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985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语言幽默训练.doc

【训练重点】

让语言幽默起来

【要点指引】

讲解:

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智慧,在作文中,如能不失时机地幽上一默,会让语言生动出彩,给紧张阅卷的老师以会心一笑,给燥热沉闷的氛围送去徐徐清风,便于你的作文能脱颖而出。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大词小用

将常描写大的方面的词语用在小的方面,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兴趣》一文中,写“我”借了一本《水浒传》,答应三天后归还,为了对付视课外书为“荒废学业”的老爸老妈,上演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

“唉,这种读书方式实在不好受,熄灯后,我必须把头缩入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屏息看书。

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这招挺见效,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必须定时伸头呼吸,实在是美中不足呀!

为此还烧坏了不少灯泡,零花钱要多了,引来老妈一场顿‘严肃审问’,我硬是保持了‘革命本色’,列不招认,任尔东西南北风。

然而‘天网恢恢’,我的‘被窝计划’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可我依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看,本是带着几分苦涩的“被窝式”的“文化苦旅”,却因作者善于灵活用词,“大词”小用,从而富有灵气和情趣,恰到好处的自我调侃使一个少年读书迷形象跃然纸上。

2、一字生辉

写文章时,我们要精心选词搭配,有时候要反复使用同一个字,构成不同的词语,让语言熠熠生辉。

如一考生写考试之后放松的片断:

“我惴惴不安地又一次把脑袋架在刀下,又一回‘死里逃生’。

考完了终于考完了,作为发泄,我与朋友去地铁商场猛睡一觉,晚上爬起来猛看一通电视。

文中的“猛”字系列词语,看似生造,却是幽默活泼、妙趣横生,充分表达了作者考完后身心极大解放的轻松感。

3、跨科移植

适当地把各门学科知识巧妙地移植到作文中,能增强语言的表现性和穿透力,如《补课》片断:

‘老班’教物理……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

这是一段夸张、幽默、诙谐、活泼的文字,引用了语文学科中陆游的诗句,《口技》中的词句,还把考生喻为李清照笔下的一群“牛顿”、“焦耳”引入文中,又用谐音修辞“顿”脚抓“耳”,来表现考试难度之大。

最后又以流行歌曲——《牵挂你的人是我》来作结,说明初三学生的负担之重,压力之大。

总之,种种学科知识有机交融在一起,使得这段文字生动形象、鲜活亮丽起来。

4、佳段欣赏

(1)说实在的,班主任真是黑,相信漂白几次也不会输给包公的。

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直线距离为1.645926m。

(2)为什么牛儿满天飞,因为我们班的男生在地上吹。

(3)作业复作业,作业何其多。

日日做作业,万事成蹉跎。

/秋夜不睡觉,处处灯光照。

灯下是何人?

学生知多少?

【佳作欣赏】

补课

今年“五一”节放假,留校补课。

这则消息使人们原本就不满的心情又增添了种种抱怨,然而又无可奈何。

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还沉醉在刚才课间快乐气氛中的一滩“鸥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只得恭恭敬敬地听命于师了。

“其实作文也不难写,”语文老师用手在空中画了个圈,认真而严肃地说,“……要做到首尾响应。

”大家齐呼一声:

“嗯!

突然,传来了呼噜声,糟了,一同学睡熟了!

语文老师侧耳倾听着,寻找那隐藏的“声源”。

不好,发现了!

只见他“奋袖出臂”,跨步上前,揪起那位同学的耳朵。

这位同学揉着惺忪的睡眼,吓得“两股战战”,眼泪夺眶而出。

气得老师坐在讲台上,一声令下:

“自习!

”接着我们便是等待,等待再等待,等待下课铃声响呀!

好不容易,电铃响起第一声,就闻见有腿“作作索索”,“几欲先走”,还没等铃声响完,就迎来了匆匆而至的物理老师。

物理老师一进门就说:

“下节课考试,大家办完事,赶快回来!

哎!

看着这些讨厌的试题,我又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

这“牛顿”“焦耳”急得我“蹬”脚抓“耳”,同学们也无不“伸颈”“侧目”。

望着巡逻的老师,我们既要警惕又要合作,这考试真是一场不寻常的“战斗”啊!

终于挨到上午放学的铃声响了,告别“牛顿”,我们这群“鸥鹭”终于飞出了教室。

此时,叹息声、责怪声、怨恨声,“一时齐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中间还夹杂着自己改编的歌谣“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

挤在人群中,我的头脑像铅一样重,想到下午还得面对“抚尺一下,满坐寂然”的难堪,不由接下去唱道:

“‘五一’没自由的人是我,放假关禁闭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孙绍振先生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他创作了大量的有关幽默的理论专著,如《幽默学全书》、《幽默逻辑揭秘》、《你会幽默吗?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漫谈幽默谈吐》、《孙绍振幽默文集》等。

他没有追随近年西方符号学的话语,而以自己独创的话语,提出了幽默的核心理论——“错位说”。

由“错位说”又衍生出语义错位、逻辑错位、情感错位三方面。

我们要分析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要学习幽默风趣的语言技法也得从这三方面做起。

下面以孙绍振先生主编的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从这三方面具体谈谈如何使语言幽默风趣。

一、语义错位

学习语言,必须学习符合字典里的用法,但是,字典里的用法是有限的,而词语在具体的上下文或者文本中,用法、语义是无限的。

现成的话语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自动化”的惯性,但为了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要对“自动化”的语义进行颠覆,作陌生化的表达。

这种没有按字典里解释的“不正确”的用词或者说是“用词不当”,实际上就是一种“错位”的语义。

因此,仅仅掌握字典的用法对于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只有把握好文本语义才能充分灵活地驾驭词语。

这无限多样的用法,是很难用科学的定义穷尽的,通常就是从语感的直觉去体悟其中的奥秘——幽默的趣味。

正是从这种变幻的语义中,从幽默的趣味中,读者才能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密码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1、大词小用。

①政治方面的。

“剃头铺简直就是当地的新闻中心、舆论阵地,谁家的兴衰荣辱,是非曲直都可以从那里明访暗查;若说有能够反映民意的机构,我以为剃头铺便是。

”(《剃头匠》八年级下册)句中的“新闻中心、舆论阵地”、“兴衰荣辱”、“明访暗查”、“民意的机构”,都是很庄重的古典和政治性质的书面语词汇,这些词语又直截了当地和相当“俗气”的“剃头铺”联系在一起,趣味就带上了诙谐的性质。

②军事方面的。

“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

……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童年絮味》七年级上册)句中的“出征”、“告捷”、“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等一系列话语属于军事范畴,用在孩子打架方面,显然是大词小用。

因为这些军事的术语包含着某种庄重的、严肃的含义,这种含义和小孩子的调皮是不相称的。

但正是这种不相称、不合拍,不一致,产生了一种好玩好笑的趣味。

③法律方面的。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

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它缓颊。

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

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

”(《猫的故事》七年级上册)句中的“宽假”、“缓颊”、“稍予膺惩”是十分庄重的书面、文言词语,而“执法如山”、“从轻发落予以开释”是法律用语。

通常情况下,把这些语言用在一只猫身上,是不伦不类的,与字典里的语义有很大的反差。

正是这种差异,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所在,艺术成就所在。

一方面这些法律词语中有庄严的意味,显示出厨师煞有介事的姿态和神情,另一方面所惩戒的又是法律词语完全不适用的对象。

用词在似正似歪之间,趣味在亦庄亦谐之内,语义的错位构成了谐趣,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于厨师的调侃。

④经济方面的。

“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

我觉得我破产了。

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我绝望得不想活。

想死。

”(《慈母情深》七年级上册)一本小人书是

“巨大的财富”,失去它就要“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这样的经济学词语,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冲击。

这是因为字典里意义和文本意义有巨大的错位。

从字典意义来说,这不太准确了。

但是,这里写的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孩子的心灵,是童心。

一个穷孩子,穷得吃饭都困难,却把几本小人书当成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⑤医学方面的。

“我只好用铅笔、钢笔、彩笔为它整容,随心所欲描绘卷曲的睫毛、整齐的刘海、鲜红的樱桃小口。

”(《童年絮味》七年级上册)“整容”是医学用语,是相当严肃的事情。

在这里,尽管有一本正经的意思,写出了她的专注,但是恰恰又显示了她为洋娃娃事与愿违的任意“化妆”,二者形成反差,很有点“用词不当”之嫌。

正是这种用词不当产生了幽默感,突出了孩子的天真,有利于表现孩子有限的经验。

2、词义交叉。

“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是出于嫉妒。

”(《“小地主”》七年级上册)“嫉妒”一词在字典里的词义和这里文本的语义,既不相同,又不是完全脱节,而是部分相通(嫉妒他人的可爱),部分又似乎不相通(人不见得会去嫉妒动物的可爱),这种词义交叉,就叫做“错位”的关系。

由这种“错位”产生的趣味,不是一般的抒情的趣味,而是一种令人会心而笑的趣味,这是诙谐的、幽默的的趣味。

3、词义相反。

“难道你竟要开着玩笑走到上帝森严的神座前吗?

”“牛虻接过话头来说,‘轮到我们,收拾你们的时候,我们就用大炮来代替这半大破旧的马枪的,那时候,就会真正领教我们是多么能开玩笑的’”(《牛虻就义》八年级下册)句中的两个“开玩笑”的内涵是绝不相同的,隐含着相反的语义。

牛虻说的“开玩笑”是对神父的嘲弄,是对敌人最终逃脱不了灭亡下场的嘲弄,表现了牛虻坚定的革命信念。

4、贬词褒用。

“吃完饭,我们大伙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七年级上册)文中的“迁就”一词就失去了它的贬义,用的十分幽默。

明明是母亲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却被说成是“迁就”她,好像不是自己不懂得体贴母亲,而是母亲有什么古怪脾气似的。

5、善用比喻。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样的名句是老窖新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春风》七年级下册)这个比喻本体与喻体是差别很大的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跨度之大,出乎一般人的想象,然而比喻的又如此贴切,就能给人一种奇趣。

况且用“老窖名酒”这样通俗的日常之事比喻郑重其事的高雅之物,也会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

6、故意夸张。

“知识分子最大的伤心之事,莫过于书被人借去如石沉大海,等到自己需要时,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八年级上册)“借书不还”的实际情形并未如此严重,并没有那么可怕,现在把它说的很严重,是故意夸张。

幽默手法中的故作大言、故作蠢言、故作假言,故意小题大做,关键是在一个“故意”,都知道这是假的,但文字上不点破,煞有介事,一本正经,这是对读者理解力的尊重,与读者心灵的默契与沟通,读者于是会心一笑。

但又不是全为假的,字里行间又是作者希望读者关注的,否则就真成为了多余的话了。

7、拟人手法。

“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

‘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

”(《云海》八年级上册)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把云的运行变幻特点和人的情感特点结合起来,使这里的云渗透着人的感情,有一种没头没脑的、笨拙的、不如意的、不走运的意味。

自然界的云不可能有这样的特点,但是,这样写却显得好玩、好笑、有趣。

而这种好玩、好笑的趣味,不是一般的情趣,而是谐趣,是幽默。

8、运用反语。

“我才知道做学生的是不应该问这些问题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上册)这里明显是不合逻辑的,不是讲正理的,不是正经语言,是反语。

因为明明是先生不知道,可是作者却说,先生是无所不知的,只是不愿意说罢了,错在学生不该问而问,读者一眼可以看出结论和理由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种矛盾、不和谐、不统一,才怪异,才显得好笑、有趣。

9、使用仿词。

“它们是大自然自己的花,是大自然亲自生下来的,属‘哺乳植物’,而不是人工用种子栽培出来的‘卵生植物’,更不是移植、嫁接出来的‘试管植物’”。

(《草原散章》八年级)本句中将“哺乳动物”仿拟为“哺乳植物”,又再顺延仿拟为“卵生植物”

“试管植物”,因有前后文的阐述,读者完全能领会。

这种修辞叫仿词或叫仿拟。

仿词就是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临时置换其中的部分成分,使其以新鲜的面目出现,给人较深刻的印象和风趣幽默的享受。

10、巧用双关。

“‘你没有心。

’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呵,我有心的。

’我说。

”(《绞刑架下的报告》八年级下册)第一个“心”指的是生理上的心,第二个“心”一语双关,实指伏契克精神上无比坚贞、意志上无比坚强的心灵品质。

二、情感错位

1、自我调侃。

“它竟然在我兜里随地大小便——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小地主”》七年级上册》句中的“有味道的女人”明显是有贬意的,而且贬意很重的,让人联想到脏,甚至暗示道德上有缺陷的意味。

这是有意夸张、渲染自己的狼狈,但是,狼狈中有趣。

把狼狈、煞风景写得很有趣,把没有诗意的事情写得很有味道,这是和抒情不同的另一种功夫,所用的方法是作者的自嘲,自我贬低。

这叫做幽默感。

这在幽默学中属于自我调侃性质。

说通俗一点,就是把自己嘲弄一番。

这在西方,属于幽默的上乘。

2、调侃对方。

“枪法太糟糕了,伙计们!

”“再开一次!

”“预备——瞄准——”“又射偏了,再试一次”(《牛虻就义》八年级下册)牛虻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在刑场上与牧师的对话描写,毫无畏惧之心,而是对敌人充满了挑衅和戏谑式调侃,就是对敌人总是采用一种嘲弄的语气,不但嘲弄他们精神的紧张,而且嘲弄他们的枪法。

牛虻的壮烈,和冷峻的反讽、嘲弄,甚至开玩笑的语气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他鲜明的个性,也构成了幽默。

但这不是一般的幽默,而是带着思想上蔑视的讽刺,是一种冷峻的幽默感。

因为这幽默感中蕴藏着的不是温情、同情,而是批判。

3、亦庄亦谐。

“此锤非铁榔头,乃拳头也。

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诅咒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问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八年级上册)这里有借而不还、救国救民、属于、至于等现代书面语,又有曰、此、乃、也等文言词语句式,还有啦、呀、俺等通俗口语,这些书面语、文言词语、通俗口语的错杂相间,自如转换,既妥帖传神,又有陌生新鲜感,还产生一种谐趣。

这是幽默手法中常用的不伦不类法。

即一般而言,事物的组合、分类应遵循同类事物并列的原则,当表达者故意文白错杂,不伦不类并列时,人们在觉得可笑时不是嘲笑其不智,而是欣赏他给人们巧妙地创造了笑的机会。

三、逻辑错位。

1、营造荒谬。

如八年级上册《借书不还天打雷劈》中,因为书被借而不还,,就跑到人家里去“人赃俱获”,把人家的高档打火机顺手牵羊,不以为耻,反倒说是这不过是“略施小惩”,如不悔改,就要偷走人家的钻戒。

对小偷行为洋洋得意,津津乐道。

这种不怕丑、不怕恶与日常准则的厌恶丑恶形成错位,这就是幽默散文以丑为美的不二法门——导致荒谬。

因为书被侵占而公然、坦然为窃为盗,这是不可能的,不可信的。

正是这种不可能、不可信,却营造了一种荒谬的境界,虚拟的境界,让读者感到好笑。

2、将谬就谬。

如七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讲的荒诞不经的故事:

小孩子要拉去当小长毛,女人脱下裤子,敌人的炮就炸坏了。

显而易见,这是个荒诞可笑、逻辑混乱的故事,而长妈妈讲的却很认真,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欺骗或者开玩笑的样子,这就显得好笑,不和谐,不一致,有点幽默了;但对于长妈妈的逻辑荒谬,“我”不但没有表示怀疑、反驳,反而说“我”不怕,因为“我不是门房”。

这就把逻辑向荒谬处更深化了,好像真的所有门房都要被杀头。

对于这一切居然没有引起“我”的恐惧,也没有引起反感,反而引起了“我”的“空前的敬意”。

逻辑就更可笑了。

这就是幽默中的“将谬就谬”法。

也就是顺着错误猛推,将谬就谬(将错就错),愈推愈谬,愈推愈歪,幽默感愈来愈强,愈强愈可笑。

3、类比反驳。

如八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中,当楚王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采用类比的方法说: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品种虽然相同,但是环境导致变异。

从植物生长变异的现象很自然地引申到人类社会中来:

环境改变品质。

他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在楚国这个地方,是楚国的环境所致。

这就不仅推翻了论点,而且骂了楚国是强盗窝。

这个骂法骂得巧妙,因为他没有直接骂出来,而是利用对方提供的前提,推导出来,这就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一种幽默的应对方法。

当然,笔者对幽默的分类也不是很科学,举例也不是很贴切,各类中还有交叉现象,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幽默技巧的学习和幽默语言的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