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596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教师招聘上岗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b)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c)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是研究__教育问题__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_教会_____教育和_骑士__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3.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______。

  14.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_教育和_道德品质_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教书育人_____;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带好班级教好学生__。

  16.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__个体_的特殊_ 认识_过程和发展过程。

  17.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进”是指:

①___教学速度 __②_教学内容深度__。

  1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自愿性___、 灵活性______和实践性。

  1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_学期___计划和_具体行动_____计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1.德育为什么把说服教育作为主要方法?

  22.教育目的有何重大意义?

  23.如何正确理解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26.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

( )

  A.笛卡尔

  B.谢切诺夫

  C.巴甫洛夫

  D.韦克斯勒

  27.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

  A.原因

  B.动力

  C.基础

  D.目标

  2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9.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

  A.疏导宣泄

  B.当事人中心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30.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

  A.独立性

  B.自我认识

  C.自尊

  D.对抗性

  31.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A.遗传素质

  B.早期营养

  C.环境

  D.实践活动

  32.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

  A.补偿

  B.相互作用

  C.对比

  D.适应

  33.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4.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

  A.需要

  B.目的

  C.动机

  D.兴趣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35.心理学是研究______及其______的科学。

  36.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的反映。

  37.定势也叫心向,是指心理活动的______,它影响着后继的同类心理活动的______。

  38.人的性格形成的途径有家庭、学校教育、______和______。

  39.激情具有短暂性、______和______等特点。

  40.一般能力包括______、记忆力、想像力与______能力等。

  41.______比______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教学过程应从多种角度积极称颂、表扬学生。

  42.知觉是人脑对______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______的反映。

  43.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离开物质或物质化客体及______形式,从而转向头脑内部,______常作用于观念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

  45.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46.气质和性格的关系是怎样的?

  47.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7.B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1.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12.教会 骑士

  13.社会分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法纪 道德品质

  15.教书育人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6.个体 认识

  17.教学速度 教学内容深度

  18.自愿性 灵活性

  19.学期 具体行动

  三、简答题

  20.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关键因素。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专门的人才。

这些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能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知识从原来为少数人掌握到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能承担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新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一旦在生产中被应用,就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21.说服教育法的特点在于正面教育,启发自觉,以理服人。

在德育方法体系中,说服教育法是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是由于:

  

(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是不能自发产生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才能获得。

  

(2)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不能强制。

  (3)说服教育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而且还能影响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可见,说服教育法对每个学生都普遍适用,在每一年龄阶段都离不开,而且教育者不论采用哪一种德育方法,都要伴之以说理教育法。

  22.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要求,其意义在于: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一切教育工作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这个中心进行的。

确定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选择教育方法,都要从教育目的出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要求。

反之,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工作是否成功,必然要以教育目的为标准进行衡量,看教育目的实现状况,所以,教育目的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由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活动,周期较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进行。

因此,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给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指出共同遵循的方向,使大家步调一致,紧密合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是教育目的指导意义和导向功能。

  23.主体性是教师劳动手段的重要特点,与其他劳动明显的不同。

这种主体性包含两层意思:

  

(1)教师劳动的基本手段存在于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格等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教师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

  

(2)教师在使用教材、挂图、模型等这样一些物化的劳动工具时,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化过程,将凝聚在其中的智能和情感完全转化为教师主体的东西。

  四、论述题

  24.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自己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

任何一种教育,就其思想、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作为意识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

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在。

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

与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

  总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绝对程度。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B 27.C 28.C 29.D 30.A 31.A 32.A 33.B 34.D

  六、填空题

  35.心理现象 规律

  36.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

  37.准备状态 趋向

  38.职业活动 社会实践

  39.爆发性 指向性

  40.观察力 思维

  41.奖励 惩罚

  42.直接作用于 整体属性

  43.外显 借助语言

  七、简答题

  44.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意识具有自觉地目的性。

表现为行动之前具有预见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表现为人类不断地积极地认识世界,并且改造着世界。

  (3)意识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意识的内容、特点和发展水平不同。

  (4)意识是人类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

  45.

(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的影响

  (4)迁移的作用

  (5)情绪与动机的影响

  (6)个性因素的作用

  46.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二者均属于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范畴,是在统一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二者互相渗透,又彼此制约。

  一方面,气质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影响着性格的动态表现形式,以及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一性格特征;

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表现在:

  

(1)气质与性格的概念本质不同。

  

(2)气质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影响,反映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3)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

性格有好坏之分,是衡量人的品性以及社会价值地位的主要指标。

  (4)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

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5)不同年龄阶段,气质和性格在个性结构中的作用不同。

  47.

(1)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生疏的。

  

(2)几种同时进行的活动,应形成动作反映系统。

  八、论述题

  48.

(1)加强科学的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人们的思维必须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它为思维活动指明了方向,它是正确的思维路线,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

它要求人们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2)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地探索过程,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适当时机予以提示,通过作业的回答,或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启发学生思路。

  (3)加强言语训练。

思维逻辑是评价人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修养和学生的语言修养。

语言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要完整、清晰、简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在同样条件下,定势会使人顺利、快速地解决问题。

但是也要善于变通,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实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通过实际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独立性品质。

  (6)加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培养创造动机。

  ②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有机地结合。

  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教师模拟题:

全真模拟试卷

(二)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 )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b )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c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d)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c)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11.教育是一种_社会_____现象,是__培养人____的活动。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______。

  1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遗传___;

 环境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出发点 __,又是教育工作的_归宿_______。

  1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教育 _和__发展________的关系。

  16.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共____性;

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个____性。

  1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布鲁纳;

“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 布卢姆________。

  18.学校、___家庭__、 社会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国的道德核心是集体主义 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点内容;

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目的____。

  20.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21.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下列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26.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应性

  D.感受性

  27.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2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以下哪一项( )

  A.知识的感知

  B.知识的理解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运用

  2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受下列哪种情绪影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30.下列哪项不是测验量表应具备的条件(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主试

  3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A.真实坦诚

  B.互相接纳

  C.自然、适度

  D.第一印象

  32.感觉是对(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种反映

  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一种反映

  33.人的技能也被称之为( )

  A.天才

  B.能力

  C.才能

  D.熟练

  34.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3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__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______的过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对______的感觉能力。

它是动物心理反映的______形式。

  37.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_____,而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______。

  39,智商是指一个人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比值。

  40.行为疗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41.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2.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______、原型操作和______。

  43.动机按其持续的时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44.影响创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45.简述遗忘规律的内容。

  46.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怎样?

  47.注意的品质特征是什么?

  48.举例分析制约能力形成发展的条件。

(二)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B 7.C 8.D 9.D 10.C

  11.社会 培养人

  1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3.遗传 环境

  14.出发点 归宿

  15.教育 发展

  16.共 个

  17.布鲁纳 布卢姆

  18.家庭 社会

  19.集体主义 目的

  20.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

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的保证;

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教材吸取人类的科学成果,价值高,有严密的学科体系。

此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注意防止不正确倾向的出现。

  2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一矛盾,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3)教师总是一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方向。

教师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学生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教师闻道在先,经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

  2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

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