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765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硫的转化》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难点: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方法上重点、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三节-硫的转化

2、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实验方案。

3、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五人编为一组

2、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

3、编制“活动·

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播放录像】火山喷发

【讲述】火山口黄色的物质即为硫单质。

硫磺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硫酸、火药、烟花爆竹等,还可以用来制硫磺软膏医治皮肤病。

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硫单质的性质。

【板书】一、硫单质的性质

【提问】1、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

怎样认识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2、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

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硫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讨论评价】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各实验方案并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的合理方案可能较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

<

实验1>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取少量硫粉,观察它的颜色、状态;

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酒精和二硫化碳,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实验2>

取少量硫粉放在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将其加热至熔化,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3>

把研细的硫粉与铁粉按照一定的比例(铁粉稍过量)混合均匀,放在石棉网上堆成“S”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

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讨论】1、通过实验,请归纳硫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

加热

2、黑火药爆炸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S+2KNO3+3C=======K2S+3CO2↑+N2↑在此反应中硫体现出了什么性质?

3、硫与氯气相比,谁的氧化性强?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板书】

1、物理性质:

淡黄色或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不高,存在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

(1)

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Fe+S======FeS(氧化性:

S<

Cl2)

<

练习>

写出硫与铝、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点燃

还原性

S+O2======SO2

(3)S+2KNO3+3C=======K2S+3CO2↑+N2↑(硫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小结过渡】硫元素的常见价态有-2、0、+4、+6;

本节课我们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测并寻找到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了单质硫向-2价硫和+4价硫的转化。

下节课将由同学们自己来设计方案,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方法导引】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探究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首先,要选择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如硫磺、二氧化硫(或亚硫酸、亚硫酸钠等)和硫酸(或三氧化硫、硫酸盐等)。

其次,是获取这些物质。

实验室里备有硫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试剂,常用亚硫酸钠与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备少量二氧化硫。

第三,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知识支持】1、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KMnO4溶液,氯气,氯水,硝酸,浓硫酸,氧气等;

常见还原剂有硫化氢(或氢硫酸),碘化钾,金属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等。

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利用这一性质检验SO2。

【设计要求】1、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SO2,H2S均有毒),认真对待尾气的处理。

2、实验方案要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转化。

3、画出实验装置图。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实验方案。

【小结】整合本课所学内容,明确下节课任务。

第2课时

(实验课)

【实验内容】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归纳总结SO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玻璃棒,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药匙,烧杯,圆底烧瓶,止水夹,橡皮管,硫粉,亚硫酸钠,氢氧化钠稀溶液,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浓硝酸,稀硝酸,碘化钾溶液,碘水,酚酞,氢硫酸,浓硫酸,BaCL2溶液,锌粒,铜片,火柴。

【实验步骤】

1、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试剂药品的取量

(2)操作正确

(3)安全问题

(4)注意有毒物质的吸收

2、学生检查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3、由学生依自己的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问题讨论】用幻灯片或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或将问题印发给学生。

1、根据实验结果,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能写出方程式的请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通过实验,总结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并讨论作为氧化剂时浓硫酸与稀硫酸有什么不同?

3、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是如何解决的?

4、你还能实现其它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吗?

5、黄铁矿(FeS2)是比较常见的含硫的矿石,是我国工业上用来制造硫酸的一种原材料,如何把FeS2转化为H2SO4?

请你设计FeS2→H2SO4转化的可能的方法。

第3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上节课所讨论的问题。

【投影】用幻灯片或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能写出方程式的请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过实验,总结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并讨论作为氧化剂时浓硫酸与稀硫酸有什么不同?

4、你还能实现其它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呢?

【归纳板书】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1、强氧化剂

2、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水反应SO2+H2OH2SO3

氧化性SO2+H2S===3S↓+2H2O

还原性2SO2+O22SO3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性质用来检验SO2)。

说明>

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干燥剂。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讨论解惑】

解决问题3: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答疑。

例如:

问>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预测有硫生成。

为什么无现象?

答>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碘水中,碘水褪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证明碘的氧化性强于二氧化硫。

因而二氧化硫不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

解决问题4:

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只要选择合适的

氧化剂和还原剂就可以实现。

解决问题5:

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然后指导阅读P87-硫酸的工业生产,简单介绍接触法制硫酸的流程:

S(或FeS2)

SO2

SO3

H2SO4

【讲述】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空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现在不少地区雨水的PH小于5.6,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我们就称它为酸雨。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区之一,且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如何防止或减少酸雨的形成呢?

【指导阅读】阅读:

三、酸雨及其防治

【归纳小结】酸雨的形成

2SO2+O2

2SO3

SO3+H2O==H2SO4

煤、石油等含硫元素

SO2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酸雨的防治:

1、控制酸性物质的排放;

2、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指导阅读】阅读P88页-身边的化学。

【讲述】简单介绍石膏,硫酸钡两种主要的硫酸盐。

【概括整合】学生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作业】P90-91页1、2、3、4、5。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完成其中的一个课题,在下次课上进行交流。

1、请查找资料,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具体措施,并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所学知识,你知道采取什么办法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治理已酸化的湖泊和土壤。

(2)保护暴露在大气中的建筑。

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氯、溴、碘单质之间氧化性的比较

 

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

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三、重点、难点

金属镁的还原性;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预习:

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重点思考“交流·

研讨”中所提出的问题。

编制“活动·

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引入】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不能直接饮用。

看来,海水除了含有氢、氧元素外,一定还含有其它元素。

那么,海水中还含有哪些元素呢?

它们在海水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如何?

人们是怎样提取利用食盐的?

【指导阅读】阅读P92-P95第一部分:

海水——化学元素宝库。

【学生阅读后回答】海水中共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差异很大。

人类通过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食盐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是人体必须的物质,更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在工业上,主要通过氯碱工业等进行综合利用。

【老师总结】教师点评并简单介绍氯碱工业(不要求掌握这部分内容)。

【设问】海水中镁的含量一般为1.28g/L,属常量元素。

目前,世界上有60%的镁来自海水,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呢?

【指导阅读】阅读P95-P96第二部分:

镁和海水提镁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下列讨论题:

1、简述海水提镁的基本方法和工业流程。

2、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

那么,贝壳在生产流程中起什么作用?

其主要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

3、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

4、在用上述方法提镁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讨论作答】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1、海水提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往海水里加碱,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再加入盐酸把它变成氯化镁;

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就可得到氯化镁。

高温

2、贝壳起到提供碱-消石灰的作用。

主要成分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CaCO3======CaO+CO2↑CaO+H2O=Ca(OH)2

3、经历的化学变化有:

Mg2++2OH-=Mg(OH)2↓

Mg(OH)2+2HCl=MgCl2+2H2O

通电

MgCl2=====Mg+Cl2↑

4、

(1)就地取材-利用海滩上的贝壳

(2)节约原料-循环利用氯元素

启示>

一个真实的化学工业流程所考虑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它不仅考虑化学反应,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问题。

【讲述】海水提镁的原理较为简单,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主要是怎样除去杂质。

英国、美国、日本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我国由于陆地天然菱镁矿资源丰富,目前主要是通过煅烧菱镁矿来制取镁,没有安排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发海水提镁工作。

只是根据需要,每年利用制盐卤水生产一些氯化镁。

近年来,我国对海水提镁的开发,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试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镁是一种轻金属,其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这些特性使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冶金工业上,金属镁常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认识镁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取一段镁条,观察它的颜色。

用砂纸把表面的氧化膜擦净,观察金属镁的颜色和光泽。

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点燃后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细沙或少量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并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镁跟氧气反应

镁跟二氧化碳反应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教师点评并板书。

镁的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酸反应置换氢气

2、与氧气反应

3、与二氧化碳反应:

2Mg+CO2=======2MgO+C

思考>

由金属镁引起的火灾能否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课堂练习】P1001、2

【概括整合】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复习】镁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

【引入】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

溴和氯、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化学上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

前面我们学习过氯气,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性质。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1>

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状态、颜色;

取少量的溴单质和碘单质,分别观察它们在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和所形成溶液的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物理性质

溴单质

碘单质

颜色

状态

溶解性和溶液颜色

水中

酒精中

四氯化碳中

演示实验2>

给碘锤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交流讨论】1、在保存溴单质和碘单质时应分别注意哪些问题?

2、碘容易升华的性质有什么重要用途?

【过渡】氯、溴和碘的单质除了具有以上物理性质之外,在化学性质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活动探究】我们已经认识了氯气的强氧化性,请用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设计实验探究氯、溴、碘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你的实验方案与实验记录

1、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氧化性强弱如何?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对于从溴化物中提取溴有何启示?

【指导阅读】阅读P98-P99,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提溴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工业流程所经历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2、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有哪些用途?

3、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将走什么道路?

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概括整合】根据P99的提示,概括整合本节内容。

【作业】P100-1013、4

【研究性学习课题】P10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