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00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0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docWord格式.docx

S=1400万平方千米,第五大洲,位于东西半球;

(7)大洋洲:

(海洋中的陆地)S=900万平方千米,第七大洲,位于东西半球。

3.大洲的分界: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博斯普鲁士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4)拉丁美洲: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5)中美洲:

墨西哥以南的中美地峡,(也称中美七国)。

(三)四大洋:

1.边缘海:

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的海。

(如黄海、南海、北海、加勒比海[最大])

2.内海:

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

(波罗的海、渤海)

3.海峡:

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1)马六甲海峡:

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

(2)白令海峡:

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

(3)麦哲伦海峡:

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

4.海湾:

延伸入陆地,水深逐渐变浅的海或洋的水域的部分。

(如墨西哥湾、哈得孙湾、波斯湾、北部湾等)

5.四大洋:

(1)太平洋:

面积最大,S=18000万平方千米(1.8亿平方千米)

水体最深:

均深3957米(最深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水温最高:

均温19摄氏度.

(与大西洋的分界线:

南美洲合恩角[67度W])

(2)大西洋:

S=9300万平方千米,呈“S”形,

均深1200M,最深9218M,

均温17摄氏度。

(与印度洋的分界线:

非洲的厄加勒斯角[20度E])

(3)印度洋:

S=7500万平方千米,呈“八”字形,

均深3897M,最深7450M;

均温16.7摄氏度。

(与太平洋的分界线:

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147度E])

(4)北冰洋:

S=1300万平方千米,

均深1200M,最深5449M

水温:

北极海区-1.7-1摄氏度

北欧海区2-12摄氏度.

(四)小结:

1.今天的课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

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的名称、及在地图上的分布(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采用由教师指图学生集体回答,个人回答,来帮助记忆。

2.课后作业

(1)作业本:

P.1-2

(2)课本P.3想一想思考题(口头回答)

(3)填图册:

P.1。

 

第9~2节世界居民和国家

1.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种族和民族,以及他们的分布状况;

了解世界各地区语言的使用与宗教的信仰情况;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国家数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2.本节还介绍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共安排2课时

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

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

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

三、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

1.增长速度很快;

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

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

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

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二)种族和民族:

(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

1.种族:

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

人数世界第一,占54%;

特征:

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

分布: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黄色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

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

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

人数占8.5%;

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

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

(故乡在非洲)

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

2.民族:

(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

(2)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3)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也有单一民族;

(4)犹太人、吉卜赛人遍布于许多国家。

(三)小结:

语言人种

居民(板书)

宗教民族

课后作业

1、作业本:

P.2-3第1-9题

2、填图册:

P.

[第二课时]

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

2.了解国家的分布,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国家;

3.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4.了解中国的国际交往,浙江省主要的友好省州。

世界三大宗教及居民和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世界政区图》、世界各地的录像、中国的国际交往图

(一)语言与宗教:

(参考《人文地理》宗教篇)P.20

1.语言

(1)语言是区分民族的主要标志;

(2)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其次是英语;

(3)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

2.宗教(社会现象)、

(1)佛教:

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流传于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印、中、日、缅、斯里兰卡)《人文地理》P.25;

(2)基督教:

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传入欧、美、大洋洲。

《人文地理》P.22

(3)伊斯兰教:

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西部,盛行于西亚、北非、南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称回教及清真教)。

(二)国家和地区: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53个、亚洲48个、欧洲43个、北美洲14个、大洋洲14个、南美洲12个、南极洲无人居住);

2.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S=1710万K2);

3.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S=0.44K2);

4.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人口12亿;

第二是印度,人口9亿多;

5.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只有1000人左右。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

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达;

(1)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2)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

(3)发展中国家:

历史上曾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后经济发展虽然快,但经济实力薄弱。

A.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B.不少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四)国际交往:

1.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五项基本原则):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2.友好省州:

(1)1995年底中国与15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友好省州:

浙江省—美国的新泽西州、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日本的静冈县;

(3)姐妹城市:

杭州市—日本的岐阜市、菲律宾的碧瑶市、美国的波士顿;

(4)绍兴市—日本的福光町、芦原町。

(五)小结

佛教

1.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发达国家

2.世界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中国)

3.作业布置:

作业本:

第二节

填图册:

P.2、3,

课本P.3,P.6想一想、议一议

第9~3节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是学习世界各大洲和各国地理的基础。

讲述气候类型要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降水、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入手,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进行分析。

1.各温度带的气候类型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边讲边对比。

2.用各气候带的自然景观图,让学生“看图分析”、“看图说话”,教师小结等方式归纳重点和难点。

本节共安排1课时

1、了解地球气候带的划分;

2.说出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主要分布的大洲。

3.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2.教学难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植被状况。

世界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

(一)地球气候带的划分:

(从中国气候带讲起)

1.按不同纬度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

2.各地气候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情况;

3.不同的气候区里,动植物有明显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风光各异。

(二)热带地区四种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全球型)

(1)分布:

赤道附近地区;

(2)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很大;

(3)植被:

终年茂盛,花开果熟。

2.热带草原气候:

(西岸型)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2)特征:

终年高温,明显干、湿两季;

(3)植被:

湿季草木茂盛,干季草木凋零。

3.热带季风气候:

(东岸型)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

5月-9月旱季:

10月-4月};

旱季树木落叶,雨季植物繁茂。

4.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零星的耐旱植物。

(三)亚热带地区二种气候类型:

1.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常绿阔叶林。

2.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大陆的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常绿硬叶林。

(四)温带地区三种气候类型:

1.温带季风气候(东岸型)

亚洲东部的温带地区;

夏热多雨,冬冷干燥;

落叶阔叶林。

2.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西部;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部型)

欧亚、北美大陆的内部;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草原与沙漠。

(五)亚寒带地区气候:

北纬500-700之间;

冬季漫长,夏季短促;

针叶林。

(六)寒带地区二种气候类型:

1.苔原气候

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长冬无夏;

苔藓、地衣。

2.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及北冰洋的岛屿上;

终年严寒;

终年覆盖冰雪。

(七)高山地区气候:

1.分布:

热带、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上;

2.特征:

气温、降水随高度而变化;

3.植被:

垂直变化明显(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荒漠、冰雪)。

热带雨林气候

(八)小结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

1.气温、降水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气候

苔原气候

寒带气候冰原气候

2.附“理想大陆气候示意表”:

900N

极地气候

亚寒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高山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WE

第9~4节世界时区和交通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的意义;

学会区时的计算;

了解欧亚第二大陆桥的作用和世界主要航海、航空线。

1.在讲授新知识前,讲一则小故事或趣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

本节共安排2课时

1.了解地方时、区时、日界线、北京时间的概念;

2.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时区计算的日期换算;

3.了解建成欧亚第二陆桥的重要作用;

4.了解世界主要航线和主要航空线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

2、教学难点:

区时的计算。

经纬仪、时区挂图、地球仪、地理光盘。

(一)地方时和区时: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3.时区的换算:

(1)地球每小时转过的经度为150;

(2)地球自转一周:

3600÷

150=24(时区);

(3)求地方时:

1小时(60分)÷

150=4分钟(每一经度);

(4)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

经度的度数÷

150=时区的区数(7.5舍入法:

余数≥7.5的进一时区,余数≤7.5的舍掉);

例:

A地(北京)1160E÷

150=7……11(东八区)

B地(火奴鲁鲁)1570W÷

150=10……7(西十区)

4.时区的划分方法:

(1)每个时区为150,以00经线为中央经线开始;

(2)中时区的范围:

从7.5W-7.5E;

(3)向东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东十一区;

(4)向西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西十一区;

(5)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都以180度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0(时区重合称东西十二区)。

5.时区求差:

(1)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

(2)相邻时区的区时正好相差1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就相隔几个小时;

(3)计算在东经度或西经度内的时区数,向东加、向西减;

(4)跨东西经度,计算时区数,往东连加、往西连减。

6.例

(1):

东八区:

5日8时15分

东十区:

5日8时15分+(10-8)=5日10时15分;

东二区:

5日8时15分-(8-2)=5日2时15分;

西十区:

5日8时15分-(8+10)=4日14时15分;

又:

5日8时15分+{(12-8)+(12-10)}-1天

=5日8时15分+{4+2}-1天

=4日14时15分。

例(2)

东八区

西八区

中时区

东六区

西六区

西十二区

3月1日

6时

2月29日14时

2月29日22时

3月1日4时

2月29日16时

2月29日10时

例(3)课本P.8-9页算一算、想一想;

例(4)如果北京时间是1999年3月1日9时。

那么:

纽约(西九区)2月28日20时;

东京(东九区)3月1日10时;

开罗(东二区)3月1日3时;

伦敦(中时区)3月1日1时。

例(5)

一艘海洋考察船2000年2月11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起航,航行了20天零3小时,到达1200W的研究地点,问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月几日几时?

解:

1.已知北京时间为东八区,

1200W÷

150=8……(西八区)

2.2月11日12时-(8+8)+20天3小时

=2月11日12时-16小时+20天3小时

=2月10日36时-16小时+20天3小时

=2月10日20小时+20天3小时

=3月1日23小时

(也可2月11日12时+20天3小时-16小时)

又解:

2月11日12时+{(12-8)+(12-8)}+(20天3小时-1天)

=2月11日12时+8小时+19天3小时

=2000年3月1日23时。

(二)小结这堂课的重点是学会区时的计算。

(第二课时)

1.了解日界线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北京时间的概念。

3.了解欧亚第二陆桥的作用、起点和终点。

4.学会使用、查阅《世界主要航海线图》、《世界主要航空线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日界线、北京时间、第二陆桥、航海、航空线

日期的换算。

经纬仪、时区挂图、地球仪、地理光盘或投影片

(二)国际日期变更线:

(有三个曲)

1.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汤加)和终点(西萨摩亚);

3.日期变更:

(讲解麦哲伦环球航行)

1

位置

西侧

东侧

2

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

3

时区

东十二区

4

钟点

相同

5

日期

早一天→

←晚一天

3月2日(减一天)

3月1日(加一天)

4.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三)北京时间:

1.中国跨5个时区,由西向东(东五区~东九区)

2.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四)欧亚第二陆桥:

1.中国连云港(江苏)到鹿特丹(荷兰)的铁路干线称为欧亚第二陆桥;

2.比绕道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缩短航程约5000KM,运费降低工业20%,缩短运期50%;

3.意义:

加强中国同中亚、东欧、西欧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五)主要航海线:

从西欧各港口经北大西洋到北美洲东岸各港口;

2.从西欧经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到西亚、南亚、东亚各港口;

(特大船只绕道好望角)

3.从亚洲东岸港口横渡太平洋到南北美洲各港口;

4.从北美洲东岸各港口通往北美洲西岸各港口,通过巴拿马运河。

(特大船只绕道麦哲伦海峡)

(六)主要航空线:

1.国际航空港:

中国:

北京、香港、(上海、广州)

日本:

东京;

俄罗斯:

莫斯科;

法国:

巴黎;

德国:

法兰克福;

英国:

伦敦;

美国:

纽约、芝加哥。

2.国际航空线:

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线有4条;

以纽约为中心的航线有4条;

以伦敦为中心的航线有3条,

(详见课本P·

10)

(七)小结

第十章亚洲

第10-1节概述

本节是学习亚洲地理基础,课本既讲亚洲的自然特征,又介绍亚洲的人口、人种和政治地图的等人文地理知识,使学生对亚洲地理环境有个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分区地理和国家地理奠定基础。

课本概要地介绍了亚洲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并从经度、时差和气候差异等方面说明亚洲的辽阔、广大,点明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接着又逐个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指出地形复杂、大河众多、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亚洲自然地理的突出特点与面积广大的密切关系。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并集中在中部,因此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地势,这种地形地势特征增加了亚洲气候的复杂性,又影响了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能过分析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1.读图分析法:

通过设置问题,把课本教学内容转化为地图直观内容,让学生在读图过程中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周围的岛屿、地形的分布,从中概括出亚洲的地域最广、面积最大、岛屿众多的分布规律,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和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

根据亚洲河流流向和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通过读图从地域范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特征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分布进行分析.

2.作业练习法:

上课时让学生翻开《填图册》作业本,教师指图讲解,学生读图练习,完成后,教师对亚洲位置、面积、人口、区域划分、三大半岛、花彩列岛、地形、地势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师问学生答和方法进行归纳小结。

3.讲述法:

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地地图上进行认读,讲亚洲气候时,可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特征等到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利用景观图片了解各气候景观特征.

课时安排

1.掌握亚洲的位置、面积、人口,

2.了解亚洲人种及其分布;

3.通过读图认识亚洲东南部的弧形岛屿和南部的三大半岛;

4.掌握亚洲地形特征、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分布。

1.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地形;

主要岛屿、半及地形区的空间位置记忆。

地球仪、亚洲地图、投影仪、地理光盘。

(一)世界上最大的洲:

1.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E、太平洋;

S、印度洋、W、黑海、地中海;

N、北冰洋

2.地域广阔:

(1)东西跨经度160度,时差10个小时;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