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03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docx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

《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是九年级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案如何编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进中举教案一等奖,供大家参考!

范进中举教案

教学目的:

1、探讨小说中的讽刺艺术;2、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协作交流能力;

3、写作模仿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

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

(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

电教手段:

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在网络机房进行学习(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探讨)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集体责任感、交流创新能力

课件制作:

素材搜集来自互联网和教学参考资料,DreamWeaverMX制作网络课件。

使用软件工具还包括:

WORD、ASP、FLASH5.0、FireWorkMX、CUTEFTP

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机房(校园网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

课时安排:

2课时

1、创设情境——封建科举制度简介,作者吴敬梓简介

2、明确任务

l探求小说讽刺艺术的表现手法

l根据学习过程的提问,讨论问题并做出结论。

l模仿讽刺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写一段讽刺小作品。

3、协作学习

①思考问题,形成小组观点,并用BBS交流。

②形成各自结论作品。

为了完成任务,同学们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请仔细看下面的步骤,并按要求一步步进行。

1)、分好三人小组(课前已经完成)

2)、小组成员阅读《范进中举》文章中,5—9自然段。

思考:

小说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

(讨论,把小组的结论写下来。

_示例:

我们小组认为,…………

3)、故事欣赏(《范进中举》的图片故事)

4)、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

胡屠户又有怎样的变化?

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体现这种变化的?

(阅读课文,并作出总结,写下来。

5)、在“自由阅读”资料中任意选择一篇讽刺小说阅读,思考:

小说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讽刺效果?

(学习建议:

选择一篇小说,仔细阅读,分析其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小组成员讨论,并写下你们的结论。

教师在网络课件中列出如下资料:

_《国王说再来一次》——马克·吐温(美国)(短篇)

_《官场现形记》节选——李宝嘉(清朝)(中篇)

_《报应》——佚名(现代讽刺小说)(短篇)

_ 示例:

我们小组认为,小说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

6)、小说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法究竟是什么?

请做出总结。

7)、创作并讨论。

模仿并运用小说讽刺手法,小组创作一段讽刺小作品。

最后到讨论区发布小组结论和作品,和同学们交流。

4、探讨交流,给出评价

小组成员在BBS上根据各个小组的发言,评价各个小组的作品。

教师在课堂上给出总结性评价。

课后,根据小组的课堂表现、发言记录、课件中“评价标准”给优秀小组鼓励。

……………………………………………………………………………………………………

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根据当时的记录和回忆,写下了这篇课堂实录,做为日后参考和教后反思。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在学习前要做的准备)

1、全班以3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小组实力平均;

每个小组中有三个角色选择

信息处理员:

负责搜集整理所需的资料

信息发布员:

负责将小组结论和作品发布到讨论区

创意小作者:

负责组织语言,写好小组结论总结和课堂习作。

2、指导学生学习思想和方法:

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交流协作,对自己和伙伴的学习过程都应该

真负责,积极合作。

强调只有以小组为单位达到教学要求才算达到了学习目标。

3、预习课文

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因为在教学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更多可能。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安排:

(1)为划分好小组,教师首先要求课代表根据班级同学的情况,平时表现划分小组,尽力做好能力平衡,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讨论协作更加实际(如果分组能力不平衡,则会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而其它小组无所事事),而且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于探索。

在小组的“代号”上也颇费了一点功夫,最后确定了“奋进号”、“挑战者”、“探索号”、“神州号”等20多个小组代号。

在学习之前,利用心理暗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进入网络教室,学习课文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思想指导很重要。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采取这种网络学习方式。

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四位猎人去郊外狩猎,他们来到狩猎区,猎人甲突然兴奋的说:

“看!

那里有野鸭!

”猎人乙是个身手敏捷的好射手,他定睛一看,屏住呼吸,举枪就射,清脆的枪响过后,一只野鸭坠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此时,猎人丙也带着猎狗前往那个方向找寻猎物去了,等了一会儿,他带着刚才射中的野鸭回来了。

猎人丁则升起篝火,将野鸭做成了美味的佳肴。

正当大伙分享今天的胜利果实的时候,猎人甲突然提出了问题:

“今天我们四人谁的功劳最大呢?

”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但都是集中在“认可某个猎人的功劳”这一答题思路上,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讨论,有一位同学提出了特别的想法:

四个人功劳一样大,因为这件事是依靠四个人分工一起完成的。

(我认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边听边在不断寻求与其他人不同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其它同学对这个回答感觉有点意外,小声议论起来。

我暗喜,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教师:

很好!

同学们,合作交流是现代社会的`劳动者不可缺少的能力,它可以让工作学习更有效率。

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种能力来帮助大家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这堂课,2003年10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前针对学生进行了充分指导。

包括上课过程简介,操作方法和分组,角色等。

课堂上,学生反应较快,大多数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了讨论区,并留言。

课堂教学得到了焦亚洲老师的协助。

上课前,提前5分钟带同学们进入教室,按课前分好的小组坐好,告诉同学们课件主页的地址,简要介绍了学习界面,开始上课。

教学环境:

(网络机房的基本配备:

无盘工作站,学生机60台,配置:

CPU—赛扬1G,内存—128M,整合主板。

网络是星形拓扑结构,学生机自带100M网卡,教师服务器一台,WEB服务器一台,网络机房宽带接入英特网。

这样的硬件设备保证了网络课件的正常运行和网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创设情景,课堂导入:

小说是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读小说不仅能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

这部小说的语言有着典型的讽刺艺术特点。

这节课,同学们就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揭开小说讽刺艺术的神秘面纱。

在这,你不仅是学生,也是一位小小鉴赏家,或者一位创意写手,也可能是一个信息搜集、处理的行家。

希望大家和自己所在的小组伙伴作为一个整体团队,通过合作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让我们开始吧!

课堂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浏览课件页面。

由于课前做了分工,小组能力水平较平均(学习能力、信息能力),此时每个小组都能在信息搜集员的操作下开始阅读、浏览课件内容。

教师此时应该注意要求学生按步骤开展学习即可。

三、聚焦任务,指导学习

1、确定主题:

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主题——探讨小说讽刺艺术。

2、明确课堂上要完成的三个任务:

l探求小说讽刺艺术的表现手法

l根据学习过程的提问,讨论问题并做出结论。

l模仿讽刺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写一段讽刺小作品。

3、简要介绍学习过程中要用到的软件工具。

四、循序渐进,交流协作

同学们在浏览完前两个内容基础上,按照这一过程中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交流。

三人小组根据“学习步骤”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并将小组的结论用电脑记录下来(输入TXT文本)。

在网络课件中教师已经给出了一些网上资源,供学生查阅。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与问题有关的资料。

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到各个小组的身边,指导学生讨论或者检查学习情况。

课堂教学情况从表面看有些无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统一听课,而此时,学生分组学习,分组讨论)。

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是在阅读、思考、交流。

课堂学生情况:

学生在课堂中分小组学习,各个小组成员之间会有交流讨论,而且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度会有不同。

各个学习小组会将自己已经讨论出的结论发布在BBS上,供教师和其它小组阅读评价。

教师课堂指导:

可在课堂上走入各个小组中,指导学生,也可以在BBS上对学生的回答结论点评,同时可将言之有理的小组结论推荐给同学们阅读评价(用BBS留言簿)。

同时针对小组学习中碰到的普遍问题,在课堂上给出有益的指导。

五、模仿创作,评价探讨

学生在明确小说讽刺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后,运用“对比、夸张”来创作一段讽刺小作品。

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当堂创作,并将作品发布到BBS上,各个小组和老师会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

在这种探讨交流的气氛中,学生敢想,敢写,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后,更据各个小组的表现,各组成员将按照“评价标准”里的内容给自己小组打分。

教师也会在课后按照课堂表现情况和发言记录,给予表现出色的小组以奖励。

教后反思、值得注意:

1、阅读速度与课堂适应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平衡,日常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

2、学生的合作能力要培养。

强调团队合作;计算机是工具,学习工具;在“协作学习”的7个步骤中,有难度的可以先到讨论区交流,然后一边讨论一边完成后面的任务。

或者向老师请求指导。

范进中举原文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

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

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胡屠户道: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造饭。

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

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进道:

"岳父见教的是。

"胡屠户又道:

"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

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

我女孩儿也吃些。

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

可怜!

可怜!

"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

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次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

魏好古又约了一班同案的朋友,彼此来往。

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道: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

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出了场,即使回家。

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吩咐范进道:

"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到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

"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

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

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

"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

"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

"那些报录人道:

"原来是老太太。

"大家簇拥着要喜钱。

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满了。

邻居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邻居道:

"范相公,快些回去!

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

"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

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

范进道:

"你夺我的鸡怎的?

你又不买。

"邻居道:

"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

"范进道:

"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买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

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

"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下,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

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

"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

"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京报连登黄甲。

"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启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

"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拙病!

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娘子胡氏道:

"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

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

"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

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

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

"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

"众人问:

"如何主意?

"那人道:

"范老爷平日可有怕的人?

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

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的,你并不曾中。

'他这一吓,把痰叶了出来,就明白了。

"众邻都拍手道:

"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

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上的胡老爹。

好了!

快寻胡老爹来。

他想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

"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

快些迎着去寻他。

"

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

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告诉了一番。

胡屠户诧异道:

"难道这等没福?

"外边人一片声请胡老爹说话。

胡屠户把肉和钱交与女儿,走了出来。

众人如此这般,同他商议。

胡屠户作难道:

"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我听得斋公们说:

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

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

"邻居内一个尖酸的人说道:

"罢么!

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的簿子上记了你几千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甚么要紧?

只恐铁棍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或者你教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也不可知。

"报录的人道:

"不要只管讲笑话。

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

"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众邻居五六个都跟着走。

老太太赶出来叫道:

"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

"众邻居道:

"这自然,何消吩咐。

"说着,一直去了。

来到集上,只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

"中了!

中了!

"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

"该死的畜生!

你中了甚么?

"一个嘴巴打将去。

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

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范进因这一嘴马,却也打晕了,昏倒在地。

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的板凳上坐着。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自己心里懊恼道: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帖着。

范进看了众人,说道:

"我怎么坐在这里?

"又道:

"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

"众邻居道:

"老爷,恭喜高中了。

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了,好了。

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

"范进说道:

"是了。

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

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

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

胡屠户上前道:

"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邻居内一个人道:

"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又一个道:

"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

"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的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说罢,哈哈大笑。

众人都笑起来。

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

"老爷回府了!

"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

众人问报录的,已是家里把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

范进拜了母亲,也拜了丈人。

胡屠户再三不安道:

"些须几个钱,不够我赏人。

"范进又谢了邻居。

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

"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

"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

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

邻居各自散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

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

张乡绅攀谈道: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范进道:

"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张乡绅道:

"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

"范进道:

"晚生侥幸,实是有愧。

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

"世先生果是清贫。

"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

"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

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

"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辑谢了。

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

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

"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

"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

他家就是我卖内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

"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

"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

'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今日果不其然!

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死这砍头短命的奴才!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