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516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docx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枣庄--孙丽

[执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表演《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执教课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

歌曲深刻地表现了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组成,三个乐段分别为三种不同的情感,力度来表现。

其中第三个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全曲采用的是变化拍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2.能力目标:

了解变化拍子并感受由四四拍转为四二拍的速度,情绪变化。

3.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对历史有所了解,启发学生珍惜,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背景,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情绪力度、速度转化,能用恰当的情感演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聆听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教学法

[设计思路]

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学习《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曲来体验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学会歌曲、感悟歌曲,使学生的思想在体验中进一步得到升华,体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验使学生迸发出学习的火花,体验使学生视学习为自己的生命历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基于这种思想,本课从以下几点实施教学:

第一,突出音乐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视频和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虽然《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但是影片《铁道游击队》却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还是有少部分同学不够深入了解,我就截取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让孩子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第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以音乐为载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

第三,我把这首歌分三乐段学习,以聆听为主,充分挖掘歌曲中的音乐表现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多次聆听和歌唱、巩固与拓展,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努力做到“以情育人”“以情动人”,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今天状态特别的好,相信你们在这课上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有信心吗?

2欣赏《沂蒙山小调》

简单欣赏、学生唱谱、观看视频音像

3、影片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片段,想看吗?

让我们一同来欣赏。

(播放课件《铁道游击队》精彩片段)

生:

《铁道游击队》

[设计意图:

音乐来源与生活,通过对《铁道游击队》影片片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了历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习歌曲作了情感的铺垫。

]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揭题

师:

同学们,影片中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我们父辈们都在传唱的一首经典的歌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

2.聆听:

师:

首先,我们一同来聆听这首歌曲,在聆听的同时,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课件——歌曲视频)

师:

歌曲欣赏完了,谁来说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

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优美、抒情的!

很好,谁还有不同感受吗?

师:

你的音乐感悟是正确的,请坐;歌曲既有抒情的部分,也有非常激昂的部分。

师:

好,下面老师来演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的同时认真思考:

根据情绪、速度的变化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播放课件——歌曲简谱)

师:

谁来说一下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生:

三部分

师:

非常好,大家认同吗?

嗯,很明显歌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好,你来给歌曲划分一下段落。

师:

你划分的真好。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歌曲形象生动,鲜活的人物吸引着学生,反复聆听,体验歌曲情绪的变化,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学生能够用形象的语言简述歌曲的情绪。

]

三、分段学唱、启发情感

1、学唱第一乐段

(1)学唱:

师:

好,接下来让我们分乐段学唱,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范唱用哼鸣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

(播放课件——第一乐段)

师:

同学们哼唱的感觉很好,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一乐段是几拍子?

速度是怎样的?

在情感上是优美抒情的还是紧张激动的?

生:

四四拍,稍慢的,优美抒情。

师:

同学们感受很深刻,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随着老师的琴一起来演唱一遍,在歌唱中注意口腔打开,连线的地方要唱的圆滑、连贯、饱满。

(2)处理:

师:

同学们唱得不错,在演唱这一乐段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什么?

生:

夕阳、湖边、琵琶、游击战士……

师:

嗯,同学们想象的非常丰富,夕阳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战士们聚集在湖边,弹着土琵琶,唱起动人的歌谣;战争非常的激烈,游击队员早已被困在了微山湖岛上,但他们的歌声却依然那么优美、动听!

这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与精神面貌?

生:

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定自若、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

师:

你们体会的很深刻,那就带着这种情感用我们的歌声把它表现出来!

2、学唱第二乐段:

(1)聆听:

师: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战士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的渴求,带着对敌人的仇恨,他们爬火车、炸桥梁,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听——战斗又开始了。

(播放课件——歌曲第二乐段)

师:

同学们这一段听完后,你发现与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上有变化吗?

变得怎么样了?

生:

有,速度稍快

师:

哦,速度变快,节奏变得紧凑,力度变得强劲有力,由四四拍变到四二拍,可见这是一首变化拍子的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单独乐段的欣赏、聆听,发展学生从多角度的听觉去实现听觉感知。

”激发了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

(2)学唱:

师: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战士们在战斗中是怎样表现的!

师:

师范读歌词“爬上飞快的火车……”“一二”

师:

嗯,同学们读的很整齐,让我们加快速度再来一遍。

师:

很好,下面同学们拿出右手握紧拳头按节奏强拍再来一遍。

师:

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随琴一起唱出来!

(3)处理:

师:

同学们这一遍演唱的比较有气势,但老师感觉你们还没完全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让我们再来一遍。

师:

“爬上…骏马”后面出现一个四分休止符,要唱的干脆、利落。

师:

“车站…好战场”这一乐句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

“杀”字上面是什么记号?

力度应该怎样?

生:

“杀”,重音记号,加强。

师:

嗯,要坚定有力的唱出对敌人的憎恨。

我们再来一遍。

师:

哦,战争进入了最激烈的状态,游击战士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念,一定要把鬼子打的魂飞胆丧。

一起唱“我们爬飞车……

师:

我们看着一连贯的重音在力度上起到什么作用?

生:

再一次的加强

师:

很好,强有力的表现了战士们坚决消灭侵略者的决心,再来一遍。

师: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烧杀掳掠,是我们老百姓深受苦难。

假如你是游击队员正在战斗中,那作为游击战士的你此时是什么心情?

你对敌人怎么样…

生:

消灭、愤怒、仇恨、激动…

师:

好,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重现那激烈的战斗场面。

[设计意图:

在突破难点上我采用了启发联想法,力图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战争情景中去,让学生根据歌词联想的危险场景。

]

3、学唱第三乐段:

(1)学唱:

师:

同学们用自己的歌声表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鬼子被打的魂飞胆丧…太阳就要落山了,战士们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又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唱起了动人的歌谣。

生随琴演唱第三乐段。

(播放课件——第三乐段)

(2)、处理:

师:

在旋律上看,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歌曲又回到了四四拍。

请大家体会“太阳快要落山“和”太阳就要落山“在情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

你体会的很深刻,太阳马上要落山了,鬼子在中国的时间还长吗?

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演唱这乐段时在情感上要更加深情、激动;让我们再来感受…

师:

师范唱结尾衬词部分,老师演唱的力度是渐强还是渐弱?

在这里做渐弱的处理是看到鬼子的末日已经到来,战士们憧憬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和老师一起唱…

师:

嗯,不错;《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是发生在我们的家乡,是我们枣庄人的骄傲,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

师:

同学们唱得很投入,但老师感觉你们在演唱第二乐段时力度还不够,没能完全表现出对敌人的仇恨。

在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那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唱起这首歌,以缅怀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

(播放课件——伴奏音乐)

四、拓展教学,深化主题

1.设计演唱形式:

师:

同学们!

你们已经唱得很好了,刚才我们用齐唱的形式演唱了这首歌曲,大家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演唱形式…...

师:

那位同学来回答,老师相信一定还有其它的演唱形式。

生:

领唱、合唱、轮唱…

师:

嗯,大家讨论的演唱形式非常丰富,下面我们采用两种演唱形式来练习。

一种是领唱与齐唱;一种是男女声齐唱与合唱。

2.巩固歌曲

师:

这么丰富的演唱形式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到你们的演唱中来,接下来,老师领唱第一乐段,同学们来齐唱二、三两个乐段。

师:

大家和老师配合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

下面由女生同学齐唱第一乐段,男生同学齐唱第二乐段,大家一起合唱第三乐段。

3.拓展部分

师:

同学们配合得非常好!

弹着心爱的土琵琶,唱起动人的歌谣;在抗战时期,有很多红色经典歌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激昂的旋律,激励了一代代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现在让我们再次唱响这些经典之作,铭记那段难忘的岁月。

(播放课件——歌曲视频《地道战》、《闪闪的红星》、《雨花石》)

五、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在音乐中了解了历史,在历史中感悟了生活,对于历史,我们不要忘记、不敢忘记、更不能忘记…那就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好,下课!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极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丰富的演唱形式可以让这首歌曲更饱满、更具有感染力。

]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

二次备课

执教人:

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小学孙丽

歌曲介绍: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于1956年,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

该故事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

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并体验音乐要素(节奏、拍子)在歌曲中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用声音表现歌曲力度、速度、及情感的变化,并能给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英雄性格,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背景,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细微的曲调处理表现游击队员的英雄主义气概。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情绪力度、速度变化,能用恰当的情感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开心来到山师附小,我是来自咱们山东枣庄的一位音乐老师。

我听说咱们班同学在音乐方面表现非常的突出,老师相信大家会在本堂课中有出色的表现。

是这样吗?

首先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一首民歌吗?

(学生试听)

2、欣赏视频《沂蒙山小调》

师:

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大家听得很认真,这是哪里的民歌?

(沂蒙山)大家知道这首歌曲是那种民歌题材吗?

(小调)小调是民歌的题材,大家还知道民歌的其它题材吗?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3、用“la”或者“哼名”模唱旋律。

提示学生,哼鸣时嘴巴放松,有含着水的感觉。

身体可以自由律动。

师:

同学们的声音真美,我们演唱的这首歌曲是民歌典型的表现形式——“鱼咬尾”。

(指导学生看曲谱了解)

(学生再次唱)

师:

《沂蒙山小调》从同学们口中唱出,让老师感受到了山清水秀的好风光,沂蒙山是革命的根据地,养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老师的家乡枣庄也是革命老区,曾经就有一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游击队。

后来呀,人们把他们的事迹拍成了一部电影叫《铁道游击队》,影片中有一首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直流传至今,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

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

音乐来源与生活,通过对歌曲《沂蒙山小调》,影片《铁道游击队》影片片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了历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习歌曲作了情感的铺垫。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观看电影原声视频《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学生自主感受歌曲的情绪、)这首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你们熟悉吗?

师:

刚才影片中有一位游击队员演奏的就是土琵琶,你们认识它吗?

(学生说)

教师简单介绍:

土琵琶又称柳琴,外形及构造与琵琶相似,但比琵琶要小,便于携带,演奏也很方便。

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江苏一带的民间乐器。

2、再次欣赏歌曲教师范唱出示歌页

师:

接下来,老师来给大家唱一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的同时,根据歌曲速度、情绪和节拍的变化可以把这首歌划分为几部分?

(播放课件歌曲简谱、教师范唱)

引导学生谈感受。

(歌曲是一首在现的A、B、A的演唱形式)。

[设计意图:

音乐来源与生活,通过对《铁道游击队》影片片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了历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习歌曲作了情感的铺垫。

3、分乐段跟琴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乐段

第一部分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和声音来演唱?

(提醒学生:

中速稍慢、力度稍弱,连贯悠长的气息,亲切的语调,下滑音、上滑音等,表现山东民歌风格的27、76等特殊音程的演唱。

①哼名的方式来学唱歌曲。

师:

好,接下来让我们分乐段学唱,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范唱用哼鸣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

(播放课件——第一乐段)

师:

同学们哼唱的感觉很好,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一乐段是几拍子?

速度是怎样的?

在情感上是优美抒情的还是紧张激动的?

②跟钢琴伴奏一起来演唱一遍,在歌唱中注意口腔打开,连线的地方要唱的圆滑、连贯、饱满。

(演唱中处理歌曲附点、情绪)

师:

游击队员唱这首歌曲时是被困在了微山湖岛上,但他们的歌声却依然那么优美、动听!

这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与精神面貌?

(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定自若、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

③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师: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从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微山湖的宁静,可是你们知道吗?

在这宁静的背后,曾经有过战争的炮火,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激动人心、痛快淋漓的战争场面。

(直接播放)

(2)学习第二乐段

①(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分析学唱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比较,节拍有没有变化?

力度和速度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节拍变成了2/4拍子,节奏变得密集了,力度变得强有力,速度变快了由四四拍变到四二拍,可见这是一首变化拍子的歌曲)。

提醒学生:

速度稍快、力度较强、短促有力的声音演唱,注意强音记号和#1的音准。

②初步朗读歌词

师:

既然速度发生了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形成速度的转化呢?

教师:

爬上飞快的火车,生:

想起上奔驰的骏马。

(越读越快为熟练演唱做铺垫)。

③处理:

四分休止符,要唱的干脆、利落。

“车站…好战场”这一乐句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

“杀”字上面是什么记号?

力度应该怎样?

我们看着连贯的重音出现,在力度上起到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在杀、打、分别用手势来表现)。

[设计意图:

在突破难点上我采用了启发联想法,力图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战争情景中去,让学生根据歌词联想的战争场景]。

(3)学习第三乐段

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旋律基本一样,但是结尾运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

(两个“哎”的地方是渐弱的)

①学唱:

战士们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又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唱起了动人的歌谣,学生随钢琴演唱第三乐段。

(播放课件——第三乐段)

②处理:

师:

在旋律上看,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歌曲又回到了四四拍。

请大家体会“太阳快要落山“和”太阳就要落山“在情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鬼子在中国的时间还长吗?

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演唱这乐段时在情感上要更加深情、激动;让我们再来感受…提问:

两个“哎”的地方是渐弱的,为什么?

表现了什么?

师生模拟:

第三部分放开声音,充满对胜利的向往,腰板坐直来唱,结尾处“哎”的衬词渐弱。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带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消失在芦苇荡中)

师范唱结尾衬词部分,老师演唱的力度是渐强还是渐弱?

在这里做渐弱的处理(鬼子的末日已经到来,战士们憧憬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师:

在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那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唱起这首歌,以缅怀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

(4)完整演唱全曲。

三、设计演唱形式拓展升华

1、设计演唱形式:

师:

大家声情并茂的演唱极大的感染着我,刚才我们用齐唱的形式演唱了这首歌曲,你们知道有哪些演唱形式呢?

大家能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

采用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来练习(轮唱、齐唱等)。

2、拓展部分《地道战》

师:

同学们配合得非常好!

弹着心爱的土琵琶,唱起动人的歌谣;在抗战时期,有很多红色经典歌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激昂的旋律,激励了一代代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现在让我们再次唱响经典之作,铭记那段难忘的岁月。

(播放课件《地道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1951年3月5日《大众日报》报道,八年中山东省被杀同胞89.5万人,受害难民235万。

说到这,我们可以想到今天我们的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同学们,咱们山东人是勤劳、朴实、勇敢地,咱们山东这块土地上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作为中国人,作为山东人,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不敢忘记,不要忘记,更不能忘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

执教后的第三备课

执教人:

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小学孙丽

歌曲介绍: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于1956年,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

该故事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

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并体验音乐要素(节奏、拍子)在歌曲中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用声音表现歌曲力度、速度、及情感的变化,并能给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英雄性格,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背景,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细微的曲调处理表现游击队员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情绪力度、速度变化,能用恰当的情感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开心来到山师附小,我是来自咱们山东枣庄的一位音乐老师。

我听说咱们班同学在音乐方面表现非常的突出,老师相信大家会在本堂课中有出色的表现。

是这样吗?

首先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一首民歌吗?

(学生试听)

2、欣赏视频《沂蒙山小调》

师:

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大家听得很认真,这是哪里的民歌?

(沂蒙山)大家知道这首歌曲是那种民歌题材吗?

(小调)小调是民歌的题材,大家还知道民歌的其它题材吗?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3、初步演唱歌曲,教师进行引导。

提示学生,哼鸣时嘴巴放松,有含着水的感觉。

指导学生唱出沂蒙山的美好风光。

师:

同学们的声音真美,我们演唱的这首歌曲是民歌典型的表现形式——“鱼咬尾”。

(指导学生看曲谱了解)

(学生再次唱)

师:

《沂蒙山小调》从同学们口中唱出,让老师感受到了山清水秀的好风光,沂蒙山是革命的根据地,养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老师的家乡枣庄也是革命老区,曾经就有一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游击队。

后来呀,人们把他们的事迹拍成了一部电影叫《铁道游击队》,影片有一个情节,是游击队员被敌人围困在了微山岛上,游击队员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唱起了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曲一直流传至今,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

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

音乐来源与生活,通过对歌曲《沂蒙山小调》,影片《铁道游击队》影片片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了历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习歌曲作了情感的铺垫。

]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观看电影原声视频《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学生自主感受歌曲的情绪)这首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你们熟悉吗?

学生谈感受。

2、再次欣赏歌曲范唱出示歌页

师: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的同时,根据歌曲速度、情绪和节拍的变化可以把这首歌划分为几部分?

(播放课件歌曲简谱、教师范唱)

引导学生谈感受。

(歌曲是一首在现的A、B、A的演唱形式)。

3、教师范唱

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习歌曲作了情感的铺垫。

4、分乐段跟琴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乐段

第一部分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和声音来演唱?

(提醒学生:

中速稍慢、力度稍弱,连贯悠长的气息,亲切的语调,下滑音、上滑音等,表现山东民歌风格演唱。

①直接跟歌曲学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难点。

师:

接下来让我们分乐段学唱,学生跟范唱学唱第一乐段。

(播放课件——第一乐段)

②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一乐段是几拍子?

速度是怎样的?

(在歌唱中注意口腔打开,连线的地方要唱的圆滑、连贯、饱满

演唱中处理歌曲附点、情绪等)

师:

游击队员唱这首歌曲时是被困在了微山湖岛上,但他们的歌声却依然那么优美、动听!

这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与精神面貌?

(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定自若、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

③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师: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从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微山湖的宁静,可是你们知道吗?

在这宁静的背后,曾经有过战争的炮火,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激动人心、痛快淋漓的战争场面。

(直接播放)

(2)学习第二乐段

①(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分析学唱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比较,节拍有没有变化?

力度和速度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节拍变成了2/4拍子,节奏变得密集了,力度变得强有力,速度变快了由四四拍变到四二拍,可见这是一首变化拍子的歌曲。

提醒学生:

速度稍快、力度较强、短促有力的声音演唱,注意强音记号和#1的音准。

)。

②跟钢琴慢节奏学唱

师:

既然速度发生了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形成速度的转化呢?

(学生自主想办法学唱教师钢琴伴奏逐渐加速,练习2-3遍)

③处理:

四分休止符,要唱的干脆、利落。

“车站…好战场”这一乐句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

“杀”字上面是什么记号?

力度应该怎样?

我们看着连贯的重音出现,在力度上起到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在杀、打、分别用手势来表现)。

[设计意图:

在突破难点上我采用了启发联想法,力图把学生带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