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94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docx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选择的都是国外名著来写。

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

能够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态度。

鲁滨逊和汤姆的机智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文学作品。

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模式:

活动单导学模式

教学时数:

10——12课时

教学课时:

14《卖火柴的小女孩》二课时

15《凡卡》二课时

16《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

17《汤姆索亚历险记》一课时

词语盘点一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三课时

回顾拓展四一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活动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1、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方案】

活动一:

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小组汇报。

活动二:

五次划燃火柴分别说明了什么?

小女孩想得到什么?

哪一次划火柴最使你感动?

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活动三:

.读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你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中三个“没有”是怎样想的?

对文末两个“幸福”是怎样认识的?

请和同组同学讨论一下。

【检测反馈】

一、我会写

duōsuōchúchuangwēiqúndōuzheyìnɡbì

(  )( )()()()

二、我会填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____次幻想。

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四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

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____。

三、我理解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合加点词语理解)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

 

第二个“幸福”是指

 

《卖火柴的小女孩》活动单(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

1、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

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

⑴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

她能随便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点燃吗?

为什么?

活动二: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

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

说明了什么?

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活动三:

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烧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活动四:

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的内容

1.读后思考。

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要用“脸上放着光彩,嘴角露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

⑶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检测反馈】

1、我来做:

要求:

把以下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A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

B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

2、课文最后写道: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你认为小女孩幸福吗?

对句中两个“幸福”,你是如何理解的?

3、“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读课后第4题的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谈谈感想,试写几句。

我学会的基础知识:

字词:

         好句

我掌握到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我还知道了:

 

《凡卡》活动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交流、讨论,通过品悟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插叙、对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活动方案】

活动一:

自主阅读、读通课文,自学字词,读准字音。

1、给生字注音:

锈()眯()缕()揍()搓()窜()督()戈()炕()耷()柜()揉()筒()衬()

2、认读、写会,积累新词:

揍人慈悲抽噎冻僵逗笑孤零零指望醉醺醺欺负耷拉

3、读一读,理解词语:

摩平:

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慈悲:

慈善和怜悯。

打发:

派(出去)。

捉弄:

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

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你认为课文中还有那些字词的注音或者解释是需要注意的?

请写下来。

活动二、

1、读写写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有什么疑惑?

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

【检测反馈】

1、速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

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

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小组交流。

2、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自读第8自然段,用“——”画出凡卡在鞋铺里受到折磨的词句,品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

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

为什么?

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凡卡》活动单(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交流、讨论,通过品悟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插叙、对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活动方案】

活动一:

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1.自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

有什么变化吗?

2.讨论交流。

读一读,理解重点句子。

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小组内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4、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小组内品读第15自然段,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活动二:

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小组内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交流。

活动三:

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1)读一读6和13两自然段,两段回忆是本文的()。

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

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检测反馈】:

一、写一写:

凡卡的心愿是()结尾写道:

“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对此你的感受是()

二、为课文写出提纲。

 

《鲁滨逊漂流记》活动单

【学习目标】:

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2.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通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你们对鲁滨孙知道了些什么?

2.哪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也可以几位同学共同完成?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活动二:

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然后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

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不理解的语句画下来

活动三;

请大家自由组合,三五人一组,先交流对画出的难理解语句的理解,再讲讲鲁滨孙的故事。

自由说,如,课文是长篇小说的缩写,小说的其他内容等。

讲故事,听故事。

阅读“阅读提示”,并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

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画出不理解的语句,交流难理解的语句,讲讲鲁滨孙的故事。

阅读第二至八自然段并思考讨论并归纳交流体会并自由发言

活动四;

1.仔细阅读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鲁滨孙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师生共同讨论,从“食物、住处、安全”等方面进行归纳,使学生认识到:

这是生存下来的必备条件,为此,鲁滨孙想了不少办法,很不简单。

3.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从鲁滨孙的非凡经历中,感悟学会生存的道理。

如要有生存的勇气,要善于因地制宜想办法,要不断改善生存环境。

【检测反馈】

能先回答我的几个小问题吗?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哪国人?

2.这部作品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尔柯克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吗?

3.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多少年?

4.被鲁滨逊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

你知道鲁滨逊教给他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吗?

5、说一说:

鲁滨逊是世界海洋文学中第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让我们原文的精彩语句,让鲁滨逊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6、写一写:

那么结合着大家对鲁滨逊的分析,你能用一段文字、一个符号、一种图形或是一种声音来表达你对鲁滨逊的评价吗?

《汤姆•索亚历险记》活动单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方案】

活动一、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

(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

活动二、浅显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

(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

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活动三、阅读精彩片段

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

2.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道格拉斯拉斯寡妇、撒切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活动四、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检测反馈】

1、教师相机提醒学生留意:

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

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

你从哪知道的?

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

2.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3、通过读梗概,你对什么内容还产生了要细读原著的兴趣?

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4、看课后的泡泡3(“我读了整本书,觉得汤姆刷墙那一段很有趣”),你有什么想法?

 

第四单元《词语盘点》活动单

【学习目标】

1、积累“无赖”等词语,能够正确书写“乖巧”等词语,积累并正确的运用这些词语。

2、通过读一读,写一写。

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语,并积累下来,能够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

【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看准字形。

活动二、读读记记

1、开火车读,检查认读情况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检测反馈】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其他词语。

 

《口语交际》活动单

【学习目标】

1、围绕:

学会生存,说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掌握自我保护的一些常识。

2、广泛搜集资料,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使自己从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方案】

活动一:

讲真人真事,从生活中总结经验!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遇到听到或者是从电视,报纸、杂志等杂志了解的一些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谈谈自己从这些事情中受到的启发。

 

活动二:

分组讨论

1、遇到火灾

2、溺水

3、遇到匪徒抢劫,杀人等

4、被绑架

5、陌生人跟踪

【检测反馈】

1、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2、讲溺水者从水中救出的正确方法是?

 

《习作四》活动单(两课时)

【学习目标】

1、写一件“自我保护”的事情或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感想。

2、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3、培养自己自信、自强、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

【活动方案】

活动一:

独立独体明确要求

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

活动二:

相互交流应该注意的方面

1、根据事情的六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详略分明,重点部分写具体。

3、进行细致的描写。

4、真实的抒发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

进行习作

 

【检测反馈】

1、精彩作文赏析。

2、修改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回顾拓展四》活动单

【学习目标】

1、交流所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以及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名人名言。

3、阅读“趣味语文中的三则小故事。

4、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大胆的抒发自己的见解。

5、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方案】

活动一:

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活动二:

交流外国文学的阅读方法。

1、要抓关键词,关键句,重点段。

2、借助人物的时代背景阅读。

 

活动三:

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的名句。

2、思考含义。

【检测反馈】

1、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是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2、背诵抄录这些文学大师的智慧的话语。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

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辩论,辩题是“科技发展:

利大还是弊大”。

习作编排有两项教学内容,一是自由作文,二是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二是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16个词语。

“成语故事”讲述了“舍本逐末”的故事。

  

【单元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

3、激发学生探索求新、创造发明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理解科学的精神,理解科学知识的文化意蕴。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汇报朗读。

3.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活动二:

看谁学得快。

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

埃( )  伦(  )   藤(  )   析(  ) 

碱(  ) 效( )  蚀(  ) 乏(  )  

誉(  )  顽(  )   卓(  )  衔(  )  

粪(   )  捐(   )          

 2.自主理解下列词语,并能口头造句。

淡泊:

               刚毅:

人声鼎鼎:

               侵蚀:

一如既往:

               执著:

卓有成效:

               盛名:

4.组内讨论交流。

5.汇报展示。

(每组汇报一两个词语。

活动三:

再读课文,了解人物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

首先读通读顺,不添不漏不错,难读得句段多读几遍;然后试着有感情读)

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3.个人汇报。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可以评价,也可做补充)

4.默读课文,细心看插图,说说从哪些内容可以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

画出文中形容居里夫人容貌的词语及语句。

5.小组讨论交流后派小代表反馈。

【检测反馈】

1、比一比,组词语。

减(   )   捐(   ) 衔(   )埃(   )

碱(  )   娟(   ) 街(   )挨(   )

2、根据理解写出相应词语。

①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   )

②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

③逐渐地破坏或腐蚀。

()

④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品析重点句子、研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活动方案】

活动一:

我来读。

1.小组朗诵会。

(要求读准字间,有节奏,流利有感情)

2.评一评哪一组读得好。

活动二:

我会学。

一、我会根据要求摘抄语句

①描写居里夫妇实验条件极差的句子是 :

                                

     ②表现他们实验工作极其艰辛与危险的句子是:

                           

    ③概括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功绩的语句是 :

                     

  ④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居里夫人对科学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⑤我喜欢的语句是:

 

二、我从以上句子体会到:

                                   

三、分析研究

(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和不朽的功绩?

(2)文中列举了居里夫人的哪些荣誉?

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傲人的成绩的?

(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活动三:

我来总结。

1.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

(方法提示:

从人物的外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去思考,重点思考人物内在美表现,即作者怎样写她的内在美,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

说这种美丽可“跨越百年”是因为                             

2.再读课文,把握全文。

课文以为线索,课题中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居里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的表现在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她的美丽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永远。

【检测反馈】

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你怎样理解爱因斯坦说的这句话?

 2.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表现在哪些方面面?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