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769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docx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

GD/FS-762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

TheDailyOperationMode,ItIncludesAllTheImplementationItems,AndActsToRegulateIndividualActions,RegulateOrLimitAllTheirBehaviors,AndFinallySimplifyManagementProcess.

 

编辑:

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

 

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详细版

提示语:

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工艺规程:

  1、铝液在炉内必须经过除气除渣处理。

  2、铝液在铸造前必须经过过滤板或过滤布过滤。

  3、铝液在进入铸造机前,温度控制在690℃至710℃间。

最高不得超过720℃。

  4、充液及保持时间、25S—30S铸造速度Φ115mm铝棒,160mm±10mm/min,Φ90mm铝棒180mm±10mm/min。

  5、铝液必须经过铝钛硼变质处理。

铝钛硼剂量1.5kg/T,铝钛硼丝速度Φ9.5mm,650mm/min。

  6、流槽、分流槽、转接板、套管及引锭头必须干燥。

  7、分流盆、转接板及套管必须薄薄地涂上一层滑石粉。

  8、石墨环涂上猪油或植物油。

  9、冷却水必须经过小于1mm过滤。

保持水温低于35℃。

  10、铝合金成份按《内控标准》控制。

  二、操作规程:

  1、吹干引定头。

  2、放平铸造台。

  3、放松起动装置钢丝绳。

  4、引定头上升至起动位置(引锭头顶离石墨环下端3mm、即平行于四角的顶杆)。

  5、拉紧起动装置钢丝绳。

  6、装好起动闸板。

  7、打开排水阀。

  8、开水泵、将水量调至铸造水量。

  9、确认水没有涌进引锭头。

  10、打开塞头放出铝水。

  11、铝水上升至流槽顶约20mm时,提起闸板,计时。

  12、尽量缩短充液时间,当铝水充满全部套管后,关闭排水阀,充液及保持时间到后,起动铸造机下降。

  13、在起动铸造机以正常铸造速度下降的同时,应确认引锭座在下降方可停止操作,若没有下降用手扳动起动装置,确认引锭座在下降方可停手。

  14、在铸造过程中,下降速度、进水水量、铝液温度要稳定。

  15、铸造达到极限长度以前,塞上熔炉塞头。

  16、当全部铝液到离开套管时,打开排水阀,同时必须用扒子将套管口及分流盆的铝扒开。

  17、全部铝棒离开结晶器约300mm,停止下降。

  18、继续通水约2分钟即可停水。

  19、倾侧铸造台,升起铝棒约1米,吊棒(吊棒必须使用专用吊具整排吊起,不能用钢丝绳捆在一起吊棒)。

  20、整理铸造台,准备下一次铸造。

  三、铸造安全指引: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上以下安全用品:

面罩、高温鞋、高温手套、布帽、牛仔布工作服、棉质袜。

  2、所有人员必须经过铸造培训才能上岗。

  3、所有有耐火材料、工具必须干燥。

  4、前后接铝液铁桶必须干燥无杂物,有足够的容量。

  5、水塔水必须足够。

  6、引锭头无水干燥。

  7、铝液温度正常,按工艺设定铸造速度。

  8、铸造水量足够,水温、水质无问题。

  9、深井有足够的深度,有1.5米以上的水。

  10、严格控制充液及保持时间。

  11、有足够的塞子塞棒。

  12、起动前起动装置的钢丝绳必须拉紧。

  四、质量控制:

  1、中心裂纹:

产生原因

  ①铝液超温。

②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③铸造速度太快。

④细化剂不合格。

⑤结晶器水路堵塞。

⑥铝合金成份不合格。

⑦铝液过烧。

  2、表面冷隔:

产生原因

  ①水温过低或水量过大②铝液太低温③铸造速度太慢。

  3、表面竖向拉花:

产生原因

  ①转接板与石墨环间有隙。

②石墨环损坏或老化。

③石墨环下端结晶器损伤。

④转接板与套管间接缝漏铝。

⑤石墨环无上油。

⑥冷却不足。

  4、铝棒弯曲:

产生原因

  ①铸造温度过高或水足。

②引锭座水平未调好。

③四条钢丝绳张力大小不一致。

④塞的铝棒太多或太集中。

⑤铸造过程中人或物碰着钢丝绳。

⑥铸造速度不稳定。

⑦轴承损坏。

⑧棒头弯曲可将起铸速度设定为铸速的75%,下降50mm后调至正常铸速。

⑨钢丝绳新旧不一,不是同一卷钢丝绳。

  5、表面气泡:

产生原因

  ①铝液炉内除气不充分。

②结晶器漏水。

③耐火材料含水未干燥。

  6、起动时漏铝:

产生原因

  ①引锭头不在起动位置。

②充液时间过长。

③充液及保持时间不对。

④铝液温度过高。

⑤忘记关排水阀。

⑥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7、竖向白线:

产生原因

  结晶器部份水帘(小孔)堵塞。

  8、铝棒弹开冷却水:

产生原因

  ①铝液温度过高。

②起动前充液及保持时间不足。

③起动下降速度过快。

④结晶器堵塞。

⑤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⑥忘记排水阀。

  9、断棒、铝液在套管中凝固:

产生原因

  ①铝液温度过低。

②充液及保持时间过长。

③塞棒太集中。

④铸造速度太慢。

  10、铝棒晶粒粗大:

产生原因

  ①细化剂不合格。

②铝液超温。

③冷却水不足或水温过高。

④铸造速度过快。

⑤铝液成份不合格。

  11、铝棒产生羽毛状晶:

产生原因

  ①细化剂不合格。

②铝液曾过烧。

  五、铸造机安装程序:

  1、按要求预埋螺丝、钢板及空出位置。

  2、找出铸井的中心十字线。

  3、将垫板装在井口预埋螺丝上。

  4、将井口钢架吊放在井口上,钢架中心十字线与铸井的中心十字线对应。

  5、将井口钢架调至水平,上紧预埋螺丝的螺母,垫板与井口架烧焊连接。

  6、按图纸安装减速机座,滑轮架并浇注水。

  7、水泥浇注14天后,安装引锭底座及钢丝绳。

  8、将引锭底座调至水平,并且四条钢丝绳的张力大小一样。

  9、将连在一起的铸造平台及引锭座吊放在井口架的倾动臂上。

  10、引锭底座上升至刚好顶着引锭座。

  11、拆开连接吊环。

  12、用螺丝锁住造台在倾动臂上。

  13、下降引锭座。

  14、倾侧铸造台。

  15、用长螺拴将引锭座锁在底座上。

  16、拿下四个定位环。

  六、铸造机的保养方法:

  1、耐火材料的保养

  ①铸造前必须用液化石油气枪烘干耐火材料,注意枪应不停移动,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损坏耐火材料。

②在烘干前必须将破损的耐火材料用修补剂补 好,全部耐火材料薄薄地涂上一层滑石粉水,不得露出耐火材料基体。

③更换下的铸造台必须用塑料膜包住,防潮防尘。

④铸造快结束,铝液刚好脱离套管时,在凝固前用扒子将套管口及分流盆的铝全部扒开。

⑤在清理余铝时应小心清理,不损坏耐火材料,如果套管与转接板间的缝入了铝,应拆下结晶器才清理,不得强行拨出。

平时,这条缝除了要垫上一圈硅酸铝纤维外,内侧应补上修补剂。

⑥有破损的耐火材料应用刀刮开滑石粉露出基体,填上修补剂,涂滑石粉水,自然干燥后再用微火烘。

⑦清理应将铸造台所有铝清干净。

  2、引锭头的保养:

  ①第一次铸造前所有引锭头涂一层猪油,以后每周涂一至两次。

②每周一次拆下引锭头在滑动部分上黄油。

③不能碰花引锭头顶,有破损的及时磨平。

④停产时将引锭座沉入水中以免生锈。

  3、结晶器的保养:

  ①引锭头要安装到位,以免碰坏结晶器。

②每次铸造前应试水,有堵塞的拆下清理。

③整理时不得碰水帘,以免损坏。

④拆转接板压环时如生锈转不动,可用石油气枪将结晶器加热至约70℃(先拆下O型圈)。

⑤安装转接板时,在石墨环顶涂一层滑石粉水。

  4、滑轮的保养:

  ①定期检查滑轮,加黄油。

②更换损坏的轴承。

  5、减速机的保养:

  ①每天检查油量一次。

②定期更换机油。

  6、钢丝绳、调整吊环的保养:

  每天加黄油一次,避免生锈。

  7、液压系统的保养:

  ①每天检查一次液压油量。

②定期更换液压油,清洗滤网。

  七、石墨环更换程序

  1、石墨环破损或铸造出的铝棒在水路没有阻塞的情况下,铝棒表面粗糙,则必须更换石墨环。

  2、松开结晶器的四粒螺栓,将结晶器从模台上取下。

  3、取下三个O型密封圈,用专用工具旋下压环取出转接板。

  4、松开结晶器的两粒内六角螺栓,将结晶器分成两片,注意取下一个O型圈在两片模间。

  5、在一个小旋转台上将结晶器上环反转放并旋转,用液化石油气枪加热结晶器直至石墨环掉下。

  6、放正结晶器上环并装上新的石墨环,注意加小许材料压着石墨环。

在石墨环热时涂一次猪油。

  7、自然冷却后装回所有材料并清理干净,注意小O型圈及其位置,溢水孔对齐。

  八、更换模台程序

  1、吹干引锭头水,旋下引锭座四支长螺栓,在四支导柱中放入定位环。

  2、收拾干净模台铝片,放平模台,旋下四粒模台锁紧螺栓。

  3、上升引锭座直至顶起模台约20毫米左右。

  4、旋上四个吊环,将模台及引锭座整体吊出,注意不能吊在吊环上,只能吊在模台四个专用吊孔上。

  5、下降引锭座约200mm左右。

  6、吊上另一套铸造台,并升起引锭座直至顶起模台约20mm。

  7、旋开四个吊环并旋上四支长螺栓。

  8、下降引锭座约1米,装上四粒模台锁紧螺栓。

  9、倾侧模台,取下引锭座四支导柱的定位环。

  九、铸造前必须点检工作

  1、所有耐火材料是否干燥,有无破损,是否已涂上一层滑石粉。

  2、检查所有水过滤器是否阻塞,开正常水量进入铸造平台,检查溢水孔有否漏水,水量是否每个结晶器大致相同,水帘是否成形及有否缺口,水帘有三个以上缺口或结晶有其它问题,则必须拆下检查清理。

  3、检查石墨环与接板的接口处是否已补上滑石粉(滑石粉对水不得用油),使用A型转接板的可不补或补上2毫米以下,使用B型转接板的必须补上4至8毫米,注意高度一致。

  4、检查所有闸板装好不会漏铝,有否足够铸造用具。

  5、放铝水前检查有否冷却水涌入引锭头,过滤网是否安装正确。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BrandName/LocationCanBeEntered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