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37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docx

同等学历教育学历年真题论述题

2001-2016年同等学历教育学统考历年真题

——论述题

2016年

1.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的主要区别

①古代学校是不系统、不连贯的,现代学校是有系统的、相互衔接的②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人文为主,轻视自然,现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则面向实际,以各种实用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③古代学校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学期、年级的概念,现代学校以班级教学为主,建立了学期、年级的概念;④古代学校是面向少数人和特权阶层的,现代学校是面向大众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⑤古代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⑥古代学校强调师道尊严,现代学校提倡师生平等。

2.20世纪30年代新传统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1)、新传统教育流派是20世纪30年代作为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是具有传统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思潮,主要有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和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三大流派。

这些教育思想流派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后,在50年代又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西方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2)、基本主张

  要素主义教育激烈批判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主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教育的永恒、性质不变;教育的目的是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古典学科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教育应从属于教会。

(3)、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的影响。

永恒主义教育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天主教的学校里。

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

(1)构建理论体系。

要从丰富的教育实践、教育实验中构建教育科学理论,必须借助理论研究的方法,以抽象的理论框架解释研究对象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构架理论体系。

(2)对各种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

通过理论研究,吸取各种教育理论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提炼概括,形成一个时期社会统一的教育观念,成为一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态。

(3)发展和完善原有教育理论体系。

清理和更新教育科学理论原有范畴和原理的科学含义,不断完善、发展教育理论。

(4)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

通过理论研究,使研究者对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自觉深入的具体研究和准备把握,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

2015年

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是马卡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

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相信通过教育,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新人。

(2)集体教育的思想。

集体教育的思想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

(3)劳动教育的思想。

马卡连柯指出,劳动教育即是人的劳动品质的培养。

(4)纪律教育的思想。

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的思想是与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密切联系的,他认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纪律可以美化集体。

2.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官学发展的特点

⑴中央官学特点:

①中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大学的地位和作用。

宋代先后兴起了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

第一次是“庆历兴学”,主持人范仲淹为整顿太学,总结著名教育家胡瑗的“苏湖教法”,设“经义”、“治事”两斋实行分斋教学,大大提高了太学的教学质量。

第二次是“熙宁兴学”,主持人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第三次是“崇宁兴学”,主持人蔡京极力主张太学、州学、县学三级均推行“三舍法”。

②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③学校类型多样化。

④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

除《四书》外,《五经》则增至为《十三经》。

⑤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明清还大兴“文字狱”,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

⑵地方官学特点:

①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创设诸路提举学事司,掌管监督地方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设立地方教育行政官署之始。

②加强了对教师和管理。

③学校经费比较固定。

④学校分布地区更广远,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⑤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3.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中反映出的问题;日常观察中的问题;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出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的问题。

2014年

1.论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自己的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3)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5)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2.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1)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的官学教育体制,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2)教师不再是官吏,“官师合一”被打破,教师成为以教育作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3)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得到新的发展。

内容突破了西周“六艺”范围,办学方式上私学没有固定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5)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出现了诸如《论语》、《孟子》、《苟子》等记载大量教育思想的典籍,以及《大学》、《学记》等为代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在世界教育学发展历史上也熠熠生辉。

3.历史研究法的结构

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提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运用时应注意:

a注意历史研究中资料来源及其分析鉴别b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古与今、史与论、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c研究者应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2013年

1.教学评价特点

(1)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2)在评价的功能上,现代教学评价注重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3)在评价类型上,现代教学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4)在评价方法上,现代教学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和多元评价;(5)总之,就是要树立新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现和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2.古代书院制度的起源

书院是唐代末年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

根据史书上记载,唐代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

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如丽正修书院、集贤殿书院。

还有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供人们读书治学的地方。

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

书院制度是私学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

3.研究假设形成的步骤

首先,要在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其次,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

为了回到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并且灵活地开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类比和想象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最后,要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的系统和稳定的结构。

2012年

1.论述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

说它是深层次的,因为它不仅涉及人的行为,而且从价值观这个深的层面引导人、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

说它是高品位的,因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不局限于具体地规范人的行为,而是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正因为如此,学校文化对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系,推动素质教育高水平的实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论述美国“八年研究”计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

为此,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研究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

委员会制订一了项为期8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

当时在200所中学中选出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

“八”计划实验的主要特点为:

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实验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八”计划通过对美国中等教育与大学关系的研究,提示了中等教育的许多问题,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简述质的研究的主要特点

1.自然性。

即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

质的研究对研究的情境不进行操纵或干预,它运用各种办法去收集与现场自然发生事件(即研究对象)相关联的一切资料,然后从其中的关系结构中去发现事件发生的缘由和意义。

在研究者的眼中,现场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都是重要的,都可能是一条线索,有助于更广泛地了解所研究的对象。

现代录音、摄像技术的进步又使质的研究较传统的定性研究更趋于客观和现实。

2.描述性。

即以丰富的资料来描述心理现象和过程。

质的研究依靠的是文字或图片的描述。

研究中收集到的资料,诸如现场记录、访谈记录、官方文件、私人文件、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都是描述性资料,结果的呈现也是以文字来表述。

 3.解释性。

即以了解研究对象自己的观点为目的。

质的研究以解释为己任,它不期望寻找到普遍规律,而求再现所研究心理现象的实质;努力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不作任何价值判断。

 4.互动性。

即正视研究者对研究的主观影响。

质的研究不回避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心理上的互动,并且主动地将研究者本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认为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如研究动机、角色意识、个人经历、视角等,不仅会对研究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以对研究的可靠性作出判断。

它强调研究者对这一类的研究背景材料要进行反省,有清醒的认识,并写入研究报告中。

因此,80年代以前的定性研究报告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形式,以确保报道角度的客观性,而近年来用第一人称撰写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

 5.动态性。

即研究过程是开放、变化的。

质的研究逐步发展出了一套操作方法和检验手段,其研究过程包括:

确定研究现象、提出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背景、构建概念框架、抽样、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作出结论、建立理论、检验效度和推广度、撰写报告。

这些步骤在形式上与定量研究的相似,但其运行顺序、所含内容、操作手段都不尽相同。

在质的研究中,以上这些环节是彼此重叠、互相渗透、循环往复的,它要求研究者是具有弹性、易适应的人,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积极调整研究程序,包括研究方向和焦点。

因此质的研究方法是不完全规则的,不可标准化的。

2011年

1.论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面对战后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方各国在采取紧急的经济和政治措施之后,逐渐认识到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继而普遍开始重视道德教育,并且不断地改革道德教育,从而促进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道德理论的范围扩大了,内涵加深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这些道德理论背后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促使道德理论和教育的紧密结合,更加突出了道德理论的教育意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从目标、内容到价值等方面,处处体现着更加人文化的特征,突显出当代道德教育普遍化、国际化、开放化的趋势。

具体变化如下: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包括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观澄清道德教育理论等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等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在内,都突出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发展,总体的趋势是,各种理论学派都比较注重微观世界的研究,彰显人的重要性,并且在基本的学说原理框架下,提出更加契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道德教育模式,同时,由于受到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各种理论学说更加强调自由、民主、尊严,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1]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体系错综复杂,但是各个学派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说体系,结构清晰,组织严密,同时各个理论学派非常注重吸收对方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扩充和发展自身学派的教育理论。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是留给我国道德建设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成果,下面,具体谈谈我国高职教育的建设。

 

2.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历次阐述中,最完整最明确的一次,是在生活教育运动12年实践以后,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谈到的。

他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又进一步地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①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福,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3.举例说明真实实验设计与实验设计的主要区别(p503)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实验组都有一个控制组,随机选择被试并随机分派到组。

2010年

1.试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集体

(1)提出共同的、确当的奋斗目标。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学生的意志和行动,推动学生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奋斗目标有近景、中景、远景三种。

三种目标要互相衔接,组成一个教育要求的体系。

目标一经提出,集体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使学生感到目标本身不是空的,而是同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目标实现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比,接着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组织新的活动,使集体永远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之中。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试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的模式。

2009年

1.试述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的要求

(1)专业知能,教师职业要具有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技能体系和评价标准,这是人们从业的最主要依据;

(2)专业伦理,教师职业要具备拥有普遍自我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伦理标准;(3)专业训练,教师职业素质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培养和训练;(4)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发展是连续的、终身的,需要不间断地学习和进修;(5)专业自主,教师职业活动享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6)专业组织,教师职业应形成坚强的、具有权威性的专业团体。

2.中国书院教育制度产生于什么时代?

试述书院在教学上的特点

中国书院制度产生于宋代。

书院在教学上的特点有:

第一,既是教育教学的组织,又是学术研究的机构;第二,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第三,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第四,以学生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第五,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深厚。

3.试述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及提高内在效度的措施

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偶然事件,在实验进展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变量的事件;

(2)成熟程度,时间在被试身上发挥的作用;(3)测验,一次测验对随后另一次测验的影响;(4)测量手段测量手段不统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5)统计回归,挑选被试的误差,如用极端分数进行回归;(6)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而其中一个因素起了作用从而产生了组的不对等性;(7)实验的偶然减员,非随机挑选的被试脱离实验,会产生不良影响;(8)取样,由于取样不一带来的成熟程度的不一致。

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包括:

主要是通过随机设置控制组,设计控制,统计控制等多种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用随机匹配,或让被试兼作自己的控制组以控制被试变量;设计控制;统计处理控制。

2008年

1.试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基础的扩展;(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6)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2.试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卢梭主张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人为的教育和事物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自然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

3.试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基本思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

美国学者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认为学生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

而“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维特罗克的模式又有进一步发展,认为建构包涵两个含义:

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和情景性,这是其积极的方面;但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对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理解,则过于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这又是其不足。

2007年

1.试论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劳动对象的能动性②劳动手段的主体性③劳动过程的长期性④劳动时间的弹性业。

2.试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你如何评价?

⑴论生活教育:

①生活即是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

②社会即学校——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惟一的学校。

③教学做合一——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⑵论普及教育:

主张普及教育应该从劳苦大众的生活实际出发。

①用小先生把知识输送到不能上学校的穷孩子的队伍里去②是立定防害进步罪,使一切防害别人求学的人都受法律的制裁③是一致奋斗,要求教育确定经费,实现教育机会平等。

他还曾拟定过《中国普及教育方案》。

⑶论民主教育:

认为民主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

民主教育必须达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文化为公”、“教育为公”。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

⑷论儿童教育:

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

①要真正地了解儿童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③要解放儿童。

他提出对儿童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

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都要给予充分的营养,建立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因材施教。

3.试述学习动机归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①韦纳的归因理论是以认知论观点来解释学习动机,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

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②韦纳认为: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每一种原因又可从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③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④归因理论已成为近年来教育心理学探讨学习动机理论的重要理论根据,它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主要有:

根据学生自我归因可预测此后的学习动机,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学生人格的成长,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2006年

1.新传统教育流派的发展、派别、基本主张和影响

新传统教育流派是以反对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的姿态出现的,它对进步主义教育过分强调儿童中心,否定教师的指导与权威作用,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活动性课程,而忽视种族的间接经验、学科性课程,强调儿童的本能、兴趣和活动,而忽略了学校严格的纪律,导致学校管理上的松弛与涣散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他们主张恢复传统教育的理念与做法,树立教师的权威作用,恢复学科性课程的地位,整顿学校的纪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些观点和做法使人们仿佛回到了19世纪的80-90年代。

坚持上述观点和做法的是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到50-60年代得以进一步发展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流派。

由于这三大教育流派具有鲜明的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和恢复传统教育的特点;因而被称之为"新传统教育流派"。

之所以在"传统"前面加一个"新"字,是由于这三大流派既继承了赫尔巴特等传统教育流派的思想精髓,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表现了既因于传统,又不囿于传统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的许多教育观点和主张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价值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他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2)认知发展阶段:

他将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的认知差异,代表人类的认知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认知活动具有很大的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转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

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3)影响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四个:

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