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95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docx

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文本材料归纳分析鉴赏

一、(2017·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

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

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

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

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

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

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

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6分)

答:

                               

                                 

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

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畅销的牙膏:

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2.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3分)

答:

                               

                                 

答案 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

3.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6分)

答:

                               

                                 

答案 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二、(2016·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

他们说:

“《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

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这里没提到《中庸》。

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

他们在另一处说: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

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

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4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认真审读文段,通过筛选整合即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 《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穿“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题区间在二、三段,经过筛选整合予以概括即可。

答案 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6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作答时要注意对文段中的一些句子的理解,如第二段第二句,第三段第二、四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 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年份

考情

考点

命题趋势

备考建议

选材

题干

题型

赋分

2017

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

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主观

6

内容

分析

要点

归纳

1.设题材料往往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尤以论述类为主。

文本一般为2~3段或1段有2~3层,每段(层)内容或分别对应下面的问题,或分别对应文段的要点。

2.选用的议论性语段一般内部层次为:

“观点+论据”或“问题+表现+措施”;说明性语段一般为“对象+特征”或“对象+特征+现实问题及措施”。

3.各考点的赋分会相对稳定,而且题量也会保持稳定。

1.要重视课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学会关注时代生活。

2.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仍是考查重点。

3.与现代文阅读中论述类文本的题型训练相结合。

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主观

3

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主观

6

2016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

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主观

4

内容

分析

要点

归纳

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主观

5

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主观

6

内容要点是指文本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本内容的精要之处。

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是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提取、整理、收束,使之更为精练简洁,更富有条理性。

答题时,要根据命题意图,明确概括的指向,按特定的要求进行概括。

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是指对文本材料中所论述的某一问题进行分解剖析,使之更为明确清晰。

对文本材料的分析,包括分析文本材料的层次,分析文本材料的内涵,分析文本材料的意义,分析文本材料的手法,等等。

由于分析对象不一样,其注意点也不相同。

分析层次要注意层次之间的联系;分析内涵要注意表层和深层的意思;分析材料意义,要理解全文,也要联系有关背景;分析手法要注意手法的表达效果。

对文本材料进行艺术鉴赏,是指对文本材料包含的艺术因素(包括观察、感受的角度,艺术手法的运用及语言表达等)进行鉴别和欣赏。

附加题“鉴赏”的考查虽然出现在《考试说明》中,但在试题中却出现得并不多,这可能是因为在前面的文学作品和古诗词的考查中已出现,为避免重复,在此就不出现了。

近几年高考鉴赏题的题目有:

江苏卷2012年高考题第26题要求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2009年第26题要求说出结尾一节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近日有位作者在报纸上撰文称:

“别在国学面前热昏了头。

”我并不这么认为,把“国学热”与现代化对立起来是不妥的。

今天,在中华民族将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候出现了“国学热”,乃至倡导古代的服饰礼仪等,这不是一种流行时尚,而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含义。

随着中国在器物层面的崛起,国学作为传统文化也在回归,这种回归绝不是向适应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的回归,更不是要回归古代的专制主义,而是在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复兴”;它是现代人“寻根”的精神之旅,它所体现的不是对传统的固守,而是一种重新体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是一种自由开放、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

或许可以说,这篇文章所代表的仍然是上世纪一部分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而不是崛起中的中国应有的“大国民心态”。

但是我认为,我们不必把所谓的“文明世界”的东西看得神圣不可侵犯,而把自己的传统看作是阻挡文明潮流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够平和、宽容、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继承和借鉴就都不会改变我们追求真理、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1)请归纳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答:

                               

                                 

解析 材料中的第二句所起的统领作用非常明显,将其摘录下来,加以必要的语言、结构等方面的技术处理即可。

答案 把“国学热”与现代化对立起来是不妥的。

【品一品】要点摘录法,即抓住文本材料中概括性的语句特别是统领(括)全篇的中心句加以摘录,用来归纳内容要点。

在文本材料中,所出现的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写、阐述或说明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加以利用是很稳妥的解答办法。

(2)“国学热”体现了国人哪几个方面的心态?

答:

                               

                                 

解析 材料中对“国学热”所体现的国人的心态只是作了总体上的表述:

“它是现代人‘寻根’的精神之旅,它所体现的不是对传统的固守,而是一种重新体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是一种自由开放、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剥离出答案。

答案 ①“寻根”的精神之旅;②重新体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③自由开放,不卑不亢。

(分为两点也可)

【品一品】由总及分法,即将文本材料中原本作了总体或笼统表述的内容加以拆分,形成对问题的分析。

【典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为此,中央气象台副台长肖子牛18日接受记者采访,陈述了以下天气情况。

2006年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3.6摄氏度,比常年同期(2.9摄氏度)偏高0.7摄氏度。

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偏高2至4摄氏度。

由于气温回升,致使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

3月份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75%。

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青藏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

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5至8成,部分地区偏少达8成以上。

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

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

从3月份到4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袭击,尤其是4月份的强冷空气更是少见。

在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简要概括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主要原因。

(不超过30个字)

答:

                               

                                 

解析 这则材料共四段文字,由第一段引出话题,后三段分别从一个方面作了解说。

所以,要找出原因,需要三段兼顾。

这样才可以完整地找出解题所需要的信息。

答案 气温明显偏高,降水量持续偏少,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

【品一品】层次分析法,即在文本材料缺少概括性语句的情况下,通过对材料中段落与层次的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各自的含意,确立其中的重点,从而达到归纳出内容要点的目的。

【典例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世界上的民族文化,在各个民族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时,原本是各自独立、多姿多彩的。

随着人类文化的增多,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大势,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其文化能够向外传播,得益于全球化的这个时代。

其次,单纯的文化,如果没有政治经济的支撑,无论它如何绚丽多姿,也不具有传播力。

它可以客观存在,可以有限传播,但往往是行之不远。

政治经济的优势使文化拥有了话语权和说服力,这一文化才能够被接受者容纳。

韩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和在现代化文化方面的成功者,其政治经济的确有相对优势,譬如经济方面,韩国的汽车、电子、服装、图书出版、化妆品等行业,在中国就很有影响力。

对经济及其产品的认同,为文化传播奠定了认同基础。

而事实是,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确实具有高位优势,顺应了流行文化的传播由高往低这一规律。

(1)请概述“韩流”出现的原因。

答:

                               

                                 

解析 在这则材料中,抓住“其次”一词,我们至少可以知道“韩流”出现的原因有二:

①全球化的时代趋势(“其次”前);②政治经济的优势(“其次”后)。

“而事实是”则又提示我们还有第三点原因:

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具有的高位优势。

答案 ①全球化的时代趋势(“其次”前)。

②政治经济的优势(“其次”后)。

③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具有的高位优势。

【品一品】标志甄别法,即在阅读文本材料的过程中,注意抓住其中出现的一些语言或符号的标志,如“起初”“第一”“再”“不仅如此”等词语,或连续出现的标点符号如分号依此可以切分文本的层次,或直接能把握层次的要义。

(2)结合“韩流”现象,请谈谈中国目前应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强势传播。

(不超过35个字)

答:

                               

                                 

解析 解答本题,其实只要把握住材料中所介绍的韩国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原因就行了,因为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案 ①发展经济;②发展文化产业;③设立“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品一品】由此及彼法,即用类比的方法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文本材料的相关介绍中受到启发,找到答案。

【典例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公布了《200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

对此,《生命时报》驻外记者分别对几个国家进行了解读,看中国人距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还有多远。

与以往报告不同的是,此次世卫组织除统计寿命数字外,还列出了健康年龄。

真正关乎生命质量的是健康年龄,而非纯粹的寿命,因为寿命≠生活质量。

我国健康水平之所以和发达国家存有差距,专家们认为,“罪魁祸首”如下:

意识不到位。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保证不了“人人能看病”;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跟不上。

饮食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特别是现在进入老龄化的这代人,由于年轻时生活条件差,影响了身体发育,成年后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却很不合理,从而引发了多种疾病。

社会压力大。

“心理平衡”是健康至关重要的环节。

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容易因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疾病。

闲暇时间生活不规律。

这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周末、假期经常会进行户外运动;而中国人节假日往往喜欢家庭聚会,容易暴饮暴食,睡眠也不规律。

(1)请归纳我国健康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表现。

答:

                               

                                 

解析 从文体角度看,本则材料是议论性的。

结构上,前四句属于提出问题(即“是什么”),后文属于分析问题(即“为什么”)。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前文来归纳。

这样,就能从“真正关乎生命质量的是健康年龄,而非纯粹的寿命,因为寿命≠生活质量”一句中得到启发,而归纳出主要表现:

健康年龄短,生活质量不高。

答案 健康年龄短,生活质量不高。

【品一品】文体挂靠法,即依靠文本材料的文体特点,来确定要点归纳的方式。

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例如:

记叙类材料一般按时空顺序来组织文章,归纳时多从情节入手;说明类材料归纳时可以从说明的内容差异入手;议论类材料则一般从阐发道理的差异入手;等等。

(2)根据文意,我们应当如何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健康年龄?

答:

                               

                                 

解析 材料中在分析我国健康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存有差距的原因时,提供了四个依据:

①意识不到位;②饮食结构不合理;③社会压力大;④闲暇时间生活不规律。

换言之,这就是我们在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健康年龄时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答案 ①健康意识要到位;②饮食结构要合理;③心理状态要平衡;(或:

自我减轻社会压力)④闲暇生活要有规律。

【品一品】由矛及盾法,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文本材料中表述的要点内容来进行反向思考以解答问题。

【典例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

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利益调整不再局限于“试验田”“特遣队”,而是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延迟退休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故制定政策时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

还要看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应对人口老龄化,并非延迟退休“华山一条路”,也很难做到单兵突进。

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要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找到最大公约数,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人的寿命有限,延迟退休就是让我们多交晚领,说到底还是个人吃亏。

”这样的质疑表明,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就不会太高。

“工作本就难找。

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更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

”这样的担忧提示我们:

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培育适合中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恐怕都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吧!

”这种猜想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行业收入分配不均的焦虑,对“谁会受益”的担心。

因此,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才可能保证民生政策赢得民心。

显然,今天的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复杂多样,矛盾交织交错,要确保政策科学、合理、可行,从前那种“几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想办法”的研究机制显然行不通,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吸收民意必不可少。

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选择。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怎样才能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答:

                               

                                 

解析 根据文意,作者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受到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就不会太高”,可概括出第一条原因,然后再抓取关键语言信息,可找到其他两项措施。

答案 提高群众对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品一品】由表及里法,即在分析问题时,对表面现象作深入剖析,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根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典例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苏轼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在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前面一句算得“豪放”的定义,用苏轼所能了解的话来说,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近代术语来说,就是“自由是以规律性的认识为基础,在艺术规律的容许之下,创造力有充分的自由活动”。

这正是苏轼所一再声明的,作文该像“行云流水”或“泉源涌地”那样的自在活泼,可是同时很谨严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

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

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

唐代算韩愈的诗里这类比喻最多。

但是我们试看苏轼的《百步洪》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衬得《诗经》和韩愈的例子都呆板滞钝了。

苏轼的主要毛病是在诗里铺排古典成语,所以批评家嫌他“事障”“如积薪”“窒、积、芜”,而袒护他的人就赞他对“故实小说”和“街谈巷语”,都能够“入手便用,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

他批评过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这句话恰恰透露出他自己的偏向和弱点。

(节选自《宋诗选注》)

简要分析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组比喻(博喻)如何使得“本相毕现”的?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清题干中的要求,即“博喻”“分析”“如何”,题目暗示要指出博喻的本体、喻体及其表达效果。

注意喻体“烟草”“风絮”“梅雨”的特征,进而联想到所表现的愁的特点。

答案 用连天的烟草,表现闲愁的辽阔无边;用满城飞舞的风絮,表现闲愁的纷繁杂乱;用连绵的梅雨,表现愁绪之长,没有尽期;将不可捉摸的闲愁,写得形象,真切。

【品一品】在鉴赏文本材料时,容易犯的错误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形象语言的解读过于泛化和主观化;

(2)对抽象语言的解读没有文本依据和逻辑推导;(3)对艺术手法的鉴赏缺乏整体思考,流于浅表;(4)对形象语言的解读流于摘录。

解答此类题型,主要要规范答题思路,熟悉各种表现手法的相关作用。

答题时,按照“手法术语+一般性作用+所写对象+对象的特征或内容+表达的情感”这样一个思路展开。

规范化的答题模式,有助于避免遗漏答案要点,提高分数。

一、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①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

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②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要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假如后人没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