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715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docx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与日常保教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老师帮助和指导幼儿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日常生活、教学、游戏等活动的有序进行,顺利开展。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和班级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

二、建立、培养班级常规的作用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2。

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维持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班级生活常规管理

1、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概念

班级生活常规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工作。

2、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

生活常规管理内容

根据各阶段年龄特点,日常生活可分为以下内容:

生活环节

         幼儿生活常规

来园及

晨间活动

1、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向老师问早、问好.

2、衣着整洁,能高兴地接受晨检。

3、进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脱下的衣服和帽子放在固定的地方。

4、学习搬小椅子,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

 

1、衣着整齐、主动地接受晨检。

2、进班后,学习将帽子、外衣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3、学习擦桌椅,并放整齐。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2、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内外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3、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4、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盥洗

1、逐步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2、洗手前将衣袖卷起,洗手时能按顺序认真地洗.

3、洗手时不玩水,学会擦肥皂,洗好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4、能主动向老师表示大小便,学会上厕所小便。

5、逐步学会饭后漱口。

 

、1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的习惯,会自己卷衣袖,在教师指导下会擦肥皂并冲洗干净,擦干手挂好毛巾。

2、大小便基本能自理,小便姿势正确,学会拉好裤子,注意腹部保暖。

 

1、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和方法.

2、动作迅速,认真,不打架,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面。

3、每天早晚刷牙,刷牙时要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刷,最后用水漱干净.

 

 

餐点、饮水

1、安静就坐,愉快进餐.

2、学习使用餐具.

3、学习文明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保持桌面、地面、衣服整洁。

4、学会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

5、能主动表示想喝水。

 

1、安静愉快地进餐。

坐姿自然。

2、正确使用餐具,学习用筷子夹菜,用手扶碗。

学习收拾碗筷.

3、逐步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细嚼慢咽,吃饭时不发出响声.不用手抓菜,不挑食。

不剩饭菜。

4、咽完最后一口饭菜离开座位。

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

餐具轻拿轻放.

5、能自己取杯子喝水.

 

1、正确使用筷子吃饭,左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碗,培养独立进餐的习惯.

2、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不弄脏桌面和衣服等行为习惯。

3、用筷子将饭桌上的饭粒、残渣弄进碗里,放好椅子,送回餐具。

4、力所能及地帮助保教人员做好餐前准备工作并收拾餐厅.

5、用自己的水杯按时喝水。

6、活动后或口渴时随时饮水.

7、不浪费开水,不喝生水。

 

 

睡眠

1、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2、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按顺序脱衣裤鞋袜,放在固定的地方。

 

1、安静就寝,睡姿正确,不蒙头睡。

2、睡前若身体不适要及时告诉老师。

3、学习独立、有序地穿脱衣裤、鞋袜。

能将脱下的衣裤、鞋袜放在固定的地方.能认识左右鞋,并穿好鞋。

4、学习整理床铺:

整齐地拉平床单,将枕头放在叠好的被子上面。

 

1、不带小玩物上床,迅速盖好被,不东张西望。

闭上眼睛,安静入睡。

2、养成正确的睡姿。

3、按时起床,按顺序穿衣服。

4、学习自己整理床铺。

 

 

离园

1、收拾好玩具,放好椅子。

2、将脱下的衣服、帽子穿戴好回家。

 

1、收拾好玩具,整理好场地。

2、将脱下的衣帽带回家.

3、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1、离园前主动整理桌椅和仪表,带好自己的物品。

2、在规定的地方等待家长来接,不跟陌生人走,不私自离园.

3、离园时,主动向周围的人道别。

3、建立生活常规的方法

(1)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取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2)文学作品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可以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也可以利用故事、图片、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进行生活常规的管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时我都要念儿歌:

“乖宝宝,来洗手,先把袖子卷卷好,再把小手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一二三,甩三下,最后擦干手指头。

”这样,通过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洗手的要领,并且还知道了洗手时不应该玩水。

歌表演《我是好宝宝》的儿歌:

“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说话先举手,做个好宝宝。

"孩子们在儿歌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都争先恐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

(3)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例如:

开学初,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毛巾架上,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4)小红花的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可在班里开辟“宝宝学会了"专栏。

把每个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并根据一个阶段的生活常规教育要求进行评价记录。

如小朋友学会了自己吃饭,不挑食,就在吃饭那一栏里贴一朵小红花,如小朋友能遵守睡觉的规则,就在睡觉那一栏贴一朵小红花等.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鼓励了幼儿上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

(5)个别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规则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

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教育。

(6)榜样示范法

它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目的的方法。

榜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文艺作品中的,可以是同伴的榜样,也可以是成人的榜样。

其中,教师必须注意自身正面榜样的建立.

例子:

吃午餐的时候,孩子们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班上的两位老师也分别从教师餐厅打来了饭菜。

他们坐在小朋友中间,和小朋友一起进餐。

其中的一位老师对小朋友们说:

“大家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

”自己却和另一位老师唧唧呱呱的边说边吃,还把碗里的大葱一根根的挑出来放在桌上.不难想象,在这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班上的幼儿能培养安静进餐的好习惯吗?

(7)行为练习法

行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转化成良好的习惯。

行为练习可以分为两种:

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和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行为练习法也可以渗透到游戏中去。

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子:

在教幼儿叠衣服的方法和顺序后,可以马上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叠衣服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整齐.发现不符合的现象,教师可让幼儿反复练习.

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例子:

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脱了衣服,教师随机创设了一个把脱下来的衣服乱七八糟堆放在一起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从而体验不愉快的情绪,然后去动手收拾整理,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这种对比鲜明的情绪,将促使幼儿自觉地把脱下来的衣服整齐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8)及时补强法

   补强法是美国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提出的。

他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他认为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扬,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补强的作用就会淡化、减弱或消失。

在幼儿出现满意的行为时,成人应给予及时的补强,做出及时的奖励或表扬,这种奖励或表扬可以是物质的(小红花、小贺卡),也可以是精神的(微笑、亲抚)。

(9)图示图表法

图示图表法由图示和图表两部分构成.图示就是将抽象的常规要求用一幅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并注上简单的文字提示。

图表是记录幼儿表现的各种表格.如:

幼儿进餐情况记录表 

姓名

 

常规项目

选择图示

 奖励标志

 

×××

 

吃完一份饭菜

 贴图示

 

 

其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奖励标志,讨论设定什么标志奖给哪种好行为。

如小猫咪奖给午睡表现好的幼儿,小白兔奖给爱清洁、讲卫生的幼儿等。

这种图示图表每人一份,所含内容是一样的。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评比一次或两次,幼儿展开比赛。

这种图示图表法,直观形象,幼儿一看就懂,很感兴趣,对常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0)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

生活常规的内容涉及健康、社会、语言等许多领域,因此,教师可将生活常规的内容通过正规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付诸实施。

以直观生动的方法,让幼儿理解生活常规的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形成动力定型.

(11)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情况。

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教育的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实施随机教育。

(12)运用鼓励、帮助等手段,加强常规的监督和评价。

4、各生活环节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来园晨间活动

接待幼儿来园时的问题与对策

接待幼儿来园也许是年轻老师手忙脚乱的环节,既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接待,又要组织好幼儿的活动,有时候再碰上个别幼儿闹情绪,还要处理一下幼儿之间的矛盾,真是再多一双眼一张嘴都不够。

我们常说:

好的开始预示着好的未来。

来园时不愉快和不开心也许会非常沮丧,那么怎么才能变得轻松有序呢?

问题与对策1:

很难说再见--不要太勉强,初入园时幼儿学会向老师问好并不难,难的就是向家长说“再见”,这两个字往往能勾起他们对父母的依恋,这时候老师先不要求孩子和家长说再见,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

2:

来园不高兴-—转移注意力无论是哪个班的幼儿,都会出现来园情绪不好的问题,如果幼儿来园地时候情绪就已经很激动了,可以请家长和幼儿进行沟通,安抚好幼儿情绪再送进班里,或者老师直接把孩子接进班里,使幼儿换一个环境,帮助幼儿缓解情绪.如果幼儿只有一点点不愉快,老师要赶快转移幼儿注意力,如告诉幼儿你衣服上的小熊真可爱,这样不愉快就可以避免发生。

另外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儿歌和歌曲来激发幼儿的情绪。

3:

不愿问好--老师主动打招呼。

有时候孩子心里闹别扭,来园时不愿和老师打招呼,老师可以主动和小朋友问好,或是通过其他幼儿的榜样作用引导幼儿.4:

丢三拉四——--制造提示法幼儿年龄小,不知道来园后的一系列需要做的事情,丢三拉四,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将要做的事情用图片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布置在环境中.5:

经常迟到--环境暗示幼儿迟到大多是家长造成的,因此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准时入园的重要性.为了鼓励幼儿准时入园,也可以布置环境来鼓励幼儿,在活动室门口做一个漂亮的钟表时间限在8点前,并写上“准时入园我很棒”。

既体醒了孩子也暗示了家长。

6:

遇到爱聊的家长--再约时间有些家长不着急上班,站在门口和老师没完没了的聊个不停,又不好拒绝,聊吧,又顾不上,这时候教师可以礼貌的说:

“我也很愿意和你沟通交流,可现在带班还真是不踏实,我现在先照顾孩子,等有时间我们再和您详细的谈。

”家长会时老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向家长说明情况:

“早晨来园的孩子和家长都非常集中,不适宜长时间谈话,如果家长想和老师沟通可以和老师单独约时间或家访.” 

案例一:

悦月刚入园,她一进教室,就哭着说:

“我想妈妈。

”妈妈一走,她就会找上一个老师,抱住大腿就要往上爬,嘴里说:

“抱抱,抱抱。

”老师还得做事,不可能总抱她,但她看到没法抱了,就还是跟着老师,拉着老师的手,她喜欢单独跟着一个老师.老师要是抱抱她,她就不哭了,或者哭得小声了,要是老师抱别的小朋友,她又会使劲地哭,她的书包像是宝贝,整天背着都不嫌累,一说要拿走书包就哭。

分析:

悦月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没法经常回家,双方的老人又没法帮助带小悦月,悦月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由妈妈自己专门带,从未离开过妈妈,对妈妈十分依恋。

策略:

1、肢体接触,安定情绪。

克劳斯——肯内尔假说(美国两位心理学家,马歇尔·克劳斯和约翰·肯内尔,在十几年前提出一种假说:

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

这就是著名的克劳斯-肯内尔假说。

)表明,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悦月进入了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离开了妈妈,恐惧、忧虑等情绪油然而生,情感上如断乳期一般无法适应。

我能理解悦月主动要求老师抱抱的想法,肌体的皮肤接触,寻求保护,我尽量满足了悦月的要求,抱抱她,使她感受到类似妈妈般的爱抚,感到安全,满足悦月的情感需要,让悦月对我产生亲切感和依恋感,从而缓解入园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2、利用玩具与游戏,转移注意力。

由于悦月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好像老师是她一个人的,霸占着老师,不能抱别人。

我假装手酸,用夸张的口气说:

“老师的手酸死了,你下来自己坐会儿.”然后可以用好玩的玩具吸引她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却不愉快的情绪。

也可以用游戏帮助悦月尽快与同伴熟悉起来,如:

开火车游戏,就让她接在老师身后的第一个位置,悦月也能愉快地进行游戏,渐渐地,她也能接纳同伴了,找到安全感、归属感。

3、逐渐转移她对书包的依恋。

离开了父母,悦月把情感的表达对象转向了自己的书包,爱背书包是她的恋物表现。

我并不用急于要拿走她的书包,过一些时间,再与她商量,背着书包太重了,拿下来才好休息。

或让书包去开火车(小朋友的书包排队开火车),或让书包去上“书包幼儿园”放学时再去接它。

这时的她对我有了亲近感和信任感,她也能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盥洗

   案例一

   时间:

上午9点30分

   人物:

小二班幼儿、教师甲

  地点:

小二班盥洗室

幼儿进盥洗室洗手,打开总阀门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涌了进去,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洗了起来,刚开始还洗得挺像模像样,但没过几分钟,幼儿们就不约而同地玩起水来。

几乎所有洗手的孩子全部加入了玩水游戏。

此时,教师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脸一下耷拉了下来:

“你们这是在洗手吗?

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玩水?

仔仔,你的袖管全湿了!

教师立即关上水阀,催促着孩子们快速地离开盥洗室,孩子们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不情不愿、不声不响地溜了出去.

     案例二

  时间:

上午10点40分

  人物:

小二班幼儿、教师乙

  地点:

小二班盥洗室

又到了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今天安排了区域自选游戏。

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各自分散去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开始了游戏。

只见豆豆和苗苗窃窃私语了一番,两人一前一后,偷偷地溜进了厕所,打开水龙头高兴的玩起水来。

教师注意到了两人的举动,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悄悄地躲在门边,发现他们俩人正在玩水,很开心!

因此她并没有阻止他俩,只是说了句:

“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玩水时把水龙头开小些,尽量不要弄湿衣服!

”说完,她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又有三个小朋友立刻动身来到盥洗室,加人了玩水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了进来,正当这时,一直在旁默默关注的教师走进盥洗室向幼儿发出了一起玩水的邀请,同时还提供了瓶子、水盆、水桶、杯子、毛巾、玩具等多种材料,组织孩子们玩起了水的游戏。

幼儿们各自挑选了不同的材料,自由地游戏起来。

倒水游戏、浮与沉、挤水游戏等,游戏在孩子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圆满结束!

 具体评析:

 一。

分析幼儿

首先,从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

2——3岁正是幼儿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抱有巨大的探索热情,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知疲倦地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其次,水是孩子生活环境中接触较多的物质之一,玩水也是所有学前幼儿都喜欢的游戏。

孩子们通过玩水可以感知水的特性、作用及保护等相关问题,同时玩水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分析教师:

1.在案例一中,幼儿玩水游戏与日常常规和教师接下去的正常教学计划产生了冲突.因此,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中断了幼儿的玩水游戏。

2.在案例二中,教师乙通过观察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并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不受计划所累,给了幼儿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探索的空间。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甲和教师乙不同的处理方式充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1。

案例一中的教师更关注的是玩水活动会弄湿幼儿的衣服,会着凉感冒以及防碍了自己下面教学计划的实施,忽略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玩水活动背后蕴涵着的良好的教育契机。

2.案例二中的教师关注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创造一个开放、支持、引导的自主性教育氛围。

同时不受教学计划所累,真正体现出《新纲要》中所指的:

“教师应善于利用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使儿童自主活动的生成。

”、“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要求.

由玩水活动引发的思考,使我深深体会到:

现代幼儿教育应从孩子的兴趣、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优势,创设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重视幼儿的自发活动,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尽最大可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去实践,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餐点

1、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现在,幼儿在进餐时间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小班的幼儿。

他们入园时间最短,对幼儿园的生活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这些都会造成幼儿在进餐时间出现挑食、偏食等问题。

保持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饮食规则,是幼儿园班级日常生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它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在餐点环节中对幼儿挑食、偏食问题的管理刻不容缓。

2、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1)家庭因素

   幼儿在刚开始的时候对食物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般来说大人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挑食、偏食大多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幼儿在未进幼儿园学习时,有周围环境,尤其是父母的影响,加上自己从饮食中得来的经验,开始对事物进行选择。

父母偏爱或厌恶某种食物,孩子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同样的态度。

父母溺爱孩子,迁就孩子的饮食,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挑食、偏食的问题。

也有的父母用孩子喜欢的食物引诱孩子多吃,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对某种特定食物的偏爱。

(2)幼儿自身因素

有的孩子爱吃零食,每天回家后都会吃很多零食。

等到吃晚饭时,孩子已经吃饱了.面对一桌饭菜,他们只挑些喜欢的菜,久而久之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

此外,有些食物本身并不难吃,但孩子由于心理作用而拒绝、排斥它们。

比如动物内脏等,许多孩子出于联想,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根本不愿尝试。

(3)环境因素

幼儿园一般11:

30开始吃午饭,12:

30就开始准备午睡。

吃得慢的孩子可能要在12:

00才把饭吃完,而过了一会就要上床睡觉,这使胃的蠕动变慢了,使午餐在胃中消化的时间变长。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胃的负担,而午睡一结束,就要开始吃下午的午点,这使胃的蠕动时间又加长。

可以说,从吃午饭开始一直到吃晚饭,幼儿的胃一直在蠕动。

长此以往,幼儿的胃不堪重负,出现挑食、偏食的问题,借此见

轻胃的负担。

4、管理的方法及策略

在幼儿园时,老师们积极监督,运用专业知识,对幼儿进行鼓励劝说;在家里,家长们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导致幼儿挑食的条件;另外,老师和家长还应适时沟通协调,从而循序渐进地解决幼儿的挑食问题。

    具体方法:

(1)老师的鼓励劝说

当幼儿来到幼儿园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挑食的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们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劝说。

对于大多数刚刚来到幼儿园的幼儿,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会导致幼儿的恐惧心理,而当吃饭时碰到不喜欢的饭菜时,幼儿的情绪会更加低落。

这时候,老师们应该以和蔼的口气鼓励劝说,而不是进行严厉的批评。

(2)家园积极配合

挑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挑食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掉的,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具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在幼儿园里,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习惯进行观察、教育、引导和改正。

而在家中,家长们也应时时注意幼儿的举动.同时,老师和家长还应定时见面沟通,对幼儿在幼儿园和家中的表现进行交流,以及时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合作,帮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饮水

1、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孩子在幼儿园的喝水问题成了幼儿园工作的一个软肋,经常成为家长评价幼儿园工作的一个显性的方面。

作为家长,对幼儿园吃喝拉撒睡这些细致的工作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1)孩子拒绝白开水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更喜欢饮料和带味道的水,而喜欢的程度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3~4岁的幼儿喜欢的程度为73.7%;4~5岁的幼儿喜欢程度为63.6%;5~6岁的幼儿喜欢程度为61。

5%。

(2)幼儿能力及年龄特点决定了问题的出现

一是孩子在玩的时候很投入、很尽兴,往往想不起来喝水;二是孩子在家中需要水时水随时都在“眼”前,在幼儿园由于幼儿还不会照顾自己,尽管口渴,没有老师的督促也不知道去喝水;还有一些孩子比较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更不敢争取自己的合理需要。

(3)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担心孩子不喝,往水里加进各种有味道的东西,使孩子对水的味道要求越来越高;生怕孩子缺水,机械地、无时无刻地给孩子塞水,强迫孩子喝,使孩子从心理上更加拒绝喝水。

觉得喝水是一项重要事情,到要求孩子喝水时就表情严肃,口气坚决,孩子只好应付差事,碰一下即可,从而造成真正缺水。

给孩子介绍各种饮料,使孩子对其发生兴趣,然后又开始控制,造成孩子对饮料的更大需求.无论在任何时候,孩子一张嘴就将水杯或水瓶对到孩子嘴上灌一口,使孩子不但无法获得饮水的快感,反而讨厌所有的饮水器皿,从而造成“厌水”。

(4)幼儿教师、保育员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不强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从由过去老师倒水,改成了现在让孩子自己接水。

这虽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但这也使一些幼儿教师放松了幼儿喝水的监督,造成了幼儿饮水管理方面的懈怠。

2、管理的方法及策略

(1)让孩子喝水要讲究方法(案例分析)

   为了让孩子喝足够的水,我特意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了饮水的重要性。

喝水时,别的小朋友都接一大杯水咕嘟咕嘟地喝,只有浩浩接了半杯水勉强地喝着。

当我转身看别的小朋友时,子墨跑过来说:

“老师,浩浩把水全倒进水池里了。

”我听了,心里一怔,难道刚才我说的那一大堆话对他就一点作用也没起?

我真想走过去罚他,让他当着我的面重新再接一大杯水喝,可一想,这又有什么用呢?

他今天当着我的面喝了,可明天又会怎么样呢?

自由活动时,我悄悄地把浩浩叫到窗前,指着那盆花对他说:

“浩浩,这盆花好像生病了,你给他看看病好吗?

你看前两天花还开得特别漂亮呢,可为什么现在连花骨朵都耷拉脑袋了?

”浩浩很仔细地观察着,并用手按了按花盆里的土,然后自信地说:

“老师,你看花盆里的土都裂缝了.我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