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274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恩格斯是要告诉我们,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

①制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改变和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来自于人们对真理的追求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6.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

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

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

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说明意识可以脱离客观实际而起作用

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D.用一种物质手段来惩罚别人,是朴素唯物主义

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

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映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知识来自人脑,而不是天生就有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毛泽东说: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这一看法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主要说明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无限发展的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1.“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

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B.做事情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做事情要系统优化的方法D.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信用是关键。

这体现的哲理是()

A.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13.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上述说法最符合的哲理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的否定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一切从实际出发

14.传说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

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

用来装酒水,恐怕会胀裂;

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

农户左右为难。

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

这位哲学家的话启示我们()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C.一定的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D.哲学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15.文学是一切艺术中具有最大容量和智慧的艺术,在表达人的精神性存在上具有元可比拟的优势,也是影视艺术最需要借助的文化资源。

而成功的影视改编,又推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

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事物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6.50多年来,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及其他航天器,火箭残骸、卫星碎片、飞船脱落的部件、宇航员失落的工具等都成为在太空游荡的垃圾。

当地球轨道上废弃的人造卫星及其碎片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人类可能不得不停止一切航天活动。

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B.要避免犯“先污染再治理”的错误

C.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D.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17.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

又蕴含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

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面是

两只雏鸡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

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

对该画意象的认识准确的是()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和主观想象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在疾病之前,你是健康的;

在禁锢之前,你是自由的;

在苦难之前,你是幸福的,这很简单。

不幸的是,你总是感觉到前者,回忆到后者。

”这段话经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将理想付诸行动D.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19.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国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断创新,从而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

从哲学角度上看,消费者和企业之间()

A.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推动经济发展B.相互对立又相互斗争推动经济发展

C.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推动经济发展D.相互理解又相互包容推动经济发展

20.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和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事物发展是系统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务的完成,更不是终结。

站在立法工作的新起点上,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有()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2.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

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

两条路分散在树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②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石家庄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刘琼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学大学生。

她医术精湛,为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她爱院如家,给病人治病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她身患癌症36年,仍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医德、医术和医心。

刘琼芳医生的事迹表明()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保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③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得到社会的尊重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4.改革开放30年多来,国人思想观念发生了三大转变。

转变之一:

对待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

转变之二:

对待人的态度——从“物大于人”到“以人为本”;

转变之三:

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国人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结构的变化B.根本利益的变化C.社会存在的变化D.社会意识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水利建设是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

大兴水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但同时又要谨防兴修水利变成“套取资金”“一哄而上”“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重复建设”等现象。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根据各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化程度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各地域要制定本地区的水利建设规划和实施规划的目标、步骤,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请分析以上论述中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的方法。

(12分)

26.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结合材料,就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提出4条方法论建议。

27.某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注重整合全省优秀的文化资源,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该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做法的合理性。

28.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处在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并不相同。

在我国,发展观的演变按时问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起初,我国的诸多问题都是由生产落后和经济贫乏引起的,落后的生产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个阶段,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和阻碍了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于是“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

第三个阶段,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现仅有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发展,“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

第四个阶段,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

第五个阶段,我国虽然在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但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的焦点,全面的小康社会应该是“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分享”。

不同的发展观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指导我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向前发展。

根据材料,请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我国“发展观”为什么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10分)

29、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

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6分)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答案

1.A2.B3.D4.C5.D6.A7.B8.A9.C10.C11.D12.B13.B14.B15.B16.C17.B18.A19.C20.C21.A22.A23.B24.C

25.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善于抓重点。

水利建设是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因此既要看到水利建设的意义,也要避免水利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各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化程度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每个要点4分,共12分。

若是其它答案,只要符合2个条件:

“以上论述中”的内容和“矛盾分析法”,即可给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26.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引导人口有序迁移,解决好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

(3)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一方面要关注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又要解决好“流动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4)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每个要点3分,共16分。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解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即可给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27.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是重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是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

(3)调动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是尊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要求符合2个条件,即“该省的做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

如果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可给2分。

28.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发展观演变。

(3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发展观的每一次丰富和发展又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分)

(2)实践决定认识,发展观来源于我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

(3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发展观的每一次变化又指导着人们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向前发展。

(3)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深入和拓展,人们的“发展观”还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29.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导创造性,材料中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中所有的方案论证设计,技术难题地攻克都是有目的,计划,创造性的进行的。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材料中从方案论证设计到空间交会对接认为圆满完成及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取得成功。

③航天工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