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39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docx

槽区和电捕操作规程02版

冷鼓工段槽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工艺说明

从气液分离器来的焦炉煤气,经横管式初冷器冷却到19-23℃,进入电捕焦油器,煤气中焦油雾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被负电荷化,并沉淀于沉淀极上,焦油从沉淀极流至电捕焦油器底部,经水封槽流至风机房地下放空槽。

煤气从电捕焦油器出来,经鼓风机加压送入脱硫工段。

初冷器上段冷凝液经上段水封进入上段冷凝液槽。

下段冷凝液经下段水封进入下段冷凝液槽。

在下段冷凝液槽内冷凝液与用焦油中间泵连续送来的焦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下段冷凝液泵送至初冷器下段喷洒洗萘。

多余的冷凝液满流到上段冷凝液槽,用上段冷凝液泵送至机械化澄清槽,同时可视情况用上段冷凝液泵在初冷器上段进行喷洒。

从气液分离器来的焦油氨水混合液和博海分离水进入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经过澄清分成三层:

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下层为焦油渣。

焦油渣由刮板机连续刮出;焦油自动压入焦油中间槽,由焦油中间泵送入焦油槽,槽内通入蒸汽进行加热脱水,由焦油外送泵送往油库焦油贮槽;氨水满流至循环氨水槽,由循环氨水泵和高压氨水泵分别送焦炉冷却荒煤气和实现无烟装煤。

2#系统循环氨水泵将多余循环氨水送入1#系统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1#系统循环氨水泵将多余循环氨水送入除焦油器,除去氨水中的焦油后自流到1#剩余氨水槽,再由氨水过滤泵送至氨水过滤器过滤后自流到2#剩余氨水槽,经剩余氨水泵送入蒸氨塔。

2技术规定

2.1初冷器部分:

2.1.1器前荒煤气温度:

78-86℃;

2.1.2器后煤气各点温度:

19-23℃(低温水温度<16℃);

19-26℃(低温水温度>16℃);

2.1.3一段循环水进口温度:

≤35℃;

2.1.4二段低温水进口温度:

~18℃;

2.1.5阻力:

≤1000Pa;

2.1.6初冷器前吸力:

~2000Pa;

2.1.7初冷器后煤气含萘:

≤200mg/m3

2.2电捕焦油器部分:

2.2.1煤气含氧:

≤1%;

2.2.2处理煤气量:

28000~35000Nm3/h·台;

2.2.3出电捕煤气中焦油雾含量:

≤50mg/m3;

2.2.4额定电流:

1500mA;

2.2.5额定电压:

65KV;工作电压:

30~55KV;

2.2.6绝缘箱充氮气量:

单台10~20m3/h;

2.2.7绝缘箱温度:

60~100℃;

2.2.8阻力:

≤500pa;

2.3其它部分:

2.3.1循环氨水泵出口压力>0.4MPa;

2.3.2电机轴承温度≤75℃;

2.3.3剩余氨水量20~35m3/h;

2.4中间产品质量指标:

2.4.1剩余氨水:

目测无明显带焦油;

2.4.2焦油贮槽升温脱水温度:

70~90℃

2.4.3煤焦油质量标准:

指标名称

密度(20℃)(g/㎝3)

水分/%

灰分/%

甲苯不溶物/%

粘度E80

一级品

1.15~1.21

≤4

≤0.13

3.5~7.0

≤4

二级品

1.13~1.22

≤4

≤0.13

≤9.0

≤4.2

3岗位操作

3.1正常操作

3.1.1按以下内容进行巡回检查和记录:

3.1.1.1每小时检查并记录

初冷器:

初冷器前后煤气温度、初冷器前后煤气吸力、循环水进出口水温、低温水进出口水温;

电捕:

一次、二次电流电压、绝缘箱温度、N2流量、电捕后煤气温度;

循环氨水泵:

出口压力、电机的工作电流和轴承温度

各槽的液位:

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循环氨水中间槽、焦油贮槽、剩余氨水槽、上段冷凝液槽;

3.1.1.2每小时检查:

机械化澄清槽:

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及其刮扳机电机、减速机行走系统的工作状况和翻焦油情况;

其它:

除焦油器的工作情况、水封槽及各冷凝液管是否畅通、放空槽液位;各泵和电机轴承运转是否正常;连续向下段冷凝液槽补焦油情况;循环氨水槽和剩余氨水槽低部排焦油。

3.1.2除焦油器的正常操作:

3.1.2.1根据循环氨水槽液位调节剩余氨水流量,保持液位平衡;

3.1.2.2除焦油器液位以刮出少量氨水为宜。

3.1.3初冷器的正常操作

3.1.3.1调节一段冷却水、二段冷却水的流量,保证初冷器后煤气温度19~26

℃,中部煤气温度保持在35-40℃之间;

3.1.3.2检查初冷器的阻力情况,确保下段喷洒管畅通。

3.1.4电捕焦油器的正常操作

3.1.4.1根据器后煤气中含焦油量调整电捕焦油器的二次电压与二次电流;

3.1.4.2根据阻力及电压、电流波动情况停用电捕焦油器,用热氨水进行清扫;

3.1.5机械化澄清槽正常操作:

3.1.5.1每小时检查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及其刮扳机电机、减速机行走系统

的工作状况和翻焦油情况;

3.1.5.2调节阀门开度至翻出的焦油尽可能少的带氨水和焦油渣,并保持连续翻焦油;

3.1.5.3控制焦油界面稳定严禁氨水带焦油。

3.1.6其它正常操作:

3.1.6.1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各处温度、压力及泵的润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

3.1.6.2连续向下段冷凝液槽补焦油;

3.1.6.3连续排放剩余氨水槽、循环氨水中间槽底部焦油;每两小时全开一次,时间1分钟;

3.1.6.4保证循环氨水槽液位稳定,连续向剩余氨水中间槽切入剩余氨水;

3.1.6.5保证机械化澄清槽焦油界面稳定,严禁氨水带焦油;

3.1.6.7每周三白班吹扫放散气洗净塔放散气管;

3.1.6.8周四白班用热氨水逐台清扫初冷器二段喷洒管;

3.1.6.9周五白班用蒸汽吹扫放散收集气管;

3.1.6.10周六白班清理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顶部浮油滤网。

3.2特殊操作

3.2.1初冷器的特殊操作

3.2.1.1初冷器投用

(1)本体未打开

a.先打开煤气入口阀(稍开煤气出口阀),煤气充满初冷器后,再依次打开一段

水、二段水出入口阀及水管路上附属高点排气阀,初冷器出口阀,上、下段冷凝液出口阀,调节水量,使初冷器中部和出口煤气温度符合要求。

b.打开下段喷洒液阀,观察初冷器阻力并调整混合液量至合适值。

(2)本体打开后(或初次投用)

a.打开初冷器顶部放散,从煤气出入口分别通入蒸汽至放散,待放散管大量冒

蒸汽,关闭放散阀、蒸汽阀。

b.打开煤气入口阀,稍开煤气出口阀,使煤气充满初冷器后,依次打开一段水、

二段水出入口阀及水管路上附属高点排气阀,初冷器出口阀,再打开上下段冷凝液出口阀。

调节水量使初冷器中部和出口煤气温度符合要求。

c.打开下段喷洒液阀,观察初冷器阻力并调整混合液量至合适值。

3.2.1.2.初冷器停用

(1)本体不需要打开

a.关闭煤气出入口阀。

b.依次关闭一二段水进出口阀、上下段喷洒液阀,打开水放空阀。

3.2.1.2.1.本体需要打开

a.关闭煤气出入口阀(如果动火检修,应堵上盲板)

b.依次关闭一二段水进出口阀、上下段喷洒液阀,打开水放空阀,

c.用热氨水喷洒初冷器1小时;

d.排净冷凝液并关闭排液阀。

e.打开顶部放散。

3.2.2电捕焦油器的特殊操作。

3.2.2.1电捕投用

(1)本体未打开

a.通知电仪车间检查各仪表和电器设备正常后,向待开电捕送电。

b.打开绝缘箱氮气阀,使绝缘箱充满氮气;

c.打开电加热器使绝缘箱升温至60~100℃;

d.风机房观察吸力变化和氧含量变化,依次打开煤气出入阀;

e.检查电捕控制柜各点开关,确认在正确的位置后送电,调整二次电压、电流;

f.打开冷凝液排液阀;

(2)本体打开后

a.投用前必须校正电晕丝,清扫器内杂物;测量绝缘电阻合格。

b.通知电仪车间检查各仪表和电器设备正常后,向待开电捕送电。

c.打开绝缘箱氮气阀,使绝缘箱充满氮气;打开电加热器使绝缘箱升温至60~100℃;

d.打开顶部放散阀和底部蒸汽阀,用蒸汽/N2置换空气,待放散大量冒蒸汽,关闭放散,并在打开的部位试漏,合格后关闭蒸汽/N2阀门。

e.依次打开煤气出入口阀门,风机房观察吸力变化和氧含量变化。

f.检查电捕控制柜各点开关,确认处在正确的位置上。

待煤气含氧量合格后送电。

调整二次电压、电流。

g.打开冷凝液排液阀;

3.2.2.2.电捕停用

(1)本体不需要打开

a.依次退下电捕控制柜各挡位,按下“停止”按钮;

b.依次关闭煤气出入口阀,风机房观察吸力变化。

c.通知电工切断电源。

(2)本体需要打开(如果检修,应堵上盲板)

a.依次退下电捕控制柜各挡位,按下“停止”按钮;

b.依次关闭煤气出入口阀,并确认阀门关严,风机房观察吸力变化。

c.通知电工切断电源,并将变压器与绝缘箱断开;

d.用热氨水喷洒电捕1小时;

e.排净冷凝液后,关闭冷凝液排液阀。

f.打开顶部放散,用蒸汽赶净电捕内煤气,然后关闭蒸汽阀。

3.2.2.3停电操作

a.单台电捕停电:

切断电源,关闭煤气出口阀,并向值班主任汇报,做好来电开工准备;

b.所有电捕停电:

切断电源并向值班主任和生产调度汇报,做好来电开工准备。

3.2.3离心泵操作

3.2.3.1离心泵开泵操作

a.检查各管线是否畅通无泄漏;阀门开关是否正常;泵体、电机地脚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油位是否正常。

冷却水畅通;

b.打开泵进口阀和排气阀对泵体进行排气操作;

c.排气后关闭排气阀,对电机联轴器进行盘车;

d.通知送电准备启动;

e.用单手食指按下启动电钮;

f.检查泵运转是否正常,管线是否有漏液现象;

g.待压力正常后缓慢打开出口阀,调节流量符合规定要求;

h.检查泵、电机和轴承运行是否正常;

3.2.3.2.离心泵停泵操作

a.关闭泵出口阀,单手指按下“停止”电钮;

b.关闭泵进口阀;

c.若长期停用将泵体内介质放空,并吹扫干净;

3.1.4博海输送废水正常操作:

3.1.4.1接生产调度和值班主任通知,与博海联系输送废水事宜;

3.1.4.2根据循环氨水槽和剩余氨水槽液位,槽区操作工和博海操作工协商废水来源和时间;

3.1.4.3通知博海操作工开始吹扫管道;

3.1.4.4输送废水开始时,记录输送废水开始时间;

3.1.4.5送水完毕后,记录送水结束时间。

通知博海对废水管道进行蒸汽清扫;

3.1.4.6向调度汇报输送废水时间和废水来源。

3.2.5其它设备的特殊操作

3.2.5.1循环氨水泵停电后,立即关闭泵出口阀,不能马上恢复供氨水时,通知值班主任和风机房;

3.2.5.2焦油泵和焦油中间泵在正常送油时发生停电,立即按停止按钮,关闭出口阀。

通知电工检查并恢复供电,时间较长应用蒸汽清扫送油管道;

3.2.5.3单元内全面停电:

待供电恢复后,开机顺序如下:

先开循环氨水泵,并与焦炉、风机房和循环水工段联系,然后依次开启初冷器、煤气鼓风机、焦油中间泵、焦油外送泵和剩余氨水泵、下段冷凝液泵和上段冷凝液泵、机械化澄清槽刮板机、除焦油器。

最后测量煤气含氧量合格后开启电捕焦油器。

3.2.5.4停消防水:

立即停止使用消防水冷却的泵,即焦油泵、焦油中间泵、泵房地下放空槽液下泵,立即将循环氨水泵改为自身冷却。

3.2.5.5停循环水:

调节低温水量尽可能降低初冷器后煤气温度,风机油路冷却水立即改为消防水,待循环水正常供应后恢复。

4.安全规程

4.1.本工段是重点防火防爆区域,严禁携带烟火进入生产区域,上岗期间操作工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4.2.操作工经三级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必须严格遵守“化工生产十四不准”“操作工的六严格”;

4.3.操作工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执行《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操作票制度;

4.4.未经公司批准,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本工段进行考察参观;

4.5.应做好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督及施工监护工作;

4.6.严格执行消防器材管理制度,配给的消防器材工具和设施,专人管理,保持良好,严禁挪用和随意损坏,到期更换;

4.7.区域内发现油污、可燃物、杂物等必须及时清除;

4.8.设备的电器线路及电动工具发生故障时,应交电工处理,操作工不得自行拆卸;不准非电工人员动手铺设线路、接临时电源;

4.9.临时电源线要安装漏电保护器;焊机的地线、把线中间不得有裸漏部分;在本工段施工时,抛光机、电钻、临时电灯等电线路线中不得有裸漏部分;

4.10.机械设备运转时严禁用棉纱等擦洗运转部位;

4.11.操作工在上下楼梯时注意防滑;登梯作业时,要有专人看护梯子防止滑倒;

4.12.不准在蒸汽管道和暖气片上堆放易燃物品,不准烘烤衣物;

4.13.本工段进行检修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检修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化工设备检修安全作业制度》;

4.14.本工段区域内动火检修必须事先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检修时,一般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

清除残留介质、可靠隔断、蒸汽吹扫、接通大气、蒸汽保压后动火;

4.15应及时消灭本工段的“跑、冒、滴、漏”现象。

4.16煤气管道严禁泄漏,防止抽入空气;

4.17电捕焦油器绝缘箱通N2保护,如发现N2异常,立即改为N2瓶充N2;

4.18电捕焦油器煤气含氧分析仪报警、联锁装置:

1%报警、超4%自动跳闸;报

警或联锁跳闸时需查明原因,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4.19在电捕焦油器内部检查时,由电工确认整流器输出侧和电晕极必须接地;

4.20在进行电捕的空气负载试电工作之前,由电工确认设备接地可靠,将绝缘子擦试干净,高压电缆、变压器、高压硅整流器及其控制和保护线路进行试验调整,确认系统绝缘电阻合格、设备和保护屏蔽内无杂物和人员后,才能进行空载试电工作;

4.21初冷器、电捕焦油器和槽罐需打开检修时,必须用盲板将所有与设备相连的、除蒸汽和氮气以外的介质出入口(如:

煤气、氨水、冷凝液等)可靠切断;蒸汽吹扫后,由上往下打开人孔;自然通风后,使用鸽子或气体检测仪检查后,佩带防护用品(如:

呼吸面罩、氧气呼吸器)的检修人员方可进入;封闭人孔的顺序则由下往上。

4.22每年3月份应配合电工对各槽罐、避雷设施的接地线进行专业检查。

4.23第一次启动电气设备不成功,必须通知电工进行检查处理后,方可再次送电;

4.24应经常校验各设备的仪表,保证仪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5设备必须安装好安全防护装置,严禁在运转设备部位上部跨越。

4.26雷雨天气不准向油库打焦油。

从冷鼓向油库吹扫蒸汽管道时,通知油库操作工,将焦油储槽顶观察孔打开,防止损坏槽体。

5.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5.1设备概要(见附表)

5.1.11#系统设备概要

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厂家

一、标准设备

1

上段冷凝液泵

IS100-65-200

Q=87m3/hH=45m

附电机N=22kWn=2900rpm

2

2

下段冷凝液泵

IS100-65-200

Q=87m3/hH=45m

附电机N=22kWn=2900rpm

2

3

剩余氨水泵

80-50-200

Q=50m3/hH=50m

附电机N=15kWn=2900r/min

2

4

循环氨水泵

KOSN400-N13/138

Q=1763m3/hH=42m

附电机N=280kWV=10kV

2

5

循环氨水泵

N350-N13/386

Q=1069m3/hH=40m

附电机N=160kW

1

6

循环氨水泵

300S-58B

Q=684m3/hH=42m

附电机N=132kW

1

7

焦油外送泵

LSH50-160

Q=50m3/hH=30m

附电机N=11kWn=2930r/min

2

大连深

蓝泵业

8

液下泵

LYA40-160-9

Q=28m3/hH=30m

附电机N=7.5kWn=2900r/min

1

大连深

蓝泵业

9

焦油中间泵

ESH-150-160

Q=50m3/hH=30m

附电机N=11kWn=2930r/min

1

大连深

蓝泵业

10

焦油中间泵

Q=50m3/hH=30m

附电机N=11kWn=2930r/min

1

11

事故泵

IH80-50-250B

Q=50m3/hH=30m

附电机N=11kWn=2930r/min

1

12

自吸泵

Q=25m3/hH=32m

附电机N=5.5kWn=2900rpm

2

13

除焦油器

除焦油器

2

附刮板机附电机N=0.37kW

4

Jc200-4/40011

附搅拌器附电机N=4.1kW

8

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厂家

二、非标准设备

1

机械化澄清槽

Xwsb1174-16555-1.2

VN=300m3

附减速机配套电机N=2.2kW

3

2

循环氨水中间槽

DN7000H=4205VN=160m3

1

3

循环氨水事故槽

DN7000H=4205VN=160m3

1

4

焦油槽

DN6500VN=250m3H=8245

2

5

地下放空槽

DN1800L=6500VN=16m3

1

6

剩余氨水槽

DN7700VN=260m3H=5606

2

7

焦油中间槽

DN4900VN=40m3H=2500

2

8

地下放空槽

DN1800L=6500VN=16m3

1

9

横管初冷器

FN=4600m2

3

10

电捕焦油器

DN5200H=14544

2

11

电捕水封槽

DN800H=3000

2

12

初冷器水封槽

DN800H=3000

6

13

上段冷凝液槽

DN2400L=10000VN=45m3

2

14

下段冷凝液槽

DN2400L=6000VN=25m3

2

15

水封槽

DN600H=1200

2

16

鼓风机水封槽

1000×2800×4000

2

5.1.22#系统设备概要

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厂家

一、标准设备

1

上段冷凝液泵

HCZ65-200A

Q=100m3/hH=42m

附电机N=22kWn=2900rpm

2

靖江

2

下段冷凝液泵

HCZ65-200A

Q=100m3/hH=42m

附电机N=22kWn=2900rpm

2

靖江

3

循环氨水泵

HCZ200-500C

Q=550m3/hH=50m

附电机N=110kW

2

靖江

4

液下泵

Q=28m3/hH=30m

附电机N=7.5kWn=2900r/min

2

靖江

5

焦油中间泵

IHG80-160

Q=50m3/hH=30m

附电机N=11kWn=2930r/min

2

靖江

二、非标准设备

1

机械化澄清槽

Xwsb1174-16555-1.2

VN=300m3

附减速机配套电机N=2.2kW

2

2

循环氨水槽

DN7000H=4205VN=160m3

1

3

循环氨水事故槽

DN7000H=4205VN=160m3

1

4

焦油中间槽

DN4900VN=75m3H=4500

1

5

地下放空槽

DN1800L=6500VN=16m3

1

5

横管初冷器

FN=5200m2

2

6

电捕焦油器

DN5200H=14544

2

7

电捕水封槽

DN800H=3000

2

8

上段冷凝液槽

DN2400L=10000VN=45m3

1

9

下段冷凝液槽

DN2400L=6000VN=25m3

1

10

鼓风机水封槽

1000×2800×4000

1

5.2设备维护点检制

5.2.1每周一设备包机人对运行设备及阀门加油一次;

5.2.2每班对运转设备随时消除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5.2.3交接班时,交班者将备用设备盘车一次,接班者监督;

5.2.4正常情况下,循环氨水泵三个月倒换一次;

5.2.5每年必须提前做好设备降温、防冻工作;

5.2.6每年对设备润滑油更换一次。

5.2.7每三月喷洒电捕一次;如果电流电压波动频繁,立即停车用热氨水喷洒。

绝缘子每次检修用四氯化碳擦干净。

5.2.8按设备点检内容每班做好设备点检,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