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621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塞腰鼓》教案1(2课时).doc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3.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5.培养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态度观:

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

2.品读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方法

投影演示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北方,夏季太阳肆无忌惮地照耀在广阔的天地间,与冬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造就了北方人义气、豁达、豪爽的性格。

对于南方,雾蒙蒙的天气,湿漉漉的空气,润泽着江南的大地,也熏染着南方人的性格,他们清秀、不愠不火,优雅平和。

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今天,我们将走进黄土高原,看看那群“朴实”“沉稳”的陕北汉子,他们用安塞腰鼓向世人诉说什么?

二、作者简介

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字词积累

晦暗(huì)困倦(juàn)瞳仁(tóng) 捶(chuí)

烧灼(zhuó)亢奋(kàng)羁绊(jī)恬静(tián)

冗杂(rǒng) 束缚(fù)戛然(jiá)淋漓(línlí)

磅礴(pángbó)骤雨(zhòu)

四、诵读课文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

2.倾听学生朗读

3.对同学的朗读简单评价

4.指导朗读

五、分析文章结构

(1——4)安静的腰鼓

(5——26)激昂的腰鼓

(27——29)寂静的腰鼓

六、研习文章第一部分

文章是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①从背景写:

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

②从人物写:

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像高粱。

③从神情写:

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在沉稳而安静的气氛中,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

七、课堂小结

这群陕北的汉子们,他们在积蓄激情和力量,等待敲响身旁的腰鼓,请同学们回去想象一下,敲响后的场景是如何?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没有杏花春雨江南,没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只有奔腾的黄河,酱色的黄土,火红的高粱,以及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在等待时机敲响身侧的腰鼓。

今天,就让我们踏上黄土高原,来欣赏他们用激情和力量敲起地腰鼓。

二、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

三、分析文章

1.观看后有何感受?

明确: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惊心动魄。

2.而作者对它的情感呢?

(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

赞美。

好一个安塞腰鼓!

3.它总共出现了几次?

每出现一次,又分别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明确:

①赞美安塞腰鼓宏伟的场面;

②赞美安塞腰鼓雄壮的响声;

③赞美安塞腰鼓击鼓的后生;

④赞美安塞腰鼓绮丽的舞姿。

4.因此,人们这样形容安塞腰鼓的表演“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

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明确:

排比。

5.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请用“我喜欢……,因为……。

”“……美,你看(听)……。

”“……好,好在……。

”的句式来说。

(将上节课学生未读到的地方进行品读)

6.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在大量运用排比的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和短句,它们对描写场面、表达情感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

较好地渲染了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磅礴气势,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

7.那样壮阔、火热、豪放的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孕育了这样的力量,可文中为何提到多水的江南,与安塞腰鼓有什么关系?

明确:

江南的水更多表现的是清秀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的元素是粗犷的,这是生命力量的对比。

在作者看来,黄土高原的人“朴实”“沉稳”“安静”,他们还保存着生命的“元气”,相比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少了些浮躁,缺了些世故。

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而多水的江南,已经流逝了许多许多,改变了许多许多。

8.西北,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有人说过,黄土高原的土层有多厚,它的文化积淀就有多深,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理封闭,改革开放后,安塞人仍过着贫穷的生活,可他们为什么还能将自己的腰鼓打的那么响?

文中有没有宣泄他们情感的一句话?

明确:

因为他们的躯体里涌动着强劲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9.这“劲”从何处而来?

明确:

联系陕北的历史及历史人物的精神;地域特点及改革开放。

正因为穷,所以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整个黄土高原时,他们激动了,他们飞扬了,他们回忆起那些曾为“保卫”这片土地勇往直前的战士们,他们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他们要为“建设”这片土地大干一场。

于是,他们击起了腰间的鼓。

10.当鼓声戛然而止时,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作者认为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在这运用了何种手法?

结尾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

这就是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用“鸡啼”来反衬寂静,是激情后留下的一片宁静,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想象的空间。

想到安塞人的骨子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

想到安塞人的渴望定能实现!

所以“另一个星球”,是全新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是全新的生活!

(请学生朗读最后3小节,要读出在寂静中的沉思。

四、解读难句

合作探究,领悟文中写意语句的内涵。

五、创意展示

请发挥你的创造力:

“安塞腰鼓”品牌准备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做宣传,请你为它拟一则广告词。

六、课堂小结

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生命有一股劲,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人活得要有一股劲!

这劲,是生命力,是上进心,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习上,要有一股猛劲;工作上,要有一股能劲;事业上,要有一股牛劲!

我们中华民族正有了这股劲,才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后,能神奇的崛起。

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你们该怎样做呢?

七、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敲鼓场面

敲鼓声音生命活力:

乐观向上的人生。

敲鼓气势

敲鼓舞姿

八、作业布置

请各位同学以“从《安塞腰鼓》中,我读到了……”为话题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感受或体验。

《安塞腰鼓》预习检测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安塞(sài)晦暗(huì)冗杂(rǒng)羁绊(jī)

B.烧灼(shuó)闭塞(sè)磅礴(páng)亢奋(kàng)

C.戛然(jiá)恬静(tián)骤雨(zhòu)沉稳(wěn)

D.思绪(xù)震撼(hàn)淋漓(lí)飞溅(jiàn)

2.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

A.安静B.舒适愉快C.幽雅寂静

(2)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A.踏实B.质朴诚实C.朴素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A.叹息看到的事物停止了

B.感叹到此为止

C.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请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

4.“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

“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反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1)A

(2)B

(3)C

3.D

4.D

《安塞腰鼓》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1)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   )(紧贴、紧靠、紧粘)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2)使人想起: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   )。

(萧萧、簌簌、飘飘)

(3)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  )(纷飞、飞扬、飘飞)的思绪。

(4)耳畔是一声(  )(飘渺、渺远、渺茫)的鸡啼。

2.解释下列词语

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晦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这腰鼓,使____________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_了,使____________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________了,使____________的世界立即变得____________了。

A.冰冷B.恬静C.燥热D.亢奋E.困倦F.飞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紧贴  

(2)萧萧  

(3)纷飞  

(4)渺远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羁,约束。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晦暗——昏暗。

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3.ACBFED

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