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968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诗文填空(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1分)

(2)山气日夕佳,。

,。

(3分)

(3)斯是陋室,。

(1分)

(4),霜重鼓寒声不起。

(1分)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2分)

2.写出拼音相对应的汉字。

(3分)

再几只却隽逸地在línlín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dàngyàng开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将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

B抗洪抢险期间,驻扎在我校的解放军,时刻严阵以待,基本全部都没有休息。

C蚂蚁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内部有严格的分工。

D他主动要求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打击乱砍滥伐,监督环境安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完成语文作业。

B、从这次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

C、谁也不会否认保护环境没有任何意义。

D、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古老而繁荣的水乡小镇来。

5.走近名著。

(5分)

《繁星》《春水》是新诗当中很有特色的两本小诗集,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其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一充满哲理的名句便出自《繁星》,请你根据这首小诗的形式仿写一首蕴含哲理的话。

,,!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4分)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陶后鲜有闻()香远益清()

10、翻译文言语句。

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填空。

5分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

12、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简述理由。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

我母亲完全不识字。

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

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

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

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

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

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

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

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

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

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A如饥如渴B迫不及待C仔仔细细D钻心致志)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

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造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

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

我父亲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

他要我读一些像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打赢官司。

 

    《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厚望。

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动了。

不消说,我父亲是反对这件事的。

为此我们发生了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

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

以后我又在一位老先生那里读了更多的经书,也读了许多时论和一些新书。

13.从括号里选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处,应选()。

(2分)

14.本语段是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语言方面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2分)

15.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些书?

这些书是坏书吗?

这些书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3分)

16.联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以及毛泽东的其他诗篇说说你对他胸怀,气魄的领悟及启示。

(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共12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 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

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

  ② 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_____(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

“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 妈妈没有回答我。

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

“你今晚想不想吃肉?

”我说:

“想!

做梦都想。

”妈妈说:

“好吧,你跟我去。

  ⑤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

妈妈说:

“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

妈妈比划着说:

“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

”我___________(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

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

”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

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⑦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

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

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 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

妈妈对我说:

“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 是的,我知道了。

  ⑩ 妈妈又对我说:

“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

”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 那年,我11岁。

17、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分)

18、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⑨段写道:

“是的,我知道了。

”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题目:

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初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诊断

参考答案

一、1.jùn粼粼lüè漾2.B3. C  4.A5.D6.冰心、谢婉莹略7.C8.

(1)采菊东篱下

(2)濯清涟而不妖(3)提携玉龙为君死(4)归雁洛阳边(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

(一)9.⑴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这里指(品德)高尚⑵形体,身体⑶曾经⑷是(每题1分计4分)10⑴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⑵夏玑流着眼泪辞谢,终究没有喝下那半杯酒。

11.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闻过即改,终身奉行父训。

(其余略)

(二)13.A14.时间语言朴实中不乏生动15.毛泽东自己读《精忠说岳》、《水浒传》、《隋唐》、《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盛世危言》。

这些书不是坏书,讲了一些关于造反的故事,毛泽东很喜欢,为他心里种下了反抗的种子,为他将来走上革命道路进行了启蒙或打下基础。

16.毛泽东曾写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也曾写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了毛泽东开阔的胸襟,博大的胸怀,高远的志向。

启示我们要敢作敢为,有大胸怀、用自信的花朵装点人生,用奋斗的汗水浇灌人生。

(三)17.不懂土话,不被接受;采取措施,得到认可18.“努力”指倡导用变通话教学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愉快教学。

“回报”一方面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另一方面是家长非常感激。

19.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查老师深受感动以及对学生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学生的爱。

20.揭示了查老师转变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增加文采。

21.变化:

产生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养成了说变通话的习惯;重情义,懂得感恩等。

影响:

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会变通话,超出贫穷落后的农村,能够与外界对话沟通;掌握本领,改变家乡面貌;学会做人等。

三、略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