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4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Na2O2+H2O=2Na++2OH-+O2↑

D.小苏打和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Ca2++OH-+HCO3-=CaCO3↓+H2O

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

③少量电石投入过量NaHCO3溶液

④Na2O2投入FeCl2溶液

A.①B.③C.②③D.①③④

8.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g 

 

B.4.58g 

C.4.16g 

D.4.41g

9.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

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可以置换出氧气

D.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10.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mol/LHClB.4mol/LHNO3C.8mol/LNaOHD.18mol/LH2SO4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1.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

A.NH4+NO3-CO32-Na+B.Na+Ba2+Mg2+HCO3-

C.NO3-Ca2+K+Cl-D.NO3-K+AlO2-OH-

12.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是防止居室、公共场所污染的首选消毒剂。

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

3H2O2),该晶体是Na2CO3和H2O2的加成复合物,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MnO2 

B.FeCl2

C.CH3COOH 

D.NaHCO3

1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0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C.1molCl2分别与足量的钠、镁反应,钠、镁失去的电子数都约是2╳6.02╳1023

D.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约为6.02╳1023

14.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32-离子B.一定有CO32-离子

C.不能确定C1-离子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

15.在100℃时,将甲醇、甲烷、氧气的混合气体放入一装有过量Na2O2固体的密闭容器中,不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测得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为零,则原混合气体中甲醇、甲烷、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A.1:

1:

1B.1:

2:

1C.1:

3:

2D.无法计算

16.在我国近年来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铊(Tl)是组成成分之一。

已知铊和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性质的推断可能错误的是(   )

A.是银白色的软质金属

B.能生成+3价的离子化合物

C.与硝酸作用能放出氢气并生成硝酸盐

D.铊的密度小于铝

17.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BaCl2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18.下表中,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判断

A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SO3可与水反应

I对;

Ⅱ对;

B

Cl2和SO2混合后可用于漂白纸浆

Cl2和SO2都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Ⅱ错;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光

D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19.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Na

Cu

Al

Fe

熔点(0C)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0C)

883

2595

2200

3000

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A.Cu和AlB.Fe和CuC.Fe和NaD.Al和Na

20.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S、T、P)的气体。

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8.6%B.77.8%C.81.4%D.无法计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1.(12分)下图(左)是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实验时,B中灰色

的铁粉变为黑色,且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一种可溶于稀盐酸的较复杂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

(3)某次实验后,取B中的固体物质少量,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试解释原因。

(4)上图(左)中虚线部分,可以用右图所示装置代替,在X口点燃收集到的气

体即可检验H2的存在。

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关闭K3,使反应先进行一段时间

之后,必须进行操作,方可关闭K2、打开K3,再收集气体。

当收集到半

瓶气体时,停止加热,关闭K1,若要使H2顺利逸出而进行点燃实验,操作的方法

是    。

(5)替代装置未像原装置那样使用干燥管,同样顺利完成了实验,原因是   。

22.(12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

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 

                 ;

(5)步骤⑦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四、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56分)

23.(6分)礼花弹的药筒内装有火药、铝镁粉末和金属盐类等。

礼花弹点燃后迅速升上高空,所需的动力是由其中的    燃烧产生的。

礼花弹中的   在高温下产生绚丽多彩的火焰,在化学实验中称为    反应。

24.(6分)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

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由碰撞引起的伤害,汽车还装备了完全气囊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传感器、充气器、折叠气囊、点火器、固体颗粒等。

其中固体颗粒的核心成分是NaN3、NaNO3、Fe2O3、SiO2等的混合物。

当汽车前方受到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 

将碰撞信号传给 

,从而引发NaN3分解生成Na,并释放出大量的单质气体,使折叠气囊迅速膨胀,起到了阻止人体前冲的作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12分)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与Z、Y与W分别同族;

②X、Z、W分别与Y都可组成两种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④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CS2溶剂。

(1)写出由Y与Z两元素形成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

其化学键类型

有__________ 。

(2)写出2种均由这4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用X、Y两元素的单质可制成已在阿波罗飞船中使用的新型电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a是电源的__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图中C至L分别表示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E、F、I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单质,其中E有刺激性气味,X、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

W是由甲、乙元素按1∶1的比例组成的,其中甲元素的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的一半,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水已从图中略去)

填写空白:

(1)E是___________(化学式),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K+G

H+J+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W+L

J+C+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分离H和J(写出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在两份体积相同的NaOH溶液A、B中,分别通入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所得溶液中分别加入1mol/L的盐酸,所加盐酸体积(mL)与产生CO2气体的体积(L)的关系如图所示,

V(CO2)/L

A

4.48B

0200600800V(盐酸)/mL

试填写下列空白:

(1)两份NaOH溶液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通入CO2气体的体积之比是(相同条件)。

(2)与盐酸反应前,A溶液中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3)与盐酸反应前,B溶液中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28.(10分)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6.5~6.8

Ca2+、Mg2+总浓度

<

0.0045mol/L

细菌总数

100个/L

以下是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源水→曝气池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过滤池→自来水

(1)源水中含Ca2+、Mg2+、HCO3-、Cl-等,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只是物理过程②只是化学过程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FeSO4.7H2O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沉淀。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和。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试卷答题卷

班级姓名 学号  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12分)

(1) 。

(2)。

(3) 

                                 

         。

(4),

(5) 

      。

22.(12分)

(1) 

(2) 

                               ;

(3) 

                  ;

(4) 

(5) 

    ;

(6) 

23.(6分)。

,。

24.(6分)            ,

               。

25.(12分)

(1) 

           。

                               。

(3)① 

,                          ;

② 

26.(10分)

(1),。

(3)  。

(4)        。

27.(12分)

(1)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

(1)                      。

(2),                 。

(3)                  ,

                            。

高三总复习实验专题阶段测试

参考答案

CD

BC

BD

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1.(12分)

(1)3Fe+4H2O=Fe3O4+4H2↑有条件

(2)防止暴沸

(3)过量的铁与生成的Fe3+反应生成Fe2+,故加入KSCN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4)验纯关闭K3、打开K2在X处点燃氢气,挤压矿泉水瓶

(5)氢气是否干燥并不影响该实验

22.(12分)

(1)样品重,砝码轻

(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

(3)偏高

(4)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

(5)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6)

×

100%

23.(6分)火药 金属盐类(只填写铝镁粉末不给分) 焰色

24.(6分)传感器 

   点火器     

2NaN3

2Na+3N2↑

25.(12分)

(1)Na+

Na+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共价键)

(2)NaHSO4+NaHSO3===Na2SO4+H2O+SO2↑

(3)负 

2H2+4OH--4e-===4H2O

2H2O+O2+4e-===4OH-

26.(10分)

(1)Cl2 

第四周期第Ⅷ族

(2)3AlO

+Fe3++6H2O===3Al(OH)3↓+Fe(OH)3↓

(3)4Na2O2+4FeCl2+6H2O===4Fe(OH)3↓+8NaCl+O2↑

(4)①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滤渣得Fe(OH)3

27.(12分)

(1)3:

42:

1。

(2)Na2CO3、NaHCO31:

1

(3)NaOH、Na2CO32:

28.(10分)

(1)Mg2++OH-=Mg(OH)2↓

(2)③Fe(OH)3

(3)将Ca2+除去,同时调整溶液中的pH达到饮用水质量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