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54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docx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教学内容

1、我们爱整洁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我们爱整洁》是第一课,侧重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过程与方法

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教学重点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教学难点

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教学方法

问答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出示干净与不干净的物体,让学生理解“整洁”的含义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询问每天几点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

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

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  

(4)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

枕头、床单谁铺、谁掸?

桌子谁来抹?

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

(看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

叠、铺、掸、抹。

表现:

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新授

1、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

不这样做会怎样?

步骤颠倒又会怎样?

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

是怎样夸的?

2、、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

(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

一、表扬爱整洁的孩子

二、文明礼仪渗透:

反馈检测

  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

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

你做得怎样?

板书设计:

  按时起床:

穿衣、洗漱

  在家里

  整理房间:

叠、铺、掸、抹

  1、我们爱整洁

  打扫教室卫生:

开窗、洒水、擦黑板、

  扫地、抹桌椅

  在学校

  保护校园环境:

不乱丢、不践踏……

 

教学内容

2、我们有精神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

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过程与方法

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自我认同感。

教学重点

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教学难点

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准备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近期照片。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绘本故事《谁精神?

 1、 出示ppt,呈现绘本内容(第6页中1图2图,第7页中3图4图)。

  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

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

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2、老师小结:

  

活动二:

我们真精神

 1、“精神”的我是什么样?

“精神”,顾名思义是指“精”、“气”、“神”

2、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小朋友很精神?

(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平时该怎样做 。

     

4、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三:

我的照片故事

1、讲述自己照片中的故事,在哪里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你为何这么有精神呢?

2、出示ppt,呈现第7页的有精神的孩子的图片。

3、学生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

有精神有自信)。

活动四:

有精神才好

  导语:

有两名同学总是没精神,请你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让他们像你一样成为健康精神的孩子。

出示ppt,第8页的两张坐姿和站姿的对比图。

 1.讨论:

你从这两张对比图中发现了什么?

 2.说说有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老师小结  (板书:

有精神才好)

 

第三课时

活动五:

绘本故事《投票》

  导语:

很多小动物都认为自己很有精神,可以成为有精神比赛的冠军,你会投谁一票呢?

 

2、展示教材插图第8页中5图6图,第9页中7图8图,小组讨论:

找到真正有精神的策略和办法。

3.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精神好,什么情况下精神不好 活动六:

我们天天有精神

现场展示小组的精神劲儿,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

 观察——对比——评比   

 活动七:

绘制行动表格

 给自己制作一张行动表格吧!

能够做到每天每一项都做到有精神,请在表格相应的位置画上五角星,看看一个月后,谁是有精神的“星星榜样”。

  小结:

我们要积极坚持每天有精神,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每天都精神,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学内容

3、我不拖拉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是养成不拖拉习惯的重要途径。

拖拉、磨蹭这些毛病在一些学生身上存在,所以教会他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做事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作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

教学难点

,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

活动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出示一个没有着色的闹钟图形。

先请学生认一认。

  2、电脑演示在这个时钟的不同时段,一位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并配上解说。

3、学生交流讨论:

你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4、教师总结。

活动

(二)-----小小故事会

  1、播放课件,盼盼睡在床上,渐入梦境,他被邀请到拖拉国参加运动会,盼盼向前冲,回头看见有人在系鞋带。

  2、小组讨论交流:

他们是怎样参加运动会的?

  3、、教师总结评价。

 

 

第二课时 

活动(三)-----七嘴八舌话拖拉

  1、播放课件,出示一同学未吃多少,其他同学已吃好;一同学边做作业边玩玩具。

  2、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3、同桌或小组交流,你做事拖拉吗?

结果怎样,如果不拖拉,会有什么好处?

4、教师总结。

  活动(四)----小小讨论会

  1、讨论交流。

播放课件,出示“医生在抢救病人”“发生火灾,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图片,设想他们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2、拓展延伸:

联想一下除图片以外的各行各业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3、学生自由组合,任选其中一种职业或角色,用上道具,说一句“时间就是……”

 

 

教学内容

4、不做小马虎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按照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渗透责任心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事马马虎虎危害大,学习、做事时要认真、细心,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歌舞导入《粗心的小画家》

1、听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这首歌中的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谁比他还要马虎呢

二、认识“马虎”

1、他的名字叫做马小虎,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咱们大家一起跟他去种树吧!

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你认为马小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2、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小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吗?

因为它做事太马虎了,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3、老师小结并板书:

小马虎

 

第二课时

一、捉马虎

1、同学们,其实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你有马虎的时候吗?

结果怎么样?

2、老师搜集了一些大家马虎的时候,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3、请两位同学起来说说你们作业中的马虎。

4、大家想一想,马小虎如果一直没改掉自己的马虎,慢慢地他长大了,成了大马虎,他成了一名医生,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名老师,会怎么样……

二、马虎危害大

1、是啊,马虎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危害别人。

2、出示图片,配乐:

司机马虎了,医生马虎了,建筑工人马虎了,飞行员马虎了……不仅如此,马虎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3、老师讲身边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克马虎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你还做小马虎吗?

你们还做小马虎吗?

2、怎样才能在平时不马虎呢?

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认真、仔细、检查、计划、父母、老师的帮助……

4、其实啊,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做事认真的小朋友,大家请看图片,点赞

二、练认真

1、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大家是不是学会认真,不马虎了。

2、玩游戏:

传悄悄话,找错误

3、儿歌克马虎

三、告别小马虎

 

教学内容

5、风儿轻轻吹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机会。

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寻找风、和风一起玩等活动,感受风的特点。

了解风对人的生活的影响及人们对风的利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风,了解风的特点,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的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体验风吹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风的特点,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人们对风的利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有关大自然中的“风“的课件、五个装满水的杯子、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引入主题——吹羽毛

1.学生观察,这是什么?

(羽毛)

2.请两位学生上台比赛。

3.是什么让羽毛在空中飞来飞去的?

(风)

二. 感受风,发现风。

1.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

(能) 

2.出示课件(P30-31图)

小组合作,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

指名学生说。

3、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到风的存在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是怎样发现风的

 

第二课时

一、探究风的成因。

你们都是细心聪明的孩子,风娃娃很喜欢你们,也愿意和你们交朋友。

但你们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吗?

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吧!

 

1.请一个学生上台吹气球。

其他学生看看气球的变化。

2.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风)

3.师总结:

二.制造风。

 我们知道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形成的。

它有什么的用途?

1.学生动手制造风,表现风。

2.交流制造风的方法。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风与我们的生活 师:

小朋友,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大自然里的风确实很有意思,当风温顺时,

人们可以利用风做很多事情,风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事呢?

1.四人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3、课件展示有关沙尘暴、台风、龙卷风的图片

你们想一想,这是风娃娃的错吗?

(交流,让学生明白是乱砍树木造成的。

4、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生:

我们要保护环境。

 生:

不能乱砍树林。

二、老师总结

三.作业

1.课下继续寻找风,并把它画下来。

 2.准备好做小风车的工具和用品

 

 

教学内容

6、花儿草儿真美丽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动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为主,鼓励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正义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2)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观察讨论,与同学友好相处。

  

(2)喜欢花草树木,能够保护花草树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确立活动主题,激发探究花草秘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走,看花看草去

1.同学们,你们经常去公园吗?

有没有看到美丽的花草树木?

2、你们都见过哪些草、哪些花?

学生:

见过绿萝、槐花、月季花、牡丹花、柳树、杨树、小草、菊花……

3、老师夸将孩子们    

二、爱护花和草

1、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判断 

2、再次展示课件,引领学生判断这些做法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3、教师小结:

漂亮的花摘下来就会枯萎,也不能让别人欣赏了。

同时,我们不能随便把公共场所的花带回家,也不能随时到草坪上玩。

另外,小树正是生长的时候,把书包挂到上面,树枝都压弯了,小树会很生气的。

因此,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第二课时

一、花草面前要小心

  教师: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花和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别样风景,我们和花草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伤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教材第25页的图,引导学生逐一展开讨论)

  学生根据图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师小结:

图一表明有些花草的茎上长有刺,用手触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以免划破手。

  图二表明个别小朋友对花粉过敏,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

花粉过敏的小朋友要注意在花开的季节或周围有过敏的花时,戴上口罩。

  图三表明还有一些特殊的草是有毒的,要多跟爸爸妈妈沟通,也可以多问老师,看看哪些草的叶子有毒,是不能用手采的。

  师:

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学着种些我们喜欢的花草了!

 

教学内容

7、可爱的动物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小动物,这就是动物生命的魅力—它们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正是由于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并探索大自然的生命,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心。

过程与方法

在于动物亲近的情感的同时,还需要告知他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懂得与动物相处时要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喜爱动物,能善待、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

懂得如何正确与动物相处,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动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1、通过一些动物的谜语引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猜谜语。

  2、播放一些图片。

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二、趣味竞猜,我喜欢谁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小动物,这就是动物生命的魅力—它们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正是由于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美丽。

大家既然认识那么多的小动物,有没有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呀,让大家猜一猜你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

  

1、演一演请同学上来模仿一种动物,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师:

喔,大家既然认识这么多的小动物朋友,你能说一说你曾经最喜欢哪一种动物?

你精心喂养过动物吗?

和朋友说一说你和动物的故事,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

小组内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说一说。

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

二、你曾经精心喂养过动物吗?

说一说你和动物的故事,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

  

三、老师小结,我们明白了,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着宝贵的生命。

它们和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的世界也因为我们能和动物和谐相处而更温暖、更可爱、更美丽!

动物不仅仅是我们的好朋友,更是我们的好老师。

一直以来,人们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四,看一看书上的绘本故事《动物老师》。

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三课时

一导入

1、表演“我与蜻蜓”的故事。

  

(1)想一想,我那么喜欢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掉?

我们该向小男孩学习什么?

  

(2)学生交流反馈,明白动物需要自由,“爱它就要保护它”。

 

 2、创设情境。

  

情景一:

小明在家中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花猫,小明非常喜欢它。

每天回家,他都要和小猫玩一会,又是甚至是拿着棍子追赶小猫。

这样合适吗?

说说理由。

 

 情景二:

周末小明来到动物园观赏动物,看到猴山上可爱的猴子,他非常的喜欢,于是就把手中的香蕉扔向了猴群。

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

为什么?

  

老师小结: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仅要喜欢它们,更要学会善待、保护它们,这样才是真正的喜欢,这样人类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教学内容

8、大自然谢谢您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主动去保护环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课件展示、观看录像,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给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示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指点学法。

 

 1.板书课题“大自然,你好”,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三篇课文,都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请学生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

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老师再做总结。

  

2.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准备怎样学习本篇课文?

如:

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3.围绕教材课后的“我的资料夹”的内容,介绍课文的作者张海迪,可提供图片,讲述她身残志坚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

本篇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与前三篇课文有什么联系?

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4.检验自学成果,采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的以上问题。

  

二、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教学内容

9、我和我的家

第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我爱我的家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

2.师:

我们都有一个家,你家里有几口人?

你长得像谁?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发言。

3、老师小结:

我们同学中有的长得像妈妈,有的长得像爸爸,还有的长得既像妈妈又像爸爸,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二、共同交流,了解家庭

1.聊一聊“我的家人”

2.读儿歌,认家人

3.游戏:

我来问你来答。

师小结:

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

我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一家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寻找家人的“影子”

1、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家庭成员之问的关系、称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