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804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doc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共5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的代号填入对应的答题卡内,每小题3分,共75分)

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便利了隋炀帝南巡

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灭掉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3.到建党100周年,我国农村要完全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其中最重要的是扶贫方法就是要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并进行科技创新。

下列农具,发明于唐朝而且用于农业灌溉的是()

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大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唐太宗发兵反击东、西突厥②遣唐使来华③鉴真东渡④唐蕃和亲、同一家⑤玄奘那烂陀寺成大师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

摘要一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治”

5.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元世祖

6.《旧唐书》称: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

“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7.近年来,穿越剧受到某些人的青睐。

假如你能够穿越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欣赏颜真卿书法作品B.阅读《金刚经》

C.游览敦煌莫髙窟精品D.到东京城内的“瓦子”看演出

8.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9.“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这是杜甫在《无家别》里描绘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局势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这个使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落的动乱是()

A.楚汉之争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

10.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玉树临风、帅气十足的陈尧咨陪辽国使者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将。

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

“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

”这反映出宋朝()

A.文武并重的传统B.重武轻文的观念C.颜值和门第备受推崇D.重文轻武的传统

西夏金

北宋

西夏金

南宋

西夏辽

南宋

11.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西夏辽

北宋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们是()

A.岳飞和寇准B.文天祥和寇准C.文天祥和秦桧D.岳飞和文天祥

13.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

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

这表明()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B.西晋政府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4.《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

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一国家建立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

15.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

万户)。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统治开明C.城市经济活跃D.民族融合加强

16.通过北宋“交子”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了解历史的方法叫做()

A.解读文物B.查阅文献C.考古发掘D.实地调查

17.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在下列中国古代机构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B.御史台C.刺史D.御史大夫

18.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在搜寻历史文物论证时,以下哪个文物最能证明这一史实()

A.宣政院印B.司南C.唐蕃会盟碑D.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19.《百家姓》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是我流传甚广影响至深的一本启蒙读物。

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是有讲究的。

其中为首的姓是赵,人们普通认为其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姓。

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当时赵姓人口最多B.编者姓赵C.赵姓吉利、易写  D.赵姓是宋代皇帝的姓氏

20.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的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那么你会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管辖

A.中书省B.江西行省C.云南行省D.湖广行省

21.经典诵读蕴含丰富的历史资料与信息。

《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

宇......元灭金,绝世宋......太祖兴,国大明”中包含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作出突出贡献的朝代有()

A.秦朝、隋朝、宋朝B.秦朝、隋朝、元朝C.金朝、元朝、明朝D.秦朝、宋朝、明朝

22.英国作家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麻沸散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3.它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

A.《春秋》——孔子B.《梦溪笔谈》——沈括

C.《史记》——司马迁D.《资治通鉴》——司马光

24、北宋时期,开创一代词风,词风豪迈奔放,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的是()

A.苏轼B.柳永

C.李清照D.辛弃疾

25、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各国举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700周年的活动。

他的代表作是()

A.《西厢记》B.《青天歌》

C.《窦娥冤》D.《满江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共25分)

26.我国隋朝、唐朝和宋朝是文化兴盛的朝代,社会逐渐形成了尊师重教,读书风气浓厚的现象,这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举制的推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任高官。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

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的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比喻牢笼、范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四:

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说: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材料五:

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

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

因此,宋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存在哪些弊端?

(2分)

(2)科举制的确立朝代和确立者分别是谁?

(2分)

(3)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如何发展科举制?

(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北宋初期,如何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2分)造成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分)

(5)材料五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

(1分)这一政策后来对宋朝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

两宋时期,信用劵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

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

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描述江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材料四中记述的“信用劵”“纸币”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1分)由材料四分析,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2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