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23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案2物质的分类与转化N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知识价值】这说明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达到“掌握一种物质”而“贯通一类物质”的目的。

【复习巩固】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泼金属+酸→盐+氢气(注意在练习中总结书写规律、技巧哦!

1. 

锌和稀硫酸:

2. 

铁和稀硫酸:

3. 

镁和稀硫酸:

4. 

铝和稀硫酸:

5. 

锌和稀盐酸:

6. 

铁和稀盐酸:

7. 

镁和稀盐酸:

8. 

铝和稀盐酸:

注意点:

总结:

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注意在练习中总结书写规律、技巧哦!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思考3】金属氧化物CaO、Fe2O3和CuO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阅读2】完成课本第3页的问题解决。

【小结1】

碱性氧化物+酸→+。

酸性氧化物+碱→+。

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共性有什么?

区别点是什么?

从概念来看,你是否清楚如何准确掌握化学概念?

【复习巩固】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提示:

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

1.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3.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4.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5.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知识价值】SO2是大气污染物,是造成酸雨的“元凶”。

它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实验室做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时,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二氧化硫尾气?

(提示:

它是属于酸性氧化物)

【回答】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提醒】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只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才是。

同样,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只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才是。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

【复习巩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或,必须具备三者之一。

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去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特别注意两种反应:

盐+碱、盐+盐,首先要求反应物都可溶,然后再考虑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沉淀。

至少写出一个符合规律的化学方程式,写完注意检查。

酸+碱→盐+水:

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盐+盐→两种新盐:

(二)、物质的转化

【思考4】以下这些物质分别属于哪个类别?

怎样实现以下两条关系的转化?

化学方程式?

(1)

(2)

注意对比并总结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注意老师讲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性哦!

【小结2】亲,要培养由具体物质抽象出类别转化的规律哦!

再强调这只是普遍规律。

【巩固】用分类的思想来学习化学,为研究指明了方向,还可以预测物质未知的性质、用途。

(1)根据“同类相似”,大胆猜测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若要制备CaCl2,要求用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制备,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组成元素Ca、Cl?

单质Ca制备(Cl2、HCl、CuCl2)?

CaO、Ca(OH)2、CaCO3

接下来我们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反应类型

【阅读3】完成课本第4页的交流讨论1、2。

【复习巩固】初中化学已经从形式上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为分类依据,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完成课本第5页的交流讨论1

【阅读4】完成课本第6页的整理归纳1、2。

【练习】判断下面化学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确定其所属的反应类型,不能反应请说明原因。

①Cu+2AgNO3=2Ag+Cu(NO3)2②Cu+2HCl=H2↑+CuCl2

③K2SO4+BaCl2=BaSO4↓+2KCl④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⑤Ba(OH)2+2HCl=BaCl2+2H2O⑥Na2CO3+K2SO4=Na2SO4+K2CO3

⑦Fe2O3+3CO

2Fe+3CO2

【过渡】上面练习说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不能包括所有反应。

就像不同种物质间有多种分类方法一样,化学反应也还有其他的分类依据与分类方法。

【拓展】阅读课本第5页并总结。

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反应和反应。

提醒:

注意要学会判断常见元素价态,一般

【阅读5】完成课本第5页上面的交流讨论2、3,

【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哪种反应一定会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哪种反应可能有化合价的升降,哪种反应一定不会有化合价的升降呢?

【总结】四种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请你画图体现。

【高一新生学法指导】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法

(1)物理性质的学习方法是:

全面描述→特性概括→用途和注意事项→联想对比。

例如,学习盐酸时,先通过观察实物和看书了解其全面描述,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特性为:

黄色、刺激性、易挥发。

联想对比就应考虑:

盐酸显黄色的原因是什么?

其它常见的酸是什么颜色?

易挥发的酸该怎样保存?

其它常见的酸挥发性怎样?

学习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时,其特性可概括为:

难挥发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

可将盐酸与硫酸对比,联想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原理、适用范围、保存和稀释方法等。

(2)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是:

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解释→用途→联想对比。

例如,学习Ca(OH)2的实验探索是用指示剂跟Ca(OH)2溶液作用,用CO2、盐酸、Na2CO3溶液

分别与之反应,由实验确定反应物,根据现象确定生成物,再写出化学方程式,归纳出Ca(OH)2的四条化学性质。

理论解释需要在学习酸的通性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后进行:

Ca(OH)2溶液中存在OH- 

和Ca2+,OH- 

表现出碱的通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可以跟酸性氧化物反应、与H+ 

结合生成H2O,Ca2+则可以跟CO

结合成难溶于水的CaCO3。

氢氧化钙的用途中重要的是改良酸性土壤、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等。

最后联想到NaOH,将Ca(OH)2与NaOH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

(3)学习化学概念的方法是:

弄清表述概念的句子结构→找出关键字词→应用→联想对比。

以元素概念的学习为例,表述概念的句子结构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其中的关键字词有:

“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总称”。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同一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核内质子数相同;

不同种元素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必然不同,但核内中子数可以相同;

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而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如,我们可以说: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不能说二氧化碳分子由碳、氧两个元素组成。

(4)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是:

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仪器装置→操作过程和方法→实验现象→应用→联想对比。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侧重,性质实验侧重于方法、现象、结论,而制备实验则侧重于原理、原料、装置、操作,操作中还涉及产品净化和收集、环境保护措施等。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真如剑客,达到的最高境界---眼中无剑,剑由心生。

3.化学学习中的记忆

化学知识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它的很多规律性都不及物理和数学强,适用范围不广,特例较多。

这就给初学化学的人一种感觉:

好像化学总是“学得懂,记不住,考不好”。

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大多是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要领,记忆方法不佳。

实践和研究表明:

无意义的内容、抽象的知识不易记住,整体记忆优于孤立记忆;

记住了的东西总有一些要遗忘,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刺激强烈、印象深刻的东西不易遗忘。

因此,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时复习巩固,是增强化学记忆的基本途径,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化学记忆效率,减少遗忘。

(1)加强对比联系,使知识网络化

化学中的许多概念、原理相近或相反,许多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相似或相关,在学习中容易混淆,这一点同学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已深有感触,如元素与原子、化合物与混合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CO2与H2的制取等。

要避免混淆,有效方法就是多对比、多联系,找出相关知识的区别和差异。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归纳总结及时把所学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不仅记忆牢固,不易遗忘,而且应用起来快捷灵活。

其中又以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的效果为最佳。

(2)善于求同寻异,使记忆简约化

这里的“同”是指相同点和规律,“异”指不同点和不满足规律的特例。

规律性的知识只要理解就容易记住,在应用时也能够解决较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学新课、练习和复习中都很重视寻找规律。

但是,规律不是万能的,它必定有限制条件,既掌握规律又弄清特例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解题时才不会错误百出。

初中酸、碱、盐的通性,金属活动顺序,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规律,我们必须熟练、准确地掌握它们。

到了高中,我们再学习酸、碱、盐时,更多地就是学习它们的特性。

例如:

酸跟金属反应也可能不放出氢气,金属也可能跟碱反应,非金属还可能跟酸或碱反应……。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物质的通性之后,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特性,物质具有特性的原因何在?

其中又包含什么新的规律?

理解规律记特性,记忆的负担就减少了许多。

(3)充分运用形象思维,使记忆内容生动化

学习化学方程式要经常联想到实验现象,甚至包括实验所用装置、实验者的动作和场地背景;

在观察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时,又要尽可能写出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学习物质结构时要尽可能亲自动手拆装模型,把课本上的平面图形变成头脑中的空间形象。

此外一些易混知识和复杂数据,可使用韵语和“缩略语”帮助记忆。

如初中的化合价和溶解性口诀,概括过滤实验操作的“一贴二低三靠”,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操作的“氢灯灯氢”等等。

这些方法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仍然适用。

1.1.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训练

(1)

1.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树状分类图: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2(OH)2CO3]

B.硝酸  烧碱  绿矾[FeSO4·

7H2O]

C.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3.现有金刚石、乙醇、硫酸、五氧化二磷、硝酸钾、熟石灰六种物质,将它们的化学式分别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单质;

(2)氧化物;

(3)酸;

(4)碱;

(5)盐;

(6)有机物。

4.经测定,常温常压下的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D、两种单质

5.下列两组物质:

①CO2、P2O5、CaO、SO2,②Cu、Mg、Zn、Al。

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6.试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酸+碱--------盐+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7.硫酸和烧碱反应:

(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1.1.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训练

(2)

1.试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5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4.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5.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盐+盐-----两种新盐

(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2.硫酸钠和氯化钡: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有KCl生成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一个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

(2)碱与酸反应

(3)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4)盐和酸反应

(5)盐和盐反应

4.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能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1.1.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训练(3)

1.请将Ⅰ中物质与Ⅱ中物质的类别用短线连起来。

ⅠⅡ

Na2SO4含氧酸盐

KHSO4无氧酸盐

NaCl钠盐

BaSO4硫酸盐

NaHCO3酸式盐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发生的反应是4Na+CCl4===C+4NaCl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CH3COOH

CaF2

SO3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A.Na2CO3·

10H2O、石墨B.碘酒(I2溶于乙醇)、干冰

C.石油、液氧D.盐酸、水

5.用钠、氧、硫、氢四种元素,写出组成下列各类物质的化学式(每空只填一个化学式)

(1)含氧酸

(2)无氧酸(3)含氧酸盐

(4)无氧酸盐(5)可溶性碱(6)碱性氧化物

(7)酸性氧化物(8)气体单质

6.下列从起始反应物制备最后生成物的反应思路不正确的是()

A.Na

Na2O

NaOHB.S

SO2

H2SO3

C.Cu

CuO

Cu(OH)2D.C

CO2

H2CO3

7.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BaO+H2O=Ba(OH)2B.BaSO4+2NaCl=BaCl2+Na2SO4

C.MgCO3+2HCl=MgCl2+CO2↑+H2OD.ZnCl2+2KOH=Zn(OH)2↓+2KCl

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分别能与铁、氯化钡溶液、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A.HCl    B.CO2C.CaOD.CuSO4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1.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训练(4)

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2KClO3

2KCl+3O2↑

B.NH3+HCl===NH4Cl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Ba(OH)2+MgSO4===BaSO4↓+Mg(OH)2↓

2.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

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

①SiO2+2C

Si+2CO②Si+2Cl2

SiCl4③SiCl4+2H2

Si+4HCl,

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许多化学反应都能生成水。

请按照以下反应类型,各写一个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转化,请回忆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内容,填写下表: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CaO+CO2=CaCO3

5.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如何制取烧碱?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基本反应类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1.1.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训练(5)

1.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2H2O2

2H2O+O2↑B.Zn+H2SO4==ZnSO4+H2↑

C.CaCO3+2HCl==CaCl2+H2O+CO2↑D.Cl2+H2O==HCl+HClO

2.

(1)下列两组物质:

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有以下6个反应(反应条件略):

A.2Na+2H2O==2NaOH+H2↑B.CH4+2O2==CO2+2H2O

C.KClO3==2KCl+3O2↑D.CaCO3+2HCl==CaCl2+H2O+CO2↑

E..Na2O+CO2==Na2CO3F.O2+C==2CO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编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1区域的是属于2区域的是属于3区域的是属于4区域的是(填上字母)

A.Cl2+2KBrBr2+2KCl

1

B.2NaHCO3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锈的形成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CO与Fe2O3高温下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置换反应

C.天然气的燃烧,不属于置换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最先完成有机物的制取:

NH4CNO

CO(NH2)2,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化学知识就在身边。

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