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83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课时欣赏.doc

第三课时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内容:

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2.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一)教具

钢琴、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

(二)图片、音像资料

歌曲录音带或伴奏带、乐曲录音带或VCD光盘。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融入乐曲意境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表现内容。

2.学生是否可以区别出月琴和柳琴的音色。

3.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编活动中。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按节奏朗读歌词,学习舞蹈,开口默唱,设计各种演唱形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内心听觉及合作精神;初步了解羌族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小组同学的探究合作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自己找难点到解决问题,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学习音乐的快乐。

3、知识与技能:

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正确处理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在歌唱,跳锅庄舞等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重点:

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轮唱学习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羌族文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两个锅庄舞动作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欣赏导入

大家喜欢旅游吗在旅游时大家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是什么是呀,老师在游玩时也很喜欢拍照,这不,在上课之前,殷老师想把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想一睹为快吗(欣赏九寨沟风景)

这是老师去四川阿坝地区的九寨沟旅游时拍摄的风景照片.在旅游时我还跟那里的居民学会了一首歌,大家还想一饱耳福吗大家可要仔细聆听,你听到了什么(听录音范唱)

二、感受体验,学习新知

1、交流感受

学生说感受.

2、解决问题(随机介绍关于羌族的有关知识)

让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题目叫《吹起羌笛跳锅庄》,看到这题目你首先想了解什么呢?

⑴介绍羌笛,欣赏羌笛演奏.

是啊,羌笛到底是什么呢有谁知道那让老师来告诉你们:

羌笛是最著名的羌族乐器.它的历史很悠久,早在东汉就有文字记载.当然,羌笛能够声名远播,久享盛誉,与唐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凉州词》不无关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有六个音孔,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响起羌笛的声音.(完后马上放视频欣赏羌笛独奏)

⑵介绍锅庄,欣赏锅庄舞蹈.

我们再看一下课题,《吹起羌笛跳锅庄》,锅庄,它需要我们跳起来,那让我们来猜一下,锅庄是什么是呀,锅庄是一种舞蹈.

"锅庄",最早是因围着火塘举行而得名,原是流行在西藏地区的一种圆圈舞,但是羌族人民也喜欢跳锅庄.羌语的"圆圈舞"本应称作"沙朗",由于羌族生活的区域长期与藏族比邻而深受影响被人们几乎都称作了"锅庄".锅庄舞一般只在喜庆日举行,不拘地点,不拘人数.参加跳锅庄的人以性别区分,站两排转成内外两圈.开始时,舞者弓腰缓步,后渐快,表现出豪放高亢的情绪.(边介绍边图片展示)

当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走,让我们到羌寨去瞧一瞧热闹的的锅庄舞.欣赏《锅庄舞》(伴奏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

(3)学习锅庄舞:

a,学生排六队

b,师示范,生模仿

c随音乐跳

(4)介绍羌族,图片介绍.

刚才在了解羌笛和锅庄时,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有一个民族经常出现在老师的文字当中,是什么你们了解羌族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羌族.

3、学习歌曲

⑴朗读歌词:

(按节奏念词)(出示歌片)

羌族真是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这里的人民个个能歌善舞,就连说话也一板一眼,非常有节奏美,不信,你听(录音)

⑵生按节奏念词

⑶默唱

⑷随琴轻声唱

⑸解决难点

4、处理歌曲

⑴曲式分析

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⑶边歌边舞。

三,总结全课,升华思想。

在《爱我中华》中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瑶族舞曲》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重点:

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难点:

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伴奏带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

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

瑶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不过,他们在与外人交往时,都使用汉语。

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

他们本民族的节日也很多,瑶族人民特别尊敬祖先,吃饭前都要念祖先的名字数遍,表示祖先尝过后子孙才能受用。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

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

●跺脚、△捻指、×拍手、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

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5.小结

 

第三课时:

《阿喽喽》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涉及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阿喽喽》。

教学难点:

能为歌曲涉及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伴奏带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彝族人民有不少居住在山区,那里有不少的梯田,过去都是靠人力挑水或用水车来浇灌梯田,现在呢?

大家看一看《阿喽喽》的歌词,“流水上山坡”!

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

(生答)同学们说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

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唱这一山乡巨变的。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

3、学唱歌谱

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取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四三拍,课本中已经提示,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的图示挥拍。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

5、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