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844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

春天的发现

单元简析: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也是第一单元。

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

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单元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课文中38个,语文园地中9个),书写39个汉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找春天》和《古诗两首》。

3、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4、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

5、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培养自己读书的能力。

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

《找春天》2课时《古诗两首》3课时

《笋芽儿》3课时《小鹿的玫瑰花》3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单四篇课文的语言都很优美,要让学生多读、细读、精读,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内空,体会感情,陶冶情操。

其中三、四两篇课文,如果学生有潜力、有兴趣,也可以鼓励学背诵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本单元要求会写的39个生字中,有的生字(如“追”、“喊”、“哥”、“骨”、“微”等)的笔顺、笔画,学生容易搞错,应注意细心指导。

第四课中的“谢”、“渐”、“微’,是三个左中右结构的生字,要讲清这类字的书写要点(如每个字的各个部件都要写得相对瘦长一些,挤得紧一点)总之.笔顺、笔画和生字书写的指导一定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切实掌握。

 3、《语文园地一》中第一题“我的发现”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再说说了什么么像什么。

只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处,就要予以肯定。

运用比喻的好处和要求,也可以适当简单地讲一些,以加深理解和认识。

在举例子的时候,应尽理举一些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例句。

这样处理,学生容易理解。

总之,要正确认识这次练习的宗旨,不能偏离教学要求。

4、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

①这次训练在要求学生感知春天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想象,这在认知的思维领域,其要求是明显有所提高的。

②更注重对春天想象的一些新的“发现”。

③一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只要求“说”,而这次不仅要求说,还要求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新的发现写下来。

所以,本次训练的要求和形式及口语交际的角度,与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都是有许多差异的。

老师们一定要认识这些差异,以便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5、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宽带网”,是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中新开设的一个栏目,全册共安排了三次。

这一栏目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训练时,应提前布置。

并鼓励他们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教学中则要让他们充分交流,并给以适当的评点。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

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

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特别注意:

追、烧、荣菜、宿等字。

   

(2)观察发现。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

     左右结构:

枯、徐、烧

     上下结构:

宿、菜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追、店

   (3)重点讲解。

     未: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

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

宝盖不宜太宽。

     烧:

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汇报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

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2.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3.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

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4.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5.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教学反思: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故事,能从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认识“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知道什么是“笋芽儿”吗?

   3、老师把“笋芽儿”介绍给大家。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

学习课文,读准课文。

     学习生字,说说哪些字你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

     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剩下的字?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班级交流识字办法。

   4、出示词语:

     笋芽儿 呼唤 揉眼睛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钻出来

     唠叨 长辫子 爱抚 滋润 山冈上 自豪

     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

   5、再读课文,画出笋芽儿身边还有什么人?

     按顺序把他们排排坐。

   6、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几段话,再读一读。

   7、小组互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8、小组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生字:

冈、轰、喊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说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教师范写“喊”,学生练习。

   4、班级评议。

   5、给生字朋友们找找新朋友。

 四、作业

    找出描写春光美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

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

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的句子?

     你觉得描写春雨的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你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

谁还想读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

(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你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

     你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

     什么是“漆黑”?

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同桌互读,边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访;你是谁,你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什么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看到了什么?

它喜欢吗,你怎么知道的?

     那这些句子你该怎么读/

     如果你是笋芽儿,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

     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的它。

(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

笋芽儿的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

     说说什么是“自豪”?

你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二、小结

   1、你能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吗?

(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笋芽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读一读,写一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全班齐读课文。

   2、我会读:

     竹笋 唤醒 民众 叫唤 揉一揉 油漆 漆器 轰轰烈烈

     轰然大笑 别扭 扭秧歌 钻空子 钻牛角尖 唠叨半天

     抚养子女 抚今追昔 滋养身体 滋味不错 珠圆玉润

     润滑油 景阳冈 豪言壮语 英雄豪杰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

世界、笋芽、呼唤

   2、观察“笋芽”和“呼唤”,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该怎样写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5、班级评议。

   6、扩词,说句子。

 三、阅读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阅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互读互听,正音。

   3、带着问题读课文:

     谁观察了什么?

     为什么想观察?

     他怎样做实验?

     得到什么结果?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

   5、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7、齐读课文。

 教学反思: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

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

4、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结合经验理解:

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

花骨朵

   3、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

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

“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

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2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

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师:

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

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开发文本,拓展表演:

    电脑出现小兔的画面,师: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小兔是小鹿的好朋友,她悄悄地拍下了玫瑰开花时的情景,今天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小鹿,祝它身体健康。

(电脑出现玫瑰盛开的画面)

    再现童话情境,激励学生充当小鹿的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看到的玫瑰盛开情景。

    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点:

   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

好!

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

  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用课件打出“燕子”以及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标上序号。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

  

(1)让学生把对应事物的序号写在纸上,比一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2)指名说出对应的事物。

教师用电脑把对应的事物连起来。

  (3)学生互相检查结果,全做对的奖给一张“小燕子”模型。

 三、“过字桥”

  同学们,“迷宫”逛好了吗?

下面我们过“字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好!

下面我们就开始“过字桥”。

  1、课件出示所有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读认。

  2、鼓励能认识其中生字的同学让其说说自己是如何认识这个字的。

  3、学生自读课本,看一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4、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

  5、分男女生读一读。

  6、以组进行活动:

一人写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组词。

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检查,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对,获胜的组可以优先进行下一个游戏。

 四、“练嘴皮”

  同学们,“过字桥”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下面我们要练一练嘴皮,看一看你会不会说。

  1、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以及填空练习题。

  2、请同学们看图填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适就能得到鼓励,说得好的要奖给课文中的对联(上联或下联)。

 五、“赏对联”

  同学们,大家的口才都不错。

为了表扬同学们,我请大家欣赏对联,好吗?

  1、自读、同桌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

  2、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对联知识。

  3、教师小结对联知识。

  4、做“找朋友”游戏:

请刚才拿到对联的同学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家读一读,看找对了没有?

  5、请大家说一说欣赏对联的感受,趁机请同学们去搜集对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准备展示。

第二课时

 一、春游前奏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发现春天了。

请大家睁大双眼,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休息时,我们要进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的发现新。

返回时,我们就要请这些同学来做“导游”,给我们介绍美丽的春天。

 二、游中交际

  1、教师边走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2、以组进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春天。

  3、各组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的交流。

  4、评选“小导游”,返回时有几名“小导游”轮流介绍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又发现了许许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

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查寻,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起来,准备参加展示会。

板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

            细心观察  畅所欲言

              第三课时

  一、上宽带网

  同学们,宽带网是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

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今天,宽带网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吧!

  1、自读宽带网,指名分段读,大家齐读。

  2、说一说自己从宽带网上获得的信息。

  3、说一说自己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网查到的花的资料(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师给予补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学生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学生参观别人的作品。

  4、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

               展示台

             今天,我当家!

“写一写”教学设计

写话内容:

“语文园地一”的“写一写”,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

这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以歌激趣

  1.唱《滴哩滴哩》和《小鸟小鸟》。

  2.导语:

老师从同学们美丽动听的歌声中听出,同学们对春天又有了新的发现和惊喜(板书:

春天里的发现)。

大家应该为自己的新发现而快乐,请大家为自己鼓掌吧!

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新发现”和快乐写下来告诉更多的人吗?

  二、以画引说

  1.请学生自主在刚才发下去的白纸上把这次课前“师生田野踏春”活动或自己在其他活动中新发现的春天景物画下来,看谁画得最多。

(画一种为合格,画两种为良好,画三种为优秀,画四种以上当然是更优秀)请注意:

课本中学过的内容不画,要画你自己新发现的。

  2.让学生自由组合6人小组,选出小组长并由其组织画画和小组说画活动。

小组成员说各自所画的内容,要求按“发现什么样的景物+它想干什么”的思路顺序来说。

(示例:

我发现小草探出了尖脑袋,它想干什么呢?

它是想看看这美丽的春天,和我玩一会儿)

  3.各小组根据本组所画和所说的情况,给小组取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组名(如“绿叶组”“春鸟组”等),并综合各位新发现的内容合作完成一幅新发现的美丽春景图和推荐一位能综合各位组员的话解说这幅画的代表。

  4.全班交流小组合作的“新发现春景图”。

(板书:

新,张贴:

各小组合作的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