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505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汉字的演变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的演变总.docx

《汉字的演变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演变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字的演变总.docx

汉字的演变总

食帖'shi'tieXXX﷽﷽﷽﷽﷽﷽﷽﷽﷽﷽﷽﷽﷽﷽的真迹如今已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分高'fen'gaoXXX﷽﷽﷽﷽﷽﷽﷽﷽﷽﷽﷽﷽﷽﷽﷽﷽有永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文字在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曾经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记事方法。

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里,谈到过汉字的起源: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如此观象于天,俯如此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与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许慎认为,汉字产生之前,曾有过一些过渡阶段。

起初是庖牺〔伏羲〕氏创作八卦符号用来表示世界万象;其后有神农氏结绳记事,但却难以适应日益繁多的事物;直至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书契文字,百官由此得到治理,万民由此得到督查。

1.结绳记事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记事的方法可能有多种,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法。

所谓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原始时期,人们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

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这样的方式似乎只能帮助记忆,本身还不能独立完整地记录事情,所以几乎不可能形成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

除了结绳记录之外,还有通过在树皮上、木头上做记号以与契刻等方法来记事的。

契刻也往往与数字有关。

人们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

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

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木契上的简单刻划,也只起帮助记忆的作用,不能算是文字。

不过,契刻的这种形式,却很可能是最早的文字书写形式之一。

古人利用这种形式把一些数字符号或象形符号刻划在陶器或竹木片上,用以传递某种信息,就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类似青铜器文字或竹简木牍这类文书,继而慢慢形成了文字和文献。

3.仓颉造字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汉字是由华夏民族始祖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战国两汉时代,普遍流传仓颉造字的传说,当时的文字启蒙书〔也是最早的字典〕称为《仓颉篇》,也反映了这种观念。

古人把汉字看做神圣的东西,认为造字的人也跟普通人不一样。

《子·本经》更说: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

〞到了汉代,特别是汉武帝以后,人们更把仓颉神话,说他“四目灵光〞,与凡人不同。

而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仓颉造字说加以肯定,此后人们更加坚信不疑。

在原始时代,人们为常常会在竹木片或其他器物上刻画一些符号来帮助记忆。

这种符号通常不可能有固定的读音和意义,自然不能看作文字。

只有当这些符号有了相对稳定的读音和意义,并且集中在一起用于记录语言,才具备文字的性质。

因此,历史的开展需要出现一个〔或少数几个〕人来进展文字的搜集和加工整理。

文字的产生并非是一人之功,肯定集合了众多的智慧,但是类似仓颉这样的人物出现并首先为文字的形成做好充足的铺垫,也许是符合历史条件的事情。

第二章神秘的甲骨文

1.最古老的汉字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迄今发现最早也是最完备的汉语古文字资料。

关于它的发现,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清国子监祭酒、古文字学家王懿荣生了场病,医生给他开的药方上有一味药叫“龙骨〞。

文学家鹗在王家做客,两人都好奇这“龙骨〞终究为何物,于是拿出来一同观看,却发现这些“龙骨〞是大大小小的骨头片,上面还有些契刻的图画,似文字非文字。

两个老朋友感到惊讶,王氏重金购置大量龙骨作了初步的研究。

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的小屯村,遂派人大力搜求,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

原来,这些“龙骨〞是省县的农民种地时在黄土层下偶然发现的,继而卖给了药铺。

经研究,它们便是三千多年前商朝用来记事的龟甲和兽骨。

2.甲骨文的功用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其容大多是占卜吉凶。

据历史记载,今省市西北洹水边上小屯村一带,曾经是殷商都城。

当时的朝代,无论国家大事还是个人私事都要事先占卜,向神灵或祖先的灵魂询问事情的吉凶,求鬼神保佑。

所以,甲骨文的容异常广泛,包括打猎、征伐、农业、气候、天象、地理、祭祀、疾病等等。

为他人占卜的人被称为“巫〞或“史〞,占卜方法是在龟甲或兽骨上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小孔,然后在边上用火灼烧,骨面上即出现裂纹,旧称为“兆〞。

巫史们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事情的吉凶,并把占卜之事和结果用文字刻在甲骨上,称其为“卜辞〞。

有少量甲骨所刻的不是卜辞,而是记事的文辞,但容也多与占卜活动有关。

3.甲骨文的特点

从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开展成为系统性较强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转注〞原如此,在甲骨文中都有所表现,但是图画文字的特征仍然比拟明显。

其主要特点是:

〔1〕在字形上,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事物的特征,而笔画的多少、正反却不统一,字体的大小、长短也变化多样;

〔2〕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即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所以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大多数笔画较细瘦、方正。

4.甲骨文的价值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古埃与、古代印度〕中,只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传承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保存至今,成为今天的方块汉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价值和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开展奠定了根底。

第三章钟鼎上的金文

1.青铜与文字

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冶炼铜的时候参加一定比例的锡,可以提高青铜的硬度和降低铜的熔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大体上有:

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烹炊器、车马器、度量衡等等。

殷商时期,人们的行动都要受到神灵的指示,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神灵的格外敬重。

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制造铜器作为祭祀祖先的道具。

到了西周,使用铜器的围更广泛了。

祭祀祖先、诸侯封赏、重大事件等,都会铸造铜器,并将重大事件记载于其上,即为铭文。

上古时代将铜称为金,因此把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又因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所以青铜也可用“钟鼎〞代名,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

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字,主要都是金文。

【青铜钟鼎】

2.金文的特点

金文和甲骨文一脉相承,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但是因使用的书写工具和材料不同,金文又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笔划粗壮厚实、逐渐线条化,曲折笔画逐渐平直化,力求字形方正匀称;

②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③字形接近长圆,渐趋整齐,笔划粗细和字体结构较为匀称;

④有的字和偏旁开始定型,异体字仍然存在但相对减少;

⑤一般从右往左直行书写,成为后世汉字书写的典型款式。

【金文】分高'fen'gaoXXX﷽﷽﷽﷽﷽﷽﷽﷽﷽﷽﷽﷽﷽﷽﷽﷽有永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分高'fen'gaoXXX﷽﷽﷽﷽﷽﷽﷽﷽﷽﷽﷽﷽﷽﷽﷽﷽有永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文字艺术品

中国的青铜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外。

商末周初,中国青铜器制造处于顶峰阶段,此时的青铜器精品极多,制作精湛、花纹多彩,艺术欣赏性十分高。

中国青铜器的大宗是青铜礼器。

从夏商时代到战国晚期,青铜礼器被统治者用来祭祀祖先,宴飨宾客,歌功颂德,死后埋葬于地下,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更是身份、地位乃至社稷的象征。

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必须遵守法度,而不能逾越。

中国青铜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铸刻有文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金文。

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从商代中期开始的,起初只有一两个字,商代晚期开始增多。

西周时期是铭文大开展时期,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达497字,是铭文最长的青铜器。

这些铭文书体或粗犷或瘦劲,或工细或秀美,本身就是书法艺术品。

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由铭文来表现。

商周时代距今已很遥远,由于历史的变迁,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极少,而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拟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保存了当时的真实的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第四章书同文字——小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处西周的中心地区关中,继承了西周的文字系统,并在西周文字的根底上开展成为秦系文字,即大篆。

大篆也称籀〔zhòu〕文。

之所以称之为籀文,是因为这种文字收录于已经亡佚的中国古代字书《史籀篇》,但局部字形保存在《说文解字》一书中。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唐初,天兴县仓〔今〕出土了十个顶圆底平的石敦子。

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原刻700多字,现存300多字,十个石敦现存故宫。

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为大篆的代表。

大篆从西周金文直接开展而来,其字形与结构特点与金文大体一样,变化小而规,其主要特点是:

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

【石鼓文】

2.小篆的规与通行

战国时期,各封建诸侯国之间政治上割据,经济开展程度很不一样,语言差异比拟大,文字的形体也很不一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斯等人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为根底,制定出一套标准字体来统一全国的文字,这种字体称之为小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书同文字〞。

小篆是在大篆的根底上确定下来的,大多数小篆直接取之于大篆,而对少数大篆做了笔划和结构上的省改。

秦朝统一文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系统的文字规,不仅整理了大量的异体字,还在在规过程中进展了文字简化。

汉字开展到小篆,象形的意味大大减少了,进一步方块化、符号化,逐渐开始定型。

小篆的形体结构跟以前的文字相比,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

一,字形固定,每个字一般只有一种写法,单独成字或做偏旁。

二,在一个字里各局部的位置固定化,不能随意变动;偏旁不能随意更换或增减。

三,笔画、结构简易规,便于书写。

3.小篆的地位与开展

秦国地处西周故土,秦文字更多继承了周代文字的特点。

随着时代变迁,秦文字逐渐规整化,特别是小篆的开展比拟符合汉字的开展规律,所以秦灭六国以后,以小篆为根底统一文字,短时间取得了巨大效果。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化的产物,在汉字开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篆的通行,完毕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后秦文字为汉代所继承,成为正宗。

东汉和帝年间〔公元89—104年〕,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作《说文解字》一书,此书收9353个小篆字形,总结了小篆的规律,是最丰富、最系统的一份秦文字资料,成为此后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

【《说文解字》】

第五章隶书: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隶臣创字

隶书出现于战国晚期的秦国,关于它的产生,《说文解字·叙》云:

“隶书乃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据历史考证,隶书来源于篆书的草率写法,与篆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共存于社会。

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认为,在隶书形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文字的官府书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程邈此人可能对隶书做过一些加工整理,因此就产生了程邈为秦始皇造隶书的传说。

战国时代,办理文书事务的下级公务人员被称作隶臣或徒隶,由于事务繁忙、文书众多,平常的手头书写较为简单草率,隶书由此而产生并得名。

大多数学者把从战国晚期直到汉初的时间,看作是隶书的初创阶段。

此时的隶书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只是一种新兴的辅助字体,社会地位较低。

在秦代,凡庄重之处,如石碑、货币等都不用隶书,汉初亦如此。

我们知道,社会对文字的要求之一便是简化。

一种字体通行的时候,同时也就孕育着一种更为简便的新字体。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隶书只是官府用来处理日常事务或普通人抄书所用的俗体,直到西汉武帝以后,隶书才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2.隶变与“八分〞

汉字开展到隶书,字体的笔划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习惯上把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一同看成古文字,而隶书算作今文字,篆隶并行的时期看成是古今文字的过渡时期。

在隶书演变的过程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特点,可分为古隶和八分书两个阶段。

〔1〕古隶:

古隶是指不成熟的隶书。

从考古发现的文字资料看,古隶在战国晚期的秦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人们用毛笔快速书写时,书写者为了方便,往往将篆文的圆滑笔画改为方折笔画。

比拟有代表性的是云梦县的睡虎地秦简。

秦始皇下令“书同文字〞之后,小篆虽然成为了全国通行的正式文字,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泛流行的却是隶书。

早期的隶书〔即古隶〕并不是一种独立成熟的字体,而只是与篆书相辅的俗体。

从秦统一后开始,经过一二百年的开展,大约到汉武帝时代与之后,隶书才逐渐成熟起来,成为在正规场合下可以采用的字体。

【睡虎地秦简】

〔2〕八分书:

西汉武帝晚期,隶书的书写开始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笔法。

此种写法以东汉的碑刻文字为代表,结构平整,布局稳重匀称,笔划带有明显的“蚕头燕尾〞:

即撇、捺和长横这类笔划,起笔时稍往下顿〔称为“蚕头〞〕,收笔时稍往上挑〔称为“燕尾〞〕。

这种字体旧称为“八分书〞,又称“汉隶〞。

【曹全碑】

八分书已经不是某种正体的草率形式,而是用于碑刻等庄重场合的规字体,一般认为八分字体是成熟的隶书。

八分书是古隶书开展的自然趋势,它的形成与毛笔的运用有密切联系。

〔3〕隶变:

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历史上将其称为隶变。

隶变彻底破坏了篆书中的图画和象形特征,是汉字开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可以看作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以成熟的隶书与篆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改曲为直。

隶书以前的汉字,始终没有摆脱象形状态,笔道随意弯曲。

隶书如此是把古文字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笔画,从而便于书写。

例如:

二,从书写风格看,篆书行笔是均匀的,而隶书的笔画有粗细之别,提顿明显、笔道丰满。

三,同一偏旁随情况不同而发生异化。

因此,许多篆书中原本一样的偏旁,隶变后由于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形体也不一样。

例如:

现在的楷书,有许多属于部首的偏旁与该部首独立成字时的写法不一样,正是由此造成的。

隶变过程中,许多形体由于简省、合并、讹变等,破坏了原先的结构。

隶书的产生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尽管年代古老,但由于它奠定了楷书的根底,除了少数情况之外,后代人都可以辨识,所以仍被视为“今文字〞。

3.隶书的价值

小篆和隶书是汉字开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完毕,而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今文字的开始。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极大提高了书写效率。

郭沫假如先生曾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这一汉字变革的重要性。

汉隶的演变与成熟,从战国末年到东汉完毕,经历了四百多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历史意义。

“隶变〞不但造就了隶书,同时也衍生出了草书、行书和楷书。

现代考古研究明确,书体的演变并非是篆—隶—楷—行—草这样按部就班开展而来的,而是以汉代为界,秦汉以前为篆隶;汉以后,楷书、行书、草书几乎同时期在隶书的根底上演化而成。

所以说,至汉朝以后,汉字字体的演变已经根本完成,汉字也由此进入了自觉的艺术审美时代。

第六章从隶书到行书

1.草率成书

〔1〕章草:

隶书从开始产生起,就有正、俗两种形体。

所谓俗体,就是隶书的草率写法。

这种俗体在汉初已经存在,到西汉武帝之世开始盛行,后逐渐演变成纯粹的草书。

两汉隶书的草书一般称为“章草〞。

对于章草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种草书在东汉章帝〔公元76-83年〕时提倡起来的,故名“章〞;另一种说法认为,“章草〞得名于“急就章〞〔字书《急就篇》的俗称〕。

从“章〞字的本义来分析,它的准确含义是篇章、章法,有法度严谨的意思。

章草主要供官府佐史起草文书,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并不使用,只是辅佐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

隶书变为草书,主要表现在字体结构简化和运用连笔。

章草文字与正规的古隶相比,虽然很难识别,但它在结构上仍有迹可循。

据考证,章草的成熟时代与隶书的成熟大体上同时或稍晚,许多草书的字形结构都还保存了古隶的笔式。

【索靖《月仪帖》】

〔2〕今草:

魏晋之时,楷书已经开始出现,当时的书法家王羲之等利用楷书或行书的笔法改造章草,由此形成于章草风格不同的草书,后称之为今草。

今草字形大多继承章草,但改掉了隶书的相关笔式,笔画多省并,偏旁多混同,且字与字多连写。

今草的代表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作品。

其特点是笔画相互勾连,书写灵活自由,同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较难识别,如王羲之的《十七帖》。

【《十七帖》】

〔3〕狂草:

从唐代起,在今草的根底上又产生了一种狂草,两者在章法上一脉相承。

今草的笔画随意增减,大局部字恣意连写,字形狂放多变,形成“一笔书〞,几乎无法读,旭的《古诗四贴》,怀素的《自叙帖》都是其典型。

有人比喻狂草“千姿百技,神化无方〞,打破了传统的羁绊,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顶峰的表现,代表人物是旭和怀素,旭史称“草圣〞。

今草、狂草虽然实用价值低,但它们对汉字的简化却起到了促进作用。

【怀素《自叙帖》】

章草、今草和狂草是草书的三个阶段,到了今天,草书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实用价值。

自章草起形成了一定的草法:

一,草笔画省略,结构简便;二,以点画为根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局部;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便于快速书写。

2.“书写的楷模〞

楷书,较早的时候叫正书,稍后又叫真书,楷书的名称到唐代才出现。

一般认为,楷书产生于东汉末年,是在汉隶的根底上产生的。

早期的楷书以三国魏钟繇的《尚书宣示帖》为代表。

到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对楷书又有所开展。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孟頫,被称为楷书四大家。

楷书的“楷〞本义为法式、典,《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楷书与隶书相比,文字结构并无本质变化,但从笔画上看,两者有明显不同。

汉隶的撇、捺与长横有顿笔和波折,楷书如此变为平直,只在写长横时末尾停顿盘旋。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便于书写,汉字进入楷书阶段根本定型。

所以从东汉产生以来,经过魏晋两代的开展,到隋唐根本定型,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3.楷草之间即是“行〞

行书的“行〞,是行云流水之意。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产生于东汉,也是在隶书根底上开展起来的。

据说行书是东汉灵帝〔公元168-188年〕时期的德昇创造的。

怀瓘《书断》云:

“案行书者,后汉颖川德昇所作也。

即正书之小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遗憾的是氏的真迹如今已经失传。

行书不像楷书那样严整拘谨,又不像草书那样潦草难认。

清朝熙载《艺概·书概》中说:

“行书行世之广,与真书略等,篆、隶、草皆不如之……盖行者,真之捷而草之详。

〞论功能,篆书、隶书、草书都不如行书,行书比正体书写起来快捷,比草书的字形结构完善。

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点,从产生起便广泛传播。

在书法艺术的开展历史中,行书无疑是占居主流地位的。

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寒食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