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892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话剧课本剧兴趣小组社团教学设计.doc

小学蒲公英剧社社团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共有13人参加,其中男生4人,女生9人,主要分布在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年龄跨度大,本课程结合小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演绎成情景剧或孩子们喜欢的舞蹈,并利用身边资源演绎成情景剧,不仅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了解情景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培养特长学生提供平台。

学年教学计划:

序号教学内容上课周次

第一社团成员任务分配,熟悉任务内容第周

第二话剧对白与普通话练习第周

第三排练《守株待兔》第周

第四同类情景剧作品赏析等艺术特色赏析第周

第五排练《狐假虎威》第周

第六肢体语言、表情与无实物表演练习第周

第七肢体语言、表情与无实物表演练习第周

第八话剧的特点、《茶馆》艺术特色赏析第周

第九排练《守株待兔》第周

学期反馈形式:

展示《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小红帽》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课程介绍与学习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把握自己的表演任务,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问题探讨

1.你听说过“情景剧”吗?

有没有欣赏过情景剧剧作品?

2.你觉得“情景剧”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3.你想在情景剧课程中学到哪些知识,表演什么样的作品?

三、教师介绍情景剧的活动形式和主题。

四、朗读展示,分配任务

五、熟悉“守株待兔”的剧本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情景剧对白与普通话练习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重要,学习话剧对白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播放《守株待兔》,学生欣赏

环节二:

学生讨论:

农夫A与其他农夫的不同?

环节三:

师生共同分析:

随着剧情发展,农夫A的心里变化过程。

环节四:

下发剧本片段,学生分组联系人物对白,教师、导演巡视辅导。

环节五:

教师共同师范台词对白。

环节六:

学生再次练习,分组汇报表演。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话剧对白与普通话练习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重要,学习情景剧对白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播放《陶罐和铁罐》自我介绍

环节二:

学生讨论:

陶罐和铁罐各代表了怎样的形象?

随着剧情发展人物心理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环节三:

下发剧本片段,学生愤怒分段练习人物对白,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

教师示范台词对白

环节五:

学生分段汇报台词对白,教师适时指导。

环节六: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评奖。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同类话剧作品赏析等艺术特色赏析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情景剧的特点,欣赏情景剧经典作品,练习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情景剧最初是从学生演剧开始的,校园喜戏剧之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曾经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影响,对后世戏剧的成长,功不可没,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校园剧。

师:

同学学过的戏剧有哪些呢?

生:

课本剧等

师:

是的,课本剧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活泼生动的特点。

二、复习剧本《负荆请罪》《守株待兔》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肢体语言、表情与无实物表演练习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肢体表现的方式,学会丰富自己的表演与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人物表情训练

环节一:

播放生活剧《考试之后》,学生观摩

环节二:

学生讨论:

以上剧目中有哪些人物神态?

喜:

考的好的学生交头接耳,喜形于色。

哀:

考的不好的学生垂头丧气,个别学生埋头哭泣。

怒:

有学生嘲笑考的不好的同学,引发争议。

其他神态:

思索、安慰、严肃、惊讶、惋惜……

环节三:

学生对照电视,分小组练习,互学互评。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肢体语言、表情与无实物表演练习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肢体表现的方式,学会丰富自己的表演与表现

教学过程

环节四:

集中练习,集中指导

笑:

微笑,大笑,偷偷的笑,害羞的笑,抿着嘴笑,嘲笑,狡猾的笑……

悲:

垂头丧气、愁眉不展、偷偷拭泪、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怒:

瞪眼,咬牙、强忍怒火、怒气冲天,敢怒不敢言……

其他神态:

凝神思索、同情、叹息、撇嘴,阴险,胆怯,急切……

环节五:

学生分组,运用学到的表情排一排《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师相机指导

环节六:

学生汇报表演后先评价得失,教师为评选出的优胜表演者颁奖。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肢体语言、表情与无实物表演练习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肢体表现的方式,学会丰富自己的表演与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人物动作训练

环节一:

教师设计并出示一下生活场景:

1.小明上学推开门走进教室;

2.小明犯了大错,爸爸生气地打了他一巴掌;

3.刚踢球回来的小明端起茶杯喝水,并擦了擦嘴;

4.小明搬起一块大石头放下来,趟水过河;

5.骑马

环节二:

学生试着表演以上场景,同学互评。

环节三:

教师讲解“动作的虚化“

舞台特定的演出环境,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房子、马匹、运动场等搬上舞台,那么与之有关的动作就必须通过虚拟处理表现出来,这就是动作的虚化。

环节四:

播放虚化动作,教师分解动作示范教授,学生练习。

备注:

蒲公英剧社课程备课稿

教学内容

话剧的特点、《茶馆》艺术特色赏析

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校园话剧的特点与表现,观摩进店话剧《茶馆》

教学过程

环节一:

了解话剧的几个基本特点:

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

环节二:

观看经典话剧《茶馆》,交流与讨论茶馆经典在哪儿?

师述:

老舍先生通过茶馆这样一个人流复杂的地方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而且还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通过他们在茶馆中的一言一行来反应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思想的腐朽性,这是这个话剧能够获得极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