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30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第三单元复习.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9.桃花源记

一.作者及背景材料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作品有诗《归元田居》《饮酒》,散文《五柳先生传》等。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21教育网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记”相当于诗的序。

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而流传更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1.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

沿,沿着;今义:

缘故,缘分)

②芳草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今义:

味道鲜美)

③说如此(古义:

像这样;今义:

这样)

④阡陌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今义: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

指妻子和儿女;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

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⑦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古义:

询问消息;今义:

询问)

⑧遂与外人间隔(古义:

隔断,隔开;今义:

距离)

⑨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

邀请;今义:

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舍弃)

屋舍俨然(房舍)

志:

处处志之(作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寻:

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其:

欲穷其林(这)

得其船(代他的)

并:

并怡然自乐(全部)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为:

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乃:

见渔人,乃大惊(就,于是)

乃不知有汉(竟然)

3.句子翻译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

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尽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桃源人听了都感叹惋惜。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他:

“这里的事情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渔人)出了洞,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来的路返回,(沿途)处处做上标记。

(5)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

到了武陵郡,拜见大守,说了他在桃花源的奇遇。

太守当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先前去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三.课文理解

(一)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请整理全文思路,复述这个故事。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返寻桃花源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二)、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请简要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

(1)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了解桃花源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物描写的作用?

)(带有神秘色彩,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神秘的气氛,也为描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从进入过程来看,桃花源有什么特点?

)(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看到什么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所见给人怎样的感觉?

)(自然环境优美宁静)(安居乐业、和平安宁)

5.桃花源人如何对待渔人?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有什么特点?

)(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衣食自足)

6.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明什么?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这些说明了什么?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8、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的社会。

补充:

这是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9.你能找到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

10.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本文虚构个环境优美、风俗淳朴,有压迫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的社会。

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的社会理想。

隐含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美好愿望。

10.小石潭记

一.作者作品及背景资料

柳宗元:

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石潭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

《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二.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1、一词多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随)

(3)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

(4)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5)以其境过清(因为)

卷石底以出(前面的成分常是后面动词的状语,不译)

全石以为底(把)

(6)心乐之(以……为乐)

似与游乐者相乐(逗乐,嬉戏)

2、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犬牙一样)

心乐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凄神寒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3.古今异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

大约;今:

可以)

(2)影布石上(古:

映照;今:

棉、麻织成的材料。

(3)不可久居(古:

停留;今:

居住)

(4)乃记之而去(古:

离开;今:

往,与“来”相对。

4、重点句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心里很喜欢这个地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一百来头,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依托的东西。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潭的西南望去,只见那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5、文言句式

(1)卷石底以出(倒装句。

谓语前置,“石底卷以出”)

(2)全石以为底(倒装句。

宾语前置,“以全石为底”)

三.课文理解

1..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课文按照浏览顺序来写,请按课文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梳理出作者的写作顺序。

浏览顺序:

发现小石潭——观赏潭中景物——探索小潭源流——感受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2.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动词准确、移步换景)

3.、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作者心情怎样?

4、小石潭的美,令我们陶醉,可是文中分明写出了另一种气氛,表现了作者另一种心情,是什么?

从哪句话可看出来?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幽深冷寂的气氛,孤凄悲凉的心情。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柳宗元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大自然的美好景物使他暂时忘却愁苦。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幽深冷寂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师补充:

作者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借游山玩水加以排遣。

极力描写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透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6、第五段写同游者,为何在篇末才将同游者的名字一一列出?

最后补叙同游者,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看作游记的附文。

四.写作特色

2.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1)先声夺人。

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十分令人神往。

21·cn·jy·com

(2)抓特点,用比喻。

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

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2·1·c·n·j·y

(4)正面、侧面相呼应。

第二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

“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对比描写。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

【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6)拟人。

“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

11核舟记

一作者及背景资料

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人,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江南才子,明代文学家。

其父因上疏指责魏忠贤结党,被害狱中。

魏痛父冤枉,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悲愤而死。

他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的《虞初新志》。

大苏泛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入狱半年。

次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的拘束。

如大苏泛赤壁是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

二.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1.一词多义

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是)

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并列)

启窗而观(承接)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

之:

径寸之木(助词,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这。

绝: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极。

来此绝境(断绝)

群响毕绝(停止。

可: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高可二黍许(大约。

比: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天涯若比邻(并列,挨着。

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其:

其人视端容寂(那)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它的)

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

端:

其人视端容寂(正)

右手执卷端(东西的一头)

2.词类活用

箬篷覆之。

(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石青糁之。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名词作状语,在右边)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还有零头。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舱顶)

闭之,则右刻清风徐来……(小窗)

石青糁之(刻的字)

左臂挂念珠倚之(左膝盖)

3..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前面。

一(幅)手卷 一(个)人

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抚尺

篆章一(枚) 一(条)舟

为人五(个)为窗八(扇)

4.重点句子: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不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⑵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睛正注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壶中的水开了没有的样子。

⑶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推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左右相对。

⑷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来雕刻成的。

三.课文理解

1、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从第一段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奇巧

2、反映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是哪一句?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于鸟兽、木石。

3、第一段最能反映王叔远构思精巧技艺精湛的是哪句话?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5、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是?

技艺灵怪矣哉!

6、从哪些地方看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

如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衣着等描写。

(可请学生模仿三人神情动作。

(2)、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

(3)、用料体积小。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衬托雕刻者技艺的精湛。

(4)、最后一句高度赞叹雕刻家精湛的技艺。

7、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列数字,突出王叔远的“奇巧”、“技艺灵怪”,突出了说明中心。

8、作者在写船头三人时,重点写的是谁?

为什么?

苏东坡。

因为苏轼居中,雕刻者刻得仔细,所以作者写得就细腻。

其次,因核舟的主题为“盖大苏泛赤壁云”,与主题相照应。

9、第四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若啸呼状”,悠然自得;“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从容自若。

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

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有楫同无楫,有舟子同无舟子差不多的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10、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课文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一是核舟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引人注目,窗还可以开闭,引起读者兴趣。

二是窗上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写景名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还可作为刻画苏轼三人的背景.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