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91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9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6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docx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具有简约性、概括性、理念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的是            [ B ]

A.教学理论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法

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 A ]

A.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

3.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要做到                      [ D ]

A.变“传话”为“对话”             B.变“书中学”为“做中学”  

 C.变“教书”为“铸魂”            D.变“教案剧”为“教育诗”

4.下面关于课程内容包含的主要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材料信息     ②结构信息        ③方法信息        ④知识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环境属于                                 [ C ]

A.图像情境    B.生活情境      C.实在情景       D.符号情境

6.在课程内容的情感性处理中,配录像画面朗读课文是            [ D ]

A.发掘情感      B.诱导情感      C.赋予情感     D.展示情感

7.下面关于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大体包括的类型,错误的是      [ C ]

A.实践活动    B.符号活动      C.学习活动       D.综合活动

8.下面关于从哪些方面入手运用成就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①创造成功机会  ②学会赏识学生  ③利用优势转移   ④提供替代经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增强教学的审美情趣”属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 D ]

A.目标策略     B.成就策略   C.情境策略    D.变化策略

10.在教材呈现策略中,“温故而知新”属于                      [ C ]

A.问题研究策略                         B.活动展示策略

C.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策略               D.素材处理策略

11.下面属于置疑问难的意义的是                               [ B ]

A.创设冲突情境B.引发思维活动 C.启动定向思考 D.鼓励发散思维

12.“遵循感知规律,研究媒体的特征”属于                      [ B ]

A.演示策略的意义                   B.运用演示策略的基本要求

C.演示策略的操作要义               D.演示策略的功能

13.“相机引导”属于学生学习方式指导中的                      [ C ]

A.自主学习的指导                     B.合作学习的指导

C.探究学习的指                       D.体验学习的指导

14.下面的叙述中属于体验的途径的是                          [ A ]

①感知       ②活动           ③经历           ④提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学法指导的方式中,点拨式属于                           [ B ]

A.直接型指导 B.渗透型指导 C.个别型指导  D.自悟型指导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并改正错误。

1.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化。

                                (×)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2.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实施观。

                         (×)

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态观。

3.用“动”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做

中学策略。

                                                  (×)

用“动”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操作化策略。

4.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既是教材呈现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的一种

教学活动方式。

                                              (√)

 

5.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素材”。

         (×)

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校层面的新课程实施需要树立的教学观念。

学校层面的新课程实施需要树立以下教学观念:

①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②课程是经验;③教材是范例;④教室是实验室;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⑥教师即研究者;⑦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⑧家长是教育伙伴。

2.简述怎样利用“情境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⑴运用新颖信息,造成耳目一新的惊异感。

教学引语新颖,提供的信息具有时代性。

⑵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

实验法,将错就错法,问题探究法等。

⑶创设悬念情境,激发欲罢不能的探究欲。

(我的口袋里装了一个人。

我说课文中写错了,志愿军是不能叫做亲人的。

⑷推动学生卷入,调动自主参与积极性。

“卷入”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要注意眼前的学生任务;第二,学生必须具备“卷入”之后的深水平加工所需的必要知识基础;第三,学生有自己决定自己进度快慢的选择自由;第四,学生愿意被“卷入”。

(让学生“设身处境”地卷入思考,参与活动、促进思考。

3.简述言语讲授的操作要义。

⑴了解学生实际;⑵调适自我心态;⑶研究讲授的内容;⑷设计学生的活动;增强语言的魅力。

(每种要义要给予适当说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1.结合实际,谈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怎样运用调节策略。

⑴倡导积极关注。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节后续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

)学生总是希望教师能关注他,这是他们的一种社会心理需求。

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厚望,能改变学生的“自我”期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业成效。

⑵调控课堂气氛。

(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可表现为三种:

一是以教师设身处境地理解学生为特征的“支持型气氛”;二是以学生提心吊胆地提防某种打击为特征的“防卫型气氛”;三是以师生相互反对为特征的“对抗型气氛”。

积极的、师生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气氛,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导致更多的努力和创造性探索。

⑶讲究强化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强化”,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强化主要包括外部的奖赏作用。

赞赏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物质的,如奖金、奖品等;一种是精神的,如表扬、鼓励、赞赏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表扬、赞许乃至奖励的各种强化手段,发挥积极评价的作用;要善于把褒贬巧妙地结合起来,还要善于使比赛、竞争之类的活动产生激励的正效用。

⑷控制焦虑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造一种宽松的、激励学生进步与努力的环境,减少各种过激反应,控制考试、竞争等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因焦虑带来的心理偏异的产生。

(在每种做法中结合你的实际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即可。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考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关于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错误的是                      [ C ]

A.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B.阐释学生所学的内容

C.促进学生的发展                      D.采用易于为学生觉知的方式

2.发挥教学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要做到                          [ D ]

A.变“传话”为“对话”           B.变“书中学”为“做中学”  

 C.变“教书”为“铸魂”          D.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

3.下面关于加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的做法,正确的是          [ B ]

①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           ②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  

③化知识为智慧                 ④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进行尝试探索、倡导主动涉与”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   [ A ]

A.预热化策略    B.生活化策略     C.问题化策略    D.结构化策略

5.在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借影视想像是                         [ B ]

A.富集课程资源  B.获取替代经验  C.促使感同身受  D.提供学习诱因

6.在课程内容的情感处理中,讲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名人的故事是        [ A ]

A.发掘情感      B.诱导情感      C.赋予情感     D.展示情感

7.在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方式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               [ D ]

A.开放课堂     B.在参与中学      C.综合学习       D.探索研究

8.“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属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 C ]

A.目标策略     B.成就策略      C.情境策略       D.变化策略

9.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                         [ C ]

A.知识载体      B.话题        C.文化中介          D.谈资

10.言语讲授的基本要求可以一言以蔽之:

采用                       [ D ]

A.组织学生的表象  B.联系学生的经验  C.推动学生的参与  D.启发式

11.“接触真实问题”属于                                          [ C ]

A.置疑问难的意义                   B.置疑问难策略的基本要求

C.置疑问难策略的操作要义           D.置疑问难的功能

12.下面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最重要的内容,错误的是            [ D ]

A.学习方式的指导                     B.具体学法的指导 

 C.练习作业的指导                     D.记忆方法的指导

13.全员互动合作是合作学习的                                     [ D ]

A.基本动力       B.根本目标        C.基本品质     D.基本动力

14.下面关于“学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完成课业的方法                  B.智力活动的方法

C.矫正的方法                      D.调控学习活动的方法

15.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方式,班规属于                             [ B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并改正错误。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转变教学方式。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转变课程功能。

2.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

(×)

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3.在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学习中的角色模拟是促使感同身受。

       (×)

在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学习中的角色模拟是运用模拟情境。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策略因素。

                        (×)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

5.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

                       (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实施在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①改革育人模式,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②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学”、“用中学”。

④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促进教学相长;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2.简述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当的角色。

①促进者的角色;②组织者的角色;③指导者的角色;④合作者的角色;⑤反思者的角色。

3.简述指导自主学习要抓哪些环节。

⑴明晰目标。

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认清应该做什么,每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去做,做的情况怎么样,让他们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地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

⑵“解放”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放到一个自由的天地中去,让他们有机会放飞想像、抒发创意、释放潜能。

⑶具体要求。

学习习得自主学习的方式,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点,教师应当对学生怎样做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有效地把握、逐步地迁移。

⑷巧妙提示。

教师善“导”充分地表现在巧妙的提示上,巧妙,应当是不着痕迹地提醒,不事张扬地启示,要言不烦地点到为止。

⑸循序渐进。

教师要细致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教材提供的各种可能,耐心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增强信心,勇于践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课程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

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教学交往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学交往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目的性:

就交往目的来说,教学交往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它的目标主要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发展,是由这一目标派生出来的“产品”;②具有互为主体性:

就交往主体来说,学生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但在信息的拥有和交往中的作用方面却又是不“对等”的;③具有“规定”性:

就交往内容来说,其主题是被“规定”了的、具有“规范”意义的,因此,教学的交往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相互作用;④具有计划性:

就交往的结构来说,这种交往常常是有计划的、相对“有序”的,或者说,是被精心组织起来围绕一定目标展开的。

⑵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实现师生对话要求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转变:

①教学不再是有知识的教师教授无知的学生,而是师生共同探索、相互影响;②教师应更多地作为一个学生的倾听者、交谈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讲解者;③教师应和学生共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

实现对话要求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真正的倾听和接纳对方。

⑶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哈泰帕把互动分为“水平互动”和“垂直互动”,“水平互动”是年龄特征、知识经验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常采用小组讨论、相互教学等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和发现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有差异的见解,促进“节约思维”、深入思考与反观自身而获得创见。

“垂直性互动”是指儿童同成人、教师或高手之间的一种互动,它是在教师传递社会文化的活动中,在教师指导之下的参与,“认知学徒制”、作为“脚手架”的互动,都属于这类互动。

⑷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学习者的自主建构,必须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中,在由交流合作而推动的积极深入思考中,才能实现。

⑸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理解。

理解的基本涵义是:

意义沟通、相互解释、设身处地、共同体验、宽容悦纳。

从理解的意义上讲,教育过程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

(在每种观点中结合你的实际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即可。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课程辅导

 

第一编 教学策略概观

序言

1.《学会生存》一书认为“策略”的概念包括哪三个观点?

(P1)

①把各种要素组织成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②估计到在事物开展过程中会出现的偶然事件;③具有面对这种偶然事件并加以控制的意志。

3.策略的目的是什么?

(P1)

要把政策转化为一套视条件而定的决定,并根据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决定需要采取的行动。

2.教学策略具有哪三个特点?

(P1)

综合性、操作性和灵活性。

第一章 教学策略的涵义解析

一、从“教学”的概念说起

1.教学的要义有哪些?

(P3)

①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②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③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我国学者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揭示的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P3)

①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志;②阐释学生所学的内容;③采用易为学生觉知的方式。

3.现代教育视野中的教育是什么?

(P3)

“教育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

”(加涅·布里格斯等)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

1.什么是教学策略?

(P4)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执行过程。

2.教学策略具有哪些特征?

(P4)

①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指向实践操作的项目;②教学策略是遵循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思想为依据,选择、安排和统合教学的形式与方法;③教学策略既是一种对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相对有序和有机的构造,又是一个有目的的审视、调节和不断控制的执行活动;④如果说“模式”侧重于程序与架构,“策略”则更接近于方法与形式。

可以说,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一种操作智慧和有效行动。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1.什么是教学设计?

(P6)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

2.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有着怎样的关系?

(P7)

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转化过程:

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属于较高层次。

教学模式的特点:

简约性、概括性、理论性、相对稳定性。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属于较低层次。

(作为简答题,在前面加上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概念。

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有着怎样的关系?

(P7)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教学策略包含教学方法,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教学策略

一、怎样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具有什么作用?

(P10)

具有指导、操作、调控与测度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哪些不同的取向?

(P12)

“普遍性目标”取向,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行为目标”取向,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生成性目标”取向,具有参与性、感悟性、体验性。

“表现性目标”取向,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多元性。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有什么特点

1.新课程教学目标有什么特点?

(P12~P16)

①整体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统一实现;②累积性——历时性目标的一种共时性表述;③双部性——外显行为与内隐变化的相互结合;④灵活性——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要求;⑤共振性——多种教学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⑥开放性——预定目标与生成的个性化目标的兼容。

三、怎样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P17~P19)

1.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确立怎样的策略思想?

①要在“全面育人”上下功夫;②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③要在“持续发展”上花时间;④要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⑤要在“因材施教”上想办法。

※第三章 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1.原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负责人库姆斯认为的教育系统的改革面临的障碍有哪些?

(P22)

①物质的障碍,表现为缺乏资源的设备;②行政管理的障碍,体现在规章制度不严和议事程序繁琐上;③哲学的障碍,表现为人们对理想的目的和目标持不同的观点;④心理的障碍,表现在改革参与者对待改革的态度、情感和信念上。

一、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有什么关系

1.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在关注重点上有何不同?

(P26)

①在看待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意识的重点在于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有效教学;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目标本身是否合理。

如果这个目标不合理,实现了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而是低效或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目标合理,但如果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恰当或者不具有教育意义甚至是反教育的,实现了目标,也是低效或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②在看待某项教学活动的意义方面。

教学意识可能关注把这项活动尽可能做到最好;但课程意识关注的重点可能在于这项活动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即要恰到好处,要和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联系起来。

③有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方面。

教学意识可能更为关注掌握“双基”的程度,特别是考试的分数;而课程意识则可能更为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

二、新课程倡导怎样的课程理念

1.新课程倡导怎样的课程理念?

(P27~P28)

①“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交融的课程文化观;③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