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709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药学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医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特殊行业。

近五年来,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8%左右,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和疫苗产品的生产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动医药行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优化结构,转变医药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区域背景

生物医药产业是岳阳市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工业总产值占全省份额的17.3%。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集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药物包装材料及药用辅料等为主的产业群,现有规模企业51家,总产值达60亿。

“十二五”期间岳阳市政府将以化学原料药为基础、生物制剂为突破口、中西药制剂为支撑、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天然药物深加工为补充,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到2015年,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30余家,总产值将达200亿。

3.人才需求背景

我省医药产业每年以近20%的速度递增,未来五年,医药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万。

目前,全省开设药学专业的大专院校15所,每年的毕业生约3000人,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岳阳市现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51家,其中制药企业23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通过正规学校培养的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方向)人才不足30%,很多从业人员尚未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

按照岳阳市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未来十年全市医药企业每年将需要新增800人左右,生物医药行业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存在相当大的需求空间。

(二)建设基础

1.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医药卫生类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大类,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方向)专业2003年开办,2009年立项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1)依托联盟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本专业开办以来,按照“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专业建设思路,积极探索“联盟+专业+项目”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我院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岳阳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在联盟理事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秘书处的协调和组织下,通过项目化运作、契约化管理,与“岳阳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主要成员单位如上市企业中南科伦药业、湖南赛隆药业、岳阳市药品检验所等建立了共建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方向),共育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合作机制。

在生物医药企业的全程参与中,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截至2011年3月,本专业与联盟内企业合作开办了“科伦班”、“赛隆班”和“益丰班”,订单培养比例达55%;合作开展了10个横向合作项目研究;立项省级以上课题6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项。

合作举办了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考前培训等非学历培训,培训人数达940人。

图1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

图2药学专业“赛隆班”的开班典礼

据用人单位对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评价调查,2008年满意率为85%,2009年满意率为89%,2010年满意率为92%。

在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湖南赛隆药业就业的50名毕业生中20人已成为业务骨干和部门中层领导,如2007届毕业生丰冠军同学、2008届毕业生徐喜军同学都已成为片区经理。

(2)双证融通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

在对制药企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和重构了基于职业活动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课程模块,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技术三大模块(图3),并将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融入课程内容中,形成了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图4,图5,图6)为导向的双证融通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

图3双证融通模块化项目式课程体系

图4液体制剂一般工作流程图

图5

固体制剂一般工作流程图

图6半固体制剂工作流程图

在课程教学中,模拟或采用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实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药学知识和制剂技能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能力。

如为平江蓝海迷迭香种植合作社进行迷迭香精油的提取:

粉碎→水蒸气蒸馏→浓缩,维生素C颗粒的制备:

设计制剂处方→原辅料预处理→配料→制粒、干燥、整粒(图7)。

同时,还聘请了16名兼职教师担任本专业《企业文化和制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图7学生在制备维生素C颗粒及制备的药品

(3)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35人(表1),其中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院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1人(含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30人。

表12009-2010药学专业教师师资结构一览表

项目

专职教师

人数

兼职教师

人数

总数

百分比(%)

团队人数

19

16

35

100

职称结构:

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2

4

6

17.4

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4

5

8

22.8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总计

10

7

16

45.7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3

2

5.7

“双师素质”教师人数

14

16

30

85.7

学历结构:

研究生学历/学位人数(含在读)

17

2

19

54.3

博士

1

1

2.9

年龄结构:

45岁以上

3

4

7

20

45~30岁

9

8

17

48.6

30岁以下

7

4

11

31.4

学缘结构:

中国药科大学

1

1

2

5.6

武汉大学

1

1

2

5.6

中南大学

5

4

9

25.7

南华大学

5

3

8

22.9

湖南中医药大学

5

5

10

28.7

首都师范大学

1

1

2.9

湖南师范大学

1

2

3

8.6

专兼职教师实施了轮岗制度。

送培教师65人次,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105人次。

(4)成效显著的社会服务成果

根据联盟内企业产能扩大、技术改造、产品更新等需求,本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了制剂新工艺、质量控制新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研发。

开展《中药石斛超微粉体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等10项横向合作项目(表3),主持“正交设计优选知母的炮制工艺”等省级以上课题6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项。

其中与中智药业集团合作的课题《中药石斛超微粉体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效620万元,与湖南中南科伦药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泡罩包装新型技术》、《拉夫替丁、枸橼酸铋的研制及产业化》、《虚汗停口服液的研制》创效300余万元。

在岳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与联盟内企业共同开发了培训项目,开展了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和执业药师考前培训、医院、社区药学服务人员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约940人次,开展了新员工培训、员工转岗培训与员工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服务500人次。

团队成员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国际期刊(SCI收录)2篇,参与国家课题2项,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

表22008-2010年度社会培训服务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合作单位

年度人次

合计

2008

2009

2010

1

医院、社区药学服务人员培训

岳阳市卫生局、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130

180

220

530

2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前培训

药品监督管理局

100

150

160

410

4

药厂新进和在岗工作人员培训

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南赛隆药业有限公司等联盟内企业

130

170

200

500

合计

360

500

580

1340

表3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究课题一览表(选登)

序号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时间

学校

负责人

合作单位

及负责人

获奖情况

1

中药石斛超微粉体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市科技局

2006-09

李先霞

中智药业有限公司

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泡罩包装新型技术

国家专利

2008-04

凌伯勋

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廖晓曙

3

拉夫替丁、枸橼酸铋的研制及产业化

市科技局

2007-09

周希瑜

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李全学

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4

三法联用快速检测抗风湿、镇痛类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研究

岳阳市科技局

2009-2010

凌伯勋

岳阳市药品检验所,吴小红

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5

泽桂癃爽片的新药研发与申报

市科技局

2005-2010

李恬

湖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6

迷迭香电热杀菌消毒液的生产工艺研究

岳阳市科技局

2009-2012

胡还甫

赵立志

7

正交设计优选知母的炮制工艺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2009-2010

李习平

湖南赛隆药业有限公司,龙治湘

8

黑曲霉废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2010-2012

李光

湖南如虹制药、夏钊

9

虚汗停口服液的研制

岳阳市科技局

2010-2013

陈双秀

湖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逯佩蓉

表4

团队成员发表论文主要情况一览表(选登)

序号

作者

论文

发表刊物

本人排名

时间

备注说明

1

凌伯勋

卡托普利对甘油诱导的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

中南药学杂志

第一

2008年6月

科技核心期刊

2

吴小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连解毒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中南药学

第一

2007年4月

科技核心期刊

HPLC测定石黄抗菌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中国药师

第一

2008年1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RP-HPLC法同时测定消痤灵搽剂中3种成分的含量

中国药事

第一

2008年6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不同过滤材料对转移因子胶囊紫外鉴别结果的影响

中国药师

第一

2008年8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HPLC法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中国药师

第一

2008年9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搽剂中3组分含量

中国药品标准

第一

2008年5月

HPLC测定肠康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医药导报

第一

2009年1月

中成药与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

医药导报

第一

2009年3月

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分析测定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9种糖皮质激素

中南药学

第一

2009年5月

科技核心期刊

HPLC测定心肝宝胶囊中腺苷的含量

中国药事

第一

2009年6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

李先霞

水凝胶冰辛贴止痛效果的实验研究

中药材

第一

2006年9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中药材

第一

2007年9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ariporide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第一

2008年1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肿节风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第一

2009年10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4

陈双秀

卡托普利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离体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中南药学

第一

2007年6月

科技核心期刊

ProtectiveeffectsofACEinhibitorsonvascularendothelialdysfunctioninducedbyexogenousadvancedoxidationproteinproductsinrats

EurJPharmacol

第一

2008年4月

国际SCI收录期刊

银杏叶提取物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

2009年9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终末氧化蛋白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中南药学

第一

5

章怀奋

咽痛灵片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师

第一

2007年1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心脑宁胶囊中葛根素含量

医药导报

第一

2006年12月

益肝颗粒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医药导报

第一

2006年7月

6

李恬

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泽桂癃爽片中熊果酸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第一

2010年8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5)稳步提升的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

学院建立了与湖南科伦药业、湖南赛隆药业等企业定期举办“赛隆杯”、“科伦杯”乳剂的制备、药品包装、维生素C的药品质量分析等技能竞赛,每次参赛人数达400人,获奖者与企业员工一起参加联盟内企业的技能比武。

定期聘请联盟内企业专家来校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讲座,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并纳入学生的评价考核成绩总分。

图8生物医药系“中南科伦杯”技能节决赛及湖南赛隆药业有限公司专家谢光远讲座

(6)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依托产学研联盟,校企合作共建了3000余平米的集仿真和虚拟于一体的“药学专业实习实训中心”。

建有胶囊剂实训室、颗粒剂实训室、片剂实训室、药物化学实训室和药物分析与检验等实训室16个,有校内模拟药房1个,拥有洞庭湖区特色中药材综合利用市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能完全满足本专业学生各种实践技能训练的需求。

还与湖南科伦制药、湖南景达生物制药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满足了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和教师的定向顶岗实践的要求。

企业接收学生起薪点达1800元以上。

(7)管理规范的专业建设组织机构

在学院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联盟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下,系部成立了药学精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并实施了定期协商、定期研讨的制度等。

成立了由院督导室、系部督导工作小组和学习部及学习委员组成的三级督导机构,有效落实了“日巡视,周反馈、月讲评”制度,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湖南省提出的“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结合《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等六个产业的决定,以学院“十二五”长远规划为指导,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依托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引领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相关专业群发展的、全省一流专业。

(二)建设思路

按照“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专业建设思路,以服务医药产业为宗旨,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调整专业格局、充实专业内涵,打造专业特色、彰显专业服务能力,带动相关专业的协调发展。

(四)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工作态度好、专业技能精、职业道德优、创新(业)意识强”的,能胜任药品生产与检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

2.专业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的努力,将药学专业建设成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企业融入、学校联动四位一体,“双主体”育人、能引领区域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品牌专业。

(1)依托生物医药产学研战略联盟,完善“联盟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创新“联盟+专业+项目”工学结合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3)建设德技双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5%;

(4)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6~8门。

(5)与3~4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使订单培养比例达60%以上;

(6)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项目10项,校企共同开发课题6项。

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培训各类人员1000人次以上。

三、主要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一)建立与产业“五大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医药人才需求的信息反馈机制、校企合作定期研讨的协商机制和三方互动错位发展的决策机制。

2.建设思路

根据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围绕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产品、技术、组织、区域、出口”五大具体目标,建立与医药产业发展和医药人才需求接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3.建设内容与措施

——医药人才需求的信息反馈机制

在学院网络信息平台开放人才培养反馈信息窗口,搜集社会各方对医药人才需求信息,每月由专业带头人整理后反馈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进行1~2次毕业生现场反馈信息收集,一次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信息采集;不少于2次企业反馈信息调查,定期汇总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写出调研报告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校企合作定期研讨的协商机制

合作企业依照产学研联盟的章程,全程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管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与本专业教师,召开1-2次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分析本专业相关的新岗位、新要求、新技术,协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

——多方互动错位发展的决策机制

在政府主导下,行业、企业、学校各司其责,根据人才需求信息反馈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协商内容,共同对岳阳生物医药产业结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流向等情况进行总结,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本专业建设规划与办学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专业建设调整的建议上报联盟理事会,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最后决策。

(二)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共育合作机制

1.建设目标

依据岳阳市“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规划,建设以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以联盟为平台的人才共育合作机制。

2.建设思路

以“岳阳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创新联盟制、理事会制、股份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校企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的生态型“树状循环发展”格局。

 

 

图9生态型“树状循环发展”格局图

3.建设内容与措施

(1)以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依托,以校企共建项目为纽带,以契约化管理为保障,在政府主导下,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合作协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的运行机制,确保“联盟制”校企合作机制在本专业建设有效运转。

一是教学与培训项目

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共同进行订单式教学模块的开发。

与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发药物制剂生产教学包,以满足学生的上岗需要和企业员工的转岗培训及职业资格考证培训。

二是科研项目

与联盟内湖南乐邦制药、湖南如虹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合作技术开发,通过共同申报省级课题,开发“迷迭香电热杀菌消毒液的生产工艺”等新型专利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产业升级服务。

(2)以联盟为平台的人才共育合作机制

①开放式文化共融机制

引入企业文化、行业标准,在整体对接和相互交融中,校企合作,共建“在行业中植根,在校园里养成,在社会上结果”的开放式校企文化生态系统,营造有利于药学人才培养的职业氛围。

一是以制度层面的文化融合为保障,建立既符合专业建设要求,又具有医药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

二是以精神层面的文化融合为核心,融入湖湘文化的精髓,校企共建“企业文化进校园,药业文化进课堂”的主题活动系列;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同时,建立合作企业奖助学金和创新创业基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精神,以学院“马鞍山大讲堂”为平台,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与学生沟通交流。

三是以物质层面的文化融合为基础,建设“企业文化长廊”,介绍合作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传播企业文化内涵;在订单培养班级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依托联盟成立“校企文化联谊会”,将校园文化、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提高企业文化的品位。

②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机制

一是培养机制。

在教育培训工作组的协调下,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专业专任教师培训工程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现专兼职教师的培养。

二是认证机制。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和《兼职教师聘任办法》,校企双方互评师资。

三是轮岗机制。

完善《专兼职教师“双向兼职”管理制度》、《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一批管理新制度,为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优秀骨干团队提供制度保障。

③基地共建共享机制

一是由政府、联盟内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出资,建设洞庭湖区特色中药材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与平江蓝海迷迭香农村合作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三是与湖南如虹制药有限公司进行药用辅料方面的研究与生产,成为区域内的生产基地。

四是引进来自知名制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共同建立区域内的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基地。

④订单式培养的责任共担机制

一是与订单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特色课程开发。

二是由企业提供一定的师资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并提供相应的实习实训工位。

三是根据订单班学生人数,由企业分年度提供一定比例的奖助学金。

四是实习期满,企业按订单培养协议负责学业合格学生的就业。

⑤应用性技术研发激励机制

一是设立阳光基金,用于企业新产品研究、新工艺开发的立项和启动资金。

二是设立“烛红奖金”,奖励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专利研究、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企业员工。

(三)完善“联盟+专业+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目标

进一步完善“联盟+专业+项目”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企业、学院双主体人才共育的办学格局(图10)。

图10“联盟+专业+项目”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模式图

2.建设思路

充分发挥联盟理事会作用,通过项目纽带,实现校企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继续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和适应行业企业工作规律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与人文素质合格证书相互融合的“三证书”制度;创新多元评价方式,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

3.建设内容和措施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化

一是组建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表5),每年对岳阳地区和湖南省进行2次、对全国进行1次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表5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方向)建设指导委员会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

工作单位

职称

行政职务

备注

1

凌伯勋

本科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主任

组长

2

李全学

本科

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副组长

3

周希瑜

本科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

助理调研员

成员

4

陈卫平

本科

岳阳市药检所

副主任药师

副所长

成员

5

龙治湘

本科

湖南赛隆药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