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32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9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docx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测

专题04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

(时间:

60分钟,分值:

90分)

班级学号得分

1.(2016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分)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在5500万年前,全球气温曾一度极速攀升,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洋酸度增大,以及一些物种的永久消亡。

这一历史性全球变暖就是著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以下简称“古新事件”)。

研究人员推算,在远古时代,每年大约有十亿吨碳排放到大气中。

在“古新事件”之前的数千年间,大量富含碳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之后每年以10亿吨左右的速度递增。

当海洋温度逐渐升高,“冻”在海床中的大量甲烷沉积开始解冻融化。

甲烷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随着它的解冻冒泡进入大气,全球气温开始上升。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温度进一步升高,触发海床中更多的甲烷释放,进而又促进了大气的升温,形成恶性循环。

如此反复导致了整个地球变暖,引发了“古新事件”。

如今,类似的升温变暖情况很可能再次出现。

随着现代海洋的变暖,有证据显示海床中的甲烷可能再一次解冻冒

泡。

有了“古新事件”的前车之鉴,我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有了一定的预见性。

在科学家看来,“古新事件”也是自然界的一个毁灭者。

一些保存在南极洲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物种,在气候变暖伊始就消失了。

生活在海洋深处的生物,成为此次事件中最易受冲击影响的对象。

它们在数千万年间,经历了最为严酷的物种灭绝。

令人惊奇的是,许多生活在海洋中稍浅水域的微观生物物种却显得特别繁盛,这是气候变化过程中“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一个早期迹象。

深海生物物种的死亡因素可能非常复杂,逐渐变暖的水温以及水中越来越少的氧气,都是罪魁祸首。

然而,另一些微生物却刚好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适应缺氧环境逆势生存。

那时候,一些海洋沉积物含有大量富铁磁性矿物,这种矿物被称为磁铁矿。

有些物种可以利用磁铁矿,将其贮存在体内,这可能是因为磁铁矿有两大好处:

一是有硬度,可以造就一副钢牙铁齿;二是有磁性,可以帮助生物根据地球磁场确定方向。

缺氧水域有利于铁的累积,因此在“古新事件”时期,海洋中利用磁铁矿生存的微生物就可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海水的其它变化往往都是有害的。

当海洋吸收了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海水会变为弱酸性,PH值降低,导致海洋酸化。

我们知道,今天的全球海洋都可见这种酸化,事实上5500万年前也有过海洋酸化现象。

随着海水PH值的下降,酸性物质会溶解掉建造骨骼的碳酸钙,导致深海生物的物种灭绝。

同时,海洋酸化也会影响海洋中的浅水生物生存,特别是珊瑚礁遭遇了自5.5亿年前进化至今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生存危机。

除了海洋生物,陆地上的野生动物也面临着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

在“古新事件”时期,北极的雨量也比平常要多得多,海平面上升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例如,这一时期,曾出现北大西洋的岩浆活动。

海洋地壳温度升高,推动岩浆向上运动,使海洋变得更窄,进而又加重海平面上升趋势,如此一来海

平面可能升高达30米。

对于陆地上的生物而言,“古新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巨大的。

“古新事件”时期,在怀俄明州,植物范围随着气温的升高,向北推移了数百公里。

很明显,那时针叶树林已经基本上从怀俄明州消失殆尽了。

也正是在“古新事件”时期,统治地球的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包括马、牛和其它有蹄类动物出现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

但是这些动物种群的成员变化又将令人大吃一惊。

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科学家罗斯·塞科德指出:

“有充分证据显示,40%的哺乳动物群在‘古新事件’时期,体形变得越来越小,并且没有一种动物群体形变大。

”事实上,一些哺乳动物体形已经变得很小了。

(《光明日报》2015年9月23日,有删节)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形成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大约在5500万年前,全球气温曾一度极速攀升,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洋酸度增大,以及一些物种的永久消亡。

B.在远古时代,每年大约有十亿吨碳排放到大气中,大量含碳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之后每年以10亿吨左右的速度递增。

C.“冻”在海床中的大量沉积的甲烷开始解冻融化、冒泡,进入大气,随着海洋气温的上升,海床中更多的甲烷被触发释放。

D.全球气温曾一度极速攀升,海洋温度随之升高,进而又促进了大气的升温,形成恶性循环。

如此反复导致了整个地球变暖。

【答案】A

【试题分析】是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不是原因,答非所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此题选项A是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不是原因,答非所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今随着现代海洋变暖,海床中的甲烷可能再一次解冻冒泡,对“古新事件”的研究增加了对全球变暖的预见。

B.“古新事件”是自然界的一个毁灭者,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数千万年间,经历了最为严酷的物种灭绝。

C.逐渐变暖的海水水温以及海水中越来越少的氧气等因素,可能都是深海生物物种死亡的罪魁祸首。

D.缺氧水域有利于铁的累积,一些微生物刚好可以适应缺氧环境,利用磁铁矿生存,并可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答案】B

【试题分析】不是所有海洋生物都经历了最为严酷的物种灭绝。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此题选项B混淆逻辑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在“古新事件”时期,海水的很多变化往往是有害的,如海洋吸收了二氧化碳,海水PH值降低,导致海洋酸化。

B.“古新事件”时期,海洋地壳温度升高,推

动岩浆向上运动,使海洋变得更窄,加重海平面上升趋势。

C.“古新事件”对于陆地上的生物影响深远,植物范围随着气温的升高向北推移,针叶树林已经从怀俄明州全部消失。

D.“古新事件”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对后世研究者探索现代气候变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答案】C

【试题分析】“针叶树林已经基

本上从怀俄明州消

失殆尽了”,而非“全部消失”。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此题选项C混淆范围。

2.(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完成1~3题。

(10分)

假如人类是“六指”

杨孝文

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

手长有5根手指。

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

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

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

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他表示:

“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

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

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

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之所以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10根手指有关。

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

如果人类拥有12根手指,那么12进制将是最自然的一种选择,10进制则完全无法想象。

人类在数学、语言或者音乐方面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类文明采用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之后实现快速进步的。

美国人类认知研究专家马克•查齐兹举例指出:

“我们的阅读能力取决于字母的形状。

字母的形状逐渐演化成看起来最自然的一种形态,能够强化我们的视觉——物体——识别系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处理语音的能力源自于语音进化成一种非常自然的形态,即听起来像我们所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声音。

”同样,12根手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数学能力。

毕竟12要比10更为复杂。

我们的大脑选择何种计数系统将对我们的数学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

自然选择并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使其永久存在,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优势。

如果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

这是数量极少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例如熊猫。

熊猫的最小手指远侧长有一根与拇指类似的“手指”,它是腕骨的延伸,帮助熊猫抓握竹子。

塔宾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动物王国的

每肢五指(趾)原则,他将这一原则称之为“肢体定律”。

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用于预测基于身体大小的最佳肢体数量。

根据这一定律,如果肢体相对于身体来说较长,最理想的肢体数量为6个(例如昆虫);如果相对较短,数量则越多越好(例如千足虫)。

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这一肢体定律同样适用。

考虑到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才能轻松弯向手掌,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

所以说,5根手指是进化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手指数量。

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曾对手与大脑的关系进行几十年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

在他看来,6根手指显然“太多”。

现代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无论是3根还是4根都能拥有和5根手指一样出色的性能。

他说:

“如果要在4根和6根手指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会选择4根。

(1)下列关于“额外的一根手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额外的一根手指能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总之,对某些事情,完成起来会更轻松。

B.额外的一根手指能使手掌更为宽大,这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会

有作用,如篮球,更宽大的手能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选手。

C.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手的灵巧性产生不了影响,这是因为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和手指的多少没关系。

D.额外的一根手指可能引起数学上的变革,会将10进位制,改变为12进制,这对人类的数学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答案】C

【试题分析】原文表述为“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说明影响还是有的。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

此题选项C曲解文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额外的一根手指是一种遗传错误,被视为一种生理缺陷。

自然选择也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因为这个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的优势。

B.如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但自然选择从来没让第6根手指存在。

C.从腕部长出额外的一根手指是极少数量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比如

,熊猫就长有这样的“手指”。

D.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只需3根或4根就具有出色的性能。

根据这个研究可以说明,人类不需要额外的一根手指。

【答案】B

【试题分析】“从来没让第六根手指存在”错,原文是“并没有……使其永久存在”。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此题选项B曲解文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4分)

A.

数学计数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人类拥有10根手指有关,这个说法符合人类文明采用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的人类学理论。

B.“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人们根据这个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出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是5根。

C.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根据塔宾“肢体定律”,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

D.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通过对手与大脑之间关系的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得出人类拥有6根手指并不理想的结论。

【答案】B

【试题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错,原文是“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此题选项B偷换概念。

3.(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10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

《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

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

“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

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

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

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

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

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

“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

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

“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

”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

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

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

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

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

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

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

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摘编自《指尖的文化:

算盘的历史》)

(1)下面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3分)

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

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

C.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

 

D.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

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答案】D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这是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项,宋代“筹算除法歌诀”已经出现并不能作为“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的证据。

本项是证明算盘出现于唐代。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D混淆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并非一个概念。

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

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

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主要是对文章中一个时间的错误辨析,从“方兴未艾”一词来看,韩、日、东南亚地区珠算早就比较盛行。

这就是对文章细微的改动,需要考生认真读文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

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

C.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

D.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

【答案】C

对化。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主要是说法太绝对,往往说的太绝对的都是错的。

4.(2016届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

记者:

“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

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

近10年。

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

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

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

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

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

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

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

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

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

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

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两者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

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

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

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外,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到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到12岁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到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

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

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

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

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

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盲率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文盲率是4%。

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

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

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

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