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884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5.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docx

江苏大学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

JIANGSUUNIVERSITY

 

通信系统天线综合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学习EDA仿真软件HFSS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常见通信系统天线的仿真设计方法。

2、课程设计内容:

以“通信系统天线”课程课件“Ch4.1偶极和单极天线”、“Ch4.2常用振子天线和馈电技术”、“Ch5宽带天线_c”、“Ch6移动系统常用天线_c”为参考资料,分别仿真偶极子天线、UHFprobe振子天线、共面波导馈电领结天线和同轴馈电贴片天线,并对天线进行分析。

三、设计步骤及仿真结果

天线设计实例1:

偶极子天线

1)设计步骤

打开HFSS并保存一个新项目

打开File选项(alt+F),单击Saveas。

输入项目名hfss_dipole。

一.Step1创建模型

1、创建振子1

(1)选择cylinder图标

(2)输入参数:

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圆柱体的基坐标为(x=0mm,y=0mm,z=1.25mm);按下Enter键后输入半径和长度:

dx=2.5mm,dy=0mm,dz=73.75mm。

 

(3)设置振子1的名称和材料

在对象列表中双击cylinder1,

弹出如下属性窗口。

设置名称:

将Name改为“pole1”。

设置材料:

单击Material的Value,在如下对话框中输入“pec”并确定。

 

2、创建振子2

(1)选择cylinder图标

(2)输入参数:

切换到参数设置区,设置圆柱体的基坐标为(x=0mm,y=0mm,z=-1.25mm);按下Enter键后输入半径和长度:

dx=2.5mm,dy=0mm,dz=-73.75mm。

注意此时坐标的选取。

(3)设置名称和材料

设置名称为“pole2”,材料同为“pec”。

设置完毕,如下图所示。

3、创建空气腔(规定计算的区域)

(1)选择box图标

(2)输入参数:

切换到参数设置区,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为(x=-115mm,y=-115mm,z=-185mm);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的长度:

dx=230mm,dy=230mm,dz=370mm。

(3)设置名称和材料

双击对象列表中的“Box1”,设置名称为“air”,材料为“vacuum”,透明度Transparent为0.9。

同时按下ctrl和D键(ctrl+D),将视图调整一下。

二.Step2设定边界条件

1、将air设置成辐射边界条件;

在对象列表中选中air,单击鼠标右键,进入AssignBoundary选项,点击Raditation选项。

并此边界命名为air。

 

3.Step3设置激励

1、绘制激励所在的矩形

(1)在绘图区域中切换为yz平面。

(2)绘制矩形

选择rectangle图标

切换到参数设置区,设置长方形的基坐标为(x=0mm,y=-2.5mm,z=-1.25mm);按下Enter键后输入长度:

x方向0mm,y方向5mm,z方向2.5mm。

3)更改名称

把矩形名称更改为“port1”。

2、添加激励

在对象列表中,右键单击“port1”,按下图所示添加激励“LumpedPort”。

四.Step4设定求解的参数

1、选择一种求解方式

(1)在HFSS菜单上,点击SolutionType选项。

(2)选择源激励方式,在SolutionType对话框中选中DrivenMode项。

2、添加求解设置

(1)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Analysis。

(2)选择AddSolutionSetup。

(3)设置求解频率为“0.9GHz”。

 

3、添加扫频设置

(1)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Analysis-Setup1。

(2)选择AddSweep。

(3)设置扫频类型为“Fast”,起止频率为“0.5GHz”-“1.5GHz”,取样点数101点。

4、添加远场设置

(1)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Radiation。

(2)选择InsertFarFieldSetup->InfiniteSphere。

(3)设置Phi:

0-360°,Theta:

-180-180°。

2)仿真结果及分析

五.Step5求解

1、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选择Analysis-Setup1。

2、选择Analyze选项。

可以看出已经收敛。

六.Step6后处理

1、S参数

 

定义S11<-10dB的频率范围为天线的频带范围

如该天线的带宽为0.85~0.95GHz

2、方向图

天线设计实例2:

UHFprobe振子天线

1)设计步骤

一.创建项目

1、加入一个新的HFSS设计

(1)在Project菜单,点击insertHFSSDesign选项。

2、选择一种求解方式

(1)在HFSS菜单上,点击SolutionType选项.

(2)选择源激励方式,在SolutionType对话框中选中DrivenTerminal项。

3、设置设计使用的长度单位

(1)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Units选项.

(2)选择长度单位,在SetModelUnits对话框中选中in项。

4、设置材料

(1)在3DModeler的材料选框中选择Select

(2)输入cooper并选中

二.构造模型

1、建立物理模型

(1)画圆柱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Cylinder选项

(2)输入圆柱体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圆柱体坐标基点圆心坐标:

X=0,Y=0,Z=0;半径:

dX=0.31,dY=0,dZ=0高度:

dX=0,dY=0,dZ=5(3)设置圆柱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圆柱体设置名称、材料、颜色、透明度等参数。

这里,我们把这个圆柱体命名为ring_inner。

设置完毕后,同时按下ctrl和D键(ctrl+D),将视图调整一下。

(4)继续画圆柱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Cylinder选项

(5)输入圆柱体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圆柱体坐标基点圆心坐标:

X=0,Y=0,Z=0;半径:

dX=0.37,dY=0,dZ=0高度:

dX=0,dY=0,dZ=5(6)设置圆柱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这个圆柱体命名为ring_1。

(7)在操作历史树中利用ctrl键先选中ring_1,再选中ring_inner;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Boolean选项,再选择Subtract项。

设置参数BlankParts:

ring_1ToolParts:

ring_inner

(8)创建ring2

选中ring_1,在Edit菜单中选中Copy,再选Paste。

在ring_2中改变半径为0.5

把ring_1的半径改为0.435

(9)画长方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Box选项;

(10)输入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x=-0.1,y=-0.31,z=5);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0.2,y方向-4.69,z方向-0.065。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11)设置长方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长方体设置名称、材料、颜色、透明度等参数。

这里,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命名为Arm_1。

设置完毕后,同时按下ctrl和D键(ctrl+D),将视图调整一下。

(12)选择所有部件,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Boolean选项,再选择Unite项。

(13)继续画圆柱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Cylinder选项

(14)输入圆柱体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圆柱体坐标基点圆心坐标:

X=0,Y=0,Z=0;半径:

dX=0.1,dY=0,dZ=0高度:

dX=0,dY=0,dZ=5.1(15)设置圆柱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这个圆柱体命名为center_pin。

(16)继续画长方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Box选项;

(17)输入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x=-0.1,y=-0,z=5.1);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0.2,y方向5,z方向-0.065。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18)设置长方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命名为Arm_2。

(19)继续画圆柱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Cylinder选项

(20)输入圆柱体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圆柱体坐标基点圆心坐标:

X=0,Y=1,Z=0;半径:

dX=0.0625,dY=0,dZ=0高度:

dX=0,dY=0,dZ=5.1

(21)设置圆柱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这个圆柱体命名为pin。

(22)选择Arm_2,center_pin,pin,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Boolean选项,再选择Unite项。

(23)画圆形。

在Draw菜单中,点击Circle选项

(24)输入圆形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圆形的圆形基坐标为(x=0,y=8,z=0);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0.31,y方向0,z方向0。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25)输入圆形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把这个圆形命名为p1。

(26)更改材料为vacuum

(27)继续画长方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Box选项;

(28)输入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x=-5,y=-10,z=0);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10,y方向20,z方向12。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29)设置长方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命名为Air。

(30)将air设置成辐射边界条件;

在操作历史树中选中air,单击鼠标右键,进入AssignBoundary选项,点击Raditation选项。

此时HFSS系统提示你为此边界命名,我们把此边界命名为Rad1。

(31)在操作历史树中选中p1,单击鼠标右键,进入AssignExcitation选项,点击Waveport选项。

点击积分线(IntegrationLine)下的None选项并下拉,选择NewLine,会出现CreateLine消息框。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输入起始点坐标(x=0.31,0,0),按下Enter键后输入激励源矢量(dx=-0.21,dy=0,dz=0)。

(32)选择Z=0的一面,单击鼠标右键,进入AssignBoundary选项,点击FiniteConductivity选项。

名称改为gnd_plane,前两个选框之前打钩,材料输入cooper。

(33)添加远场设置

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Radiation。

选择InsertFarFieldSetup->InfiniteSphere。

命名为ff_2d

设置Phi:

0-90°,StepSize:

90Theta:

-180-180°StepSize:

2。

(34)添加求解设置

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Analysis。

选择AddSolutionSetup。

设置求解频率为“0.55GHz”。

最大迭带次数10,最大误差0.02

(35)添加扫频设置

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Analysis-Setup1。

选择AddSweep。

设置扫频类型为“Fast”,起止频率为“0.35GHz”-“0.75GHz”,取样点数401点。

SaveFields打钩。

(36)打开File选项(alt+F),单击Saveas。

输入项目名hfss_uhf_probe。

(37)将求解的条件设好后,我们来看看HFSS的前期工作是否完成,在HFSS菜单下,点击validationcheck。

再次选中Project工作区的Analysis;点击鼠标右键,选中Analyze即可开始求解当求解过程结束后,在MessageManager窗口会有相应的提示。

2)仿真结果及分析

1、右击Results,SolutionData查看结果

2、S参数图

 

3、2D视图

天线设计实例3:

共面波导馈电领结天线

1)设计步骤

一.创建项目

1、加入一个新的HFSS设计

(1)在Project菜单,点击insertHFSSDesign选项。

2、选择一种求解方式

(1)在HFSS菜单上,点击SolutionType选项.

(2)选择源激励方式,在SolutionType对话框中选中DrivenModal项。

3、设置设计使用的长度单位

(1)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Units选项.

(2)选择长度单位,在SetModelUnits对话框中选中mm项。

4、设置材料

(1)在3DModeler的材料选框中选择Select

(2)输入并选中ArlonCuClad217(tm)

二.构造模型

1、建立物理模型

(1)画长方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Box选项;

(2)输入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x=-17,y=-32,z=0);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34,y方向64,z方向-2。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3)设置长方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长方体设置名称、材料、颜色、透明度等参数。

这里,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命名为Sub1。

设置完毕后,同时按下ctrl和D键(ctrl+D),将视图调整一下。

(4)利用Rectangle创建金属层

在Draw菜单中,点击Rectangle选项

参数如下X=-17,Y=-32,Z=0

dX=34,dY=64,dZ=0

重命名为CuClad

(5)选中CuClad单击鼠标右键,进入AssignBoundary选项,点击FiniteConductivity选项。

名称改为Cu_bound,第一个选框之前打钩,材料输入cooper。

(6)利用Rectangle创建馈线(缝隙)

在Draw菜单中,点击Rectangle选项

参数如下X=-0.5,Y=0.5,Z=0

dX=13,dY=0.6,dZ=0

重命名为Rect1

(7)利用Line创建领结多边形

在Draw菜单中,点击Line选项

参数如下X=-0.5,Y=0.5,Z=0

X=-6.7,Y=21,Z=0

X=6,Y=21,Z=0

X=0.5,Y=1.1,Z=0

重命名为Bowtie

(8)利用Unite创建领结天线的一个臂

选中Bowtie和Rect1,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Boolean选项,再选择Unite项。

(9)利用Mirror创建另一个臂

选中Bowtie,在Edit菜单下选择Mirror

输入参数X=0,Y=0,Z=0

dX=0,dY=-1,dZ=0

(10)利用Subtract创建领结天线的对应的缝隙

选中Bowtie,Bowtie_1和CuClad,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Boolean选项,再选择Subtract项。

设置参数BlankParts:

CuCladToolParts:

Bowtie,Bowtie_1

在下面选框中打钩

(11)自定义网格剖分操作

选中Bowtie,Bowtie_1,在HFSS菜单下选择MeshOperation>Assign>OnSelection>LengthBased

重命名Length1,下面选框打钩,最大长度3mm

(12)修改默认材料为真空

(13)画长方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Box选项;

(14)输入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x=-17,y=-32,z=-9.5);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34,y方向64,z方向19。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15)设置长方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长方体设置名称、材料、颜色、透明度等参数。

这里,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命名为AirBox。

(16)为空气腔设置辐射边界;

在操作历史树中选中AirBox,单击鼠标右键,进入AssignBoundary选项,点击Raditation选项。

此时HFSS系统提示你为此边界命名,我们把此边界命名为Rad1。

(17)为远场分析设置角度变化的范围

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Radiation。

选择InsertFarFieldSetup->InfiniteSphere。

命名为ff_all

设置Phi:

-90-90°,StepSize:

10Theta:

0-360°StepSize:

10。

(18)利用Circle创建馈电平面

参数如下X=12.5,Y=-0.5,Z=0

dX=-1,dY=1,dZ=0

重命名为P1

(19)添加激励

在对象列表中,右键单击“P1”,按下图所示添加激励“LumpedPort”。

(20)添加求解设置

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Analysis。

选择AddSolutionSetup。

设置求解频率为“10GHz”。

最大迭带次数6,最大误差0.01

(21)添加扫频设置

在项目管理列表中,右键单击Analysis-Setup1。

选择AddSweep。

设置扫频类型为“Fast”,起止频率为“8GHz”-“12GHz”,取样间隔0.02。

SaveFields打钩。

(22)打开File选项(alt+F),单击Saveas。

输入项目名hfss_cpwbotie。

(23)将求解的条件设好后,我们来看看HFSS的前期工作是否完成,在HFSS菜单下,点击validationcheck。

再次选中Project工作区的Analysis;点击鼠标右键,选中Analyze即可开始求解当求解过程结束后,在MessageManager窗口会有相应的提示。

2)仿真结果及分析

1、求解数据

2、创建S11参数报告

定义S11<-10dB的频率范围为天线的频带范围。

如该天线的带宽为10~11GHz。

3、创建阻抗参数报告

一般要求阻抗实部接近50欧姆,虚部接近0。

4、创建远场方向图报告

由方向图可以得到天线在空间辐射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

如上述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为Theta=40°方向。

颜色越红,表示该方向辐射越大。

天线设计实例4:

同轴馈电贴片天线

1)设计步骤

一.创建项目

1、加入一个新的HFSS设计

(1)在Project菜单,点击insertHFSSDesign选项。

2、选择一种求解方式

(1)在HFSS菜单上,点击SolutionType选项.

(2)选择源激励方式,在SolutionType对话框中选中DrivenTerminal项。

3、设置设计使用的长度单位

(1)在3DModeler菜单上,点击Units选项.

(2)选择长度单位,在SetModelUnits对话框中选中cm项。

4、设置材料

(1)在3DModeler的材料选框中选择Select

(2)输入并选中RogersRT/duriod5880(tm)

二.构造模型

1、建立物理模型

(1)利用Box创建微带天线的介质基板。

在Draw菜单中,点击Box选项;

(2)输入参数。

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x=-5,y=-4.5,z=0);按下Enter键后输入三边长度:

x方向10,y方向9,z方向0.32。

注意:

在设置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

(3)设置长方体属性

单击Attribute页,在Attribute页我们可以为长方体设置名称、材料、颜色、透明度等参数。

这里,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命名为Sub1。

设置完毕后,同时按下ctrl和D键(ctrl+D),将视图调整一下。

(4)利用Rectangle创建微带天线的地

在Draw菜单中,点击Rectangle选项

参数如下X=-5,Y=-4.5,Z=0

dX=10,dY=9,dZ=0

重命名为inf_GND

(5)利用Circle创建与同轴外导体相同大小的圆

在Draw菜单中,点击Circle选项

参数如下X=-0.5,Y=0,Z=0

dX=0.16,dY=0,dZ=0

重命名为Cut_out

(6)利用Subtract创建过孔

同时选中待操作对象,进行相减操作

(7)利用Rectangle创建微带天线的贴片

在Draw菜单中,点击Rectangle选项

参数如下X=-2,Y=-1.5,Z=0.32

dX=4,dY=3,dZ=0

重命名为Patch

(8)修改默认材料为真空

(9)利用Cylinder创建同轴外导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Cylinder选项

参数如下X=-0.5,Y=0,Z=0

dX=0.16,dY=0,dZ=0

dX=0,dY=0,dZ=-0.5

重命名为Coax

(10)修改默认材料为PEC

(11)利用Cylinder创建同轴内导体

在Draw菜单中,点击Cylinder选项

参数如下X=-0.5,Y=0,Z=0

dX=0.07,dY=0,dZ=0

dX=0,dY=0,dZ=-0.5

重命名为Coax_Pin

(12)利用Cylinder创建馈电探针

在Draw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