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31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docx

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

第1课教案《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

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师:

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

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

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

师:

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

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

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

天下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

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

(板书:

宽阔平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

(出示卡片:

横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

(朗读“若隐若现”)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

(朗读:

“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

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

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

风平浪静)

声音呢?

(板书:

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

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

(板书:

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

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3.讲解第二层。

①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

(板书:

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②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

“水天相接”指哪里?

(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

(地平线)

③观潮的人们呢?

(板书:

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

(出示小黑板)

①说说“声”“色”的变化。

(板书:

拉长变粗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②拉长到什么程度?

(理解“横贯”)

“城墙”有什么特点?

有多高?

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

景象多么壮观。

(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

什么叫山崩地裂?

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

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

(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

(指名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

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

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

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

(板书:

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

(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

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

(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时才平息?

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

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

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

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板书设计:

1观潮

天下奇观(声色)

潮来之前人声鼎沸

潮来之时目瞪口呆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说说海潮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

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与大海对比让学生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

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

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

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

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

里外结构。

组词:

闷雷。

读音:

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

“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

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

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

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

写观潮的经过。

【设计意图: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

同时,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倡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理解。

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

通过搜集资料,是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堂作业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笼罩(lónɡ lǒnɡ)霎时(shà sà)屹立(qǐyì)人声鼎沸(dǐnɡtǐnɡ)

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lǒnɡ zhào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辽阔

1.我家门前有一条()的街道。

2.我们的国家地域(),物产丰富。

平静宁静

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4.海滨的夜色多么(),多么美丽!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浩浩()()山崩()()

人声()()若隐()()

 

【答案】

一、lǒnɡshà yìdǐnɡ

二、潮头逐渐顿时笼罩

三、1.宽阔2.辽阔3.平静4.宁静

四、荡荡地裂鼎沸若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设计意图:

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板书:

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

远近)

(2)远:

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

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

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

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

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

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7.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

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

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

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

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

(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

(指名板书)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④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

(机动:

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3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

(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

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

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

(放视频)

1.教师:

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绍。

小结:

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

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家对潮来临时的文字,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设计意图:

把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进行简略处理,可以使学生能找准课文重点,防止学生学习内容过多,抓不住要点。

【设计意图:

运用填空形式降低学生背诵难度,再结合视频让学生去背诵,大大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课堂小结及

五、总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设计意图:

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板书内容

潮来前:

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顺序:

远近

观潮潮来时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天下奇观

形状:

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提(  )潮(  )锯(  )盼(  )

堤(  )朝(  )据(  )粉(  )

二、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风号浪吼(含有“风”)                

三、句子训练。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用加点的词造句)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比喻成了。

你来仿写一个和“潮水”有关的比喻句吧!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照(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zhèn)得颤动起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提水堤岸大潮朝阳锯子根据盼望花粉

二、示例: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风和日丽谈笑风生

三、1.示例:

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

2.白浪水墙示例:

潮水好像暴怒的狂狮,汹涌地冲向岸边的礁石。

四、1.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

2.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教学反思

《观潮》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

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赞美了这一“天下奇观”,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但我们班上读得好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朗读不够到位,唱读现象严重,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

我觉得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

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

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激发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因此,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谈感受,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

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充分感悟。

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读出真情实感。

因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脑中浮现画面。

然后让学生复述情景,尽量用上课文中的生动词语。

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加强指导。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普通话朗读的基本技巧。

如重音、停顿、语速等。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

通过本节课的朗读训练,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情感,而且朗诵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朗诵水平、语文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    )   (     )  (     )  (     )

二、精挑细选。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笼  珑  拢

合(   )     鸟(   )     小巧玲(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

2.形容隐隐约约。

(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

四、句子练习。

1.大潮钱塘江天下奇观被称为(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运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和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参考答案:

一、依据宽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