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19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docx

《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

全书名:

《这不是你的错:

如何治愈童年创伤》

英文名:

《 ItWasn’tYourFault:

FreeingYourselffromtheShameCausedbyChildhoodAbusewiththePowerofSelf-Compassion》

作者名:

[美]贝弗莉·恩格尔

译者名:

魏宁

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一个幸福美满的童年,会让你成为一个自信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

但如果你曾经遭受了难以启齿的童年创伤,那你可能一生都会活在童年的阴影下。

我们在童年时期遭到忽视或虐待时,通常会责怪自己。

你可能会怪自己因为“不听话”,惹怒了父母或其他照顾你的人,所以他们才对你大吼大叫、拳脚相加。

你可能会怪自己行为或者衣着“引诱”了施虐者,所以他们才会伤害你。

你会因为虐待事件被曝光,以及在遭受虐待时产生的不当行为而感到羞耻。

多项研究表明,童年创伤最严重的后遗症,就是羞耻感。

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羞耻感产生的原因,它是通过哪些形式表现出来的,以及怎样去抵御羞耻感。

而且还告诉我们了解自己和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只有在深入了解自己之后,你才能原谅自己,最终摆脱困扰你的羞耻感。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不是特别容易愤怒,甚至经常和别人发生肢体冲突?

你是不是经常自责,下意识的讨好别人,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

你是不是会用食物、酒精或者香烟来虐待自己的身体,或者有其他自残行为?

你是不是明知这样的行为不正确,却深陷其中,无法摆脱……

这些想法和行为的源头正是羞耻感,童年创伤造成的羞耻感足以压垮受害者,使他们一生都活在痛苦中。

想要摆脱羞耻感,我们不仅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走出伤害,还要不断的练习自我悲悯,学会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自己。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为何难以摆脱。

一、了解羞耻感

我们先来看看羞耻感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为何让人难以摆脱。

1.1 羞耻感的产生

孩子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他们遭到家人虐待、侵犯的时候,往往没有反抗的能力,只会倍感无力和无助。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疼爱和接纳,因为父母之爱远胜于其他感情,所以孩子会为父母的行为,哪怕是虐待行为开脱,进而落入自怨自艾的陷阱。

他们会认为自己肮脏丑陋、低人一等、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

遭受虐待的儿童受害者之所以感到屈辱、羞耻,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这个信念在受到任何一种伤害后都会土崩瓦解。

当我们自认为有能力自保,却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无助和无力。

这种无力感就会进一步导致屈辱感和羞耻感的产生。

羞耻感是人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

虐待本身就是羞辱他人,蔑视人性。

受虐者感到被虐待、被玷污,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任人摆布感到羞耻不已。

对遭受过虐待的人来说,这些感觉会深深地烙在心里。

羞耻感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觉得孤立无援,也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它是残忍暴力行为以及破坏性关系的源头,也是很多成瘾行为问题的核心。

格森·考夫曼在他的经典著作《羞耻感:

关爱的力量》一书中曾一针见血的指出:

“羞耻感是屈辱、失败、罪过、自卑和异化的产物。

1.2 羞耻感与罪恶感

羞耻和罪恶带给人的感觉很相似,都会让人自我感觉不好。

我们了解了羞耻感和罪恶感的区别,就能更好的分辨和摆脱羞耻感。

对于如何区分羞耻感和罪恶感,格森·考夫曼这样解释:

“羞耻感源于无能为力,罪恶感来自道德败坏。

如果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了小偷在偷别人的钱包,我们因为害怕而没有告发他,事后就会产生罪恶感。

感到罪恶,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或者不作为心怀愧疚;而感到羞耻,则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不满。

有罪之人害怕受惩罚,羞耻之人害怕被抛弃。

因此,感到罪恶,就要学着允许自己犯错;而感到羞耻,就要学会坦然面对自己。

羞耻感和罪恶感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当被他人发现或察觉自己的无助时,我们觉得自己好像赤身裸体,无比羞耻。

但如果将责任归咎于自己,我们就觉得能掩饰自己的仓皇无措。

这说明羞耻感源于暴露了自己的脆弱无助,而罪恶感则跟暴露没有关系,它来自未能达到自己内心标准的挫败感。

这也是为什么遭受过虐待的受害人常常选择责怪自己,与由羞耻感带来的脆弱无助相比,罪恶感反倒让人轻松。

尤其是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时候,如果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罪恶感,他人就更有可能原谅你。

而羞耻感却让人讳莫如深,因为羞耻感和自卑感之间也具有微妙而紧密的联系,我们甚至会因为怀有羞耻感而感到羞耻,所以我们通常会选择隐藏羞耻感。

1.3 内化的羞耻感

心理医生在给那么受到虐待的儿童治疗时,会涉及怎样处理和消除羞耻感?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受害者虽然知道这不是自己的过错,但仍会责怪自己,就算不断的告诉他们不要责怪自己,他们仍然会在无意识中觉得是自己的错。

这是因为羞耻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受虐者的自我引咎。

如果他们长期承受着由羞耻感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如贯穿整个童年时期的性虐待,或者从年幼时期就被父母过分羞辱,比如父母会通过言语来贬低他们:

“你真是累赘”,“我真希望你没出生”或者“你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

如果孩子饱受羞辱或有很多令人羞耻的经历,就会变成“受羞耻感约束”的人。

受羞耻感约束的人一般不会只短暂经历一种类型的虐待,这种长期而持续性的羞辱会让孩子变得极其自卑,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从而厌恶自己。

他们甚至会将这种羞耻感内化,作为决定性因素形成在自己的性格里。

内化的羞耻感被认为是内在的自我感受——感觉自我有缺陷,永远都不够好。

内化还意味着自己就能够激发并经历羞耻感,无需再次受到虐待,甚至无需任何人际交往就能引发羞耻感。

脑海中浮现的被排斥和被羞辱的回忆,就足以唤醒他们的羞耻感。

内化羞耻感的人会变得沮丧、消极。

有些人会试图用愤怒来抵御内心的羞耻感,他们在认为自己受到批评或攻击的时候会表现得极其敏感、戒备心重、易怒易躁。

有些人则会筑起一堵墙,把别人的批评都挡在外面。

与羞耻感朝夕相伴的感觉,就像身上压着一块巨石。

与羞耻感抗争并不能让它消失,只会像未处理的伤口一样持续恶化,甚至无法愈合。

二、羞耻感的影响及治愈方法

在我们对羞耻感难以摆脱的原因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羞耻感对我们带来的影响,以及克服和治愈羞耻感的方法是什么。

2.1 多层面羞耻感

当我们了解了羞耻感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童年受虐引起的羞耻感并不是单一的,是多层面的。

很多施虐者会在暴行中把自己的羞耻感投射到受害人身上,这种投射虽然是无意识的,却往往是施虐者的动机所在。

比如遭受过性虐待的父亲,在施暴的时候狠狠辱骂他的女儿,这是因为他把内心的羞耻感投射给了自己的女儿,或是童年总是被羞辱的母亲,也用同样的方式羞辱自己的孩子。

“投射”是儿童虐待涉及羞耻感的一个层面。

受虐事实的曝光也会引发羞耻感。

尤其是受害者被曝光曾遭受过性虐待时,羞耻感最为强烈。

遭受性虐待这件事本身就让人觉得很羞耻,而曝光之后周围人的反应,有时非但不会帮助受害者,反而会加重他内心的羞耻感。

还有,任何一个受害者都会因为倾听者的负面反馈而感到羞耻。

在儿童讲述完自己的遭遇后,如果对方不相信或者觉得他在撒谎,这也会增加他们的羞耻感。

当受害者不得不向警察或者其他权威人物讲述自己的遭遇时,也会受到羞耻感的折磨。

内心的羞耻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暴露在别人轻蔑苛责的目光下,被要求反复陈述受虐遭遇的次数越多,这种暴露感就越强烈。

受害者还会为自己应对受虐经历的方式感到羞耻。

很多人受到虐待之后,为了摆脱羞耻感,会开始酗酒、自残或者虐待他人,这些行为本身也会引发他们的羞耻感。

当我们意识到羞耻感具有多个不同层面之后,也就更能明白治疗过程需要时间、耐心和理解。

2.2 羞耻感的影响

无论哪种形式的虐待,都会让受害者感到羞耻,但有些受害者的羞耻感比其他人要强烈得多,受羞耻感影响的程度也比较大。

这是因为羞耻感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1施虐者对受害者的重要性;

2要看是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下被羞辱;

3被虐待和羞辱的次数;

4受害者自身处理被羞辱经历和羞耻感的能力。

例如,与遭受来自陌生人的虐待和羞辱相比,父母的虐待和羞辱会引起较少的羞耻感;与在私下遭到侮辱相比,在公众场合受辱会造成更深的伤害;在同龄人面前挨骂,比私下里被批评,更让孩子觉得羞耻。

这些想法和行为将羞耻感的影响分为两类:

重度影响和次级影响。

羞耻感产生的各种重度影响,可独立存在,也可重叠交织。

重度影响的表现包括:

憎恨或者厌恶自己的身体,有自残或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有酗酒、吸毒、性沉迷以及对其他事物的成瘾行为;会有意无意地疏远他人,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有些受害者还会在行为上表现得与施虐者越来越相似,并且虐待他人。

羞耻感的次级影响虽然不像重度影响那样会摧毁受害者的日常生活,但也会带来难以消除的痛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困扰。

次级影响的表现包括:

害怕顶撞和伤害他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他人的批评指责异常敏感;完美主义;对自己过于严厉,无法轻易原谅自己;习惯取悦他人;对自己和他人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渴望成功和权力,试图以此操控他人。

当你意识到你有类似的行为和想法时,说明羞耻感正在影响你的生活。

2.3 慈悲心

我们在前面提到,羞耻感的产生是因为受虐会让受害者感到无助和无力。

也就是说,是无助和无力导致了羞耻感,换句话说,有了能力似乎就能摆脱羞耻感。

孩子在成长的某一阶段,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刀枪不入。

比如穿着披风从桌子上跳下来,或者在众人面前唱歌表演,毫不怯场。

但是在遭受虐待后,这种所向披靡的感觉就会立即消失。

很多童年虐待的受害者都试图重拾这种无往不胜的感觉,所以他们高筑心墙,努力找回曾经掌控一切的感觉。

于是我们会发现,童年受过情感虐待的孩子,长大之后会以同样的方式虐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遭受父亲身体虐待的男孩,在学校会欺负其他孩子。

其实他们的羞耻感并没有减弱,只是被自己的虚张声势和妄自尊大掩饰了而已。

高筑心墙并不能抵挡羞耻感的侵袭,它依旧存在,只是不再外显。

让自己变得强大并不能消除儿时遭受虐待带来的羞耻感,因为他们并不能真正变得强大,我们只能通过慈悲心来消除内心的羞耻感。

慈悲心能够抚慰个体内心的伤痛,抵消羞耻感持续不断的消极影响。

悲悯一个内心充满羞耻感的人,可以带给他莫大的安慰。

哪怕只是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声叹息、一次抚摸,都足以让受害人知道有人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

我们需要找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和我们一起承担痛苦。

拥有慈悲心的人会关注我们,并且理解我们的痛苦。

他会让我们知道他在倾听。

他会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确实遭受着折磨,并且我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痛苦、悲伤、愤怒和恐惧。

他会让我们知道他很关心我们,并且在乎我们曾经的痛苦和如今的挣扎。

羞耻感就像毒药,必须找到解药才能药到病除。

而慈悲心正是一剂良药,它可以中和羞耻感带来的孤独、屈辱和无力。

2.4 打破虐待循环

很多针对虐待和家庭暴力的研究都表明,遭受过童年虐待的人长大后很有可能会成为施虐者,而遭受过暴力的儿童很有可能在成年后具有暴力倾向。

虐童案的受害者很有可能会重复这种虐待循环,在情感、身体等方面虐待自己的孩子。

想要打破虐待循环,我们就必须练习自我悲悯。

悲悯是触碰和感受他人的痛苦,而自我悲悯则是触碰和感受自己的痛苦。

自我悲悯就是将悲悯的对象扩展到自身的缺陷、失败和遭遇等。

我们要像对待遭受痛苦折磨的所爱的人那样,认识、接纳和支持自己。

通过练习自我悲悯,施虐者就会认识到自己为何会走向暴行。

他会在自己的受虐经历和施虐倾向之间建立首要的联系,逐渐悲悯儿时受到虐待的自己,并试着原谅自己曾经的施虐行为,逐渐变得宽容,最终学会关爱自己,不再自我憎恨。

在通过练习自我悲悯摆脱羞耻感后,施虐者会卸下心里的防备,释放自己,变得富有慈悲心,可以与他人正常交往,这也使他不再陷入虐待循环。

他会更加真诚地面对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施虐过往,并在内心涌起这股冲动时及时打住,开始改变自己。

无论你是害怕成为施虐者,还是已经成为施虐者,悲悯自愈的练习都能够帮助你打破虐待循环,改变生活。

你不会再沉湎于过去和不断遭受以往经历的折磨,而是摆脱过往的阴影,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

三、自我悲悯练习

羞耻感会给受害者的生活带来难以消除的痛苦,而练习自我悲悯则可以逐渐消除羞耻感,当我们了解了自我悲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练习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练习自我悲悯的障碍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

3.1 自我悲悯的障碍

童年受到虐待或漠视的人对自我悲悯有所抵触,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得到过他人的悲悯,而羞耻感更让他们自我感觉糟糕,自认为不值得怜悯。

在学习和练习自我悲悯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障碍就是受害者把自我悲悯中的自我关爱,当作是软弱或自我放纵的表现。

多数童年的受虐者相信,承认自己的痛苦和遭遇就是“自怨自艾”或者“博得他人的同情”。

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向来不鼓励人们承认或者谈论自己的遭遇,并将这一行为视为软弱的表现。

还有的人认为,如果悲悯自己,就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思进取。

如果不进行自我批判,人就会变得懒惰。

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自己苛刻并没有太多好处。

没有人能一直不犯错,承认处境或任务的困难,鼓励自己,认可自己的进度和表现,远比责怪自己不够完美更有效果。

还有些受害者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否认是一项强大且有效的防御机制,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让你在最艰难的时刻活下去,但另一方面,否认这一行为本身又可能伤害到你。

遭受过童年虐待的人不肯承认自己遭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痛苦折磨的。

他们可能文化程度有限,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儿童漠视和虐待,或者拒绝相信自己所承受的待遇实际上就是虐待。

3.2 他人悲悯的障碍

很多遭受过虐待的受害者除了对自我悲悯有所抵触,还拒绝接受他人的悲悯。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或不应该得到悲悯,或者认为悲悯毫无用处。

他们也许会说“虐待经历并没有给我的生活造成太多问题”或是“过去就过去了,我已经习惯了”。

如果你也会说出这些话,那就意味着你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否认,虐待对你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很多遭受过虐待的人,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悲悯和关爱。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

他们不仅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悲悯,还会因为他人的悲悯而感到愤怒和焦躁。

受害者觉得自己不值得他人悲悯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难以接受任何美好的事物,比如赞美、认可、礼物、成功和爱情。

如果他内心充满了羞耻感,那么他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因此想方设法地拒绝它们。

难以接受他人悲悯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人的悲悯会让自己显得很脆弱。

有些受害者因为羞耻感建立了一堵情感防御墙保护自己,以免自己受到进一步的羞辱。

在这堵墙里,他们不会感到脆弱。

对他们来说,脆弱感等同于软弱,而软弱就意味着灭亡。

接受他人悲悯,就必须推倒这堵墙,让自己变得脆弱,而这会让他们觉得危机四伏。

3.3 直面痛苦

有时候,我们知道自己遭受过某种形式的虐待,但却本能地排斥这种认知,不允许自己接受和感知自己受过伤害的事实。

但是深刻地认识虐待带给我们的痛苦,对我们来说其实大有益处。

因为让悲伤和愤怒冲淡内心的羞耻,是消除羞耻感的必经阶段。

直面他人曾虐待过你这个事实确实让人痛苦,如果施虐者是你曾经爱戴的人,则会让你更痛苦。

人类本能的想远离痛苦,这导致我们将自己与内心的真实感受隔离开来。

除非我们正视并处理这些情感,否则当它们爆发时,我们就会任它摆布,或者索性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变得冷漠无情。

其实我们不允许自己感受这些由虐待导致的情感,是因为担心自己内心不够强大,被痛苦和悲伤压垮,害怕自己变得万念俱灰,甚至陷入过去的回忆无法自拔。

这些担心都可以理解,但也并非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可以在面对和躲避痛苦之间找到平衡。

如果某天你觉得自己特别脆弱,那么选择在这一天面对自己的痛苦显然并不合适,但是,如果某天你觉得自己很强大、很安全,那这一天就是你面对痛苦的时候。

我们还可以在练习自我悲悯的同时,允许自己面对一部分的痛苦,然后休息几天,直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处理虐待经历中的其他片段和事件。

很多受害者花了很多时间努力让自己坚强、继续前行,但一直没有机会处理他们内心的创伤。

悲悯自己并不是弱化、否认或者隔离自己的痛苦,而是指能够直面和承认自己的痛苦,这样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就能处理自己的痛苦,并将这些痛苦和他人一起分担。

3.4 正念疗法

让受害者直面自己的痛苦确实非常困难,但幸运的是,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在面对痛苦时不被它压垮,这就是正念疗法。

正念让我们能够平衡地接受痛苦的思维和感受。

在处理痛苦和过往的虐待遭遇,以及虐待对现在生活造成的消极影响方面,正念可能是一种全新而健康的方法。

正念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活在当下。

人们常说,当下才是全部。

除了要学习如何关注当下,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不加评判地关注当下。

我们需要利用自觉意识和注意力进行观察,而且是只进行观察,不做其他事情。

正念的内容就是在我们的觉知范围内观察此时此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要求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做评判和妄断,而是坦然接受。

接受是正念的另一个层面。

接受是指慎重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和想法。

当选择接受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试图控制或操纵自己的体验,我们敞开心扉,接受改变。

正念注重个人体验,即感受、想法和情感。

在生活中,有时候,正念状态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比如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赞叹落日的美景,在那一刻,你忽略了自我,融入到美景当中,体验着当下。

在摆脱羞耻感的过程中,自我悲悯和正念可以同时使用。

在你体验自身痛苦的时候,它们能帮助你不至于将自己推入绝境或深陷过往。

在将正念和自我悲悯结合使用的过程中,你可以直面痛苦,充分感受痛苦,并学会安抚自己,从而走向治愈之路。

四、悲悯自愈的训练

我们已经认识和处理了接受自我悲悯的诸多障碍,在痛苦的情感出现时,你知道应该直面痛苦、安抚自己,这也为理解和接纳自己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到悲悯自愈的训练中。

4.1 复合型创伤

遭受过多种或长期创伤的孩子会有一些独特症状。

这些孩子饱受严重的行为、人际关系和身体功能问题的折磨,比如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注意力,这种现象称为复合型创伤。

复合型创伤的受害者习惯用自我麻痹的方式应对问题,因而常常导致他们酗酒、吸毒、暴饮暴食或染上其他成瘾行为。

遭受复合型创伤折磨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

想要治愈复合型创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两个词:

“对创伤敏感”和“熟知创伤”。

这两个词指的是,用帮助和悲悯的方式对受过创伤的人的行为进行感知。

他们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创伤在你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让你认识到,尽管你的很多做法为自己和他人不耻,但实际上是自身做出的应对和调节。

比如喝酒和一些药物滥用,通常是因为受害者想要应对难以忍受的高度焦虑。

很多类似的行为问题都是对创伤的适应性反应,而不是病态表现。

认识到这一点,是改变现状的一大步。

当你发现问题所在,并能为自己的遭遇悲悯自己时,就会有能力和动力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进步充满希望。

4.2 行为和经历

童年时期遭遇过情感、身体以及性虐待的人,不仅要跟内心强大的情感作斗争,还要应对紊乱的人际关系。

然而很多受害者,会用借酒消愁和药物麻醉的方式来缓解创伤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认识到自己想要控制的情感,和药物以及自己的行为存在联系,这对你来说大有益处。

在自己的行为和创伤经历之间建立起联系,能让你更具有慈悲心,对自己的行为不再那么焦躁、挑剔和愤怒。

比如暴饮暴食、强迫自己进食这些问题行为,都是为了应对空虚感、孤独感、沮丧、焦虑以及其他痛苦。

而自残和酗酒,则是为了应对极其严重的受虐经历。

认清自己沉迷药物的客观背景,也能让你变得更加理解自己。

过往的受虐经历让很多受害者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而类似于可卡因的药物,能暂时使他们心情良好,帮助他们更好的活下去。

这些行为和药物依赖都是我们自身的一种应对机制,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不再过度批评自己,也会更有动力去发现和练习更多有效的应对方法。

4.3 练习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是悲悯自愈的五大要素之首,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只有自我理解,你才能让自己卸下羞耻感这个重担,不再因为虐待经历继续责怪自己,也不再对自己那么苛刻。

自我理解的首要目的之一,就是让你停止周而复始的自我批判,把注意力放在理解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上。

不要再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职责怪自己,你要开始相信自己的作为和不作为都是有原因的,这种想法很重要。

如果你想摆脱羞耻感,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当你开始批评自己时,请这样提醒自己,“鉴于我在儿童时期的遭遇,我有这个症状或者我表现出这个行为是情有可原的。

”或者,只是平静地,富有慈悲心地对自己说:

“我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

还要提醒自己,那些让你感到羞耻的行为,对你而言,其实是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生存技能。

这些行为根深蒂固,并不是因为你蠢笨、邪恶。

恰恰相反,对你来说,这些行为在应对难以忍受的焦虑、恐惧、痛苦和羞耻感时,是明智、有效的方法。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内心就会渐渐理解自己。

不管你以前或现在犯了什么错,不管你以前是深陷苦海继续受害,还是成了施虐的那一方,通过练习自我理解,你就能认识到,你现在的行为和儿时的成长环境有关。

以慈悲心看待自己的遭遇,你就能更好理解自己,从而摆脱过往,走向更好的未来。

4.4 自我宽恕

莫德·皮特曾经说过,“真正的坦白是坦诚地所作所为,从而获得灵魂的洗涤。

如果说慈悲心是消除羞耻感的解药,那么自我宽恕则是治愈羞耻感的良药。

自我悲悯能够中和羞耻感,消除它所释放的毒素。

自我宽恕则能够舒缓身体、意识和心灵。

让人远离羞耻感带来的痛苦,促进整个治疗过程。

自我宽恕的第一步是,你要原谅遭受过虐待的自己,不让自己深陷其中。

自我宽恕始于受虐,也终于受虐。

不要再为虐待经历责怪自己,不管当时的情境如何,都不是你的错。

当一个孩子面对虐待时,当然会束手无策。

儿童性虐待的受害者通常会为虐待本身深感羞耻,内心的羞耻感使他们固守自己的问题和痛苦,让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

很多受害者不断地责怪自己,因为他们认为是自己默许了性虐待的发生。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该为因性虐待做的所谓选择而负责任,因为你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

你要记住,当时的你只是一个孩子。

只有当你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不受胁迫、贿赂、恐吓、威胁时,你才有选择的自由。

当时你只是一个孩子,你根本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你要原谅自己曾被性虐待。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已经意识到自己是无辜的,没有促使虐待发生,也没有选择被虐待,但你可能还是会因为虐待的其他层面责怪自己,比如虐待发生后,你不断地回到施虐者身边。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你回想一下虐待发生时的情况。

你是不是因为孤独或施虐者给了你很多关注,你才回到他身边的?

或者施虐者是不是给了你糖吃或者允许你玩游戏?

如果是的话,请记住,那个时候的你还小,心智还不成熟,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和正确的选择,而且你并不知道虐待会给自己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

所以,你要原谅自己回到施虐者身边。

自我宽恕对消除羞耻感的意义在于,它比你所做的其他任何努力都有效。

它消除的羞耻感越多,你就越能看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