些同学是这样

练习的:

就听一句话时,刚听到两个词,就马上按暂停,写下这两个词,然后再听三个词按

暂停,写下这三个词。

一句话被他分割成很多部分,听得支离破碎。

我这里讲的细听每句,

主要强调句子的概念,是sentencebysentence的听写,不是wordbyword的听写。

不过,

这里的sentence也不是说非得到一个句号才算是一个sentence,这里指的是一个语意的停

顿,包括像逗号,分号,冒号等,都叫语意的停顿,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按暂停。

具体操作建

议:

一句话先听一遍,到了一个语意停顿的地方按暂停,通过你的回忆把这句话写下来。

同学可能说,老师,一句话说了十几个词,我才能写出三五个单词,根本没关系,因为我们

在这里练的不是把听到的内容完全写下来的能力,而是锻炼记忆和总结能力。

这里记住:

句话只听一遍,尽力写出或复述出你听到的内容。

能写多少算多少。

开始能写三五个词,坚

持练习,就能写出更多的。

第三步反复琢磨。

这一步是核心关键。

“反复”在这里不是一个副词来修饰琢磨的,反

复和琢磨都是动词,指既要反复,又要琢磨。

反复多少次合适呢?

我见过特用功的同学,一

句话听不懂,他就发誓说不把你听出来我就不吃饭!

于是反复了三五十遍,听得眼睛都绿了,

还是没听明白。

这不又是80%的努力用在了没有效率的20%的事情上了。

反复三五遍是最

合适的。

如果一句话反复三五遍还没有听出来的话,再听十遍八遍和三五遍的效果是没有太

大区别的。

不过反复一两遍又太少。

不要急着知道说得是什么,要通过反复三五遍,建立对

整个句子的感觉。

反复

A.反复一遍后,句子的意思全理解了,这时候就别试图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了。

只要用记忆和总结把这句话的核心大意写下来就行了。

B.反复了几遍之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听明白了,但里面的个别词没听出来。

这些个别词

可能对我们来说是生词,也有可能是发音或音变导致我们没听出来。

这时需要大家做的工作

是,记录声音符号。

也就是用你熟悉的音标,汉字或其它标音方式,把你听到的声音记录下

来。

这个工作非常重要。

总有同学说:

老师,这句话我听不出来听不懂。

我就会问:

那你听

到声音了吗?

他说:

听到了。

我说:

听到了什么声音。

他说:

啊,忘了。

我们练习的时候为

什么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每次反复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开原文看了。

一看原文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样一句话啊。

这时,当你把原文放在一边再去听一遍听力材料时,你发现你都

懂了。

而这根本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不是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记住

了。

就像我听广东歌,我先看一下歌词,再去听,我会觉得我广东话的听力水平还不错嘛,

都能听懂。

但如果不让我看歌词,直接去听,我肯定听得稀里糊涂。

这些年来,很多同学也

就是活在这种幻觉中。

听了几遍,看了原文再去听,就以为自己听力水平提高了。

所以说,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

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建立你耳朵

听到的声音和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

把你听到的声音用你熟悉的符号记下来,哪怕只能记录

下一种语气语调的起伏或者个别的声音。

有时候成功失败只在一线间,就差那一点点。

在听写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一步就是那一点点。

如果不记录,你永远不知道这个

单词这个短语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声音。

同样的词作用在不同的人耳朵里,声音符号是

不同的。

如果你认真记录一次,下次再听到一样或类似的声音时,你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

一定会加快。

为什么大家听到Goodmorning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反应就得懂,而且会立刻

反应出来意思是早上好。

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声音符号已经非常熟悉。

而很多其它的

单词或短语,我们认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在我们脑海中有什么似成相识的声音符号了。

我们

也从来没有试图去体会过,这些词和短语在我们自己的耳中,听到的感觉是什么。

C.听了三五遍,发现整个句子还是不知所云。

这种情况的就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了。

可能里面有生词,有音变,还有可能是句型结构不熟悉不理解。

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应该同

时做A.B里面提到的工作。

并把这句话作为接下来琢磨和总结的重点来对待。

琢磨

反复完三五遍,打开听力原文,对照原文和自己的听写笔记琢磨。

琢磨什么呢?

刚才这

儿我没听出来,是因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还是因为觉得发生了音变现象,还是因为我对这

个词或短语的声音不熟悉,反应的慢。

如果你能这样坚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训练,听力不可

能有问题。

所有的材料只要是词汇量积累了,听多少材料都不存在问题。

这是我们说的在第

三步反复琢磨要做的两个工作。

第四步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总结的时候做两个工作。

一是对照着自

己写的声音材料再去听一遍原文。

再看着听力原文在心里默默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同时回

想刚才在这里为什么没听出来。

发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采取策略来解决问题。

如果因为是

单词不认识,我就多记两遍。

如果是因为发音问题,我就多跟读两遍。

如果是因为句型句式

不熟悉,我就把这个句子单独提出来分析一下,然后用这个句型再造两个句子。

其实一篇一

分钟左右的文章,如果我们每天坚持用这四大步骤练一遍的话,一个月下来,听力水平一定

会突飞猛进。

在继续讲如何提高听力水平以前,先回答一下网友提得比较典型的听力中的问题;

问题:

晓楠姐,真是听托福听到绝望了,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人的问

题,您在下一篇文章看看能不能谈一谈:

1、段子长,容易走神,咋整啊?

2、听了挺多,

可是还是有很多词不懂,虽然有些名词不会影响做题,但是影响听力过程啊。

3、听的过程

有时候听得都是零散的单词,不知道整个句子啥意思。

4、基于1-3,于是我崩溃了……

我分别来说一下吧。

4基于1-3,于是我崩溃了……: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你还是崩溃。

那我就崩溃了!

1、段子长,容易走神,咋整啊?

走神问题,是我以前在课上经常会提起的。

我们经

常讲:

态度决定一切。

大家对待走神,也得首先端正态度,明白听力走神是正常的,不走神

才是不正常的。

1分钟走一次神是正常的,1秒钟走一次神就不正常了。

我们练听力一个重

要的目标,不是练到听听力时不走神,而是练到同等时间里,走神的频率和长度越来越少;

更要练习就算走神了,也能马上收回注意力。

而不是边走神,边提醒自己不能走神;边提醒

自己不能走神边走神。

进入这个恶性循环。

新托福iBT听力的段子确实比较BT,每篇都很长。

但是,咱中国不是有句话叫:

言多

必失嘛。

句子说得越多,重复的机会反而越大,一句没听到,后面经常还会有其它信息提示

你刚才错过了的内容。

所以,大家不要畏惧段落变长了,而应该庆幸我们获取信息点的地方

多了。

之所以你会觉得痛苦,是因为每次你走神时,你都觉得自己很罪恶。

而且坚信你走神

的地方,是出题的地方。

这其实是个心理因素。

走神除了由心理因素影响外,还有就是你听

不懂时就容易走神。

改变它的办法就是提高整体听力水平。

水平不切实提高,听力走神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大

幅度的改善。

比如,听听力决不能是一个词一个词的理解意思,这样万一碰到一个词不认识

或者反应慢了,就会不自觉地停在那里想,导致走神。

听力最重要的是把握节奏PACE。

千万不能停下来想,一定要接着往前听。

Don'tstop!

Followup。

至于如何提高把握理解

句子的能力,请参照我相关的提高听力水平的博文。

呵呵。

2、听了挺多,可是还是有很多词不懂,虽然有些名词不会影响做题,但是影响听力过

程啊。

从问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我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在听力中欠缺的就是我上面回答

的听力的节奏PACE。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也同样适用于这个问题。

你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外,关于把握听力的节奏这点,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家遇到没听懂的,会不自然地

放慢速度,停下来想。

解决的一个办法是:

多熟悉句型结构,这样就能更好地判断出听到的

内容,尤其是不会的单词是否影响句意的理解。

一旦判断出这个词听不听得懂根本不重要时,

自然就会很坦然的接着听的。

可如果你对句型把握的不好,就会觉得每个词似乎都很重要。

解决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大量泛听。

我下一篇文章会讲如何泛听。

3、听得过程有时候听得都是零散的单词,不知道整个句子啥意思。

你这个问题,我

在如何练习听写里讲了。

请参照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

(二)练习。

好,我接下来继续讲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上一篇讲了精听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

听写。

精听包括听写,但不局限于听写。

精听材

料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地来定。

如果是为了准备考试,那么一定要具体到考哪个考试,

就精听这个考试的真题。

比如学校的英语考试,精听的材料就应该是平时上课时指定的英语

教材,考托福、雅思、四六级、考研、英语专八等,那就是应该精听历年的真题。

用这些材

料练习精听的目地,一是为了考试时做对题目;二是为了充分熟悉了解特定考试考察的内容

范围;三是为了熟悉出题人的思路。

同学们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是:

老师,真题太珍贵太有

限了。

我觉得我提前把它们都做了的话,就给浪费了。

我是不是应该先从模拟题或者其它的

材料入手呢?

等水平差不多了再来做真题?

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上篇文章提到过的80/20效率法则。

请大家做事抓核心,抓事物的主

要矛盾。

在考试分数提高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对你的帮助可以大过历年来的真题。

不要总

带着猜题压宝的心理,觉得我多做一套模拟题,没准儿考场上就能多碰上一道。

其实,与其

做50套不同的模拟题,不如把10套真题每套做5遍。

花的时间是同样的,但效果差异会相

当大。

记住,人这一辈子犯新的错误的机会不多的。

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在不同

的情况下,自己犯的居然是同一类错误。

学英语也是同样,重要的是善于总结自己常犯的错误。

我记得曾经一个高考状元谈为什

么自己得了状元时说:

当很多同学高三时忙着做很多新的模拟题时,我在忙着总结从高一到

高三现在所有做过题目中的错题。

我把这些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结果发现自己

进步飞快。

我平时在班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因为后期复习阶段,我觉得自己采取了比较正

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用王菲笑忘书里的歌词“不再犯同一个错误”。

从现在开始,精听做题时,不能再只

求量,不管质。

质和量都需要保证。

这里面的核心工作就是,每次做一套题,都必须记录自

己做题的过程。

这和听写不一样,不是让你写下来听到的字词,而是记录自己选答案的过程。

比如这道题如果是用排除法做出的,你用一种符号标注;是连蒙带猜选的答案,更得标注出

来;是不太肯定的状态下选的一个答案,也得标识。

总之,除了自己坚定选的答案以外,别

的选项都必须用你自己习惯的不同的符号标注记录下来。

这样才能在精听完题目之后,有针

对性的提高。

否则如果你是蒙对了的,你不做记号,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谁能保

证下次还这么幸运蒙对呢。

如果是不肯定的状态下选对的,说明这个知识点还很薄弱,不及

时记录,怎么知道在这儿存在问题呢。

俗话说:

以史为镜嘛。

切记,自己做的题目答案不要写在书上,也不能随便拿张纸选答案,对完答案就扔掉。

而是应该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

这样当你再重新做这套题时,可以把两次做的答案错的题目

进行比较,也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问题。

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的坏处,一是下次

再做这套题时会受这次选的答案的影响。

二是如果擦去已选的答案,就无法把两次做的情况

进行比较。

不要每次做题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挣扎,要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下

一个层面上去奋斗!

关于泛听,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到底要泛到什么程度。

是泛泛地听吗?

听什么?

听多久?

同学问过我说,每天刷牙洗脸的时候开着录音机听,每天骑自行车的时候戴着耳机听,甚至

是晚上失眠时,一听英语就睡着了。

在这些情况下,都不知道自己在听什么,这样泛听到底

对提高听力水平有没有帮助?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其实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每

天只要有空,就戴着耳机听英语。

之所以一些同学没有提高,或提高缓慢,是因为没有做到

“每天”和“只要有空”。

我用我自己的经历和另一位新东方托福名师的例子,来跟大家讲讲这样的练习方式。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考听力基本都是第一,而且我当时也没觉得听力对我来说特别难。

们宿舍有九个女生,有一次在宿舍聊天,有人就问:

“张晓楠,为什么你的听力这么好?

说实在的,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学习方法,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好。

但一个室友的一

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她说:

“我知道。

因为张晓楠每天总是戴着耳机在听。

”可是很遗憾,

我当时每天听的全是港台流行歌曲,根本没听英文啊。

她说:

“听什么无所谓,总之你老是

戴着耳机听,就把耳脉打通了。

”当时大家笑作一团,我也瞬间觉得自己似乎在练什么武侠

神功,还耳脉!

不过笑过之后,我想起来一件事情,马上觉得我的室友说得很有道理。

我从高中的时候

就自觉自发自愿自主的产生了对英语的兴趣,那个年代,都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大学以前

从来没上过什么听力口语课,学的是经典的哑巴英语,所以那时也没人告诉过我什么精听、

泛听的概念。

初中学英语,觉得是为老师而学。

高中才觉得真正喜欢上英语。

于是出于兴趣,

每天没事儿就拿着磁带挂着耳机听。

听了以后也没什么直接的感觉,没觉得听力水平提高。

但后来意识到,泛听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汇句型,有了基本的感观认

识,在参加考试过程中心理上就不会有障碍,不会紧张。

那时可选择的材料非常少,我听的

是《走遍美国》,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直观地接触到美国人真实的生活、文化、社会,让我更

喜欢听了。

那时住宿,宿舍熄灯早,我于是就黑着听,直到听睡着为止。

我就这么泛听了两

三年,不知不觉中,英语听力水平已经大幅提高。

后来总结时感觉,如果当时懂得的话,加

上精听,两者相辅相成,一定提高的更快。

我喜欢一句话:

能充分利用零散时间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

整块儿的时间谁都

能看到能把握,而人和人的区别,更多时候是来自于细微处对自己的把控力。

我虽然不算成

功,但是我总是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

同时,吾日三醒吾身,争取做得更好。

我当时作为新

东方学生的一段利用零散时间的经历,也为我听力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那时我骑自行车去北京新东方学习。

我上的是暑假班,一共四十天的课,单程路上要骑

两个多小时,意味着每天来回有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

早上八点半上课,十一点下课。

太阳没出来就要出门,中午阳光正灿烂哪,又得往回骑。

第一天骑完,我就问自己,每天这

五个多小时的宝贵生命,难道就这样被我浪费了吗?

我想我骑着自行车还能干嘛?

我总不能

看书吧。

我想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戴着耳机听英语。

那时不像现在有MP3,Ipod,我那时

拿的是个录音机,用个绳子拴在自行车后座上。

戴的耳机是那种罩在耳朵上比较大的,小的

容易伤耳朵。

从那天开始,我就跟个飞行员似的,在炎炎烈日中,戴着那副大耳机。

我骑了

四十天自行车,每天戴五个多小时的耳机听英语。

其实,我并没有多少注意力是在耳朵里的

英文上的,我我骑车子还得看路看车看红绿灯吧。

我还是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一路上跟自

己比赛。

比如,今天我用八分钟骑到了这棵树,明天我就想试试能不能用七分钟骑到。

就在

这种情况下,四十天之后,我惊讶地发现,之前觉得听起来可能还有点小问题的材料,居然

已经没有障碍了。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新东方一个托福阅读名师的例子。

他阅读写作水平都很高,听力比

起那两项来,稍逊风骚。

他就问我,到底这个听力该怎么提高。

我对他说:

你工作这么忙,

估计也没时间坐下来练什么听力的精听,你就只要用空就挂着耳机听英语吧。

他是个态度特

别端正、做事特别认真的人,从那之后,无论在哪儿见到他,甚至大家一起聚会吃饭,他都

戴着耳机在听英语。

半年之后,他跟我讲:

这样果真有效啊!

之前的文章,我也提到,出国时,听力技能是英语听说读写中必须最先解决的。

你总得

先听懂对方,才有可能把你更深邃的思想表达给他听吧。

我就经常听到中国人跟外国人交流

时,外国人问一个选择句,比如说:

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桔子。

这个中国人斩钉截铁的回答:

Yes。

外国人懵了,不知道他为什么回答yes,但咱们自己人应该明白吧。

因为他只听到了

前半部分,没听清是个选择句,他以为人家问他你是不是喜欢苹果。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材料。

我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原则:

教材的好坏

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如果任何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的正规英语教材,你把它认真

研究通研究透,你的水平早就提高了。

就是因为我们盲目在这些客观学习材料上挑来挑去,

而没有从自身主观学习态度上找原因或作改变,才导致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我在这里推

荐的材料,会对大家有帮助。

但绝对不是说只有这些材料才能让你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大家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程度和喜好去选择。

走遍美国。

疯狂英语。

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李阳的“疯狂英语”,而是国内首创的英语学习有声

读物。

记录片。

比如探索频道、历史频道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练习。

美国的朗读版的书(当然如果是考雅思或者其它听力,就根据考试中朗读者的口音选取

相应的材料)。

之所以有很多这样的材料,最早是因为希望盲人也可以享受到好书籍中的智

慧。

后来知道很多人工作繁忙,坐下来看书的时间有限。

于是可以通过CD在车里听这些书

的朗读版。

比如克林顿的《我的一生》,大家就可以在网上找到下载听听。

克林顿被称为美

国历史上最有演讲天赋的总统,演讲时基本不需要稿子。

他的声音非常优美。

那本书就是他

自己朗读的。

既练了听力,又听了一本好书。

何乐而不为。

CNN的英语新闻也是可以拿来泛听的。

但我建议大家在听CNN时,不要去听他们比较偏

时政的新闻材料,因为你很有可能是不了解背景信息,所以导致听得稀里糊涂。

可以选些专

题性比较强的报导去听。

国外教授讲课的实录材料。

国外学校和其它网站上有很多教授或学者就某一学科或某一

话题的讲解、演讲、讨论。

大家下载下来泛听一下,能对国外学校校园和学术生活有个进一

步的了解,同时也帮助大家提高听力水平。

STEPBYSTEP。

这是我当年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用的听力必备教材。

这套教材一共四

册,虽然老,但是编排得还是很系统的。

如果大家是没有考试压力,就为了提高听力水平,

可以用它来做精听练习。

但如果时间紧、任务重,泛听就可以了。

电视剧电影对白。

比如流行多年的《老友记》。

记住,这个材料不用拿来练,更适合用

来练泛听。

如果你是看着电视练听力的,记住一定不要打开对白,中英文字幕都不要看。

好是录在mp3里,用零散时间戴着耳机泛听,效果更好。

之所以不建议大家看电视画面,就

是很多听不懂的情况下,看着画面里人物的表情和场景,也能猜出个大概。

这种情况下,你

在锻炼的就不是你耳朵的功夫了。

为什么盲人听力比较好?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也应该

能理解。

所以如果要提高听力水平,就不要看字幕和画面。

现在流行的电视剧很多。

大家根

据喜好去选择就可以,当然电影材料也是类似的操作方法。

我说一下选电视剧和电影材料的原则。

一、材料的语速最好比你习惯或考试的速度快一

些。

为什么要这样?

如果你平时都泛听语速快的材料,这样考试时在你心情比较紧张的情况

下,你也不会觉得考试的材料语速很快。

就如同举重运动员平时训练时,基本都会举起比真

正比赛时更重的重量。

二、材料的难度最好比你的水平高一些,比考试材料也难一些。

比如,

平时泛听的材料里有更多你听不出不认识的生词,有更多你不熟悉的话题场景,有更多复杂

的句型结构。

这样做的目的和第一点类似,就是平时对自己要求高一些,考场上就会轻松许

多。

电影电视方面,什么样题材符合这点呢?

比如法律、政治题材,都有这个特点。

政客律

师说话,逻辑性强,用词复杂,比较难懂,语速还快。

像当年的《费城故事》、《白宫奇缘》

都是挺经典的电影。

三、发音应该是和你要参加的考试相同或相似的。

比如如果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