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品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63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品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上品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品社.docx

《四上品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品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上品社.docx

四上品社

何厝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手册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四()班

教师: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2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3

从地图上看家乡——用心体会家乡

4

从地图上看家乡——走进不同的家乡

5

从地图上看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 

6

展览室里故事多——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国庆

7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8

生活中的智慧

9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10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11

今非昔比的厨房 

12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家乡名称的来历 

13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家乡水的故事

14

从家乡看祖国——家乡人的智慧

15

从家乡看祖国——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16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乡音乡情

17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乡风乡俗

18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

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

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

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二、教师介绍广州。

(虽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来自广州,但广州算是这班学生的第二故乡。

故选取广州作为学习的对象。

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

并介绍以下内容:

1、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广州的特色食物。

(白云猪手、早点等)

3、广州的名胜古迹。

(陈家祠等)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

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原来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

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

(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三、教师小结。

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目标:

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阅读。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三、自由作画。

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四、说说我的话,说说我的家乡。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

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五、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上一节课布置大家回去问问家长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你们完成了没有?

我们现在先进行新课的学习,然后再检查这一项作业。

二、学习四川的内容。

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三、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金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

四、教师小结。

走进不同的家乡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

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

(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

三、学习地形图。

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

地形图有什么用呢?

(学生举手发言。

)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

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

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

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

五、教师小结。

走进不同的家乡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本16~17页的内容,并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幅统计图表示什么?

二、探究活动:

认识统计图。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讲授统计图所传达的思想。

如:

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那里?

最多的呢?

降雨量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呢?

……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在那里?

年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呢?

……

问题讨论:

为什么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适当指导。

三、了解不同温度地区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

四、教师小结。

走进不同的家乡(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民族分布图。

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知道!

56个!

)他们分别住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吗?

(沉默。

)好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56个民族的人民到底住在什么地方。

二、怎样看民族分布图。

先学会念这56个民族的名字,然后再学习怎样去看民族分布图。

三、小游戏:

给民族找家。

同桌之间互相给对方出题,找找不同民族的主要聚集在那里,巩固看民族分布图这个知识点。

四、知识拓展。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个任务)。

五、教师小结。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2、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家乡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一项总结,就是做一个家乡手册。

上一节课我已经布置任务了,你们的工具都带齐了没有?

(齐了!

二、制作家乡手册。

学生按组(上一节课已经分好的)进行制作。

教师随堂巡视,并给与适当的指导。

三、小结并布置任务。

小结课堂制作的情况,表扬合作的好的小组。

四、看看我的家乡手册

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家乡手册,并与同学交流制作家乡手册的心得。

教师给与适当的评价。

给做得最好的三个小组发奖,并表扬合作的较好的小组。

总结、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家乡的故事

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

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

二、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

三、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四、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

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

五、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

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

六、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以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教学目标:

l、了解学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2、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学校的感情。

3、通过学校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同学们,你们导入。

在附小上学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这四年里,你们有没有发现附小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举手回答。

二、了解附小的变化。

结合同学所说的内容,了解附小的变化。

从附小的操场、校门口、教学楼、体育设施等的变化来说明附小的变化。

三、介绍学校的变化。

简单介绍学校从过去私塾到现在现代化学校的变化过程,从而了解学校、社会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学习制作年表。

知道什么是年表,它有什么用处。

学习年表的制作。

五、小结。

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认识过去的生活用品,了解过去的生活。

2、认识简单的事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先阅读书本32页的内容,看看这些东西你都认识那些,他们有什么作用?

二、小讨论。

下面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图上这些东西的作用。

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这些生活用品的作用和用法,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介绍。

三、展示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及简单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活。

(幻灯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并和现在的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比较。

同学们,这些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是了不起的发明和创造;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

四、学习制作年表。

先学习看年表。

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是什么东西(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了什么(不同的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把书本的年表补充完整。

五、课后作业。

制作一个简单的年表。

2、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的重要课外读物。

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3、知道滚铁环、抛石子等过去的游戏。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37页,这些都是什么啊?

(小人书!

对了,这些就是过去的孩子们最最喜爱的小人书了。

我今天来了解一下过去的孩子们都看些什么书、玩些什么游戏。

二、阅览小人书。

每个同学发一本小人书,让他们感受一下小人书的魅力。

三、说说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过去的小人书,你们觉得它们跟我们今天的少儿读物有什么不一样呢?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简单小结。

四、介绍滚铁环、抛石子等游戏,并展示这些游戏的用具,为下节课的室外体验课作准备。

五、课后作业。

回家问问父母,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过去的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

2、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的生活的变化。

3、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我们这一节课是课外体验课,上一节课老师已经介绍了这些过去的游戏是怎么玩,今天我们就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游戏。

二、学生排队到操场进行体验活动。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要参与的游戏项目。

鼓励学生多尝试各种游戏。

三、集合并布置课后作业。

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点关于今天参与游戏的心得、感想。

字数不限。

今非昔比的厨房

教学目标:

1、谈谈玩过去游戏的感受,通过现在和过去游戏的对比,了解社会的变化。

2、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知道厨房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进步。

3、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去玩了过去的游戏,今天我请就请你们说说感受。

那位同学先来?

二、同学交流感受。

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三、学习今非昔比的厨房。

同学们请先观察书本42~43页的图片,看看他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逐一提问:

过去的厨房时什么样子里?

里面有些什么东西?

为什么要放这些东西呢?

现在的厨房有些什么?

这些东西有些什么好处?

……

四、总结。

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五、课堂小结。

3、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残旧家乡有关的历史。

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我相信同学们回家一定问了你们家乡的名称的由来了,现在老师先来讲一个关于广州叫羊城的故事。

(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一个介绍家乡的模式。

二、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介绍他家乡的名称的由来。

(可以是家乡名字的由来,也可以是某座山某条河等的名字的由来。

三、集体评价上来向大家介绍家乡名称的“小老师”,表扬、奖励做的好的学生。

四、教师小结。

家乡水的事故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家乡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位同学能说说水都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举手回答。

二、介绍水在各个领域的用途。

通过影片和网页介绍水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作用。

三、了解家乡人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46~47页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家乡人取水方式有什么发展变化。

(学生阅读和回答取水方式的发展变化。

四、讨论:

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珍贵了呢?

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观察、阅读48页的内容,并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发言。

教师作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家乡水的故事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危害。

2、了解家乡人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强化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和态度。

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导入。

家乡水不断地在变化,从过去人们挑水喝,到现在开龙头就有自来水喝等等。

这些变化中,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变化,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49~53页的内容,并请思考,家乡水的发展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二、水的故事的变化。

看完书了,我们现在来看看家乡水的发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学生举手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的肯定。

三、看看家乡水坏的变化。

1、了解水污染。

(观看有关水污染的视频。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内容,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结合影片讲解水污染对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2、水的浪费。

举身边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如,洗手的时候浪费的水,一个人浪费一杯,那么一个班就浪费40杯,一个学校就浪费1000多杯,……如此类推,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浪费水一点水的话,很多人就会浪费很多很多。

四、看看家乡水好的变化。

知道水库、污水处理厂、排污通道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观看节约用水的flash。

观看flash《一杯水的故事》,知道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一杯水的用处其实是很大的。

由此片向学生传道节约用水的信息。

五、课堂小结。

三、家乡,我为你骄傲

1、从家乡看祖国

家乡人的智慧——丝绸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乡丝绸的了解,体会家乡人的智慧,感受中华丝绸文化的博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关于丝绸的古诗,了解过去人们的艰苦生活,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一段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但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又那些发明创造、文物古迹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吗?

(学生集体回答:

四大发明、长城、陶瓷……)

二、丝绸的故事。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方面知道的还是很多的。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让中国人骄傲的文明的其中一个;中国的丝绸。

讲一个关于过去邦国想娶中国的公主主要是想取得中国的种桑养蚕的技术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介绍丝绸之路。

展示丝绸之路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知道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就把中国的丝绸带向世界,把中国人的智慧向世界展示。

四、了解各个不同年代的丝绸的不同样式。

不同时代的丝绸蕴含了该时代的特色。

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丝绸的样式,并让他们了解到,丝绸不仅是一种纺织品,它同样是一种文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的变化。

五、丝绸是珍贵的。

知道丝绸的大概制作过程,从中了解丝绸珍贵的原因。

六、了解有关丝绸的古诗。

七、小结。

家乡人的智慧——中医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医、中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增强学生对中国本土产生的医学体系——中医的认识,并引以为豪。

2、学会制作家乡名人简历,为家乡的名人感到骄傲。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让中国人骄傲的丝绸,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让中国人骄傲的——中医。

我们平时的生活也有不少的地方接触到中医,你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与中医打过交道?

(学生举手回答。

二、介绍中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中医起源在哪里呢?

为什么人们这么信赖中医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中医的一些内容。

(视频:

中医)

中医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知道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能够给人们治病。

三、介绍中医的名家。

(利用互联网进行该项活动。

同学们,你们认识华佗吗?

(认识!

)你们还认识那个出名的中医药学家呢?

(李时珍)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位伟大的医学家,再看看中国其他出色的中医学家。

介绍华佗:

华佗开颅的想法,给关羽开刀疗伤的故事,华佗的“五禽戏”。

介绍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该部分视频:

本草纲目)

四、布置作业。

课后:

家乡名人手册的完成。

家乡人的智慧——陶瓷篇

教学目标:

1、了解陶瓷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知道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制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所布置得作业。

二、导入。

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的两个伟大的文化——丝绸和中医有一定的了解了,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陶瓷。

陶瓷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陶瓷制品。

(学生举手回答。

三、介绍陶瓷、陶艺、各朝特色陶瓷制品。

通过中国科普网介绍陶瓷,使学生对陶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知道陶瓷是中国人的骄傲,陶瓷是外界认识中国人一个途径。

四、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陶瓷工艺品绚烂夺目,它的制作过程是很精细的,通过对陶瓷的烧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明白陶瓷制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会珍惜瓷器,尊重制陶工人,尊重劳动。

该部分通过图片展示和动画完成教学。

五、现代陶瓷的介绍。

介绍现代陶瓷工艺品、生活用品、现代陶瓷的制作,并让学生知道,现代陶瓷技术是在传统陶瓷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进步离不开传统。

该部分通过图片展示说明。

六、小结。

传统的陶瓷制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它给人类带来了精美的作品。

现代陶艺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有了更好的技术去制作、创造;它的大量生产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文化瑰宝

(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瑰宝:

故宫、兵马俑、释迦塔、唐三彩和三星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这个话题。

请大家翻开书本64页,看一下这一课我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阅读。

二、故宫。

问问去过故宫的同学,让他们讲解一下故宫给他留下的印象。

播放关于故宫的影片,使学生对故宫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教师针对故宫的历史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并提到故宫作为中国过去的一个建筑群留在了人们的身边。

三、兵马俑。

观看兵马俑的录像和图片,并让学生讲讲他的感受,教师对兵马俑的来历简单介绍。

四、释迦塔。

五、唐三彩。

观看影片后让同学讲讲唐三彩的特点,以及他所代表的唐朝的特点;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

六、三星堆。

利用网络资源介绍三星堆,观看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图片,使学生对三星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七、小结。

文化瑰宝

(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了解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去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继续去看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

二、了解长城。

观看长城的有关图片和影片,直观的了解长城。

同学讲讲关于长城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

三、了解敦煌和莫高窟、了解龙门石窟,领略中国艺术的美。

方式:

观看图片和影片。

四、介绍颐和园,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

五、了解天坛。

六、小结。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为这些震惊中外的奇迹骄傲吧!

2、扎根家乡的传统

乡音乡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3、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广州的了解。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这个我们知道。

而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民歌、山歌、乐器等,你们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看看不同地区的人民,他们不同的乡音乡情。

二、欣赏不同地方的特色歌谣,感受不同方言所带来的不同歌声。

先欣赏的是陕甘宁地区特有的山歌:

花儿。

在欣赏之前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花儿。

接着欣赏广东的客家山歌。

最后听一下广州一带的一首童谣《月光光》。

三、欣赏不同民族的乐器。

简单介绍以下乐器,并对它们的演奏进行欣赏。

一、唢呐。

二、马头琴。

三、二胡。

四、琵琶。

四、欣赏不同地方的地方剧。

观看变脸的图片,简单介绍变脸。

观看京剧片断。

观看粤剧片断。

五、了解民间传统艺术。

欣赏泥人、糖人、布艺娃娃(老虎鞋等)、剪纸等民间艺术。

六、教师小结。

乡风乡俗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感受中华文明中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碰巧是圣诞节前夕。

)同学们,明天是什么节日?

(圣诞节!

)对,明天是圣诞节,是很多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但这个是西方的节日,你们知道,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春节!

对了,春节。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春节期间,各个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样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的。

二、介绍春节。

从吃团年饭、贴挥春年画、门神、放鞭炮、元宵等介绍春节,并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