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268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doc

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动边缘化”的地位,所谓的“自动边缘化”通俗的含义就是主动靠边站。

因为在所有领导、老师,甚至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

“小科”、是“副科”,甚至是“小副科”。

再加上中考历史是开卷,所有外行人都认为,开卷考试抄抄书就得了。

因此长期以来,我们课下从不留作业,轻易不去辅导,以免冲击主科教学。

其实,历史貌似所有人都能教,但想教好尤其是想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绝对不容易。

特别是面对开卷考试,绝对不是抄书那么简单的问题,它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既然是开卷,那么书上绝对没有现成的答案。

所以教好历史不容易。

最近这几年,咱们学校的历史无论是期末统考还是中考,成绩都是比较不错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历史组全体教师踏实肯干、对学生辛勤付出的结果。

下面我将我们平时的一些做法、工作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精诚合作,和谐竞争

我们历史组可以说能人很多,朱建军老师和马向英老师能力超强,身兼数职。

张海军老师业务精湛,理论水平高。

李扬老师,虽然年轻,但善于学习,上进心强,和学生关系融洽。

新加入的袁长海老师,专业扎实,学识渊博。

与这样的老师一起工作,无形当中给了我压力,也提高了我的能力。

因为要想与他们齐头并进,我就必须要百分之百的努力。

同时,我们深知:

教学成绩的优异不能靠单打独斗。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只有加强集体备课,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集体之中,打群体战才能取得胜利。

我们历史组统一进度,统一要求,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通过集体备课,明确了近期和远期的任务,也减轻了备课的压力,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我们不分时间与地点,有问题随时随地讨论解决,有时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有时是一个知识点的落实,有时是一个考点的分析。

看似不起眼的一次交流,却能帮助自己或他人解决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因此我们历史组、以至我们文综组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团队,不管是完成组内任何一项工作,还是出学案、评卷,无论是哪两个人一起搭档,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即便是朱老师或马老师有时因为当领导事太多,判卷可能一般都要少一些,或者说少很多。

但是无论我们谁与他们搭档,我们都是大公无私的帮助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埋怨。

我想正是由于我们团队的和谐我们才有了一点点成绩。

二、认真备课。

历史老师经常说:

教历史无论你教了多少年都要备课,因为历史的知识点特别多、特别细,而且它是随着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别是对于初三来说,政治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历史与他相联系的内容就成了我们教学的热点和重点。

比如说出现了钓鱼岛问题,我们就会讲钓鱼岛问题何时出现的?

近现代史上的中日关系如何?

所以即便教了十几年,我们还是精心备课,不敢懈怠。

马向英老师工作量那么大,而且对教材特别熟,以前我们都认为他肯定没时间写教案,可后来我们才发现,他的备课本写得特别工整,特别详细。

三,积极引导,培养兴趣

其实,我们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历史,但并不喜欢历史课。

那是因为我们的课枯燥无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培养兴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平时多看与历史有关的期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有网络资料。

在教学中注重引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康熙王朝》、《贞观长歌》、《汉武大帝》等等,全方位,多角度,介绍历史背景,故事情节。

这样讲课时就能让学生的视野开阔,更好地感受活生生的历史。

如果有些学生正好也看过这部影视作品,就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教学中避免“填鸭式”,使学生从学习这种苦差事中解脱出来,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无涯的学海中“乐”作舟。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影视情节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2)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使每节课的导入别出心裁。

比如故事导入,古诗导入,歌曲导入,新闻导入等等。

(3)利用历史典故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给枯燥的知识加入些调味品。

比如福熙车厢与两次大战;卧薪尝胆与吴越争霸;鸿门宴与楚汉之争等等。

利用故事的形式灵活多样的去叙述,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浓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四,多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

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热点来激发兴趣,突破考点。

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问题,有些学生不一定感兴趣。

但今天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是与历史事件相联系的,如当今印巴矛盾、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

如果我们教师了解了这些热点问题,再带入课堂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比如我们在讲《动荡的中东地区》时,电视上的“新闻联播”就是很好的素材。

学生会探究“动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等等。

讲冷战时,结合当今的“利比亚”局势,北约军队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这样,看得见的事实更能增加知识、激发兴趣、增强探究的欲望。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热点知识作为现成材料,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更好的作为学习的切入点。

五,丰富教学手段。

我们都明白:

如果历史教学不精彩,学生就会更加排斥这门课。

我们课下不能辅导、过关,那就只能提高课堂效果。

而课堂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采用多种方法。

咱们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多媒体对于历史教学出示材料、重现历史场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多媒体带给学生的是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相得益彰,利用视频、音响、图片、知识趣闻加深学生对课本的认知。

它有很强大的、动态的、持续的、丰富的视觉冲击。

避免了单纯的说教。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最后,简单说一下初三总复习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

转变观念,开卷更需要背诵。

第二:

切忌丢掉教材,搞题海战术,舍本逐末。

第三:

增强课标和考纲意识。

第四:

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五:

注意复习的全面性。

插图和地图考得比较多。

第六:

讲评课切忌主体不分,重点不分。

第七:

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特别是材料题的文字、图表、表格等。

总之,教无定法,教贵有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模式。

以上是我们历史组一些粗浅的做法,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