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10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性化辅导教案语文组九年级上第一单元Word下载.docx

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说明对象;

结尾总结说明对象。

《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它们的共同特征。

第三至九段分说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其中第三至六段分说始终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并分别对应第二段总说中的四个"

讲究"

,第七至九段分说,从细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

这样写,脉络分明,结构严谨,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写作特色:

说明方法法

1、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引资料(中考重点)(可根据具体考纲实施教学)

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与国外的园林比较,突出强调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

与北京园林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古朴、闲适的风格。

文中“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等,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2、说明顺序:

概括——具体主要——次要

课文分析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

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

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

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

取法自然。

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

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明确说明对象

(2)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明确说明顺序

(6)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文章主旨

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周庄水韵》知识梳理

行文思路

走进周庄,概览古镇风貌

仲春游(迷蒙水墨画)

周庄水韵写三次游周庄

冬天游(周庄动感画)四幅画

夜游周庄(七彩梦幻图)

第一部分:

(1-3)叙述周庄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

(4)略写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

(5-6)详写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水乡的情景和感受

游记线索

文章以作者三次游周庄为线索,虽然记叙的对象都相同,但随着时间转换,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时的所见及感受,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也正反映了周庄随着时间悄无声息的变化,体现了周庄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比喻

1、比喻:

作用:

生动形象(中考重点)

文中运用了很多贴切而生动的比喻,如“犹如在风中飞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非常的生动形象。

让我们如临其境,仿佛亲眼目睹了这般景物。

文章内容分析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作者写第三次夜游周庄水乡,以时间先后为序。

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

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

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古镇的欢呼,由“天上”写至“地上”

开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开篇不说地点,直接描绘出幽静的场景,色彩斑斓,比喻形象、生动,给人意味深长的遐想

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个画面体现了什么?

悠然搅动的木橹把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天上的云彩和飞鸟搅碎后的美丽画面周庄水美:

倒映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

找出开头段中的比喻句,指出它的本体和喻体,并说说其作用

“……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本体是倒映着的石桥、楼屋、云彩和飞鸟的水面,喻体是彩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倒映着美景的周庄水面的美丽画面,有形有色,有静有动

“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反问,强调了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最富有诗意,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如何有诗意?

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周庄的实物描写

周庄水韵写了作者三次到周庄游览的所见所做所闻,主要写周庄水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周庄的喜爱,赞美之情。

全文展示了四幅图画,通过不同的画面反映了周庄随着季节悄无声息的变化,表现了周庄人民幸福快乐的诗意生活。

《短文两篇》知识梳理

《记承天夜游》知识梳理

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叙述、描写、情景交融(中考重点)

叙述:

文章叙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又把前文提到的“夜”具体化了。

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溶溶,而非月黑风高,简洁入题

景物描写“停下如积水空明......柏影也”全句没有一个“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独具匠心。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虽然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表达了作者虽然遭受贬谪仍然强作轻松愉快的心情。

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

“闲人”指的是清闲的人,这里并不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作者在政治上优远大抱负,可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

赏月“闲人”的自得悠闲,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本文主旨

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心境。

一开始深感世人追名逐利和自己被贬,但是看着这美景又自我排遣,表现出作者胸无尘俗的胸襟。

《谢道韫咏絮》知识梳理

胡儿:

雪似盐

家人聚→谈雪

道韫:

雪似柳

文中如何写雪的?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体现出兄妹才华之高下立分。

因为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柳絮”好在有意象,“撒盐”只有物象。

更何况沉甸甸的盐比喻轻盈飘舞的白雪,一重一轻,不够妥帖。

而柳絮在轻盈、飞动这些特征上与白雪吻合。

《文化眼光》知识梳理

文章开头的作用(段落的作用,中考重点)

开篇指出“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些人看得到,有些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然后紧扣“文化”和“文化我眼光”,逐层深入,展开引论

写作特色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中考重点)

作者以酒文化和柏林墙两个例子,生动真切地论证了“文化无处不在”“文化”与“四物”的关系。

本文启示

整体认知,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眼光,再去探究文化眼光的价值,揣摩写作目的——拯救历史。

用文化的眼光观察、欣赏身边的文化现象,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拯救优秀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呼唤人们应该具有“文化眼光”,富有启发性。

学生总结评定

1.学生本次课对老师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2.本次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签字:

教师总结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2.学生本次上课表现情况:

3.老师对本次课的总结:

教师签字:

课前审阅:

课后检查:

龙文教育课后作业

完成时间

80分钟

完成

情况

《苏州园林》课后作业

阅读课文第二段: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3.这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

4.这段文字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5.文中加黑词“一切”“都”“决不”用得准确,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阅读课文第四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以 

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

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中概括假山特点的句子是。

5.他沼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6.画线句子中的“艺术”与“技术”词序能否对调?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习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文中加黑词“多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2.举例说明,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其好处。

《周庄水韵》课后作业

1.三游周庄,季节分别是、、,截取三个不同的场景,多角度描写周庄的多姿多彩,美丽如画。

三次中详写,因为突出作者的印象如童话般的神奇美妙。

2.作者是怎样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的?

3.文章在主题表现方面的技巧是什么?

《短文两篇》课后作业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号,是朝的家。

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填空: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为什么"

撒盐空中差可拟"

不好?

《文化眼光》课后作业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这句话怎样理解?

2.为什么说“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岁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3.“文化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4.怎样才能使自己有文化眼光呢?

审阅签字:

时间:

龙文教育课后测试卷

90分钟

得分

/

测试内容

1、文言文(40分)

(1)默写(15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5、,庭下如积水空明。

(《记承天夜游》)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

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

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

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11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作者描绘的世界:

作者的心境:

(4)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攫已,即去。

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

“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

“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

何哂②之有?

【注】①攫:

夺取②哂:

讥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入市区焉()

(2)我若富贵当尔偿()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

B、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

C、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向他索要钱财。

D、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他的钱财。

13、文中具体表现晋人好利行为的句是:

14、晋人认为自己与世人的区别在于:

(1);

(2)。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2、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可再生的海洋能

①大家应该知道波涛汹涌的大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

所谓海洋能,狭义地来说是指海洋本身所蕴含的能量,这是一种几乎无穷无尽的可再生能源。

②潮汐现象起因于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的天体运动。

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水潮涨潮落的势能发电。

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狭窄的浅海、港湾和海峡,例如在加拿大芬地湾,潮差可达16米以上,在英国的塞坟河口和法国的朗斯河口,最大潮差可达15.2米和13.5米,我国的钱塘江最大潮差也有9米。

③人类利用潮汐发电已有近百年历史,潮汐发电是海洋能利用中最现实、技术最成熟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种。

最常见的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是,在适当的地点建造一个大坝,涨潮时,海水从大海流入坝内水库,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

落潮时,海水流向大海,同样推动水轮机旋转发电。

因此,潮汐发电所用的水轮机需要在正反两个方向的水流作用下均能同向旋转。

④海浪是由风对海水的摩擦和推压引起的。

因此,海浪发电实际上也是风能的另一种形式。

海浪能的利用被称为“发明家的乐园”,现在全世界波浪能利用的机械设计数以千计,获得专利证书的也达数百件。

英国把波浪发电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以投资多、技术领先而著称。

⑤除了上述两种以外,海洋能还包括了海流能、盐差能等。

但海流发电存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难以解决,全世界均无大规模海流发电的成效。

淡水向盐水渗透形成的盐差能,目前处于实验室试验水平,离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路程。

⑥海洋能的优点十分明显。

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这种再生过程失十分迅速、短暂。

海洋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它既不会污染大气,也不会带来温室效应。

然而,海洋能虽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好处,但它的获取也是十分困难的。

⑦海洋能总量巨大,可面对海洋这个巨大水体,人们的活动能力(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说来极其渺小。

而且,大尺度液体流动几乎总是“湍流”——具有不稳定和不规则的特性,海洋也不例外。

⑧海洋能在空间上的存在也是不可移动的,它不可能像其它载能体一样,按人类希望的时间或空间来进行主管布局,海洋能的获取只可在水介质及沿岸的立体空间内进行。

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海洋能利用的障碍也在一点点被克服。

有人说,海洋能将是21世纪的能源,我们期待这样的预言能够真正实现。

15、第②段加点词“也有”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16、第④段划线句称“海洋能利用”为“发明家的乐园”是因为

17、海洋能的优点主要是:

、、。

人类获取海洋能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请分条概述:

(2);

(3);

(9分)

18、第②-⑤段介绍了四种不同类型海洋能,其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分)

19、下列文字放在第几段末尾最合适?

(3分)

20世纪70年代初,受石油危机影响,英国、日本、挪威等海洋能丰富的国家开始了海浪发电的开发研究。

目前,一些适用性的海浪发电装置往往应用于航标灯和灯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8分)

学会赏识

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

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表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

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于是乎就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着的“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致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

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前进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赏识弃绝“祖师爷”和“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彻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

远近高低,各呈其姿。

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

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

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

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

只要我们正确地选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

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纯美的人情……

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而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

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

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学会赏识吧,这样,你的胸怀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

拥有赏识吧,这样,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

20、

(1)根据文章写作思路,下列对文章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请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①②③

21、第③段和第④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22、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他们大胆启用盲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给公众留下不拘一格降“重用人才”的印象,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争先恐后到柯达公司效力。

以上文字适合放在第段充当事实论据,理由是

23、以下对文本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

 B、本文主要采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C、结尾段在文中起到发出号召并总结全文的作用。

D、文中“诊断”“渴望”“祖师爷”引号的作用相同。

试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