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500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精品文档格式.docx

胆大泼辣、粗俗凶悍、好逸恶劳、工于心计、充满市侩习气。

曹先生:

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才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高妈:

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底层生活的方法。

小马的祖父:

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

离死亡只差一步。

小福子:

先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后又被父亲卖到了妓院,最后上吊自杀。

她善良、可悲,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3.关于内容。

初步阅读了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忆梳理一下祥子的主要经历:

师小结:

经过回忆学习,我们了解了《骆驼祥子》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本环节通过回忆同学们自主阅读所得,从小说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方面,大体了解小说《骆驼祥子》的根本情况。

既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能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小说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说打下根底。

三、学习圈点与批注法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

〞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读的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

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古人云:

“不动笔墨不读书。

〞也有俗语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传统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

圈点批注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方法。

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稳固、考查,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多种符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

可见圈点批注法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关于圈点批注法。

根据教材P74的“读书方法指导〞可知,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运用圈点批注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符号。

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2〕圈点。

阅读时圈点勾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3〕批注。

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反复阅读,圈点批注。

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1〕圈点的符号。

常见的圈点符号:

用圆点或者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

符号设定之后,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

〔2〕批注的分类。

“批〞即批语,也指品评,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表达、说明、议论的写作方式;

或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法、作者思路、遣词造句加以评论。

“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之别。

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

圈点与批注要结合使用,不可脱节。

〔3〕圈点批注的具体步骤。

①标注自然段的序号,以便于查找内容。

②粗读文本,初步圈点。

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简单的细节做初步的标注。

③再读文本,仔细圈点。

这是第二次阅读。

在前面阅读的根底上有了进一步深入,有了更多的疑惑,有了更多的发现。

那就细细地圈点做标注。

④精读文本,细致批注。

这是第三遍阅读,对文本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时候再回头把之前所做的标注〔圈点〕一一批注。

〔生做笔记〕

2.实例分析。

结合刚刚学习的圈点批注法,分析教材P74的批注例如。

看看课本上运用了什么样的符号进行圈点,相对应地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批注。

〔生自读、分析课本批注例如,然后发表看法〕

预设运用了加点和画横线两种圈点符号。

批注的角度有:

内容批注——这是祥子的生意经;

关键词点评、人物神态性格的分析——“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清楚;

语言点评——语言简洁,憨态可掬;

思考评价批注——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

坐车人和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上更胜一筹?

3.学以致用。

我们现在小试牛刀,对课本上选取的《骆驼祥子》的“精彩选篇〞进行圈点批注。

学生活动:

〔1〕生对课本上选取的内容进行圈点批注,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圈点批注方法。

〔3〕小组交流圈点批注成果和体会,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

其实,同学们每天的听课、做笔记,也是圈点批注法的一种。

因此,同学们对圈点批注法并不陌生。

在以后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进一步具体、充分地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阅读,如此才能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

本环节重点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对圈点批注法进行具体分析,增强学生对圈点批注法的理解与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本已有材料,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与实践,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圈点批注法的优点,也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四、明确专题探究方向与方法

下面我们从课本中的“精彩选篇〞出发,继续运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专题探讨,深入阅读。

这个精彩片段在介绍祥子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了北平洋车夫这个大多数读者不太了解的群体。

通观全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本书中的“洋车夫〞这个群体。

我们探究的主题为:

话说“洋车夫〞。

探究专题:

话说“洋车夫〞

探究方向:

书中除了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

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

探究方法:

圈点批注法

1.圈画标记。

生熟读《骆驼祥子》之后,在书中圈画标记出写其他洋车夫的重点章节或段落。

设问1:

书中哪些章节局部写到了其他的洋车夫?

预设写到其他洋车夫的主要有第一章的开头局部对北平洋车夫的介绍、第十章茶馆偶遇老马祖孙、第十三章刘四爷过寿时、第十四章和虎妞结婚时、第二十一章祥子从夏家出来得病之后、第二十三章祥子再遇到老马。

设问2:

书中除了祥子,还主要写了哪些洋车夫?

预设除祥子外,主要写了二强子、老马、小马以及人和车厂的车夫们。

2.梳理概括。

生梳理小说中描写其他洋车夫的章节内容,小组讨论、概括。

作者根据年龄、环境与知识的差异,将北平洋车夫的人员构成大致分了几类?

〔主要根据小说开头局部来整理并分类概括〕

预设第一类:

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

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

第二类: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第三类: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挣的钱少,可是无须快跑。

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一行儿,因为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

那四十岁以上的,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

第四类:

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以前没做过车夫,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时被迫无奈做车夫,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拉最破的车,生意艰难,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第五类:

专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

第六类:

东交民巷的车夫,会说外国话,专拉洋人,跑法很特别,不穿号坎,而一律是长袖小白褂,特别体面。

小结:

洋车夫的代表人物祥子根本属于第一类人员,老马和小马属于第三类人员,二强子属于第四类人员。

这些洋车夫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状况是什么?

预设职业特点:

这些洋车夫大多数是租赁车行的车,拉散座,如果拉得好能拉上包月,而能买一辆自己的车那么是祥子之类的车夫的梦想。

生活状况:

洋车夫们属于社会底层,生活一般都比拟困窘,有时连温饱都成问题,不知哪天就瘫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像尘埃一样消失在这世界上。

通过探究“话说‘洋车夫’〞这一专题,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情况,也可以从中看出洋车夫们或者说当时所有底层劳动者的共同命运——勤劳奋斗一生却连根本的生存都很难维持。

揭露了当时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

本环节重点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专题探究,深入文本,深层阅读。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捕捉有效信息,整合形成新的认知,深层解读文本,进而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五、自主探究实践

好书不厌百回读。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圈点批注法深入阅读名著。

现在我们继续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骆驼祥子》,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下面专题,也可以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另外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探究专题

专题一:

给祥子写小传

专题二:

探寻悲剧原因

专题三:

品析“京味儿〞

温馨提示

1.专题探究提示请参看教材要求。

2.可以另外选择专题。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每个人分工明确,任务具体。

4.准备好成果展示。

展示内容:

《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

专题探究读书报告;

阅读体验分享〔形成发言稿〕;

其他自创形式展示〔如展演、辩论、手抄报等〕。

5.探究时间:

一周。

本环节侧重于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安排阅读任务和方法,使学生在具体阅读中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

第2课时

1.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心得。

2.进一步交流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探讨《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一、展示交流阅读成果

“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品析‘京味儿’〞,你选择了哪一个专题进行探究?

圈点批注、读书报告、专题论文、阅读体验分享等内容展示一定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检验一周的阅读成果吧!

1.展示《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

展示主题:

《骆驼祥子》书上的圈点批注记录

展示流程:

〔1〕小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圈点批注记录,并当众用一两句话点评该同学圈点批注的特点。

〔2〕每个小组推荐两个同学的圈点批注记录全班展示。

〔3〕评选各有特色的圈点批注记录的同学6名。

2.展示并交流读书报告。

交流主题:

读书报告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并交流读书报告。

〔2〕小组间互相点评。

〔3〕师生共同推选出最正确读书报告。

3.自由展示其他阅读成果。

〔如展演、手抄报等,如有辩论内容可以视情况安排在分享心得环节呈现〕

本环节分三个层面展示阅读成果,通过展示交流学习圈点批注法,提升学生对圈点批注法在深入解读文本中的作用的认识。

同时通过交流展示,加深学生对《骆驼祥子》文本的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分享阅读体验及探究心得

我们的阅读成果丰硕,同学们的认识深刻,见解独到,表达顺畅。

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采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到达这种效果,又有哪些心得体会呢?

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吗?

分享主题:

分享阅读体验及探究心得

分享流程:

〔1〕推荐阅读体验分享发言人〔即已经准备好了发言稿的同学〕;

〔2〕小组推荐前面阅读成果展示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准备现场分享探究心得;

〔3〕其他同学自愿分享发言人的分享经验或心得。

〔师围绕圈点批注法的运用进行点评〕

本环节交流的内容侧重于体验与心得,是建立在充分阅读后的再创作,也是对小说阅读方法和内容的总结性归纳和展示,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延伸探讨《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同学们,了解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然后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何等快乐的事啊!

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概括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艺术特色的评价。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师明确〕

预设〔1〕结构紧密,线索清楚。

〔2〕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幽默和“京味儿〞语言运用熟练。

〔3〕善于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肖像、心理、环境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开展变化。

〔4〕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北京种种的风俗人情等。

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地方文化。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从某种角度说,《骆驼祥子》就是一首物是人非、饱含叹息的挽歌;

也是一首荡气回肠、深沉隐痛的挽歌!

如果你想赏一幅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在充分阅读全书后,跳出书本,对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整体分析、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作品的价值和艺术魅力。

四、总结存储,课外拓展

1.教师总结。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

他用明畅朴素的表达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描绘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作者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

2.布置作业。

〔1〕整理圈点批注法的学习笔记,并进行稳固复习。

〔2〕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并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运用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教材推荐作品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和柳青的《创业史》。

如何将阅读《骆驼祥子》与圈点批注法同时落实,到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并增加阅读名著的兴趣的目的,这是在本次教学中必须落实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课本已有材料进行方法指导,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并再次结合课本材料运用学到的方法解读文本,及时稳固落实技能技巧。

在落实人文主题方面,本教学设计采用专题探究的形式,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探讨,用圈点与批注的方法结合专题探讨,深入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整本书,充分认识到《骆驼祥子》的写作艺术及其深刻的主题。

课题

小石潭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课文顺序。

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作者同游,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

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

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

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

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读准字音

篁竹〔huá

nɡ〕清冽〔liè

〕卷石底〔quá

n〕坻〔chí

〕屿〔yǔ〕

嵁〔kān〕俶尔〔chù

〕佁然〔yǐ〕翕忽〔xī〕

悄怆〔chuà

nɡ〕幽邃〔suì

〕奉壹〔yī〕

重点实词

水尤清冽:

尤,格外;

冽,凉。

坻:

水中高地。

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蒙络摇缀:

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可百许头:

大约。

下澈:

照到水底。

布:

照映。

佁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

突然。

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

差互:

交错不齐。

悄怆:

忧伤。

幽邃:

深。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古今异义

不可久居〔古义:

停留今义:

住,居住〕

乃记之而去〔古义:

离开今义:

到,往〕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

大约今义:

可以〕

崔氏二小生〔古义:

年轻人今义:

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做状语,向西〕

日光下澈〔名词做状语,向下〕

皆假设空游无所依〔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斗折蛇行〔斗:

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蛇:

名词做状语,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凄神寒骨〔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文言句式

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主语后置,应为“石底卷以出〞〕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省略句:

影布石上〔“布〞后面省略介词“于〞〕

斗折蛇行〔句首省略主语“溪流〞〕

新课导入

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

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不信?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一下他那特有的心境。

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参考译文: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

3.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2.本文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环境幽静,潭水清澈。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局部〔1〕:

总写小石潭全貌。

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局部〔2、3〕:

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局部〔4〕:

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局部〔5〕:

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精读课文,文本探究】

1.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

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

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2.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

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

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同时,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

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

从作者立足潭边的远视角度,侧面描写小石潭。

同时又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

两者动静相映,各具特色。

4.分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表达作用。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凄清寂静、令人感到忧伤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被贬后凄苦孤寂的心情。

【默读课文,品味写景技巧】

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例如:

〔1〕先声夺人。

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抓特点,用比喻。

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

写岸上景物,那么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正面、侧面相照应。

第二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

“皆假设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比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