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822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

诗词五首复习要点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注释

结:

构建、建筑。

庐:

简陋的房屋。

尔:

这样。

悠然:

悠闲自得的样子。

气:

气象、景致。

日夕:

傍晚。

相与:

相伴。

辨:

分辨、辨识。

二、文学常识

1、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组诗《饮酒》,共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后饮酒的即兴之作。

选自《陶渊明集》。

2、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江西人。

东晋诗人、辞赋家,田园诗的开宗和代表者。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四、赏析

(1)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中描写的田园景物表现了生活的恬淡宁静,句中“悠然”一次,不仅写人闲适自在,也意在写山静穆而高远。

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交织在一起,情感共鸣,体现了全诗的宗旨:

复归自然。

(2)语言朴素隽永,结构严谨

开头四句质朴平实,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思路清晰而流畅,结构严谨。

语言上没有夸张的修饰,平淡自然,但却意境隽永。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文学常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八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小家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因他官职卑微,未被囚禁。

这首诗写于次年三年。

二、注释

国:

国都,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城: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

感叹时局。

恨别:

悲恨亲人离散。

惊:

使……惊动。

烽火:

战火。

家书:

家信。

抵:

值,相当。

搔:

用手指轻抓。

短:

稀疏。

浑:

简直。

不胜:

禁不住。

三、翻译

京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草木丛生(闹市已成荒苑)。

感伤国家时局,热泪飞溅花瓣,悲恨亲人离散,鸟啼令人心乱。

战火焚烧连绵,整整三月不断,家书可抵万金,欲得难上加难。

满头白发而今越抓越稀少,稀疏白发难绾,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中心思想

本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他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五、赏析

1、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诗歌前四句重在写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

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诗中的景物有声有色,构成了有纵深感的多维艺术空间。

2、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时代之悲愤,骨肉之深情,郁积胸中,诗人不肯直抒。

“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

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自然的永恒和社会的急剧变迁,形成鲜明对照),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的忧患情感获得了艺术的表现。

“烽火”“家书”两句是“感时”的内容和“恨别”的原因,诗意又深入了一层。

最后一个“不胜簪”的典型细节,含蓄而余味无穷。

仔细体会全诗深沉的意境,可以略窥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文学常识

雁门太守行(xíng),乐府曲名,内容多叙述边疆征战之事。

行,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唐代诗人。

其诗对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加以揭露、讽刺,也表现出诗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艺术上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