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2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Word格式.docx

2地下水

该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流动缓慢,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主要靠蒸发。

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2.30~3.05m,相应标高3.64~3.96m。

每年夏季降雨量较大,该场地地下水位上升较快,冬季及次年春季干燥,降水较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变化幅度在0.50~2.00m。

3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1-1层:

杂填土(Q4ml)

杂色,堆填时间短,见较多砖块、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混少量素土,夹杂少量草根等腐殖质。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0.70~2.20m,层底标高4.02~5.75m。

1层:

粉土(Q4al)

黄褐色,岩性较均匀,见云母片,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密实,湿。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1.40~2.80m,层底标高2.24~3.35m。

2层:

粉质粘土(Q4al)

黄褐色,局部呈棕褐色,岩性不太均匀,夹粘土团块,土质较细腻,含稍多斑状氧化铁,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0.50~1.40m,层底标高1.04~2.68m。

3层:

灰褐色,岩性不太均匀,粘粒稍多,见氧化铁斑,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密实,湿。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0.50~1.30m,层底标高0.34~1.82m。

4层:

粉质粘土(Q4mc)

灰褐色~灰色,岩性较均匀,偶夹薄层粉土,含有机质,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1.50~4.40m,层底标高-3.05~-0.08m。

5层:

粉土(Q4mc)

灰色,岩性较均匀,颗粒稍粗,见少量贝壳,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密实,湿。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4.80~9.90m,层底标高-10.76~-7.60m。

5夹1层:

灰色,岩性均匀,颗粒细腻,见少量有机质,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普遍,层厚0.40~3.00m,层底标高-5.64~-3.39m。

5夹2层:

灰色,岩性均匀,颗粒细腻,见有机质条带,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流塑。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普遍,层厚0.40~0.90m,层底标高-6.42~-5.25m。

6层:

灰色~黄灰色,岩性较均匀,颗粒细软,见少量氧化铁斑,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厚3.20~6.70m,层底标高-14.65~-12.90m。

三、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

合理安排工期,使招标工期能顺利实现;

加强规范化质量监督和科学管理,确保单位工程质量达到业主要求;

制定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和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健全文明管理细则,建立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拟定了本工程项目部组成;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劳动力计划;

主要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本投标方案结合本企业的施工实力,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对其中的主要环节编制了科学、合理、经济的措施和方法;

施工方案的选定,是以保证质量、降低造价、提高工效、安全可靠、切实可行为准则而制定的。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组织管理机构流程

鉴于本项工程工期短,施工组织、调度难度大等特点,公司特组织精干的班子,领导组织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根据建设单位对工程工期、质量的要求和现场条件,我公司计划投入施工人员8人进行施工,其中:

项目经理1名,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

工程师1名,负责现场技术措施的制定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技术员1名,负责现场技术措施的实施及监督、检查;

质检员1名,负责质量措施的落实和检查、安全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安全员1名,负责本工程现场施工的人员、用电安全,不戴安全帽不得进入现场;

电工1名,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

材料员1名,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和保管;

队长1人,负责各队的日常生产和机械维修。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表

序号

名称

职责

1

项目经理

负责整个工程管理

2

项目副经理兼技术负责

负责施工管理

3

专职质检员

施工质量控制

4

技术员

负责区域施工技术

5

施工队长

工程测量控制

6

资料员

技术资料整理

7

安全员

全面安全负责

8

电焊工

维修桩机、焊接锚管

9

后勤服务人员

后勤服务

11

电工

负责整个工地用电管理

2、劳动力计划安排:

计划投入施工人员13人,其中:

队长1人,负责钻机的日常事务,便于和现场管理人员沟通;

机械操作员4人,负责机械的操作、原始资料记录;

钻前人员2人,负责机械的移位及桩位对正;

送灰工4人,负责桩体水泥用量,后勤人员1人,负责日常生活;

门卫1人,负责现场值勤工作。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工期的实现,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合理组织施工劳动力如下表所示:

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工作内容

人数

机长

桩机操作、指挥

辅助工

移机、水泥浆制备等

水电工

水电线路布设、用电安全等

后勤工

食堂

门卫

现场值勤

合计

13

注:

本计划如特殊情况还需要增加劳动力,则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保证工程能正常进行。

3、设备准备

浆喷桩设备

名称

规格型号

计划进场数量

功率

进场日期

备注

深层搅拌桩

SJB–Ⅱ

1台

101

2011.7.14

灰浆泵

HB6-3柱塞

2.2

灰浆搅拌机

1.2m3

潜水泵

2台

1.5×

电焊机

BXI-250

50A×

储水箱

3m3

搅拌头

4500Φ600

4台

发电机组

150kw

锚杆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液压钻机

1、XY-1、2

以XY-1型为主

锚杆钻机

MCJ-50

备用

注浆泵

BW-150型

2套

其中1套备用

油压千斤顶

YCW150B型

1套

电动油泵

ZB4/150

BX6-230(11、18KW)

切割机

J3G2-400

测量设备

测量仪器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水准仪

AL22

经纬仪

TDJ2E

钢尺

50m

盒尺

5m

4、现场准备

由于前期施工过的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施工现场局部场地不平整。

为了合理地安排浆喷桩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布置,做好三通一平工作。

清理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地面垃圾、地下障碍物,确保顺利施工。

(1)、因本工程施工时间较短,故现场仅搭设办公室、材料仓库、宿舍、食堂等必要的临时用房,布设施工用电、用水管线。

(2)、建立轴线测量控制网,水平标高基准点。

(3)、组织机械、施工物资、施工机具进场。

5、施工材料准备

(1)、根据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参照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编制工程材料的用料计划表、供料时间计划表及材料进场时间计划表。

(2)、所有购入工程材料均需验证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分批进行抽样检测,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即退回,不得使用。

6、技术准备

(1)、(全体施工管理人员首先熟悉图纸及相应的规范、标准;

做好图纸会审和各分部、分项的详细技术交底工作。

(2)、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实施细则,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作业计划,认真落实施工资源供应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目标,收集工程进度控制信息,做好工程进度跟踪监控工作,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进度。

(3)、编制施工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分解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

认真确定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点,落实其质量控制措施;

跟踪监控施工质量,分析施工质量变化状况,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4)、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实施细则,分解施工成本控制标准,采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跟踪监控施工成本,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按时结算工程价款,加快工程资金周转,收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信息,保证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

(5)、组织学习施工规范与标准,做好专业技术交底工作,对关键部位要重点控制。

(6)、根据图纸预算制定出工料分析,提供材料供应计划,主要设备供应计划。

(7)、针对设计意图收集相关规范和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0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根据本工程的性质、规模、施工工艺和有关要求以及投入的施工力量,我公司确定施工浆喷桩工期为20天。

(一)、保证进度措施

本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具有多年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和综合管理能力,为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组织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通过内部招标择优选择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或有影响工程的施工队伍为本项目劳务分承包方,对进场工人素质严格考核,为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劳务保障。

2.加强组织管理

(1)项目经理部经常安排内部安全教育,施工生产例会,及由甲方、监理组织的工程例会。

(2)项目经理部积极协调管理好各施工队的合同履行,保证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安全标化等要求。

同时处理好与政府主管部门关系,接受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

(3)项目经理部认真做好经济、成本控制工作。

对施工成本做到事前预测、过程控制,事后总结。

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与各职能部门,施工队签订成本承包责任状,予以监督执行。

(4)项目经理部认真做好工程资金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在建设方资金到位的基础上,确保工程的资金真正用于工程当中,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5)项目经理部制定与施工队的奖罚制度。

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情况、环境卫生等方面做到奖优罚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加强技术管理

(1)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工程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建立完善的检查、整改、验证的质量验评制度,杜绝不合格项目,减少返工,提高工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项目经理部施工水平高,技术熟练的队伍进行施工。

积极组织调配好施工机械及周转料具,保证设备性能优良、进场时间明确,充分满足各工序对施工机械的需求,并在施工中做好保养工作,保证机械性能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贮备相应的配件,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做好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供应、掌握。

把不利工程进度的因素减少到最小程度。

(3)项目经理部应及时掌握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文件、并及时下发、宣传。

特别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信息应及时、准确传达到相关人员,使工程进度得到全面控制。

同时建立资料室,配备电脑和有效工程施工规范、规定,标准图等,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要素实施有效的控制。

4.配备合理的施工机械

本工程配备1台深搅桩机,为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提供有力的机械保障。

5.科学地编排施工程序和施工计划

施工中充分利用工作面。

排出实际的施工计划,实行长计划、短安排,加强调整职能,维护计划的严肃性。

6.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1)现场严格按操作程序和标化现场管理进行施工,从质量、安全上首先保证施工进度。

(2)项目经理部努力搞好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协调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现场建立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对将影响施工进度、质量的各类问题在例会上及时予以解决。

1、工艺原理: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凝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好和较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

2、浆喷桩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深层搅拌机定位预搅下沉制配水泥浆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直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清洗移至下一根桩、重复以上工序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本工程主要施工工序为深层搅拌桩,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按以下要求对每道工序予以严格控制。

(一)定位放线

1.测量安排

本工程现场成立专业测量小组,全面负责测量工作。

在测量操作上应与设计、施工密切配合,严格遵守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准则。

2.轴线控制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由于工程主体平面结构布置呈方形,轴线排列较为规则,故适合采用方格网的方法进行控制。

控制网的点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定,应当位于通视条件良好,土层稳定,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对控制点要作好保护工作。

(2)施工控制网的确定

现场施工准备价段,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及甲方给定的控制点为依据,建立平面定位通视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测量校验的标准。

各控制点测定出之后,需进行复核校正,如准确无误,需在施工影响区域外设立引桩并在围墙等固定建筑物上标志出轴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方格网控制点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能根据引桩及时恢复。

(3)施工放样

轴线测定并复核校正无误后,即可以此为依据放样出桩位。

3.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在场地四周引测2个工作基点作为施工时标高控制的依据,工作基点必须设立在土层稳定,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位置,工作基点需作砼基础并埋入土层中,上部加盖防止破坏。

水准点和工作基点形成闭合水准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测定出点位高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复测检查有无沉降。

(二)深层搅拌桩施工

1、深搅桩的施工措施

(1)组装机架

A、组装机架垂直误差小于0.50%;

B、铺设枕木(采用钢枕木)时应找平,确保机身水平,应按找平的要求垫实、垫稳枕木,枕木规格不得小于2500×

200×

200,间距不大于1.2米。

(2)回填土方

因现场已开挖,深搅桩施工前应挖土将施工场地回填至-1.2m,回填土内需清除石块、垃圾、淤泥等杂质。

回填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30~40cm左右,并用蛙夯夯实,挖机往返碾压密实。

(3)桩机就位

桩机移至制定桩位对中,整平,搅拌轴垂直误差小于1.5%,现场用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4)预搅下沉

启动搅拌机电机,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借深搅机机头自重,以不大于0.75m/min的速度下钻至设计桩底标高。

(5)制备水泥浆

按照设计要求的水泥掺入量(95Kg/m),待搅拌头下沉至距桩底2~3米时开始拌制水泥浆液,水泥浆制备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大于3min),以保证水泥浆液搅拌的均匀性和活化性。

水灰比为0.4~0.5左右,浆液进入截料坑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

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

(6)喷浆搅拌提升

当搅拌头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将搅拌头略为提升(约200mm),根据标定的灰浆到达桩顶的时间,确定提升速度,以不大于0.3~0.5m/min的速度边搅拌边提升,使水泥与土体充分拌和,直至规定标高,任何时候都需保证截料坑内有水泥浆液。

(7)重复搅拌提升

为使土体水泥浆搅拌均匀,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二次下沉、喷浆、搅拌、提升,第一次送浆量宜为总喷浆量的60%,第二次将剩余的40%浆量全部送完。

清洗移位,

(8)施工记录

每班记录员应对施工每根桩的桩号、施工日期及搅拌下沉、提升的时间,提速,拌制浆液的筒数及水泥用量等,认真如实的做好原始记录,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物处理情况及机械设备故障方面做好记录。

浆喷桩成型流程图:

图1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3、锚杆施工技术

(1)、施工总平布置

预应力锚杆施工与基坑土方开挖需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从而确保基坑锚索及土方开挖施工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锚杆钻机均布置在基坑内,按施工要求布置在土平台上,土平台宽度为8m。

在场地西面布置一套注浆设备,水泥堆场与注浆机相邻;

锚杆加工场布置在东侧,施工水电接口分3个设置在注浆机旁。

(2)、施工顺序

1)总施工顺序

第一层土方(-1.5m)顶部放坡第二层土方(-3.5m)试验锚杆西面一层锚杆南、东、北面放坡第三层土方(-5.65m)放坡完成出土坡道口锚杆

2)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分层开挖土层锚杆孔定位锚杆成孔锚杆制安第一次注浆第二次高压注浆(部分)锚头支座制安锚索张拉锁定

(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成孔:

锚杆锚孔采用潜孔钻机,孔径150mm,锚杆孔径误差10mm,孔深根据设计要求,孔深误差5cm,钻孔垂直度偏差1.5%以内。

2)锚杆制作

锚杆下料采用切割机,下料长度为孔深+外露长度,锚杆下料长度误差3cm。

隔离居中架按设计要求焊接,点焊采用J422型焊条。

3)锚杆安装注浆

钻杆打入设计深度后,用高压气吹或水洗孔内岩屑并堆放一侧,而后下入制作好的锚杆杆体及注浆管,注浆时注浆管放于孔底,利用压力向上返浆,保证注浆质量。

注浆材料采用M20强度水泥砂浆,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配置砂浆,注浆时注意液面情况,若有下降须进行补注。

4)锚杆张拉前须将锚杆孔口补浆处理,并将桩体预埋管段进行防渗处理后再张拉锁定。

5)桩体外锚头支墩采用250×

250mm的钢锚墩,钢锚墩用厚度为20mm的钢板制作,锚头支墩结构详见设计图纸图号09。

6)工程锚杆注浆完成7天后,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即可进行张拉。

张拉过程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张拉按设计荷载的1.2倍进行检验,第二次按90KN设计轴力张拉锁定。

(4)施工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措施

1)土方开挖易与锚杆施工产生矛盾,锚杆施工必须与基坑开挖同步交叉作业,土方分层开挖应根据锚杆施工顺序进行,沿基坑周边8m范围应严格按锚杆施工平台预留。

2)土方开挖时应将锚杆施工作业面预留,努力为锚杆施工创造工作面。

3)施工中出现坍塌及流沙涌水时,采用XY-2型液压钻机护管法成孔,待注浆后再将护管拔出。

流沙涌水处,用排水管导水,然后再作局部灌浆处理。

4)降水及渗流积水处理,基坑开挖时先开挖一些集水坑和底坡排水沟,用潜水泵抽排至地面排水沟排走。

5)锚杆施工中,遇周边建筑物桩基础时,必须立即向甲方及现场监理报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损伤周边建筑物桩基础。

6)锚杆施工期间,要求监测单位加强对基坑变形监测,特别是基坑西侧,临近基坑的支护状况对该处安全较为不利。

(一)、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为达到这个目标,现场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工程师过程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

采用严密、高效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来控制和保证施工质量,采取有本公司特色的质量保证措施,从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点。

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手段,按照质量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分级设置各重要阶段的质量控制点,制定各分项工程质量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大力加强思想教育,上岗人员对质量工作必须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持证上岗。

在项目管理上,要认真落实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计划,要在施工现场建立质量例会制度、质量分工序报验制度、实行作业令制度。

采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随时对工程量进行检查与控制制度。

(二)、组织保证措施

1.按照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现场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2.现场设置专职质检员,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工作。

3.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负责。

如我公司中标,则由项目经理负责编制本工程施工的质量计划,并认真落实于施工过程中。

4.施工员、质检员根据岗位责任制负责检查、监督各工序、工种的施工质量,做到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5.项目部除质检员的日常检查外,每周由项目经理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并做好及时整改工作和记录。

6.分公司质量科每月对工程质量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加强监督力度,提高项目部全体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三)、质量保证措施

1、深层搅拌桩

桩机每次就位,必须检查桩架的平整、垂直度,以及钻头对位准确性。

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施工中因故停浆,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0.5米,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两班制施工作业交接班时,严禁在桩体搅拌过程中进行。

第二次喷浆提升不允许出现搅拌头未到施工桩顶浆液已拌完的现象。

桩身水泥掺入量,按设计要求检查每根桩的水泥用量,通常考虑按整包水泥计量的方便,允许每根桩的水泥用量在±

25kg(半包水泥)范围内调整。

在深搅桩施工中,由于机械和土层情况以及操作方法的原因,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现场必须及时找出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以保证施工质量。

预搅下沉困难,电流值偏高,进尺缓慢,遇到这种情况若桩机振动,地下可能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