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738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docx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

2003-02-2310:

32:

55)

摘要:

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中,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教师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以及学习者的反思概括是制约其效果的主要条件。

研究者们已从知识获得、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侧面对其效果做了广泛研究。

关键词:

基于问题式学习,问题本位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教学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看成是教学中两个独立的阶段,学习者先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后才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实际上,知识的应用并不是知识的套用,在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

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建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对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基本关系、基本规律做思考、分析、考察,从而建构起相应的知识。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越来越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这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或译为“问题本位学习”,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各个学生小组呈现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一般是描述一些可观察的现象或事件,比如某病人的症状,要求学生对此做出解释。

学生小组的任务是讨论这些问题,对这些现象做出详细解释,包括其中的过程、规律或机制等。

很重要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轻易完成上述任务,在小组讨论中,进退两难的选择出现了,问题形成了。

而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者要分头进行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world)问题,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①。

作为一种广义的方法,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此后,它先后在60多所医科学校中推广、修正。

PBL最常用于医学课程的前2年的教学中,在解剖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中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②。

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包括商学院、教育学院、以及建筑、法律、工程、社会工作学院以及一些高级中学等。

作为一种问题取向的教学思路,PBL与以往的教育理论具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包括杜威的“做中学”以及后来的发现学习等,同时,它也与当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比如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③。

与“做中学”及发现学习相比,PBL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它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而不只是纯粹的探索和发现,同时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

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PBL的过程、影响条件及其教学效果做概要分析。

一、PBL的过程

PBL在于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经验的建构,根据Barrows的模型,PBL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致包括以下环节:

1.组织小组:

在作为一个小组探索问题之前,学生们要互相认识,为合作学习建立基本的规则,创设舒适的气氛。

学习者和促进者(facilitator)(通常为教师)分别做自我介绍,互通姓名,形成毫无偏见的氛围。

2.开始一个新问题:

用少量的信息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

学生要选一个人做记录员,负责在“白板”(whiteboard)上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要点和活动计划。

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和促进者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理解。

促进者可能会问学生:

“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参照该目标,促进者可以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

学生可能会向促进者提问题,以便获得有关信息,也可能通过自己做实验或其它探究活动来获取更多的事实资料。

促进者可能要问一些元认知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的反省性思维,比如,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好的,或者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会需要某方面的信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learningissues)。

在开始,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引导,比如问学生是否该把某些概念列在他们的学习要点中。

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要点,促进者就要慢慢地“隐退”。

当学生对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而某些知识的缺乏又严重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时,学生们就要分头去探索他们所确定的学习要点了。

3.后续行动:

小组成员再次集合,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

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成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4.活动汇报:

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

PBL所强调的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

5.问题后的反思:

为了提炼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要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

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可以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

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表1PBL的过程

组织小组

1.介绍

2.创设气氛,介绍各自的角色(包括促进者)

开始一个新问题

1.   设置问题

2.   学生内化问题

3.   描述需要做出的产品或行动

4.   分配任务(记录员甲在白板上记录,记录员乙从白板上抄下来,并具体到发言人)

白板的使用

已知事实

想法(假设)

学习要点

活动计划

追踪通过探索得到的与生成的假设有关的信息

学生与问题有关的推测。

他们可能会涉及到因果关系、可能的解决方法等

学生列出解决问题所需要进一步知道和理解的内容

为解决问题需要完成的各种具体任务

5.   推理、解决问题

不断重新表征问题,分析和综合白板上列出的见解。

对白板上各列内容的加工方法

已知事实

想法(假设)

学习要点

行动计划

分析、综合、再综合

扩展/聚焦

确定/修改

形成计划

6.   形成对可能达成的结果的信念(Commitment)(尽管很多东西还有待学习)

7.   学习要点的形成和分配

8.   资源确定

9.   后续阶段以及最后期限的时间安排

后续行动

1.   讨论、评价所涉及到的不同来源的信息

2.   再次检验问题

应用所学习到的知识,修改所列出的假设

已知事实

想法(假设)

学习要点

行动计划

应用新知识,再次综合

修改

如果必要,确定新的学习要点

重新设计决策

活动汇报

 

作出结论之后

1. 知识提炼与总结(形成定义、图表(diagram)、列表(list)、概念、抽象、原理)

2. 对以下几方面自我评价、并接受小组成员及促进者的评论:

●        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推理

●        利用各种资源发掘信息

●        在小组任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        获得、精炼知识

取自Hmelo&Ferrari(1997)④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PBL过程中有两条相互交织的重要线索,其一为分析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和修正假设的过程,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其二为学习要点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查询和探索活动,是围绕着问题解决活动而进行的更丰富的求知活动。

前者是问题解决活动的中心线索,通过问题解决本身促进理解的生成和深化,后者则围绕着问题解决活动实现了不同学习途径的整合。

二、PBL的制约条件

要想有效地按照PBL的思路来进行教学,教学设计者要注意PBL的制约条件。

综合有关文献,以下因素对于PBL具有重要意义。

(一)       问题的设计

PBL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PBL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设计、形成这样的问题呢?

从有关文献来看,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以下特征:

(1)问题必须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⑤。

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出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2)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ill-structured)、开放的(open-ended)、真实的⑥⑦⑧,比如真实的病例、实际的经营管理问题等。

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而每部分又是很重要的。

问题应该是实际(real-world)问题,从而能够在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

将学习置于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这有以下好处⑨:

学习知识的情境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相似性,这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可以促进学习在新问题中的迁移;另外,先前学习的实例可以应用到与此类似的问题解决中。

(3)这种问题需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

(4)一个好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⑩。

另外,从整个PBL的课程来看,各个概念应在几个问题中多次涉及,以便使学习者建构起更灵活的知识,且避免重要概念的可能遗漏。

另外,问题的选择要具体考虑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因素11。

在呈现问题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2:

(1)使学生卷入到问题当中,把问题看成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2)确保所呈现的条件(data)没有把问题的关键因素暴露出来。

不要使用所给条件与所需条件完全对应的问题。

当然,到底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研究者们在这一点上也有争议,比如是否一定要使用情境性的真实问题等。

“问题”在PBL中具有关键意义,而目前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采用的问题各式各样,对PBL中的问题做深入的、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       教师、辅导员(tutor)作为促进者

在PBL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辅导员)的作用。

教师(辅导员)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教学技能,这对PBL的效果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通过因素分析,Wilkerson13发现辅导员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两类:

(1)引导小组的工作:

包括提供反馈,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

(2)支持小组的积极互动:

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调节,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走过PBL的各个环节,监视小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外化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鼓励他们相互评论。

辅导员要起到示范专家的思维过程的支架(scaffolding)作用和教练(coach)作用。

教师通过提出能探发学生的深层理解的问题,来示范高水平的思维技能,比如,辅导员作为促进者,总是问:

“为什么?

”“你是什么意思?

”“你怎么知道这是对的?

”广泛了解大家对问题的理解,看小组内的理解是否一致,以此来示范批判性思维。

另外,辅导员还要示范如何对自己的推理和理解技能进行自我评价的技能。

辅导员一般不直接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供有关的信息,尽量不利用自己关于这一内容的知识去问一些能他学生“引到”正确答案上的问题。

相反,他们经常在元认知水平上提问,针对的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计划、监察、控制和评价活动,而不涉及具体领域的知识,比如,“在这时我们应该问什么问题?

”“你还需要弄清什么?

”“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小组的意见一致吗?

”等等。

在小组活动的开始,教师(辅导员)需要更多地发挥支持作用,而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会慢慢地隐退,更多地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探索。

一个好的促进者不会限制学生对各种可能的未知领域的探索,但他会精心地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空间的关键侧面,从而更好地利用问题所提供的学习机会14。

(三)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是PBL的一个重要特征。

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有所分工,分别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的钻研,而后再汇总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这种合作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有关的先前知识,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学生会经常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

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cognitiveload)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他可以变成某个主题上的“专家”,通过合作,他们可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15。

由于问题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这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索的机会,而且需要对问题生成深层的理解,而后再将各个方面的见解集合起来,这实际上是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思想,而不只是借用思想。

(四)       反思概括的重要性

   在PBL的过程中以及PBL的结尾,学生需要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做反思。

比如,在PBL的最后,学生要反思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做了些什么,自己是怎样调节自己的学习的,如果自我评价是否定的,那就要考虑以后如何改进,等等。

反思概括具有以下意义16:

(1)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理解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提炼出概括性的知识,防止知识变成惰性的、过于受情境的限制;

(2)理解如何把具体策略应用到新的任务中;(3)理解他们使用过的思维和学习策略。

通过反思概括,将相关概念、具体技能、策略与当前的问题类别联系起来,学习者可以对这一问题形成更协调一致的理解,这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问题式学习(下)

(张建伟)

基于问题式学习(上)

(2003-02-2310:

32:

55)

 

摘要:

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中,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教师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以及学习者的反思概括是制约其效果的主要条件。

研究者们已从知识获得、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侧面对其效果做了广泛研究。

关键词:

基于问题式学习,问题本位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教学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看成是教学中两个独立的阶段,学习者先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后才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实际上,知识的应用并不是知识的套用,在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

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建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对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基本关系、基本规律做思考、分析、考察,从而建构起相应的知识。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越来越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这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或译为“问题本位学习”,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各个学生小组呈现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一般是描述一些可观察的现象或事件,比如某病人的症状,要求学生对此做出解释。

学生小组的任务是讨论这些问题,对这些现象做出详细解释,包括其中的过程、规律或机制等。

很重要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轻易完成上述任务,在小组讨论中,进退两难的选择出现了,问题形成了。

而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者要分头进行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world)问题,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①。

作为一种广义的方法,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此后,它先后在60多所医科学校中推广、修正。

PBL最常用于医学课程的前2年的教学中,在解剖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中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②。

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包括商学院、教育学院、以及建筑、法律、工程、社会工作学院以及一些高级中学等。

作为一种问题取向的教学思路,PBL与以往的教育理论具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包括杜威的“做中学”以及后来的发现学习等,同时,它也与当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比如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③。

与“做中学”及发现学习相比,PBL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它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而不只是纯粹的探索和发现,同时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

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PBL的过程、影响条件及其教学效果做概要分析。

一、PBL的过程

PBL在于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经验的建构,根据Barrows的模型,PBL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致包括以下环节:

1.组织小组:

在作为一个小组探索问题之前,学生们要互相认识,为合作学习建立基本的规则,创设舒适的气氛。

学习者和促进者(facilitator)(通常为教师)分别做自我介绍,互通姓名,形成毫无偏见的氛围。

2.开始一个新问题:

用少量的信息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

学生要选一个人做记录员,负责在“白板”(whiteboard)上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要点和活动计划。

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和促进者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理解。

促进者可能会问学生:

“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参照该目标,促进者可以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

学生可能会向促进者提问题,以便获得有关信息,也可能通过自己做实验或其它探究活动来获取更多的事实资料。

促进者可能要问一些元认知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的反省性思维,比如,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好的,或者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会需要某方面的信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learningissues)。

在开始,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引导,比如问学生是否该把某些概念列在他们的学习要点中。

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要点,促进者就要慢慢地“隐退”。

当学生对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而某些知识的缺乏又严重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时,学生们就要分头去探索他们所确定的学习要点了。

3.后续行动:

小组成员再次集合,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

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成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4.活动汇报:

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

PBL所强调的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

5.问题后的反思:

为了提炼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要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

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可以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

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表1PBL的过程

组织小组

1.介绍

2.创设气氛,介绍各自的角色(包括促进者)

开始一个新问题

1.   设置问题

2.   学生内化问题

3.   描述需要做出的产品或行动

4.   分配任务(记录员甲在白板上记录,记录员乙从白板上抄下来,并具体到发言人)

白板的使用

已知事实

想法(假设)

学习要点

活动计划

追踪通过探索得到的与生成的假设有关的信息

学生与问题有关的推测。

他们可能会涉及到因果关系、可能的解决方法等

学生列出解决问题所需要进一步知道和理解的内容

为解决问题需要完成的各种具体任务

5.   推理、解决问题

不断重新表征问题,分析和综合白板上列出的见解。

对白板上各列内容的加工方法

已知事实

想法(假设)

学习要点

行动计划

分析、综合、再综合

扩展/聚焦

确定/修改

形成计划

6.   形成对可能达成的结果的信念(Commitment)(尽管很多东西还有待学习)

7.   学习要点的形成和分配

8.   资源确定

9.   后续阶段以及最后期限的时间安排

后续行动

1.   讨论、评价所涉及到的不同来源的信息

2.   再次检验问题

应用所学习到的知识,修改所列出的假设

已知事实

想法(假设)

学习要点

行动计划

应用新知识,再次综合

修改

如果必要,确定新的学习要点

重新设计决策

活动汇报

 

作出结论之后

1. 知识提炼与总结(形成定义、图表(diagram)、列表(list)、概念、抽象、原理)

2. 对以下几方面自我评价、并接受小组成员及促进者的评论:

●        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推理

●        利用各种资源发掘信息

●        在小组任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        获得、精炼知识

取自Hmelo&Ferrari(1997)④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PBL过程中有两条相互交织的重要线索,其一为分析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和修正假设的过程,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其二为学习要点的形成及由此引发的查询和探索活动,是围绕着问题解决活动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