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30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中学教育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

xx市xx第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21年—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xx二中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服务xx新一轮大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和《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精神,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制定我校五年发展纲要。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宏观背景分析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力强弱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

初中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和《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对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求,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不仅对本地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达成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项目标。

二、区域背景分析

我校位于江南著名的丝绸生产基地——xx镇,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文化渗透到学校建设的诸多方面,成为学校发展的地域背景。

我校是一所从弄堂学校起步、目前正在逐步步入现代化的乡镇初中,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以艺术教学作为特色方向,积极开展各项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艺体活动。

通过开展艺术节活动、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阳光体育、信息技术应用比赛等各种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长的乐趣。

学校的女子篮球经过多年努力,已成为传统优势项目。

“七彩生活、梦想团队”的学生社团建设,已见雏形。

学校多年来积极推进有效教育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整体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逐步上升至全市先进行列,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后劲。

学校现为xx省示范初中、xx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xx市现代化学校。

在上级政府领导的关怀下,我校有望于2011年秋季迁入新址,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同时,我校周边地区的初中学校绝大部分也处在蓬勃发展的良好状态,不论是硬件和软件,都有不少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另外,随着大量外地民工的涌入,按上级相关精神,学校尽可能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也就不可避免地改变着我校生源的结构,使学校的生源更加趋于多元化,学生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差异,客观上将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三、学校现状分析

1.学校目前的优势

(1)学校的知名度。

我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学生家长的认同,逐年来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2)领导班子。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团结、干练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年龄层次合理干劲足,教育观念的探索和转化方面还比较敏感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3)管理现状。

初步形成全员育人的管理特色,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有较多的年轻班主任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德育教育的高品位,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我校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新课改理念逐渐被教师接受,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面貌良好,教学成果显著。

(4)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基础和资本,是学校最有生命力的潜在教育资源。

我校教师具有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大部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较高。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的探索,不断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教学平台和展示平台;教师获益于专家引领、导师带教及对外交流、本地培训,历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我校教师职称~年龄段分布情况一览表

职称合计数35周岁以下35~45周岁45~60周岁

正高级教师1001

副高级教师12156

中级教师582822(在岗21)8

初级教师34331(在岗0)0

未定级教师4400

合计109(在岗107)6628(在岗26)15

学校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有xx省特级教师1名、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xx市学科带头人1名,xx名教师1名、xx市学科带头人3名、xx市学术带头人1名,xx名教师1名、教学能手9名、教科能手1名。

有AA课教师3名,

A课教师10名,百节好课5名,教坛新秀21名,教科新秀1名,德育新秀3名,基本功评比优胜者11名。

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和充满活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了与教师发展相适应的校本化的教师培训机制。

2.学校发展的弱势

(1)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发展现状与现代教育发展、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期望尚有差距,“实而不精、智而不勤、博而不钻”是目前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

教师安于现状,优质师资在学科分布不够均衡,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平台不高、发展渠道不畅,是提升师资队伍教书育人水平的瓶颈。

此外,梯队建设缺乏有效培养机制,不同梯队的针对性措施不够细化,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有待加强。

(2)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的整体把握与研究路径不清晰,未能走上主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学科教研活动还停留在集体备课和听评课等比较单一的活动模式上。

校本课程建设相对比较薄弱。

除个别课程开发达到一定水平外,大多数校本课程停留在学生课外读本的编撰上。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没有真正得到发挥。

(3)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够民主、作业量偏多、过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等现象还很难根除。

“铁杵磨针”功夫型教学方式还是占主导,“点石成金”智慧型教学方式难成气候。

目前,还很难根除少数教师有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隐患。

家长对此也曾颇有意见。

学生工作和学科教学如何实现日常的、更为有效的沟通、融合与相互促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双赢,并最终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尚需深入研究。

(4)教科研工作与预期目标有较大距离,还没有真正跳出原有的层次和框架。

学校群众型教育科研活动没有全面展开,行动研究还处于被动实施阶段。

(5)学校管理团队的自主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还有待加强。

各科室的责任制更需健全、落实,部门主要领导的自主工作效能偏低。

班主任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各班级的建设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全员育人还停留在校园内部,具有学生意识、学生立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形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家庭、学校的互动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整合。

个别班主任理论素养、经验能力、工作责任心和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育手段落后,效果欠佳。

(6)学校文化建设角度看,如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成为新的发展课题。

面对日渐开放的社会,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和满足中学学生特殊的发展需要,要加强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深度关注,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的新变化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如何面对逐年增加的创业家庭、单亲家庭及其他特殊家庭子女因人施教?

如何搞好社团建设?

面对这些教育的新课题,学校尚缺乏有针对性、富有实效的教育措施。

(7)学校安全问题涉及面广,需要防患于未然。

学校的应急机制以及相应措施的训练都应该有专人负责和落实。

搬迁新校后,客观上离开中心镇区远了,教师上下班与学生的上学放学的交通工具与安全问题即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难题。

校园面积成倍扩大,但是管理人员没有相应增加,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管理的区域增大,学生安全隐患增多。

第二部分未来发展目标构筑

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中“公平、均衡”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xx省未来“振兴初中教育计划”和即将出台的新编现代化初中评估标准,全面落实xx市“学有优教”的战略,全面构筑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

一、我们的共同愿景

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和自主创新的精神,汇聚一切社会力量,建设一所人际关系和谐、校园生活多彩、师生成长幸福、办学特色鲜明、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化学校。

二、我们的共同使命

1.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和研究型团队,使得学校每一个成员保持进步的态势。

2.建设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与时俱进的管理团队,坚持教育信念,执行教育法规,管理方式开放民主,勇于创新。

3.保护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安全;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和谐、健康成长;充分发展师生的智慧,创设愉快、温馨、关爱、进取和充满创意的学校环境。

4.以全面发展理念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品行、情感、审美、体魄、交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5.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和资源,让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新要求。

6.充分利用学生及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整合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因素,促进学校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

三、我们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心灵手巧、精明强干、有责任心、会感恩”的合格公民。

培养目标涵盖五个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民族情结的爱国情怀;二是培养尊重关怀的人文素养;三是养成合作共享的生活态度;四是展现积极乐观的生命活力;五是提升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措施落实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和《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中有关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本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的目标,我们在推进xx二中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针对学校实际,拟定积极、主动的推进学校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

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大前提下,积极优化地方课程,努力构建校本课程,为满足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

1.不断提升课程的执行力。

要努力转变课程政策的认同感低、课程执行者的“知、行”不统一,在实践中产生了执行偏差的现状。

一是要严格遵守课程安排和作息制度,作为处在课程执行力体系最下面的一线教师应该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课程安排和作息制度,老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的课程安排和作息制度提出疑问和合理化的建议,以便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更好落实课程的需要。

二是要自觉接受各级监控,促进自身科学执行课程的能力,要把对自己课程状况的评价,作为一个检验自己教育行为的手段,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同时,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多种途径来弥补,进而不断促进自身对课程的执行能力。

三是在教学常规的落实中,努力做到“实”和“细”。

实,就是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教学管理绝不是花架子,要靠一点一滴去做,去落实。

细,就是细化教学管理,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落到实处,避免重制度、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在抓教学过程管理的细节上,狠抓班级管理、教研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协调一致。

2.积极优化课程的领导力

(1)加紧德育课程建设。

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

我校德育课程建设既重显性课程建设也重隐性课程建设。

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规范梳理品德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及校本课程,不断充实德育课程内容,促进德育活动类课程的序列化、系列化。

同时,注重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形成核心教育思想,以学校精神文化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将以常规化的活动为基础,形成具有xx二中学校特色的活动系列:

一方面对原有的主题活动系列进行梳理,如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理想信念教育系列;道德素质教育系列;社会实践教育系列;问题探究教育系列;自主管理教育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等,进行必要调整和及时补充,形成各年级主题活动菜单,逐步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系列。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活动系列,学校要关注活动时间的保障,要增强简单、小型、日常的即时性活动同综合、大型、长期的阶段性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增强学生活动与学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成效检验、学习成果运用等的密切关联,以学生活动促进教学改革,以学生活动凸现学科育人价值。

(2)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赋予学校更大的课程自主权,校本课程成为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

未来的五年间,我们学校重点放在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上,丝绸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上,全面优化校本课程体系。

(3)聚焦课堂教学过程监控。

开展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改革,伴随课堂改革的持续深入,制订《课堂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立足课程标准、强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体现“诱思、导学”和“分层分类”的功能,课堂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发展。

同时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监控指导力度,依据课程标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形成性评价,并通过质量分析帮助教师查找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加大对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质量监测力度,测评结果纳入对学生、教师、学校的综合评价中,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课程意识。

(4)推行“教师与课程同成长策略”。

学校从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维度上,努力与xx实验小学课程建设无缝衔接,要做的是:

一是教师能抓得住核心课程,积极有效地提高核心课程的实施水平,积极倡导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嵌入式课程形态的建设。

二是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的气质和对课程的理解,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形成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特色课程,积极构建教育学生活动探究性课程。

三是教师善于利用身边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学校德育活动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努力实现基于学校资源整合的浸润性课程形态的形成。

四是开发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课程形态,逐步形成“成长一名教师,发展一门课程”的态势。

二、构建朴素有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课堂建设是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保证,我们把“构建教育现代化理念下的朴素有效课堂”作为未来五年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努力方向,扎实做好教学四项基础性工作。

1.有效备课。

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认真写好教案;除设计教学过程、方法外,教材的解读、学情的分析、习题的设计、试卷的编制等应该作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备课笔记必须课时齐全,作文指导与讲评、作业(试卷)的讲评等都要有备课;一课一案,内容详实,格式规范,要力戒形式主义,防止机械照抄照搬,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现象的发生;六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必须备详案,注重教案的规范性,六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要重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尝试把教案编制为教学设计,提升层次。

2.有效上课。

教师的教学要实现

“五个转变”:

目标上,由单纯的为考试而教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的体验上来;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上来;方法上,由“填鸭式”转变到“启发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三讲三不讲”和“五个让”。

就是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讲;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

教师的教学要精致,做到“五个一”,就是每一句话都要力求字字珠玑,每一个提问都要力求富有启发,每一种设计都要力求精心巧妙,每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典型规范,每一步环节都要力求严谨合理,切忌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

3.有效训练。

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

作业量符合省“五严”的要求,学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内。

倡导教师深入“题海”精选题目,让学生远离“题海”,教师要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做到“五有五必”:

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学生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阅。

要指导学生自觉建立纠错本,对纠错的内容要进行阶段性跟踪检测,巩固纠错效果。

教师要建立错题本,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矫正。

4.有效辅导。

辅导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

辅导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要确定辅导对象、时间、过程、方法等。

特殊学生要有跟踪辅导的计划和实施过程。

倡导教师面批作业,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补救、及时激励,使得辅导工作更具实效性。

三、构建全员育人网络,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在校内学校积极构建全员育人的网络,在每个岗位落实育人责任制。

在校园环境布置上,努力做到每一堵墙、每一棵树等都能发挥育人的作用。

1.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显性层面的班级环境和班级形象建设,尤其是抓好班级形象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要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尤其要关注班级公约、岗位制度等的形成过程,强化班级学生全员参与过程的规范性要求;第三是要结合班级实际,指导策划班级活动与校级活动的有机整合,逐步形成班级独特的凝聚力、创造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2.建立大德育概念。

学校要努力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构建现代初中德育课程,确立民族精神的主导地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体现根与魂的教育,渗透爱国情怀。

依据当代课程观,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纳入新的元素,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能,每学期抓一个重点,使每一个德育主题做深,做透,深入学生人心,逐步形成校本课程。

3.开设家长学校课程。

把家长学校课程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解决学生与家长冲突、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学生社区表现、学生灾难自救等常见问题。

充分利用网上家长学校、家校路路通、家庭教育培训班、学校开放日、学生入学和毕业仪式等平台,构筑新型的家校联系。

学校要利用家长群体中的能工巧匠和成功人士,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构筑本校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为学校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其中,在未来五年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通过杰出校友的支持和关注,来促进学校全面进步。

4.强化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通过心理卫生课程的实施,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矫治工作。

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专门为心理卫生教育提供课时,同时积极地把心理卫生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校要建设高规格的师生心理辅导室,对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培训,提高心理辅导的水平。

5.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是培养学生乐学爱校意识,发展潜能的重要渠道。

学校通过“七彩生活、梦想团队”项目,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培养领袖精神、创业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校层面上,主抓与办学特色相关的艺术类社团,其他社团全部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助活动,并用学校资助和教师辅导等方式保证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展开。

在系统开展学生活动的平台上,结合学校的传统与特色,从综合性活动项目(夏令营、义捐义卖活动等)、学科性活动项目以及科技艺术体育领域(如科技节、艺术节等)的活动项目中,精心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活动项目和品牌学生团队。

四、搭建“助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xx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热爱学生,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踏实求精的务实精神;敢于怀疑,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广采博纳,求同存异的进取精神。

在未来的五年中,教师职称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高一级学历的比例达95%,教育硕士的比例力争达到10%,各级名师的比例有明显的增长。

努力培养xx市级名师2~3名,xx市级名师5~8名,获得xx市教学能手和德育能手及以上荣誉的教师比例高于35%。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进程,培养一批在施教区内外受人尊敬的优秀班主任。

为此,我们正在不遗余力地逐步健全“教、研、修”校本培训体系。

让教师在以课题为主的教科研活动中,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让教师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中,增强教学研究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极为教师专业发展构筑“助师成长”平台。

1.完善学习平台。

要求教师保持一种自主的学习状态,借助自主学习来不断更新教育观,更新知识结构;制定相应制度,鼓励教师参与高层次的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活动。

构建以“问题-读书-反思-行动”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制度,教研活动突出问题意识。

2.构建交流平台。

与同类学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要求做到:

活动前充分准备,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

活动中积极参与研讨,并及时把学习成果带回学校,切实扩大外来资源的辐射效应。

学校努力突出交流活动的针对性、连续性、有效性、发展性。

同时,要开展名校访学活动,从学校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中确定主题,选拔优秀教师派往同类著名学校进行培训。

对专业基础好、有发展前途、且在某些方面面临突破的教师,实行“学术假期”制度。

3.搭建展示平台。

与有关教研机构、大学或学术组织构筑关系,为骨干教师争取各种交流活动的机会,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包括上课、评课、讲课、评奖等。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等组织的活动,进行课题研究。

4.优化技术支持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加强校园网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对网络技术平台的利用率。

建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网站,以校园网原有资源为基础,充分挖掘各个教研组信息资源,逐步建立自身的专题特色网站。

包括各学科各年级的试题库、备课资料库、经典教案、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师生数字化平台等,通过教师的日积月累,资源共享,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未来的五年里,学校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努力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五、全力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进程

现代学校建设就是制度建设,学校围绕《学校章程》和《教师绩效考核与奖励办法》这两个基础性、纲领性文件,以此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循章施教”工作,同时挖掘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校工作氛围,让浸润在xx二中文化养分中的每一个成员有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使组织更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学校领导团队的建设,基于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策划意识的确立,我们重点要关注领导团队成员正确办学思想与价值取向的确立,思维方式的优化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个体学习研究、组织引领、策划实施以及重建创新能力的加强。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领导要学会“想在前头”,多做“未雨绸缪”的预案;“想在关键”,多做教师急需的切实细致的指导;“想在深处”,多做有创意的建设性小结。

其次,又必须清醒地明确自己的合作者身份,要有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与发展意识。

学会“想在整体”,任何工作都纳入学校的系统化发展中去思考,明确其地位与作用。

2.进一步加强行政制度化管理,不断完善服务工作体系:

一是逐步推出“行政服务部门问责制”,以改进学校各部门工作作风。

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务公开制度”,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的每一件事,做到操作规范。

具体表现为:

一是自觉遵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和法规,规范办学行为。

要切实推行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把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是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行为,力求规范严谨。

三是规范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到班级建设,要有符合xx二中实际的规范要求。

使学校中的每一人都在规范中发展,在规范中形成自己的个性。

3.加强民主管理意识,凸显师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性。

一是努力使师生有清晰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形象,能悦纳自我,善于自我选择;二是努力使师生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三是努力使师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四是努力使师生有爱心、感恩、合作、自律、文明、法治、民主、责任、尊重、宽容、诚信等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并自觉地付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