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70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doc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一):

  《天鹅湖》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透过选取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二、透过讲述《天鹅湖》故事资料,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

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

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四、透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色彩的丝带白纸油画棒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创作学习法,讨论法,模仿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

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

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

老师也个性喜欢,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

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

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3、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4、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

  2、提问:

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

(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

(学生谈)教师总结:

天鹅有黑白两种色彩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

如果大家期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不见的话,我们就应怎样做呢?

  3、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秀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

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转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

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

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

罗度巴特明白他们见面十分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悲哀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

让她变回了原先的样貌,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这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

去欣赏由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忙学生理解资料。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

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色彩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取色彩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

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色彩顺序。

  4、学生谈谈使用的色彩顺序,教师总结:

大家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蓝色,中间则是蓝红交替使用,是不是?

根据大家所使用的色彩顺序,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部分。

  5、谁来说说蓝色代表的情绪(学生谈)[平稳、忧郁、柔和等等]那红色呢?

(学生谈)[热烈、激动]

  6、那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下开头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用啦轻哼旋律。

思考:

在宁静、忧伤的乐曲声中你仿佛听见公主正开始说些什么?

播放片断欣赏。

教师启发:

这是公主转成天鹅后第一次望见人类,你想她首先会对王子说些什么?

  7、再来听听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说些什么让她的情绪这样激动。

大家能够继续挥动红色彩带来体会公主此时此刻的情绪。

  8、学生发现开头和结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师总结:

像这样开头和结尾情绪、旋律相似,而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曲式结构称为:

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9、让我们轻声用啦哼唱结尾部分,并把这部分与开头部分的旋律进行比较,看看两部分旋律的关系。

并思考:

公主情绪趋于平衡想想她会在最后说些什么?

  10、请三位同学随着音乐把刚刚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语言加入到相应的旋律情绪中去,来为这首乐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赏完由管弦乐演奏的《天鹅湖》以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由儿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和小演员们一齐跳一跳。

用动作来感受一下乐曲表达的资料和情绪。

  12、刚刚我们透过挥动彩带,为音乐加旁白、轻哼旋律、舞蹈等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那大家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感受?

(编故事、画画、写诗、跳舞)那就让我们边欣赏由吉它这种乐器演奏的《天鹅湖》边能够和你的好朋友一齐选取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

等会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13、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4、教师小结

  15、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

  16、师生随着《天鹅湖》音乐,由跳舞的同学带领飞出教室。

  音乐欣赏课教案

(二):

  聆听课《梦幻曲》教案设计

  课程类型:

欣赏课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透过聆听,感受、体验、享受和表现音乐如诗如梦的浪漫意境,初步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主题重复而又带有细微变化的反复出现。

  2、透过听、辩、看、说、话等活动理解乐曲,用肢体表现用画笔描绘《梦幻曲》旋律线,体会音乐与美术是相通的。

  3、透过欣赏乐曲《梦幻曲》的其他版本,从情感上喜爱这首乐曲,能从声音上区别钢琴与大提琴小提琴,体会不同演奏版本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感受乐曲不同的音色和情绪,在聆听、体验的过程中,发展音乐感知力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特点,确定音乐标题)

  1、播放《梦幻曲》(童声无伴奏合唱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特点,从《童年情景》套曲中的三首作品(《捉迷藏》、《惊吓》、《梦幻曲》)中选取适宜的标题。

  2、学生聆听后选取,并说明选取的理由。

  3、教师明确《梦幻曲》是由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梦幻曲》,并进行简要介绍。

  二、再次聆听,感知音乐

  1、设问:

这首曲子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听后会有怎样的感觉?

  (师:

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师:

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师:

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这天有哪些搞笑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大家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2、(再播放)师:

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

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

很吵闹吗?

(平静,柔和)

  师:

好,此刻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明白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

做梦。

  师:

你会梦见什么吗?

假如你此刻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3、(感知旋律线)

  师:

大家一齐跟着音乐哼唱,我们一齐用手势的上下来表示音乐旋律的起伏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引导学生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

同学们表现的十分棒,那此刻我们拿出手中的彩笔和老师一齐根据音乐一幅画吧。

小朋友想想我们每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色彩来表现呢(学生拿出彩笔练习)(音乐主题及三次变化共四条线)

  4、根据所画的旋律线再次完整体验。

  师:

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

喜欢不喜欢?

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这时放弦乐版的)

  5、体验不同乐器版本演绎的《梦幻曲》

  师:

同学们是否有发现刚才的这一遍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呢?

你明白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

(用课件比较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师:

这首乐曲好听吗?

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三、小结

  师:

这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生:

(自由畅谈)

  师:

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这天我们透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

有机会我们再欣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音乐欣赏课教案(三):

  音乐欣赏课《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透过聆听《二泉映月》,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主要特点,明白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透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育学生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

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这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

(出示二胡图片,认识二胡)

  这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二、背景介绍

  华彦钧(小名阿炳):

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

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二泉映月》中二泉指什么?

  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近的泉水,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

乐曲名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

  器乐《二泉映月》

  1.《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及形式是什么?

  2.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背景简介:

  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

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

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

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此刻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

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学唱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资料:

  1.表露出的无限的感慨为什么我会这样瞎、穷?

  2.从平静转为激昂。

表现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3.请同学模仿引子中叹气的声音演唱好引子部分。

  4.在教师带领下演唱主题部分,注意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三、介绍乐器---二胡

  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

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

音域为d1-d3(a3)。

音色柔和优美。

本世界初,刘天华先生写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一套二胡练习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为独奏乐器。

(具体由课件展示)

  4、作品欣赏

  1、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

  师:

让我们一齐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四、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资料

  

(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

  师:

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

  生:

随着音乐用嗯轻轻的哼唱

  

(2)播放音乐主题2

  a、听到那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

(学生各抒己见)

  b、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出示音乐主题哼唱体验)

  c、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音乐层层推进,产生了最为愤慨的、激动人心的高潮,让我们继续欣赏,当你听到高潮时可举手或用适宜的神情、动作表示出来(放至高潮处)

  d、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

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e、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倔强刚毅的阿炳最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齐唱唱、议议)

  f、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情绪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

  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

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g、乐曲到那里似乎能够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齐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

  五、拓展延伸

  初中音乐欣赏课《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师:

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

  1.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2.欣赏有关的二胡曲目《光明行》、《空山鸟语》片断音乐

  师:

《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

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之后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请同学用铅笔在音乐的伴奏下为阿炳或二泉映月画一幅画。

并讲解你的作画意图。

  六、课堂小结:

  这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透过欣赏不仅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欣赏课教案(四):

  高一音乐鉴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价值观

  1、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用心学习本门课。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审美潜力。

  3、期望让学生透过这天的学习,更加喜欢音乐。

  二、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思维潜力。

  2、了解音乐的本身与节奏之间的配合。

  3、能够大胆的,富有感情的演唱一段歌曲。

  4、了解本课的文本知识。

  三、过程与方法

  1、欣赏带有本课知识特色的音乐,用心感受。

  2、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分小组,讨论歌曲特点。

  3、讲述其节奏特点,风格特点等。

  4、让同学学习演唱一小段歌曲。

  5、思考回答课后问题。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征:

  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

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因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用心性。

  二、学生的知识基础:

  1、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

  2、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音练习。

  3、更不会对音乐有着专业性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在给他们上课时,不能太过于要求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会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

本节课上,我会着重教学生们唱本课歌曲,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再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传授知识。

  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及学习力,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兴趣。

这点在课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学习动力,不仅仅会影响身边的学生,更会影响课堂气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自己讲课,必须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教材分析】

  一、《问》

  作者:

萧友梅词:

易韦斋

  《问》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

歌曲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军阀统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郁。

  二、《渔阳轚鼓动起来》

  本首歌是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它取材于历史题材。

表现了叛军西犯长安边关报警的资料,更表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人民群众的爱国意识。

  三、《长恨歌》

  1、原味清唱剧,创作于1932年。

  2、根据元曲《长生殿》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

  四、《送别》

  作者:

李叔同(其为李叔同先生的代表作)

  是学堂乐歌的其中一首。

  五、《竹马》

  1、同为学堂乐歌

  2、填词:

沈心工

  3、受其时代影响较大。

  六、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是创作歌曲,它的资料包括:

富国强兵、破除迷信、妇女解放、传授科学文化等教材,宣传了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思想,本节课运用了三首歌曲来展现学堂歌曲。

分别是《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

  【教学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使更多的学生了解音乐,喜爱音乐,鼓励学生大胆唱歌。

  二、本节课着重于音乐欣赏与歌唱时的节奏练习,带动学生去学习音乐的内在文化。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学唱萧友梅先生的《问》。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道理:

体会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二、着重歌唱时的节奏问题,注意附点部分。

  【教学方法】

  一、启示教育法,比如能够告知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者,平时的创作风格、创作特点,让学生猜猜这首歌的创作特点。

  二、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把文本知识与音乐欣赏结起来合教学。

  三、多运用比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

  四、要一向持续课堂中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大胆想象,多提问题。

  五、尽量让学生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的过程与资料】

  一、组织教学及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天我们学习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中的第二十六节与二十七节,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歌曲《问》。

  1、播放音乐《问》带领着学生随音乐进入课堂。

  2、问题:

听这首歌曲时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歌曲赞美的是什么?

  带着问题,再听一遍歌曲。

  讲述问题答案。

  3、带学生认识这首歌的作者

  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

原籍广东香山,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

早年在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年回国,1927年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校园),毕业从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作品有一百余首歌曲和其他载体的作品。

《问》便是其中一首,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

此外,《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等篇都在当时留下了必须影响。

  4、让学生看课本,引导大家展开讨论:

这个时代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最后,告知答案。

  5、聆听《送别》、《竹马》等歌曲。

带大家认识这两首歌曲的作者:

李叔同与沈工心。

  李叔同(18801942)音乐家、戏剧活动家。

原名广侯,字息霜。

浙江平湖人。

生于天津,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8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起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1910年回国,先后在天津、上海任音乐、美术教员。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沈工心(1870194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上海人。

1901年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教师。

后赴日本短期留学考察。

1902年十一月在东京留学生中创办音乐讲习会。

1903年回国任教。

在日本时即开始编写乐歌。

他的乐歌,词曲结合较好,资料题材广泛,歌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适合儿童学唱。

辛亥革命时期,编有《革命歌》等歌曲,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代表作:

《黄河》、《革命必先革人心》、《体操兵操》等。

  6、把刚才的歌再听一遍,让学生比较这几首歌曲的形式、速度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之后给学生讲述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用不同的音乐,让学生理解。

  二、进行新课,讲授知识

  1、讲授音乐与节奏的关系。

  2、让大家聆听同一首歌的两种演唱形式:

一种充满感情演唱;一种不带感情演唱。

  3、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4、带学生认识黄自先生(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2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题材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典雅、旋律流畅、结构严谨,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

代表作:

清唱剧《长恨歌》、《抗敌歌》等。

最大的贡献是介绍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

  5、学唱黄自先生的《渔阳轚鼓动起来》《长恨歌》中的第三乐章。

  1)听录音;

  2)跟老师一齐唱,闭上双眼一边唱一边感受音乐;

  3)问题:

你在唱这首歌时,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讲述本首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感情。

  6、将学生分组,自由进行表演:

表达对教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方法:

歌曲、舞蹈、图画、讲故事等。

  三、巩固新知识

  1、让学生跟着伴奏,富有感情的唱本节课所学的歌曲。

  2、让学生自己回忆老师之前讲的知识资料,快速带领大家重头复习一遍重点知识。

  3、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4、群众演唱《渔阳轚鼓动起来》。

  总结:

同学们唱的很整齐,但在你们演唱时,大多部分人还缺乏感情,没有让我感受到你们对老师的爱戴,所以,我们在富有感情的唱一遍。

  (演唱时能够采用领唱、齐唱、分组、接龙等形式。

  【课后作业】

  一、巩固本节知识。

  二、练习所学歌曲。

  三、做课后题。

  【课后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与节奏的配合、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大家也亲身体验了富有感情的演唱,不可否认,本节课同学们表现的十分棒,期望大家在课后复习所学的知识,抓紧完成课后作业,并能多听听类似于书本中的音乐。

很开心这节课能与大家共度,再见。

  音乐欣赏课教案(五):

  音乐教案:

欣赏课

  教案设计与构思:

  本课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潜力已得到必须发展的实际状况,选用音乐中的欣赏教材进行设计。

七年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都接触过音乐欣赏,但学生们的欣赏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法上选取了以独立学习为主,带着问题去练欣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到达乐学、会学,使身心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