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620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较大

尺的振动幅度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

(1)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存在的是:

(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

(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 

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是正确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3.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

(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

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B

0.89

G

80

1.02

C

H

尼龙

D

I

E

J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 

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

光学

1.光的反射

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

(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

像.

试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30°

40°

50°

2.

平面镜成像

1.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 

特点”的实验(如图甲).

(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 

(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

小明移 

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光的折射

1.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分析图(a)和图(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

(2)分析图( 

b)和图(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光以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 

介质,折射角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

(2)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照如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射入玻璃砖内.

在实验中,发现折射角比入射角大,而且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光强越来越弱,反射光强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

时,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光线.

小明同学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让光从半圆形玻璃砖直边上射入玻璃砖,则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找不到前面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他把这个发现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

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让光从水中射向水面、再让光从水面入射到水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 

,② 

小宇从课外资料上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

入射角i

39°

30´

折射角r

51°

79°

82°

90°

反射的能量

4.7%

6.8%

36%

47%

100%

(1)由表格可知:

当入射角i≥ 

时,不发生折射现象;

由表格和图象可知:

图线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2)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

凸透镜

1.(2012•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 

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2.(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3.(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2

缩小

30

15

20

等大

4

放大

5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

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4.(2011•呼和浩特)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2011•抚顺)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像未画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填“上”“下”)移动.

(2)调节好凸透镜的高度后,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中小平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

( 

).

(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7)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图.

(8)

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

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

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

“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10)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 

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热学

1.熔化

.(2012•莆田)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温度/

-8

-6

-4

-2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

(3)在第2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

(4)细心的小李发现:

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比较大.

(5)实验时,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②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4)已知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4.2×

103J/(kg•℃),从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J/(kg•℃).

2012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

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

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测量数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如图2).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2可知:

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其中浓盐冰的熔点是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拓展思维]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蒸发

(2011•莆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的大小:

b、液体 

的高低;

c、液体 

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通过 

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3.沸腾、

(2008•滨州)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如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问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物质

酒精

煤油

沸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