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资料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8292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地勘资料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勘资料报告.docx

《地勘资料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勘资料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勘资料报告.docx

地勘资料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建筑物性质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市×××路×××号(×号地块)。

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拟建物总建筑面积125866.97m2,由2栋含裙楼的11层及5栋18层的高层建筑组成。

场地内均设有一层地下室,局部(在3号楼及中庭院)为二层地下室,地下总建筑面积为㎡。

拟建物及地下室基础埋深在±以下~10.5m。

各拟建物主要建筑建筑特征见下表。

拟建物主要建筑特征一览表表1

栋号

安全

等级

建筑

层数

建筑高

度(m)

结构

类型

基础

型式

基底埋

深(m)

基础荷载

(kN/㎡)

地下室

层数

埋深(m)

1、7栋

二级

11

33

剪力墙

筏板

6

200

1

2、4、5、6栋

二级

18

54

剪力墙

筏板

300

1

3栋

二级

18

54

剪力墙

筏板

300

2

9

中庭

二级

地下室

框架

独立柱基

4300KN

2

9

本工程属高层建筑物群,其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等级丙类,三级抗震,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乙级。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的规定,拟建的各栋住宅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我公司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了该工程场地的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内岩土工程情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及相关计算参数。

因此,本勘察依据现行规范及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拟建物的平面形状、特点及设计的技术要求,确定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任务、目的和要求如下: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现状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拟建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5)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当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对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能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7)预测地基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等变形特征,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

8)对可能采用的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对成桩可行性、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9)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10)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意见,并提供所需计算参数对拟建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选择良好的地基持力层,根据场地地基土的性质和特点,对基础形式提出建议。

二.勘察技术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勘察技术依据

为达到上述勘察要求,本次勘察工作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场地勘察资料与基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依据下列规范、规定、地方标准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成都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026-200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动力触探技术规定》TBJ18—87;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2002。

2、勘察技术方法

勘探点的布置

本次勘察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规划总平面上的各建筑物特点,分别按拟建物的轮廓线或柱列线布置勘探点,同时经与设计部门商定以拟建物的地下室范围为本次勘察的轮廓线,共布设勘探点114个,其中高层部分87个,地下室及商业用房27个。

其中回旋钻孔7个,取样钻孔占钻孔总数的1/3为33个,控制性钻孔37个,波速测试孔7个;剖面线72条,孔距为~。

勘探点深度依据《高层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计算,高层和多层建筑物的勘探孔深分别拟定为~和~。

勘探点的施测

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总平面图,由我公司测量人员采用GTS102N全站仪,根据黄海高程系施测,高程以场地外的已知点TP=引测而得。

由于场地内已有建筑未拆迁的原因,个别钻孔稍作了移位,勘探点的孔位详见附图№:

01。

勘察技术手段

本次勘探工作采用冲孔取样方法提取土样、采用回旋钻进方法提取卵石土样,并与原位动力触探、标贯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工作。

具体勘探方法如下:

(1)、钻探

采用3台SH-30型钻机冲孔钻进取样,对各孔上部土层进行了全断面连续的取芯鉴别并分层详细编录,以查明地基土土层结构性质,确定地层分界。

采用2台XG-1T100型回旋钻机对先行采用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ZK3、ZK19、ZK27、ZK37、ZK54、ZK78、ZK100进行SM植物胶全孔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达75%以上),以直观揭露卵石土地层,并与同位的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对比以综合查明地基土结构性质、鉴别岩土类别及特性。

(2)、现场原位测试

①波速测试:

采用瞬态瑞雷面波法,野外数据采集,对拟建筑场地内ZK3、ZK19、ZK27、ZK37、ZK54、ZK78、ZK100号孔位进行了波速测试工作,以测试场地纵横波速,计算场地卓越周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及土的动力学参数。

②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对卵石层进行了连续的原位测试,结合钻探取芯对比,以确定地基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和承载力等工程设计参数。

(3)室内试验

现场采取砂土、卵石土的扰动样进行室内试验,用以确定其物理力学指标与颗粒组成等相关参数。

(4)水质分析

采取地下水样3件进行水质分析,以评价场地内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土质分析

采取场地土土样3件进行腐蚀性分析,以评价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水位观测

主要是在勘探孔内进行地下水初见水位与静止水位的测量。

3、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于××××年×月××日进场,于××月××日出场,完成了全部野外工作,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资料出版等工作。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如下表2。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表2

序号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1

测放与钻探施工

114

2

其中:

回旋钻孔

7

3

钻探总进尺

4

上部细砂土层抽芯钻探

米/孔

114

5

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

6

回旋钻探

7

标准贯入试验

/

8

采取原状样与室内试验(素填土)

3

9

采取扰动样与室内试验(砂、卵石)

30

10

现场取水样

3

11

简易水文观测

114

12

钻孔高程测量

114

13

场地波速测试

7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自然地理状况及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市×××路,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为湔江冲洪积扇中段。

现场测得场区钻孔的孔口高程介于~611.80m,整个场地相对高差为1.50m。

各拟建物地段地面标高统计见表3。

 

各拟建物地段地面标高统计一览表(单位:

m)表3

楼号

范围值

高差

平均值

±

1#

商业用房地下室

整个场地

、气象气候条件

场地地处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为℃,极端最低℃。

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丰水期为6~9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75%,枯水期为10月至次年的5月。

多年年平均蒸发量为,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多年年平均风速s,极大风速s(1961年6月2日),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140Pa,最大风压力250Pa,最多风向为北及北东向。

成都地区大气影响深度为3m,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

3、地质构造

场地位于新华夏系笫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缘。

据区域地质资料,成都地区所处的地壳为一稳定的壳块,东距龙泉山褶断带大约20km,西距龙门山褶断带大约50km。

本次勘察查明的场地地层结构特征表明,场区内地基土层位连续,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无诱发地震的断裂构造,但属地震波及区,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故场地属稳定区,适宜建筑。

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4、场地地层结构及特征

经钻探资料揭示,拟建物场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杂填土(Q4ml)、耕土(Q4pd)和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构成,按地基土的构成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杂填土(Q4ml):

灰黄色,松散,干,成份由回填的砂、卵石、粘性土及碎砖块、石灰渣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组成,厚度变化较大,厚约~。

(2)、耕土(Q4pd):

灰黄色,松散~稍密,稍湿,成份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的植物根须,厚约~。

(3)素填土(Q4ml):

灰黄色,稍密,稍湿,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的粉砂等,厚约~。

(4)、卵石(Q4al+pl):

灰色、杂色,松散~密实,稍湿,成份以岩浆岩为主,沉积岩次之,磨圆度佳,呈圆形~次圆形,分选性较好。

砂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和岩屑为主,一般粒径为20~150mm,大者可达200mm以上。

局部地段在~处见有漂石,卵石层上部呈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圆~次圆状。

室内试验表明卵石含量约50%~86%,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的粘性土及圆砾,向下粘粒含量增加,含量为20%~40%,该层未揭穿。

卵石层顶界埋深界于~,相应标高界于~,卵石层顶界平均标高约为。

回旋钻提取的岩芯见下图:

(ZK37的岩芯)

 

(ZK54的岩芯)

根据钻探揭露,结合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锤击数型判别,按照《成都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026-2001第4.2.3条规定可将卵石层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层:

指标

 

分类

颗粒组成百分比(%)

粒径大小平均值d(mm)

60~20

20~5

5~2

2~

卵石

砾粒

砂粒

粉粒

①松散卵石:

中等风化,部分卵石风化严重、松散状、稍湿,卵石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粒径20~25mm,砂为细粒~中粒;卵石含量50%~55%,N120锤击数为2~4击,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上部或层中。

②稍密卵石:

中等风化,卵石粒径20~25mm为主,卵石含量55%~60%,含约30%~35%的砂及砾石;N120锤击数为4~7击;主要以层状或透镜体分布于中密卵石上部或层中。

③中密卵石:

中等风化~微风化,卵石粒径以30~110mm为主,卵石含量60%~70%,砂及砾石含量约25%~30%;N120锤击数为7~10击,主要以层状或透镜体分布天稍密卵石或密实卵石层中。

④密实卵石:

微风化,卵石粒径30~150mm,构成卵石层主体,主要连续分布于卵石层中下部,少量透镜状分布于中上部,卵石交错紧密垒叠,含量>75%,含约25%的中粗砂。

N120锤击数大于10击。

以上地基土的分布埋藏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5、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按照勘察方案,本次勘察对粉质粘土、细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对粉质粘土、细砂、卵石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对卵石层进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以查明其物理力学性质。

试验测试成果分别统计于表4、表5。

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统计表表4

土层名称

范围值

(击)

统计数(次)

平均值

(击)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δ)

统计修正系数(Φi)

标准值

(击)

松散卵石

2~4

43

稍密卵石

4~7

267

中密卵石

7~10

2467

密实卵石

10~14

3329

注:

变异系数δ=σf/φm统计修正系数Φi=1-[

+n2]·δ修正值Φk=Φi·Φm

 

注:

N120击数>14击,按14击计。

卵石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表5

统计结果反映出,场地内素填土属低强度高压缩性的不均匀性土;下部卵石层中,松散及稍密卵石为强度中等的中~低压缩性的不均匀性土;中密卵石及密实卵石为强度较高~高的低压缩性土,较均匀。

根据勘探结果,场地表层的杂填土和耕土均为强度低、压缩性高的极不均匀性土。

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由下而上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升降变化为主要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径流的补给,主要以地下水径流、蒸发、人工抽降方式排泄为主。

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工程地质队《成都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1988年6月—1990年10月)第3.3.3条所述:

该区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季节化特征,潜水位一般从4~5月开始上升至8月下旬,最高峰出现于7~8月,最低在1~3月、12月中交替出现,动态曲线上峰谷起伏,动态变化明显。

该区地下水枯水期2~4m,洪季1~3m,年变幅一般为2~3m。

历年最高水位,相对应标高。

本次勘察期间系枯水期,经钻探揭露,采用测钟按规范测得,场区内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之间,稳定水位高程为~。

基础施工前应进一步核实地下水水位,需进行降水设计与施工时,宜进行抽水试验测定。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邻近场地的降水施工资料,场地内砂卵石层为透水性良好的富水层,上部填土为透水性较差的弱透水层,场区内卵石层的渗透系数k根据公式:

k=(lgR—lgrw)/H1sw

式中:

R=250mrw=300mm

H1=20.0msw=7.0mQ=4583.7m3

计算得k=35m/d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本次勘察场地环境为Ⅱ类。

本次勘察采取场地内地下水3件,依据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为HCO3-·SO2-4—Ca2+型水,其腐蚀性判定列表如下:

 

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表6

评价

类型

腐蚀

介质

测试值

评定标准环境类型为Ⅱ类

腐蚀

等级

评价

结果

SO42-(mg/L)

<300

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Mg2+(mg/L)

<2000

NH4+(mg/L)

<

<500

OH-(mg/L)

<43000

总矿化度(mg/L)

<20000

备注

按(GB50021—2001)(2009版)条评价

 

根据上表结果判定: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

本次勘察采取场地内素填土3件作土壤易溶盐试验分析以判别土的腐蚀性,见下表。

场地素填土腐蚀性判定表表7

评价

类型

腐蚀介质

测试值

评定标准

环境类型为Ⅱ类

腐蚀

等级

评价

结果

混凝土

结构

SO42-(mg/kg)

<450

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Mg2+(mg/kg)

<3000

砼结构中的钢筋

CI-(mg/kg)

<400

对砼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钢结构

PH值

>

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备注

按(GB50021—2001)(2009版)条评价

 

根据区域资料,场地土无化工污染源。

根据取土样分析知,场地内素填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四、场地地震效应

1、场地稳定性

场地地处川中地台的川西台凹边缘,位于东距龙泉山褶断带约20km,西距龙门断皱带约50km的大地构造稳定地块上,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均较弱。

据地震观测记载,成都地区地震活动及受地震波及的历史最高烈度均7度以下。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距离场地约90km的汶川县发生了里氏级的强烈地震,场地所在位置地震感强烈。

场地地貌为单一的平坦冲洪积扇中段,勘察表明,场地内无滑坡、塌陷、泥石流及暗浜、古河道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

2、场地地震效应

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划分:

该场地地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场地土的液化判别

场地内上覆土层中分布有杂填土、耕土、素填土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条和《成都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026-2001)的规定:

场地内无液化土层。

3、波速测试

本次勘察共在7个钻孔内进行单孔检层法波速测试(详见《波速测试成果报告》),综合分析场地等效剪切波平均波速为323m/s,该场地类别为II类,该场地卓越周期约为。

场地钻孔卓越周期、等效剪切波速以及各地层的剪切波速及其他动力参数见表8、表9。

 

场地卓越周期和等效剪切波速表表8

钻孔号

计算场地卓越周期Tg(s)

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m/s)

ZK3

298

ZK19

332

ZK27

318

ZK37

329

ZK54

314

ZK78

350

ZK100

323

平均值

323

地基土层波速及动力学参数统计表表9

参数

土名

纵波

Vp(m/s)

横波

Vs(m/s)

容重r

(kN/m3)

动剪切模量Gd(MPa)

动弹性模量Ed(MPa)

动泊松比

Ud

耕土

285

126

74

27

杂填土

298

132

82

30

稍密卵石

671

358

703

271

中密卵石

815

451

1146

448

密实卵石

957

545

1724

684

4、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型

拟建场区地面以下15m深度范围内受地震影响较明显的土层是杂填土、耕土、素填土层,属松散软弱地基土抗震性能较差,在动力作用下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压缩和变形,抗剪强度及承载力值将极度降低,容易导致不均匀深陷或地基失效。

松散卵石属中软土,稍密~密实卵石属中硬土;根据该场地的瑞雷波速测试,该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为Vse=323m/s,场地卓越周期。

场地属

类建筑场地,为中硬场地土,处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设计特征周期。

五、地基土岩土工程性能评价

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

根据本次报告第三章第4、5条对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地基土结构和分布特点,其工程性能评价如下:

场地内杂填土、耕土、素填土之力学性能均不能作为拟建物的地基基础持力层,它们均处在基底标高以上,属挖除范围,不能作为拟建物的地基基础持力层。

除上述地层,场地内松散卵石不宜直接作为天然地基土;稍密~密实的卵石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可作为天然地基土。

根据本次勘察进行的室内及原位试验测试结果,结合钻探情况及当地建筑经验,场地内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如下表。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10

指标

土名

状态

重度r(kN/m3)

承载力特征值fk(kPa)

压缩(变形)

模量ES(E0)(MPa)

内聚力

CK(kPa)

内摩

擦角

φ(°)

基床系数

μ(kN/m3 )

素填土

稍密

60

8

14

卵石

松散

180

0

35

×104

稍密

300

0

38

×104

中密

560

0

40

×104

密实

800

0

43

×104

2、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根据《高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条,拟定高层建筑采用筏板基础,中庭(地下室)及商业用房均采用独立柱基。

拟建物3号楼基底埋深±以下,相应基底标高为;中庭(地下室)基底埋深±以下,相应基底标高为;1号、7号楼基底埋深均在±以下,相应基底标高为;2号、4~6号楼基底埋深均在±以下,相应基底标高为。

据此,对地基土作均匀性评价如下:

根据勘察已知的场地特点及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本场地为处在同一地貌单元和工程地质单元上的低压缩性地基,仅在地基土各处存在压缩性差异,其均匀性评价根据《高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3条,由地基压缩性不均匀系数K进行,具体判定见表11:

K=Esmax/EsminEs=ΣAi/Σ(Ai/Esi)

地基土均匀性判定表11

楼号

剖面号

钻孔

压缩层深度

Zn(m)

压缩模量当量值

(MPa)

不均匀系数

界限值K

判别结果

1号楼

25-25’

ZK62

均匀

ZK52

26-26’

ZK67

均匀

ZK58

2号楼

37-37’

ZK95

均匀

ZK85

38-38’

ZK100

均匀

ZK91

3号楼

32-32’

ZK81

均匀

ZK74

33-33’

ZK84

均匀

ZK78

4号楼

9-9’

ZK12

均匀

ZK19

10-10’

ZK16

均匀

ZK22

5号楼

4-4’

ZK1

均匀

ZK8

5-5’

ZK5

均匀

ZK11

6号楼

14-14’

ZK30

均匀

ZK23

15-15’

ZK33

均匀

ZK27

7号楼

19-19’

ZK41

均匀

ZK34

20-20’

ZK44

均匀

ZK37

注:

1)1栋:

b=,L=,d=;7栋:

b=,L=,d=

2栋、4栋、5栋、6栋:

b=20.3m,L=71.4m、49.6m、47.2m、45.3m,d=6.0m

3栋:

b=20.3m,L=47.6m,d=10.5m

2)场地内ES平均值>20MPa,ESmax/ES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