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精神.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221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菩萨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菩萨精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菩萨精神.docx

《菩萨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萨精神.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菩萨精神.docx

菩萨精神

铸造菩萨精神

一、现实呼唤精神

中国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的精华又主要体现在菩萨的精神上。

菩萨的精神就是一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众生担当苦行的利他精神。

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流布和发展,就是因为大乘佛教的这种积极入世的菩萨精神迎合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统。

大家都知道,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仁爱,这些精神与大乘佛法有可以相互沟通之处。

我们今天讲继承文化传统,讲学习佛法弘扬佛法.毫无疑问地应当继承和发扬大乘佛教中的菩萨精神。

可以说,它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活的灵魂。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继承大乘佛法的精华,最重要的就是:

我们必须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人格。

我们现在提倡生活禅,而生活禅的究竟处就是要将佛法人格化。

净慧大师在《生活禅开题》中说得好: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必须把佛法净化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社会(庄严国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体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自己的信仰原则融为一体,实现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太虚大师在提倡人间佛教时,曾作了一个偈子,也表达了同样的精神。

偈子是: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大意是说,做人以成佛为终极目标,以佛为榜样,要成佛必须从人格的修养开始,使自己的人格来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当自己的人格完善了,那时也就是成佛的时候。

这才是佛教的现实处,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究竟处。

将佛法变成我们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佛法是佛法,我们才能从佛法中获得真正的妙用。

我们提倡菩萨的精神,将佛法人格化,这不仅是佛法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时代的迫切需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

社会生活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切向钱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为他人担当苦行的观念越来越淡漠。

在贪欲的驱使下,人们在欲海中沉浮,忘记了道德,忘记了崇高和神圣,正变得愈来愈自私、贪婪、狭隘、麻木;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者有之;为草芥之利而相互争斗者有之;见人比自己强而心怀嗔毒者有之;该仗义执言时却偷偷逃走者有之;见他人处于困境而麻木观望、不肯援救者有之;受一点挫折或委屈就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要死不活者有之。

可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现代人那样,口口声声宣扬要做个男子汉、大丈夫,要潇洒地走一回,要寻找自我!

男子汉、大丈夫、追求自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时髦的字眼,可是它的内涵都非常苍白,揭开语言的帷幕,我们就会发现,其骨子里则是贪婪、自私、狭隘、小气!

我们到处可以看得见的人,但真正称得是庞然大物大丈夫的却很少,外表庞大与精神的小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绝妙的讽刺画。

究竞起来,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所说的自我,实质不过是贪欲的化身,贪欲的奴隶。

人们不是获得了自我,而是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从而成为一个“空心人”。

这个空心人唯一的内容就是贪欲。

关于世人所说的“自我”,我们可以从以下例举中略见一斑。

人们常说:

“别人享有的,我也必须得到;别人追求的,我也必须追求。

”这个句式处处以别人为标准。

既然我的一切追求行为以别人为标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呢?

显然,“我”,在这里不过是个虚无、一个奴隶,一个被“常人”、“习惯”、“欲望”所奴役的奴隶,在生活中,没有“我”的真正位置。

在欲望的驱使下,“我”放弃了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被掏空了,地地道道地变成了一个只有欲望冲动的、非理性的空心人。

关于这一点,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现时代的人》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

我们都庆幸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

这好比我们坐上一列飞驰的列车,我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是我们都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高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大家都被欲望及其满足冲昏了头脑,很少有人问一声:

列车跑得这么快,有车刹吗?

如果没有车刹,列车跑得越快,其灾难不越大吗?

现在是该我们问一声“这列车是否有车刹”的时候了,是该我们问一声“我是谁”的时候了。

虽然我们的现实有许多让人担忧的地方。

但我们应当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依然有正法住世。

佛教以它特有的智慧,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做真正的大丈夫、过真正的、洒脱的生活,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佛教为我们的生存、生存的价值,自下而上的皈依处、自下而上的归宿,提供了真正牢固的形而上的哲学基础。

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人生是一条不洁的河。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神圣重新升起时,它才可能变得清澈。

我们知道,人世间最美丽的心灵、最完善的人格、最智慧的头脑,最刚健的行为、最光明的语言都集中在菩萨身上,菩萨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勇的化身。

所以我们有理由说,真正的大丈夫当推菩萨。

菩萨作为大丈夫,是我们生活中的光明,时代的向导,心灵的依止,大地的意义。

我们呼唤大丈夫,呼唤菩萨,是因为我们身处茫茫业海,漂泊无定,是因为我们独立生死旷野,生命过于脆弱,是因为我们被贪嗔痴所役使,看不到光明与出路,是因为我们常常陷入生命虚无的旋涡而悲观绝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内心自性的菩萨,是我们存在的保护神,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源,也是我们战胜痛苦和烦恼的力量源泉。

二、菩萨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菩萨?

怎样才算具有菩萨的人格?

菩萨是菩提萨埵简称。

菩提是觉义,萨埵是有情义,合言之,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

自觉觉他、为众生求解脱者即为菩萨。

换言之,菩萨就是那向往佛果、悲济众生的人,志取菩提、力拔众苦的勇士。

菩萨有因地菩萨,有果位菩萨。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尚未证得果位,而后者已经证得。

但是不管是因地菩萨还是果位菩萨,二者均以菩提心为体。

从因地上讲,凡是发心为众生谋福利、为众生求解脱、为众生担当苦行的有情均可称为菩萨。

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周恩来是菩萨,雷锋是菩萨,焦裕禄是菩萨,因为他们心中无我、为众生辛勤地奉献着。

菩萨并不神秘,他像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存在。

所不同的是,他是觉悟了的有情。

与我们平常的众生相比,菩萨作为有情的存在,有两点与我们不同:

其一,菩萨是无我的有情,他破除了我执,以众生为体,具有大悲心;其二,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他体证到了世界的无常、万法的空性,从而具有大智慧。

我们现在讲菩萨更多地是从因地上讲,这样,一方面我们会觉得菩萨与我们很亲近,并非某种可望而不可及,虚无缥缈的神秘的存在;另一方面,能够激起我们的自信,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菩萨之道,从而进一步趋向果位。

这是适应当代众生根器的需要。

从语意上弄清菩萨的含义之后,我们再来进一步从心体和行为上来了解一下菩萨人格内涵。

《三宝歌》中有一句歌词“大悲大智大雄力”,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用它来概括菩萨的人格。

从心体上讲,菩萨即发菩提心者,从行为上讲,菩萨即行菩萨行者。

菩萨的人格就是通过菩提心和菩萨行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菩萨以菩提心为体。

所谓菩提心,就是一种普济众生、趋向佛果的意愿,一种思念及趋向大觉之心意,一种向往和争取悲智二种圆满的佛果觉位之心。

菩提心以救拔众生为己任,以趋向佛果为目的。

具体说来,菩提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大悲心。

所谓大悲心就是普施一切众生的平等无分别的怜悯心、同情心。

它与一般的同情心不一样,它的出发点是万物与我同体,它的特征是“无我的”、“平等无分别的”。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和核心。

提婆菩萨在《大丈夫论》中云:

“菩萨以悲为体”、“悲心是诸佛之母”。

为什么说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呢?

因为“万法以悲为本”,因为诸佛菩萨获得无上菩提离不开众生的缘故。

提婆菩萨讲:

“欲向菩提,以众生为伴,悲心为体”,“一切众生是我修福之伴”。

普贤行愿品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不离众生之水”。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换言之,离开了众生,抛弃了众生,就不可能获得无上道果。

在这个意义上讲,悲心与菩提,悲心与解脱,悲心与涅槃是一体不二的。

关于这一点,《大丈夫论》中有很好的论述,例如:

“悲众生即是我解脱”。

“舍于己乐为他求乐,即是涅槃。

”“心欲利群生,大悲常在心者,无上菩提便如在手中无异”。

这些都说明,志求无上菩提者,应当不让悲心片刻离开本怀;抛弃了悲心,就是抛弃了无上菩提心。

大悲心是我们求证无上果位的土壤,也是我们修道的强大内驱力。

它在我们漫长而艰难坎坷的修道过程中,给我们鼓舞和勇气;它可以避免我们堕入顽空之中,防止我们被强大的生命虚无感所吞噬。

修道的人常常易于堕顽空,而产生一种极强烈的幻灭感和虚无感。

当这种幻灭感和虚无感来临时,他会觉得一切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连修道这一行为本身也没有意义了,从而产生轻生或放逸的想法。

对治这种空魔的袭击,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大悲心,使自己时刻不忘救拔众生之苦。

二是智慧心。

什么是智慧?

简单地说,智慧就是心灵能够穿透诸法实相的觉悟能力。

它能够破除我执,使我们摆脱贪嗔痴等诸烦恼的驱使,从而使我们的心灵处于一种自由、清净、安祥的状态。

从心体上看,般若智慧是一种清净本真的无分别的如如不动的灵觉之心。

它的特征就是六祖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个心是孤明历历的,当下现前的,是不可对象化的,因而也是不可用语言描述的。

它本身无大无小,无来无去,不生不灭,超绝时空,然而它又在大小、来去、生灭、时空中现身。

因而智慧心是不可捉摸的,一旦捉摸到,并把它视为一个东西,那它就已经不是原来的智慧之心体了。

从用上来看,般若智慧我们可以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加以描述。

就真而言,般若智慧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本相的彻底认识。

例如,四圣谛,三法印讲众生系于爱欲、流浪生死、苦空无常,讲诸法因缘和合、幻生幻灭、无有自性,讲万法唯心、心为解脱之水等等,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究竟的。

就善而言,般若智慧能驱除邪见、树立正念、照破无明烦恼等诸结使的障蔽,从而使我们保持三业清净,过一种解脱自在的生活。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经常作恶多端、烦恼重重,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人类的战争从根本上来看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无知。

就美而言,般若智慧是一种超功利的纯粹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它能够打破功利习惯的束缚,直观整个宇宙生命的本真的状态。

平时我们总是用功利的眼光看世界,总喜欢用对象性思维来肢解事物,很少把大自然当作是与自己同根同体的有生命的有机物、而平等地与之对话、交感,结果导致了我们同大自然间的分裂与对立。

大自然在一种功利的灰色的面纱下而向我们闪避自身。

我们自己也处于一种无情无绪的麻木状态。

可是,当我们发起了般若智慧心,我们就可以撕破横在万事万物与我们之间的那层灰色的帷幕,从而使我们与自然万物达到一种生命的融注。

在般若智慧的光照中,一切都是美的,新鲜的,活泼泼的;没有死的东西,没有灰色的东西,没有枯燥的东西。

若有,那也只是我们自己麻木的灰色的心灵。

佛教讲打破无明,这里所讲的日常功利的、无情无绪的、麻木不仁的状态也是一种无明。

而当我们摆脱了这种无明我们才活得真实,世界本真的意义才向我们现身。

智慧心也是菩提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大悲心一起构成了菩提心的双轮。

从理论上讲,光有大悲心,而缺乏应有的智慧,这种大悲心往往显得非常软弱无力,容易陷入一种非常脆弱的感伤情调之中,这种感伤情调常常成为进一步修道的障碍,而被称为“悲魔”。

所以大悲心和智慧心常常是并提不二的,大智可以诱导大悲,使之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推动力。

三是勇猛心。

它指的是意志的精进不息和刚健有力。

它表现在临危不惧、临难不退、临死不屈。

敢于正面人生,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敢于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等等方面。

在六度中精进主要指的就是一种勇猛心。

佛经中经常出现“大雄力”、“狮子吼”、“狮子王”等一类的词汇,它们传达的就是这种人格和意志的勇猛和力量。

勇猛心是菩提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要普济众生,光靠悲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勇猛心作保护。

没有勇猛心的智慧也是一种不发生大效用的智慧。

悲心也好,智慧心也好,最后必须通过勇猛心来在实践中完成和体现。

真正的大勇猛心在大悲心和智慧心的前提下才会生发起来。

三个方面一体不二,不能够分割开来。

大悲心、智慧心和勇猛心(大雄心)是菩提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对菩萨人格精神的知、情、意三方面的规定。

菩萨以般若为知,以大悲为情,以大雄为意。

从真善美的角度看,智慧心属于真,大悲心属于善,勇猛心属于美。

所以菩提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

简言之,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大智、大雄,它是人间最完美的人格。

当然菩提心的发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果上看,我们终生修行的过程,就是发菩提心的过程。

真正圆满无上的菩提心发起之日,也就是成佛之日。

菩提心的发起是以破除我执为基础的。

我执少一分,菩提心就增一分;我执多一分,菩提心就减一分;当我执没有了,菩提心也就可以发起来了。

三、菩萨精神的体现

菩萨的人格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它必须通过行为,即菩萨行,也就是“六度”,才能变成一种现实。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具体体现为六中精神:

1、担当苦行、助人为乐的精神。

菩萨为了救拔罪苦众生,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为了众生的幸福,无始劫以来,菩萨在默默地受苦受难,默默地奉献乃至牺性自己的生命。

菩萨在主动地为众生受苦过程中,以苦为乐。

菩萨受苦与我们众生受苦不一样:

菩萨受苦是无我的、主动的,而众生受苦是私我的、被动的。

无我的主动的受苦,苦是乐;私我的被动的受苦,苦是苦,乐亦是苦。

所以《大丈夫论》中云:

“菩萨为众生受苦,胜于他人为己得解脱乐”。

2、口吐莲花、随喜功德的精神。

菩萨心地无私、光明坦荡、富有悲心和智慧,所以他时时刻刻注意给人希望、光明、鼓励和勇气。

他的语言像莲花一样纯洁无瑕、真诚无欺、美丽动人、涤荡人心、催人奋进,而不会给他人带来烦恼、徘徊、绝望和悲观。

他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观念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他总是理解他人,他只希望他人自己作主,精进不息,乐观向上,远离悲观、绝望、沮丧等恶劣情绪,时时刻刻生活在信念和希望的光明之中。

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却不是这祥。

人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总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模式,生活观念和价值追求强加给别人,而对别人的生活追求妄加评判,甚至无理指责和否定,缺乏理解,缺乏支持。

当别人处在奋进的路上,不是鼓励和肯定人家,而是泼冷水;当别人陷入徘徊中时,不是热情地帮助别人选择,而是说丧气的话,让别人长时间地陷入苦闷之中;当别人有受了委屈则非礼对待,不是安慰他,使他的心灵平静下来,而是说刺激的话,点燃他的嗔恨之火。

有这样一件事:

有位研究生,深感古代汉语这一领域将后继无人,出于一种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发心终生从事古代汉语之研究。

他很聪明,也很刻苦,深得老师的厚爱。

可是他周围的同学常常给他泼冷水,说他傻,说在这个时代,哪个有能耐的男子不是去多赚几个钱,或者捞个一官半职?

开始时,这位研究生还能顶住,后来因为发生了一些让他无法正视的寒心的事情。

他不得不承认同学们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于是他对自己追求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他很痛苦,很苦闷。

最后他终于告别了自己的追求,而盲目下海了。

因为不习惯于商海的流浪而紧张的生活,他很快变得很绝望、很忧伤,后因个人情感生活上的失意,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他的老师为他的毁灭而感到非常惋惜。

试想,他的周围如果多一些口吐莲花的人,理解他的追求,肯定他,鼓励他,也许他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为人类多作点贡献。

可是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实在太少,更多的是令人绝望的人,葬送别人生命的人。

菩萨不仅口吐莲花,而且还随喜功德。

所谓随喜功德,就是由衷地为一切诸佛菩萨众生所行善业功德感到欢喜并表示赞叹。

菩萨没有嫉妒心和嗔恨心。

他希望所有的人能广修功德,取得成绩。

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实中的人做得更是不够。

我们每个人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

看到自己的同学或同事取得了成绩,我们表面上虽然表示祝贺,表示高兴,可是内心都极不舒服,嫉妒心和嗔恨心顿起,乃至希望他倒霉?

有没有过?

做到随喜功德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慈悲、宽宏、自信、无我。

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痛苦、烦恼、矛盾乃至不幸都是因为我们缺乏随喜功德心的缘故。

历史上有多少有才华能干的人,因为周围的人缺乏随喜功德心而备受磨难,乃至含恨离世!

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发生得太多了,自己没有能力上不去,都不肯让别人上。

当别人上去了,自己却在暗中放毒箭,这是何等嗔毒的心!

嫉妒嗔恨之心是人性中最恶劣的成分之一,它根源于人的狂妄自大,贪婪自私。

我们讲随喜功德就是为了对治嫉妒嗔恨之心的。

3、高度自信、平等恭敬的精神。

菩萨很自信,他为自己具有坚固的菩提心,高度的智慧、健康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自信。

菩萨的自信与我们平常人不一样。

菩萨的自信是建立在众生的平等无分别、建立在自身内在精神人格、个性才能的充分发展和完善之上,他为自己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大悲心,智慧心和勇猛心而自信;而我们平常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分别对待、建立在外在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个人自然的天赋之上。

菩萨的自信是绝对的真正的自信,因为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内在的、永恒的、无往而不适的;而我们平常人的自信则是相对的虚假的自信,因为它的基础是无常的、脆弱的、外在的、不断变化的,一旦外在的条件和优势失去了,自信也就不复存在了。

试想,当我们美丽的外表因时光而褪色或因疾病而变形时,我们还自信吗?

当我们在偶然事件中失去了一条胳膊或大腿时,我们还自信吗?

当我们的社会关系因社会变化而失去昔日的辉煌时,我们还自信吗?

当我们的财富一夜间散失殆尽、变得一贫如洗的时候,我们还自信吗?

当我们失去了显赫的职位而寄人篱下或漂泊街头时,我们还自信吗?

那时,我们靠什么安身立命呢?

所以说,真正的自信应当是学会用自己的双腿走路,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用自己无上的智慧、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质来应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只有这些内在的东西才是可靠的,才会伴君走天涯,并随时给你带来光明和希望、幸福和自由。

由于菩萨的自信是绝对的、平等无分别的,所以菩萨同时还能够平等恭敬地待人。

菩萨的平等恭敬精神来自他的绝对自信,而且是这种绝对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当他真正地自信,只有当他摆脱了自私自利的小我,他才会懂得平等视人,尊重他人的人格。

一个不自信的人,他要么小看自己而自卑,要么小看别人而自傲,他往往以高傲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他喜欢诋毁别人,喜欢挑剔,喜欢求全责备,或者轻侮别人的人格和成就,以此来抬高自己,求得心理平衡。

一个人越是高傲,越是目空一切,内心越是脆弱,越是不堪一击,因为他不自信!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

我们应当明白,当我们一念自傲、一念轻蔑,一念恶意的挑剔、一念嫉妒或嗔恨、一念幸灾乐祸或侮慢生起的时候,正是我们不自信的时候。

4、忍辱负重、宽宏大量的精神。

菩萨因为以无我为我,因为悲深愿重,所以他的心量广大如虚空,能忍世间难忍之事,能担世间难受之苦。

他以博大的胸怀容受世间的种种苦难、非议、屈辱和误解,而不产生丝毫的嗔恨,愤怒和怨忿之心。

菩萨的精神是一种大地的精神,他像大地一样周载万物、生养万物而不自居其功。

菩萨的精神又是一种桥的精神,他像桥一样忍辱负重,给众生种种方便。

有人问:

“什么是赵州桥”,赵州禅师回答道:

“度驴度马”。

这一回答是对菩萨精神的最好表达。

菩萨跟我们众生不一祥。

我们众生受一点点屈辱,马上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报复心嗔恨心极强烈,恨不得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人间的许多纷争,大多都是因为我们嗔心太重,缺乏忍辱的精神。

世界要和平,光靠外在的调解是不够的,它要求我们每个人得首先息掉自己内心的嗔恨之火。

5、精进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

菩萨发起了菩提心之后,就会为度众生而忘我的奋斗。

他将生死置之于度外,决不向任何困苦和邪恶势力妥协。

他从不懈怠,从不放逸,从不因受诱惑而迷失自己,更不因面临困难而生退心。

他总是精进、乐观、百折不回。

佛经中有这样的故事:

佛传先世曾作过商队首领,一日率商队路过某一险难处,有罗刹鬼拦截。

佛陀伸左手击罗刹鬼,左手被沾住,伸右手击,右手被沾住,然后用右腿踢,右腿被沾,用左腿踢,左腿被沾,最后用头撞,头亦被沾住,这时罗刹鬼得意地说:

看,你还有什么本事,快投降吧。

佛陀说:

我的身虽被你控制,而我的心却仍然精进不息。

罗刹鬼听后非常害怕,却又无可奈何,于是释放了佛陀及其商队。

这个故事很有哲理。

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时刻不舍精进心、无畏心;有了这颗心,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

佛经中另有一故事,也表现了同样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讲,佛陀曾降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那儿的人民受尽苦难。

为解救民生之苦,佛陀决定入海求一种如意宝珠。

当他好不容易找到这颗宝珠准备上岸时,却遭到海中龙王的暗算,珠子重新掉进了大海。

佛陀很痛苦,但并不悲观。

他找来勺子,一勺一勺地舀,他决心舀干海水,找回如意珠。

龙王见此情景,害怕佛陀舀干海水,自己无处藏身,便主动地献出了宝珠。

菩萨的勇猛精进心不仅体现在他的不屈不挠上,还体现在他的永不绝望上。

这种基于大悲大智之上的绝对乐观精神,我们可以用美国著名诗人兰德尔·贾雷尔(Randlljarrell)《作者致读者》中的一句诗来表达:

“即使世界明天就要结束,我也要栽我的小苹果树”。

面对茫茫业海中沉浮、刚强难化的众生,菩萨正是以这种态度去济度的。

6、八风吹不动,独立自主的精神。

菩萨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时刻保持一颗不动心。

他不会被外在的名利、欲望、习俗所左右,所谓“对境无心、八风不动”。

“八风”就是: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菩萨没有攀比心,没有虚荣心,没有名利心,因为他以无我为我。

菩萨总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为众生奉献自己的生命力量,而不求回报。

相比之下,我们世间人却不这祥。

我们攀比心重,虚荣心强。

看到别人穿时髦的衣服,我也想穿;看到别人住豪华的房子,我也想住;看到别人唱歌走红,我也想唱。

我们处处跟别人比较,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的很多痛苦和烦恼都是由此而来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比过去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可是我们现代人并不觉得因此而幸福和舒畅,烦恼象火一样的炽烈、病一样的深重。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不知足,失去了自我而成为欲望奴隶。

本来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专一境,以自己为依处,也许能生活得很好,能干点事情出来。

可是因为我们欲求太多,心太浮躁,易受诱惑,缺乏自主精神,结果什么也没有干成功,反而活得很累。

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因缘的生活,我们应当乐于承担这种生活,并且不失自己的本性。

作为一枝花,能生在公园里,供人欣赏,固然很好,但假如不幸,长在一堆牛粪上,那该怎么办呢?

是自惭形秽而枯萎,还是勇敢地活下去,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努力,来展示出生命最璀璨的光华呢?

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他肯定靠近后一种回答,因为这才是本真的自主地生活啊!

以上针对现实生活、从菩萨人格中择其要者的阐述,未免挂一漏万,实未能穷尽菩萨人格的全部内涵。

虽然如此,现代人若能如实地依此而行,亦必能获得无量无边功德。

从前面讲的可以看出,菩萨的人格主要体现为一种崇高的悲壮美。

但是菩萨也有温情似水的一面,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作为一种女性形象长久地葆有在人们的心目中,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菩萨对众生所展示的温情美,来自菩萨那广大无边的无我的慈悲心。

菩萨也像我们众生一样懂感情。

例如,菩萨也经常流眼泪,而且流很多眼泪,四海之水尽是菩萨为众生流下的同情的泪水。

不过,菩萨流眼泪与我们众生有根本的不同,他不是为自己流,而是为众生流,在《大丈夫论》中所云:

“(菩萨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为之堕泪;菩萨“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无有财物,见人乞时,不忍言无,悲苦堕泪"。

四、在生活中铸造菩萨精神

1、要发大悲心,乐于奉献。

人活在世上,确实很苦很累很孤单。

诚如《无量寿经》中所言:

“人于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但是,面对同样生命的沉重,有的人能勇敢地承担,不以为苦,反而活得洒脱而光彩,并且死时安详无悔;而有的人则备感生命的焦灼,其苦不堪言,非血泪所表;个中的分野在于是否拥有大悲心。

生活中有许多孤独、痛苦和绝望,光靠狭隘的个体精神和力量根本是无法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