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799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师考试题.doc

初中语文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满分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晕(yùn)滑稽(jì)冗杂(rǒnɡ)受益匪浅(fěi)

B.玷污(diàn)誊写(ténɡ)颓唐(tuí)潜移默化(qiǎn)

C.哺育(bǔ)污秽(huì)纸屑(xuè)忍俊不禁(jīn)

D.弥漫(mí)阻塞(sè)粗糙(cāo)书声琅琅(lánɡ)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书写错误,请将改正后的词语规范、整洁地写在田字格中。

(2分)

博闻强识重蹈覆辙语无伦次张皇失措

宏篇巨制销声匿迹濒临灭绝物竟天择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高天生就是个美食家的材料,学徒时间不长就能做出津津有味的佳肴。

B.有“飞人”之称的美国篮球巨星乔丹访问香港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谈笑风生。

C.人无信不立。

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朋友交当坚守一个“信”字。

D.诗人复出后,创作热情如火山爆发,写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

4.下列成语与含有该成语的文言课文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方之家——《秋水》B.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C.妄自菲薄——《出师表》D.怡然自乐——《黔之驴》

5.按照语言表达要连贯的要求,下面的空格处应填写的一项是()(2分)

山河市拥有文化繁荣、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是十分理想的投资场所。

A.丰富资源、市场活跃B.资源丰富、市场活跃

C.丰富资源、活跃市场D.资源丰富、活跃市场

6.修改病句。

(2分)

通过纪录片《南京》,大量图片及文字史料记录了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德国商人拉贝及美国女教士沃特林等十几位欧美人士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区,保护20多万当地市民免遭屠杀。

7.在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

(3分)

珠穆朗玛峰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请概括写出其中的两个情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为教师,我们应该向藤野先生学习什么?

(2分)

9.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召开“读书与人生”座谈会,请把你的即席发言要点写在下面。

(2分)(30字左右)

10.在以“语言是有力量的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了证明“语言是有力量的”,第一小组搜集了下面一组事例: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救。

毛遂寥寥数语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国后感慨地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2006年2月22日《羊城晚报》消息: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说,男女之间先天性的差别可能是女性在数理领域鲜有建树的原因,正是由于他说了“女子学习理科比不上男子”而被迫于当年6月底辞职。

今年元月18日,王某在上网过程中闻到一阵脚臭味,原来是坐在他们后面的两名年轻男子没有穿鞋。

王某随即破口大骂,让王某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一骂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1)上面三个事例证明语言有怎样的力量?

(3分)

(2)下面的事例证明前人说的()确有一定道理。

(2分)

王翠见同桌向地上扔纸屑,随口说了一句“有人养没人教”,结果两人发生口角。

班长走过来说“我以为多大的事呢,来,我帮你们拣干净”,话虽不多却让两人立即停止了舌战。

A.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B.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C.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1.文言文阅读。

(10分)

[甲]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

“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

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

驼者随直,亦复随死。

其子欲鸣诸官。

医人曰: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呜呼!

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注】①媒:

介绍,夸耀。

②屣(xǐ)鞋子。

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③鸣:

申诉,控告。

业:

职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则久7已病矣:

延吾治: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3)[甲][乙]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

(4)[乙]文治驼致死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分)

12.现代文阅读。

(13分)

也谈简体字、繁体字

近几年来,汉字的繁体与简体之争这一百余年未中断的争论又热闹起来,从祖国大陆到海峡对岸,再到但凡有华人用华文说华语之处,都在对此道长论短,莫衷一是。

这充分说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为有以汉字为核心代表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

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以繁体字为代表的汉字是世界上各种现存文字最独特的,简体字虽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但它毕竟还是以繁体字为基础的,不能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去否认简体字。

而在汉字的广泛推广与使用上,简体字功不可没。

我国推广简体字五十多年来,13亿人口中的文盲越来越少,外国人学汉字也越来越从简体字中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但是,“海峡那边”有人认为,汉字的“繁”与“简”就像两岸关系,你是你,我是我。

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为此可以“得意”,却绝对不得人心。

 

平心而论,繁体字、简体字都是汉字的继承与发展,没有继承谈何发展?

繁体字、简体字完全可以共存共荣,并行不悖。

前者形意与形声兼备,用于书写特别是用于艺术类的创作(像字画、广告),那种中华文化的传统韵味妙不可言;再说,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也有好几千万之众。

简体字读、认、书写皆好学、好记,且书写效率极高。

在对常用的两千多个汉字笔画所作研究的粗略统计中发现,简体字平均笔画至少比繁体字少了1/3以上,有的笔画少了百分之八九十!

书写效率的提高,对现代社会将是何种概念,不言自明。

此外,简体字也绝非毫无艺术可言,《庞中华硬笔书法字帖》、沙英男在《光明日报》上的题字以及其他作品,多为简体字,同样不失隽秀飘逸。

看来汉字书写之优劣并不在于繁与简,而全凭自家的艺术功底,切莫“人笨怪刀钝”。

繁体字、简体字各有千秋,围绕它们的歧见应止步于争论,绝不可偏执地情绪化,更要彻底地摈弃在这一问题上的泛政治化倾向。

因此,笔者对马英九倡导的“识正书简”,颇有同感。

“识正书简”是个好主意!

它跳出了“非此即彼”那种形而上的思维观,没走要么废“繁”要么废“简”的极端;它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习惯于简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繁体字;让各地的各种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

最为重要的是,“识正书简”将会成为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认同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公约数”。

(1)从论证方式上看,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批驳的对象是什么?

(2分)

(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3)作者在选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分)

(4)怎样理解马英九倡导的“识正书简”在选文中的作用?

(3分)

(5)下面可以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一直使用繁体字,海外华人也多以繁体字为主。

所以若推广繁体字,将有益于增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

B.马来西亚政府在推广简体字时,并没有禁止繁体字的使用,“一些媒体简繁共用,广告招牌简繁争辉,在书局,简繁出版物并排争宠”。

C.繁体字难认、难写,比如,“郁”字就要写将近40画。

因此繁体字可以作为书法艺术,决不可用来教小孩子。

D.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小人,害了很多忠臣并误国,这跟中国的文字及语言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建议取消汉字,把英文做为官方语言。

得分

评卷人

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满分20分)

13.填空题。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__________________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4)在阅读教学中了解______、______、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应重点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能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诗文大意。

14.简答题。

(10分)

(1)在阅读教学中,遇到语法修辞知识如何处理?

(4分)

(2)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请你列举出六种课外教学资源。

(6分)

得分

评卷人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满分15分)

15.集体备课时,大家将“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作为《扁鹊见蔡桓公》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你会从哪几个方面理解课文的寓意?

(9分)

16.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推选奥运会吉祥物”。

教材编写之初,奥运会吉祥物还没有推选出来。

几年过去了,奥运会吉祥物早已家喻户晓,此时再要求学生就“推选奥运会吉祥物”进行口语交际就不太妥当了。

请你写出两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6分)

得分

评卷人

四、教学设计与评价(满分15分)

17.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石榴》、《海燕》、《白鹅》、《鹤群》四篇课文,请你以《白鹅》为例,写出最后一课时“拓展延伸”环节的教学思路。

(9分)

18.在完成了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珍藏的记忆”后,某老师自编了下面的作文题供学生课外练笔,请你对文题(含提示语)作简要点评。

(6分)

在你生命的某一个季节里,总会有这样一片绿叶:

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一张奖状……它是你生命之树常青的力量,是你向太阳出发的希望。

请以“留住生命里的一片绿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初中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D

2.鸿篇巨制物竞天择每个词语1分,有错字不得分,书写极不工整扣1分。

3.A

4.D

5.B

6.

(1)把“通过”移到“大量”前(1分);

(2)在“屠杀”后加“的事迹”(1分)。

7.内容符合语境,2分;结构与被仿句相同,1分。

答案示例:

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

8.

(1)每个情节1分;答案示例:

帮学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临别赠予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

……

(2)答案示例:

身为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以影响一生的精神食粮。

……(2分)

9.答案要点:

把读书与人生联系起来,观点鲜明。

(1分)表达顺畅。

(1分)。

答案示例: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例如锦州市一人力车夫通过自学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车夫的人生因读书而改写。

10.

(1)语言得当可挽救国家于危亡,语言不当可能会让人失去官职,甚至失去生命。

每点1分。

(2)B

11.文言文阅读

(1)每词1分。

生病,这里指困苦不堪。

邀请。

(2)每句2分。

哪像我的邻居们天天有这样的遭遇呢!

现在当官的,只管征收钱粮,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啊!

(3)[甲][乙]都采用一事一议的表达方式。

(或先叙后议或结尾用议论点明主旨)

(4)办事不能只凭良好的动机,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做事前要考虑客观效果,否则会把事情办糟)

12.现代文阅读

(1)作者批驳的对象是:

“汉字的‘繁’与‘简’就像两岸关系,你是你,我是我”的错误观点。

(2)繁体字、简体字完全可以共存共荣,并行不悖。

(3)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每点1分)

(4)用名人名言做道理论据(1分),可以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1分),使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1分)。

(5)B

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

13.每小题2分。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3)良好的语感(4)叙述描写(5)凭借注释和工具书

14.

(1)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答出“随文学习”亦可。

(2)学生的家庭生活、国内外的重要事件、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每点1分)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

15.(答出三点即可,每点3分)

(1)防微杜渐

(2)不要讳疾忌医(3)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16.

(1)修改话题,可改为“介绍奥运会吉祥物”。

(3分)

(2)重新设计话题。

(3分)

四、教学设计与评价

17.答案要点:

(1)体现抓住特征描写事物这一教学重点。

(3分)

(2)面向全体学生,难易程度适中。

(3分)

(3)有交流有小结。

(3分)

18.答案要点:

(1)提示语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2分)

(2)题目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但理解“留住”二字有一定难度。

(2分)

(3)建议将文题改为“我生命里的那片绿叶”或“难忘生命里的那片绿叶”,以降低难度便于学生写作。

(2分)

初中语文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