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630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2.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

举出一例即可。

(4分)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令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子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写出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秋:

__________     光:

____________     义:

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3分)

  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后值倾覆:

  7.第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_______________,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8.第②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______________和诸葛亮_____________两件事。

(2分)

  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躬耕于南阳   躬: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4)至于斟酌损益益:

10、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2、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3分)

(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3.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

(1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

15.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2分)

16.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7.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

因屏人⑥曰:

“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

①【器】重视。

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

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

④【诣】去拜访。

⑤【凡】总共。

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

⑦【倾颓】崩溃。

⑧【信】现在写作“伸”。

⑨【猖蹶】失败。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19.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是                                (2分)

20.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3分)

21.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2.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3.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任选两小题)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感激 (4)遂许先帝以驱驰

24.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5.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

并在选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26.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

27.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

(用原文回答)。

  心情:

                            

  行动:

                            

28.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9.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甲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

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御:

马夫。

②驷马:

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

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

担任国相。

⑤志念: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

谦虚。

⑦自损抑:

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

回答。

30.解释下列短语。

(2分。

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3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2.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33.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4分)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行:

操行。

②修身:

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

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④致远:

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淫漫:

荒淫,怠惰。

⑥励精:

振奋精神。

⑦意:

意志。

⑧接世:

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34.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 又相天子()

35.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 险躁则不能冶性()

36.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37.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8.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一)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3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4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

4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哀溺文序

永之氓成善游。

一日,水基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项,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于是作《哀溺》。

4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

()④益怠()

4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身且死,何以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

“哀”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