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412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外,还要在以下网站上搜集一些资料,使自己的备课更完备,更充实。

1.学乐云教学网

2.新课标第一网

3.智学网

1.《邓稼先》2课时

2.《说和做》2课时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课时

4.《孙权劝学》1课时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课时

1.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阅读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阅读,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2.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3.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集体备课

课题

邓稼先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2

主备人

授课日期

审核人

主讲人

教学目标:

1、学习、识记本课生字词,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如今,我们的中华民族走向了繁荣富强,这离不开先烈们伟大无私的奉献。

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贡献更是巨大的,然而,有很多的先烈却不为人所知。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品味他的灵魂,去感悟他的精神。

二、了解背景、人物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杨振宁比邓稼先大二岁,杨先生和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意。

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又住隔壁。

少年时代的他们总在一起打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后,又在同一所中学读书,后来他们俩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

三、预习大冲关

1、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

先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

无垠yí

殷红yān 

2、解释下列词语。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元勋:

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截然不同:

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马革裹尸:

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

四、走进文本

1、速读课文,归纳内容。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

板书课题:

特别强调“无垠”“殷红”的拼音,很容易出错。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对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

为人朴实坦诚。

……

作业设计思考教材课后第一题。

板书设计:

敬业爱国、无私奉献赞美

邓稼先没有私心、不计名利 

崇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教学反思:

1、学习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2、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

深入阅读课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ppt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扫清了文字障碍、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题,今天让我们去近距离感悟邓稼先的灵魂,去领悟邓稼先的伟大。

二、整体把握情节,深入探究

1、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是什么原因促使邓稼先为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呢?

3、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并划出表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性格和为人的句子或词语。

(2)文中重点写的是谁?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你能试着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4、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对于表现邓稼先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5、邓稼先是在什么条件下说这句“我不能走”的?

6、学完全文,你读到了一个_________的邓稼先。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不计个人名利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今天学习了先烈邓稼先的爱国精神,你的心是不是也在澎湃呢?

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他吧!

(板书课题邓稼先)

1、(小组讨论)明确: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重点写邓稼先;

运用对比手法;

其作用是①能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②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桌间讨论,点名回答) 

(围绕邓稼先的性格与爱国主义精神回答)

4、悲壮、凄凉的气氛

5、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表现出了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邓爷爷,我想对您说……)

作业设计

选一位令你敬佩的科学家,写一则题为《我与科学家》读后感,并把你的感受与同伴分享。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邓稼先 

真诚坦白 

忠厚平实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身先士卒 

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说和做

3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臧克家、闻一多的相关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人们常用说:

说者容易做者难。

在生活中,你们是说到做到的人吗?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近现代史上杰出的人物--闻一多先生。

一起去感受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的敢说敢为,言行一致。

二、资料交流,了解背景

1.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2、简介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三、 

预习大冲关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衰微(shuāi)

赫然(hè

)  锲而不舍(qiè

)  

兀兀穷年(wù

) 

沥尽心血(lì

) 

潜心贯注(qiá

n)慷慨淋漓(kǎi) 

2、理解字词

(1) 

衰微:

(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锲而不舍: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兀兀穷年:

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

尽。

(4)高标: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5)沥尽心血:

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

沥:

滴。

(6)潜心贯注:

用心专注而深刻。

(7)迥乎不同:

形容相差很远。

迥:

差得远。

(8)。

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9)心会神凝:

指集中注意力。

四、走进文本 

听课文录音,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3、综合来看,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板书课题、作者)

(指名学生结合自己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闻一多)

重点把握“锲而不舍”“潜心关注”两个词语的拼音,较易出错

生回答: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 

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3、“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师板书)

作业设计完成教材课后第一、三四题

优秀的学者口的巨人

闻一多行的高标

伟大的民主战士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位重要语句,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呢?

还有,作为革命战士,他又是如何说到做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

二、研读精彩语段,学习写作方法

1、第一部分通过哪些事例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精神和态度?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4、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5、第二部分,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

目的是什么?

6、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

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呢?

三、探究学习 

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卓越的学者,优秀的诗人,英勇的民族战士。

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一定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板书课题)

1、事例:

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2、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3、“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4、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好处:

承上启下,使文章紧密,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印象深刻。

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

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作业设计请你写出想对闻一多先生说的话。

全班交流、展示。

优秀的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口的巨人

伟大的民主战士说了就做行的高标

集体备课模板

《回忆鲁迅先生》

4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PPT课件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一)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二)教师过渡:

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三)教师介绍本篇作者——萧红。

二、字词积累

(一)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揩()抹杀()绞肉()校对()草率()调羹()

三、整体感知

(一)师范读,多方式读课文。

(二)师生读文后,合作、探究。

1.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描写鲁迅先生?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

(1)笑声明朗;

(2)走路轻捷;

(3)待人饮食;

(4)调侃玩笑;

(5)接待客人;

(6)吃鱼丸;

(7)包书;

(8)病“好”后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出他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2.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

这表明:

这是一篇情绪化的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四、研读课文,体悟形象

(一)提问:

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

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二)PPT出示句子

(1)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2)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讨论、交流:

(1)萧红受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2)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

萧红受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三)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五、总结

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选入教材,而不是其他篇目?

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个性特点?

这篇文章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幽默、睿智、热情、宽容等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人物刻画充满人性,使鲁迅的形象栩栩如生。

学生根据画像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师板书课题、作者

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教师范读,生多方式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师归纳

指名生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略读课文,找相应的句子

师点拨

生读,并评价

学生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里鲁迅

人之子

孝敬

人之夫

尊重妻子

人之友

慈祥、不卑不亢、追求真理

人之主

平易近人

生活之主

潇洒、幽默

生自由讨论,师明确

1.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上网浏览,增进对鲁迅的了解。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慈爱的父兄 

博闻的学者

敬业的伟人 

风趣的智者 

可敬的长者 

热情的主人 

无畏的勇者 

坚强的病人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

5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1.积累文言词语;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

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

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PPT展示介绍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1)字词

卿 

(qīng)孰(shú

)涉猎(shè

为博士(wé

i)遂(suì

)更(gēng) 

邪(yé

(2)读懂文意

1)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

只,只是。

孰若孤:

谁,哪个。

乃始就学:

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的时候。

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何:

怎么;

之:

无意义。

2)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

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四、深层探究

(1)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诵

3)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 

好学 

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1)体会鲁肃说话时的神态语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同学们要知道,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2)体会吕蒙应答时的神态语气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可见吕蒙颇为自豪自得的神态。

3)联系“结友”一句概括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课文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后写鲁肃“与蒙论议” 

---赞学,“结友而别”。

六、拓展延伸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开卷有益。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对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4)不要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生自由回答

师板书课题

师介绍

师范读课文

生自由读,注意生字词读音

指名读、齐读字词

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句子

师点拨,纠正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